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交易过度拥挤,科技七姐妹靓丽

凯恩斯

3天前

DS除了交易过度拥挤需要注意风险,还有一个原因,不是因为DS不好,而是因为DS太好,又好有免费,那些想要靠AI发财的企业,如今一个个都要“愁白了头”,因为盈利模式又没了。
图片关注「凯恩斯」,获取投资策略!
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前我就在文章中提醒了两大机会《2月6日看盘笔记:重点关注》:一个是光线传媒,一个是DeepSeek概念,原文:

不知道是我蒙对了,还是真蒙对了,今年涨幅前的十个股票中,竟然前几名我文章都提前提醒过机会:

为了做到有始有终,所以今天特别提醒风险:TMT交易过度拥挤,DS概念炒作已经接近尾声,投资人需要做一个100%以上利润的安全垫了。

DS除了交易过度拥挤需要注意风险,还有一个原因,不是因为DS不好,而是因为DS太好,又好有免费,那些想要靠AI发财的企业,如今一个个都要“愁白了头”,因为盈利模式又没了。

过去没有DS,Llama3勉强开源,落后主流大模型2代技术,也不积极维护,免费的就不可能和收费在同一个跑道。没想到,来了个有技术理想的深度探索。

早期的OpenAI也是一群有理想的人,奔着Open开源的目标,如今的OpenAI不open,早忘了当初的理想。
那么为什么会放弃理想?因为理想是很贵的,没钱没算力,空有理想无法付诸实践,所以卖身微软。而DS可不缺钱,话说,DS的钱有A股投资人的功劳,虽然很多人都不想提,幻方量化崛起于2015年,那年正是股市多事之秋,其从股市通过量化交易赚到第一桶金,并逐渐将量化策略转变为智能模型,还记得2016年3月发生的那件事吗?那年,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又在互联网上大杀四方,棋力之强,估计能力敌数百个“战老”。
幻方量化其实就是在这次事件中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潜力,量化系统也开始向机器学习模型转变。

所以,实际上DS团队,和早年的OpenAI团队是很像的,区别就在于,OpenAI没钱,只能卖身,别看马斯克现在嘲讽OpenAI,但当年马斯克撤资,不也是因为没钱,看不到未来。而DS团队通过金融赚到了钱,所以不缺钱,早在2021年,DS就已经有万卡集群了,而如今,很多大型科技公司才刚刚凑足万卡集群。这就是领先。而深度探索的行事风格也是非常低调,为什么低调?因为有资本,不用整天吹牛皮,到处拉融资。换一家AI初创企业,绝对没有这个本事。
事实上,2022年11月ChatGPT出来后,国内AI热了一段,但到2024年重新变凉。
为什么凉?因为两个原因,其一AI大模型看不到变现的未来,其二A股IPO少了,风投不敢投,因为投了也上不了市,没办法退出。
如今,DS是火了,但DS以外呢?其实依然有些冷冰冰:一方面,由于A股IPO不放开,中国风投根本长不起来,另一方面,由于DS出现,又免费开源,那么其他AI公司会不会也要免费开源,最新消息,百度文心一言和OpenAI的GPT5都已经要免费了,那么,未来这些公司继续开发AI的钱要从何而来。
实际上,整个行业不是加速发展,而是加速进入了“淘汰赛”,而从整体看,国内的AI大模型企业最终只会活下2-3家,其他都是陪衬。
很多个人和企业都开始本地部署DS,这是一个新时代,人人都可以制造AI的时代,等到AI在垂直领域形成了很多细分产品,最终有公司将这些产品整合起来,那时候才会真正出现终极目标:强智能体。
DeepSeek 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缩了中美 AI 领域的差异,说明中国民营企业仍具较强活力和创造性,在AI 时代,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前沿拓展、新技术应用、新市场的开发仍具有广阔的前景,而之前的无论是半导体大基金模式,还是社会科学院的学院校模式,可能都未必是最有效率的终极解决方案。 
对于华尔街来说,DeepSeek属于破坏式创新。DeepSeek 相当于《天龙八部》中的少林老僧,本来萧慕容两大武林高手对决,一个高是力大无穷,一个人多力量大。结果DeepSeek用太极拳的一招四两拔千斤,把两大高手都给干翻了。所以,DS 不仅引发市场对中美 AI 产业链发展阶段的再思考,也引发市场对 AI 产业链投资逻辑和利润分配格局的重新定价。中国 AI 产业链从开发、硬件、软件、和应用的各个环节与美国企业仍有较大的估值差,占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也仍明显偏低,中国科技公司面临着价值重估。

如果你喜欢每天看我的文章,只要你点下面的“梅花”,公众号就每天会推送给你了。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DS除了交易过度拥挤需要注意风险,还有一个原因,不是因为DS不好,而是因为DS太好,又好有免费,那些想要靠AI发财的企业,如今一个个都要“愁白了头”,因为盈利模式又没了。
图片关注「凯恩斯」,获取投资策略!
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前我就在文章中提醒了两大机会《2月6日看盘笔记:重点关注》:一个是光线传媒,一个是DeepSeek概念,原文:

不知道是我蒙对了,还是真蒙对了,今年涨幅前的十个股票中,竟然前几名我文章都提前提醒过机会:

为了做到有始有终,所以今天特别提醒风险:TMT交易过度拥挤,DS概念炒作已经接近尾声,投资人需要做一个100%以上利润的安全垫了。

DS除了交易过度拥挤需要注意风险,还有一个原因,不是因为DS不好,而是因为DS太好,又好有免费,那些想要靠AI发财的企业,如今一个个都要“愁白了头”,因为盈利模式又没了。

过去没有DS,Llama3勉强开源,落后主流大模型2代技术,也不积极维护,免费的就不可能和收费在同一个跑道。没想到,来了个有技术理想的深度探索。

早期的OpenAI也是一群有理想的人,奔着Open开源的目标,如今的OpenAI不open,早忘了当初的理想。
那么为什么会放弃理想?因为理想是很贵的,没钱没算力,空有理想无法付诸实践,所以卖身微软。而DS可不缺钱,话说,DS的钱有A股投资人的功劳,虽然很多人都不想提,幻方量化崛起于2015年,那年正是股市多事之秋,其从股市通过量化交易赚到第一桶金,并逐渐将量化策略转变为智能模型,还记得2016年3月发生的那件事吗?那年,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又在互联网上大杀四方,棋力之强,估计能力敌数百个“战老”。
幻方量化其实就是在这次事件中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潜力,量化系统也开始向机器学习模型转变。

所以,实际上DS团队,和早年的OpenAI团队是很像的,区别就在于,OpenAI没钱,只能卖身,别看马斯克现在嘲讽OpenAI,但当年马斯克撤资,不也是因为没钱,看不到未来。而DS团队通过金融赚到了钱,所以不缺钱,早在2021年,DS就已经有万卡集群了,而如今,很多大型科技公司才刚刚凑足万卡集群。这就是领先。而深度探索的行事风格也是非常低调,为什么低调?因为有资本,不用整天吹牛皮,到处拉融资。换一家AI初创企业,绝对没有这个本事。
事实上,2022年11月ChatGPT出来后,国内AI热了一段,但到2024年重新变凉。
为什么凉?因为两个原因,其一AI大模型看不到变现的未来,其二A股IPO少了,风投不敢投,因为投了也上不了市,没办法退出。
如今,DS是火了,但DS以外呢?其实依然有些冷冰冰:一方面,由于A股IPO不放开,中国风投根本长不起来,另一方面,由于DS出现,又免费开源,那么其他AI公司会不会也要免费开源,最新消息,百度文心一言和OpenAI的GPT5都已经要免费了,那么,未来这些公司继续开发AI的钱要从何而来。
实际上,整个行业不是加速发展,而是加速进入了“淘汰赛”,而从整体看,国内的AI大模型企业最终只会活下2-3家,其他都是陪衬。
很多个人和企业都开始本地部署DS,这是一个新时代,人人都可以制造AI的时代,等到AI在垂直领域形成了很多细分产品,最终有公司将这些产品整合起来,那时候才会真正出现终极目标:强智能体。
DeepSeek 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缩了中美 AI 领域的差异,说明中国民营企业仍具较强活力和创造性,在AI 时代,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前沿拓展、新技术应用、新市场的开发仍具有广阔的前景,而之前的无论是半导体大基金模式,还是社会科学院的学院校模式,可能都未必是最有效率的终极解决方案。 
对于华尔街来说,DeepSeek属于破坏式创新。DeepSeek 相当于《天龙八部》中的少林老僧,本来萧慕容两大武林高手对决,一个高是力大无穷,一个人多力量大。结果DeepSeek用太极拳的一招四两拔千斤,把两大高手都给干翻了。所以,DS 不仅引发市场对中美 AI 产业链发展阶段的再思考,也引发市场对 AI 产业链投资逻辑和利润分配格局的重新定价。中国 AI 产业链从开发、硬件、软件、和应用的各个环节与美国企业仍有较大的估值差,占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也仍明显偏低,中国科技公司面临着价值重估。

如果你喜欢每天看我的文章,只要你点下面的“梅花”,公众号就每天会推送给你了。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