一、2024年煤炭产量分析
2024年,中国的煤炭产量达到了47.6亿吨,同比增长1.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晋陕蒙新四省区的产量增加,这些省份合计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2%。2024年,进口煤炭5.4亿吨,比上年增长14.4%。
2024年全国一共有23个省份生产煤炭,产量在1亿吨以上的有8个。其中,内蒙古产量129686.9万吨,占比27.3%,位居第一;山西省产量126873.8万吨,占比26.7%,排名第二;陕西产量78003.7万吨,占比16.4%,位列第三;新疆产量54077万吨,占比11.4%,位列第四;晋陕蒙新四省合计产量388641.4万吨,占比81.7%。
排在第五到第十的分别是:贵州省产量14497万吨,占比3.0%;安徽省产量10560万吨,占比2.2%;河南省产量10429万吨,占比2.2%;宁夏产量10396万吨,占比2.2%;山东省产量8670万吨,占比1.8%;甘肃省产量6641万吨,占比1.4%。
2024年,一共有13个省份实现了煤炭增产,合计增加22074万吨;10个省份出现了煤炭减产情况,合计减产12015万吨;综合来看,2024年原煤产量增加10058万吨。
从增产省份来看,其中,内蒙古增产量为8588万吨,占比39%;新疆增产量为8405万吨,占比38%;陕西省增产量为1867万吨,占比8%;贵州省增产量为1375万吨,占比6%;甘肃省增产量为651万吨,占比3%;宁夏增产量为507万吨,占比2%;河南省增产量为214万吨,占比1%;辽宁省增产量为209万吨,占比1%;四川省增产量为130万吨,占比1%;江苏省增产量为110万吨,占比1%;青海省增产量为18万吨,占比接近0%。
从减产省份来看,其中,山西省减产量为8784万吨,占比73%;黑龙江省减产量为1401万吨,占比12%;云南省减产量为806万吨,占比7%;安徽省减产量为647万吨,占比5%;河北省减产量为168万吨,占比接近1.4%;江西省减产量为82万吨,占比1%;吉林省减产量为45万吨,湖南省减产量为38万吨,山东省减产量为36万吨,广西减产量为8万吨。
二、2025年煤炭产量预测
2025年,主产省山西、内蒙古基本工作目标统筹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等,没有着重强调煤炭增产任务。
考虑到2024年晋陕蒙三省煤炭产量同比仅增长0.5%,亦侧面表明了产能刚性或逐渐成为共识,面临增产瓶颈。
新疆2025年工作目标也未着重强调煤炭增产任务,但考虑到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新疆煤炭交易中心测算,25年新疆产量有望达到5.7亿吨,同比增约2923万吨。
2025年仍有部分省份有增产计划,主要集中于陕西省增约1996万吨,甘肃省增约359万吨,此外预计山西省2025年或有3126万吨左右煤炭产量回补。
理想状况下,估算2025年全国煤炭主要增产省份合计贡献增量约0.85亿吨。
除了增产,还要考虑因资源枯竭、非主产区的小煤矿、及存在安全隐患及长期停产停工的矿井等去产能情况,预计2025年山东、安徽、青海等地区仍处于产量下滑周期,减少产量约2500~3000万吨。
综上,在主产区均能顺利完成产量目标的理想情况下(不考虑表外转表内、增产不增量等现象),2025年产量净增量仅5500~6000万吨,同比增长约1.2~1.3%,增速较2024年继续放缓。
(转自:煤炭视界)
一、2024年煤炭产量分析
2024年,中国的煤炭产量达到了47.6亿吨,同比增长1.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晋陕蒙新四省区的产量增加,这些省份合计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2%。2024年,进口煤炭5.4亿吨,比上年增长14.4%。
2024年全国一共有23个省份生产煤炭,产量在1亿吨以上的有8个。其中,内蒙古产量129686.9万吨,占比27.3%,位居第一;山西省产量126873.8万吨,占比26.7%,排名第二;陕西产量78003.7万吨,占比16.4%,位列第三;新疆产量54077万吨,占比11.4%,位列第四;晋陕蒙新四省合计产量388641.4万吨,占比81.7%。
排在第五到第十的分别是:贵州省产量14497万吨,占比3.0%;安徽省产量10560万吨,占比2.2%;河南省产量10429万吨,占比2.2%;宁夏产量10396万吨,占比2.2%;山东省产量8670万吨,占比1.8%;甘肃省产量6641万吨,占比1.4%。
2024年,一共有13个省份实现了煤炭增产,合计增加22074万吨;10个省份出现了煤炭减产情况,合计减产12015万吨;综合来看,2024年原煤产量增加10058万吨。
从增产省份来看,其中,内蒙古增产量为8588万吨,占比39%;新疆增产量为8405万吨,占比38%;陕西省增产量为1867万吨,占比8%;贵州省增产量为1375万吨,占比6%;甘肃省增产量为651万吨,占比3%;宁夏增产量为507万吨,占比2%;河南省增产量为214万吨,占比1%;辽宁省增产量为209万吨,占比1%;四川省增产量为130万吨,占比1%;江苏省增产量为110万吨,占比1%;青海省增产量为18万吨,占比接近0%。
从减产省份来看,其中,山西省减产量为8784万吨,占比73%;黑龙江省减产量为1401万吨,占比12%;云南省减产量为806万吨,占比7%;安徽省减产量为647万吨,占比5%;河北省减产量为168万吨,占比接近1.4%;江西省减产量为82万吨,占比1%;吉林省减产量为45万吨,湖南省减产量为38万吨,山东省减产量为36万吨,广西减产量为8万吨。
二、2025年煤炭产量预测
2025年,主产省山西、内蒙古基本工作目标统筹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等,没有着重强调煤炭增产任务。
考虑到2024年晋陕蒙三省煤炭产量同比仅增长0.5%,亦侧面表明了产能刚性或逐渐成为共识,面临增产瓶颈。
新疆2025年工作目标也未着重强调煤炭增产任务,但考虑到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新疆煤炭交易中心测算,25年新疆产量有望达到5.7亿吨,同比增约2923万吨。
2025年仍有部分省份有增产计划,主要集中于陕西省增约1996万吨,甘肃省增约359万吨,此外预计山西省2025年或有3126万吨左右煤炭产量回补。
理想状况下,估算2025年全国煤炭主要增产省份合计贡献增量约0.85亿吨。
除了增产,还要考虑因资源枯竭、非主产区的小煤矿、及存在安全隐患及长期停产停工的矿井等去产能情况,预计2025年山东、安徽、青海等地区仍处于产量下滑周期,减少产量约2500~3000万吨。
综上,在主产区均能顺利完成产量目标的理想情况下(不考虑表外转表内、增产不增量等现象),2025年产量净增量仅5500~6000万吨,同比增长约1.2~1.3%,增速较2024年继续放缓。
(转自:煤炭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