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全球大公司动态 | 苹果谷歌应用商店恢复上架TikTok;日产汽车将削减中国50万辆产能

全球企业动态

1周前

昨夜今晨全球大公司动态 | 苹果谷歌应用商店恢复上架TikTok;日产汽车将削减中国50万辆产能


苹果和谷歌移动应用商店恢复上架TikTok。台积电考虑收购英特尔美国工厂控股权。索尼股价创历史新高上调财年盈利预期。日产汽车将削减中国市场50万辆产能。爱马仕、铠侠控股、日月光、电通、麦格纳、赛峰、大冢控股、美德纳公布业绩。

苹果公司(Apple)和谷歌(Google)的移动应用商店周四晚间恢复上架TikTok应用。 几周前这两家公司按照一项美国法律要求下架了这款应用。该法律要求TikTok中国母公司出售该应用,否则将禁止该应用。对于TikTok在美国的持续增长而言,恢复在这两大应用商店上架至关重要。目前TikTok在美国拥有1.7亿用户。尽管已重新上架,但TikTok在美国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观察美政府及相关方的进一步动作。

科技行业新宠AppLovin正受到投资者热捧。过去一年,AppLovin的股价上涨了六倍。 分析师称,这家连接广告客户与手机游戏开发商的平台有望成为下一个TikTok。投资者预计,随着该公司简化运营,并将广告产品扩展到手机游戏以外的领域,包括电子商务,其回报将有长期增长。

Meta Platforms正在推出一项新的合作计划,以安抚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 。该计划将允许竞争对手分类广告公司在欧盟的Facebook Marketplace上发布广告。Meta周四表示,将允许这些公司付费在其广受欢迎的平台上发布广告,按点击付费。

Meta已将AI人形机器人定为公司的下一个重大投资对象 ,并在其硬件部门“Reality Labs”内组建一个新团队来开展这项工作。Meta计划开发自己的人形机器人硬件,初期将专注于家务。Meta更大的野心是为机器人制造底层人工智能、传感器和软件,以供其他公司制造和销售。Meta已开始与包括Figure AI在内的机器人公司讨论其计划。新团队将由Marc Whitten领导,本月早些时候,Whitten辞去了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的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马斯克(Elon Musk)表示,如果OpenAI董事会阻止其转变为一家营利性公司,他将撤回以974亿美元收购控制OpenAI的非营利组织的提议 。马斯克提出收购OpenAI以及他颇具争议的政治形象给本已估值很高的特斯拉带来了新风险。对特斯拉(Tesla)股东来说,收购OpenAI的提议可能会令他们付出高昂的代价。

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据悉即将与马斯克的旗下的人工智能(AI)公司xAI达成一项逾5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为后者提供AI服务器 。戴尔将向xAI出售包含英伟达GB200的AI服务器,并将在今年进行交付。行业分析师预测,在截至上个月的财年中,戴尔AI服务器销售额已突破1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1月结束的新财年将跃升至140亿美元。

在中国迅速扩张的人工智能(AI)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百度(Baidu)宣布计划从4月1日起免费提供其文心一言AI聊天机器人服务 。百度在2023年推出文心一言AI聊天机器人,成为首家推出ChatGPT竞品的中国公司。

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指出,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推高算力需求,中国智能算力增速高于预期。在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和杭州依然稳居前两位。上海排名从2023年的第四位提升至第三位。深圳、广州、南京、成都、济南、天津、厦门,进入城市排名前十。在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渗透度排名中,Top5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金融、运营商、制造和政府。互联网依然是AI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主战场。

台积电(TSMC)正在考虑是否应特朗普政府官员的要求来收购英特尔(Intel)工厂的控股权 。特朗普的团队在最近与台积电高层会面时提出了两家公司达成协议的想法,而台积电对此也乐于接受。英特尔是否对交易持开放态度目前尚不得而知。希望的结果是由台积电全面接手英特尔美国半导体工厂的运营。导致英特尔裁员和大砍全球扩张计划的财务窘境之忧也会得到应对。台积电对与英特尔达成交易持开放态度,这表明该公司的态度与几个月前相比发生了变化。

索尼集团(Sony Group)股价周五大幅上涨,创下盘中历史新高,此前该公司在游戏和音乐部门录得强劲表现的背景下上调了财年盈利预期 。索尼股价周五当天早些时候一度飙升11%,至3774日元的历史高点。在截至2024年底的第三财季,索尼游戏业务的营业利润实现增长,得益于网络服务和第三方软件游戏销量增加。PlayStation 5的销量从上年同期的820万台增至950万台。索尼音乐业务的营业利润也有所攀升,原因是流媒体服务收入增加。

日产汽车(Nissan Motor)2月13日公布了旨在恢复业绩的详细的结构改革计划。 除在泰国等地关闭3家工厂之外,还将中国的产能缩小3成。在持续低迷的中国市场,日产将削减50万辆的产能,并计划在2024年关闭江苏省的一家乘用车工厂,使中国市场的年产能降至100万辆。此外,公司将在其他地区再削减50万辆的产能,使全球总产能降至400万辆。随着电动汽车(EV)的普及和物价上涨,汽车行业的环境正在发生剧变,日产可能面临进一步的裁员压力。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表示,该公司已开发出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 ,与早期版本相比,其制造成本更低。它将能满足商业领域的需求,并具有与传统柴油发动机相同的耐用性。公司计划扩大到重型商用车,最早将于2026年以后在日本、欧洲、北美、中国等主要市场推出。

保时捷(Porsche)宣布将在2029年前裁员1900人,以应对电动汽车需求停滞的问题。 此次裁员将针对保时捷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祖文豪森的工厂,该工厂生产其纯电动汽车Taycan。此外保时捷还将在斯图加特郊区的一个研发中心裁员。由于消费者对纯电动超跑不感兴趣。2024年,Taycan的销量暴跌了49%。为此,去年秋天保时捷已削减了祖文豪森的一个生产班次,以应对Taycan需求的急剧下降。

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2月14日分别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完成后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此次股权交割完成,距离2024年11月14日极氪领克公布战略整合,用时仅三个月,极氪科技集团也于2月14日正式宣告成立。极氪科技集团将基于“极氪汽车+领克汽车”双品牌战略,实行以双品牌驱动、强产品线矩阵的组织运作模式。

北汽蓝谷公告,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杰夫%uB7贝佐斯(Jeff Bezos)旗下Blue Origin将裁员约10% ,目前该公司正准备增加其新型火箭的发射次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ave Limp周四在给员工的一份通知中表示,过去几年快速招聘导致该公司官僚作风盛行,而工作重点不够突出。

全球半导体材料主要供应商JX Advanced Metals寻求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约4600亿日元(约30亿美元),这将是2018年以来日本最大一笔IPO交易 。该公司是日本石油巨头引能仕控股(ENEOS Holdings)的子公司,该公司将于3月19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这笔交易规模将超过去年地铁运营商东京地铁(Tokyo Metro)的大规模上市交易,成为自软银2018年12月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交易。该公司是领先的溅射靶制造商,溅射靶是用于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形成薄金属膜的材料。

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ie)周五宣布任命其CEO罗伯特%uB7迈克尔(Robert Michael)接替理查德%uB7冈萨雷斯(Richard Gonzales)担任这家的董事长 ,自7月1日起生效。自2013年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的冈萨雷斯将于7月1日与长期担任公司首席独立董事的格伦%uB7蒂尔顿(Glenn Tilton)一起从董事会退休。冈萨雷斯自2013年艾伯维公司从雅培独立出来之后一直担任公司CEO,去年方才卸任并将CEO职位交给迈克尔。迈克尔自艾伯维公司成立以来也一直在公司工作。

星巴克(Starbucks)首席执行官布莱恩%uB7尼科尔(Brian Niccol)表示,计划未来五年在中东新开约500家门店 ,新增5000个工作岗位。星巴克目前在该地区拥有1300多家门店。除中东外,尼科尔表示星巴克未来将在中国新增数千家门店。

沃尔玛(Walmart)股价在2024年上涨了72%,今年迄今已上涨16%。通过大规模投资电子商务和门店升级,沃尔玛不仅巩固了低收入消费群体,还成功吸引了更多高收入客户。曾经以“天天低价”著称的沃尔玛,如今正从Costco、Amazon等竞争对手手中夺回失地,再次成为零售业的焦点。

财报信息

日月光投控(ASE Technology)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全年营业收入净额新台币5954.1亿元,营业净利391.67亿元,归属公司业主净利润324.83亿元。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净额新台币1622.64亿元,上年同期1605.81亿元。季度营业净利112.11亿元,上年同期118.15亿元。季度归属公司业主净利润93.12亿元,上年同期93.92亿元。其中,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务营业收入净额883.63亿元,营业净利94.35亿元。电子代工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净额748.95亿元,营业净利19.86亿元。

铠侠控股(Kioxia Holdings)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年前九个月业绩。当期营收13593.66亿日元,上年同期为7545.06亿日元,同比增长80.2%。当期营业利润4146.06亿日元,上年同期营业亏损2965.56亿日元。当期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20.48亿日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539.74亿日元。

电通集团(DENTSU INC.)公布2024年业绩。全年净营收11941亿日元,上年为11296亿日元,同比增长5.7%。全年营业利润1762亿日元,上年为1635亿日元,同比增长7.8%。全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29亿日元,上年为898亿日元,同比增长3.4%。

大冢控股(Otsuka Holdings)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全年营收23298.61亿日元,上年为20185.68亿日元,同比增长15.4%。营业利润3235.64亿日元,上年为1396.12亿日元,同比增长131.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31.2亿日元,上年为1216.16亿日元,同比增长182.1%。其中,制药业务营收16290.32亿日元,利润3906.08亿日元。营养业务营收5570.43亿日元,利润641.47亿日元。消费产品业务营收337.6亿日元,利润236.62亿日元。

爱马仕(Hermes)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营收39.62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3.64亿欧元。全年营收151.7亿欧元,上年为134.27亿欧元。全年营业利润61.5亿欧元,上年为56.5亿欧元。全年归属集团股东的净利润46.03亿欧元,上年为43.11亿欧元。

赛峰(Safran)公布2024年调整后的业绩。全年营收273.17亿欧元,上年为231.99亿欧元,同比增长18%。全年营业利润41.25亿欧元,上年为26.55亿欧元,同比增长55%。全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68亿欧元,上年为20.28亿欧元,同比增长51%。

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销售额106.2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4.54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的净利润2.0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71亿美元。全年销售额428.36亿美元,上年为427.97亿美元。全年归属公司的净利润10.09亿美元,上年为12.13亿美元。

生物技术公司美德纳(Moderna)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总营收9.6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8.11亿美元。季度净亏损11.2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17亿美元。全年总营收32.26亿美元,上年为68.48亿美元。全年净亏损35.61亿美元,上年净亏损47.14亿美元。

昨夜今晨全球大公司动态 | 苹果谷歌应用商店恢复上架TikTok;日产汽车将削减中国50万辆产能


苹果和谷歌移动应用商店恢复上架TikTok。台积电考虑收购英特尔美国工厂控股权。索尼股价创历史新高上调财年盈利预期。日产汽车将削减中国市场50万辆产能。爱马仕、铠侠控股、日月光、电通、麦格纳、赛峰、大冢控股、美德纳公布业绩。

苹果公司(Apple)和谷歌(Google)的移动应用商店周四晚间恢复上架TikTok应用。 几周前这两家公司按照一项美国法律要求下架了这款应用。该法律要求TikTok中国母公司出售该应用,否则将禁止该应用。对于TikTok在美国的持续增长而言,恢复在这两大应用商店上架至关重要。目前TikTok在美国拥有1.7亿用户。尽管已重新上架,但TikTok在美国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观察美政府及相关方的进一步动作。

科技行业新宠AppLovin正受到投资者热捧。过去一年,AppLovin的股价上涨了六倍。 分析师称,这家连接广告客户与手机游戏开发商的平台有望成为下一个TikTok。投资者预计,随着该公司简化运营,并将广告产品扩展到手机游戏以外的领域,包括电子商务,其回报将有长期增长。

Meta Platforms正在推出一项新的合作计划,以安抚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 。该计划将允许竞争对手分类广告公司在欧盟的Facebook Marketplace上发布广告。Meta周四表示,将允许这些公司付费在其广受欢迎的平台上发布广告,按点击付费。

Meta已将AI人形机器人定为公司的下一个重大投资对象 ,并在其硬件部门“Reality Labs”内组建一个新团队来开展这项工作。Meta计划开发自己的人形机器人硬件,初期将专注于家务。Meta更大的野心是为机器人制造底层人工智能、传感器和软件,以供其他公司制造和销售。Meta已开始与包括Figure AI在内的机器人公司讨论其计划。新团队将由Marc Whitten领导,本月早些时候,Whitten辞去了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的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马斯克(Elon Musk)表示,如果OpenAI董事会阻止其转变为一家营利性公司,他将撤回以974亿美元收购控制OpenAI的非营利组织的提议 。马斯克提出收购OpenAI以及他颇具争议的政治形象给本已估值很高的特斯拉带来了新风险。对特斯拉(Tesla)股东来说,收购OpenAI的提议可能会令他们付出高昂的代价。

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据悉即将与马斯克的旗下的人工智能(AI)公司xAI达成一项逾5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为后者提供AI服务器 。戴尔将向xAI出售包含英伟达GB200的AI服务器,并将在今年进行交付。行业分析师预测,在截至上个月的财年中,戴尔AI服务器销售额已突破1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1月结束的新财年将跃升至140亿美元。

在中国迅速扩张的人工智能(AI)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百度(Baidu)宣布计划从4月1日起免费提供其文心一言AI聊天机器人服务 。百度在2023年推出文心一言AI聊天机器人,成为首家推出ChatGPT竞品的中国公司。

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指出,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推高算力需求,中国智能算力增速高于预期。在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和杭州依然稳居前两位。上海排名从2023年的第四位提升至第三位。深圳、广州、南京、成都、济南、天津、厦门,进入城市排名前十。在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渗透度排名中,Top5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金融、运营商、制造和政府。互联网依然是AI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主战场。

台积电(TSMC)正在考虑是否应特朗普政府官员的要求来收购英特尔(Intel)工厂的控股权 。特朗普的团队在最近与台积电高层会面时提出了两家公司达成协议的想法,而台积电对此也乐于接受。英特尔是否对交易持开放态度目前尚不得而知。希望的结果是由台积电全面接手英特尔美国半导体工厂的运营。导致英特尔裁员和大砍全球扩张计划的财务窘境之忧也会得到应对。台积电对与英特尔达成交易持开放态度,这表明该公司的态度与几个月前相比发生了变化。

索尼集团(Sony Group)股价周五大幅上涨,创下盘中历史新高,此前该公司在游戏和音乐部门录得强劲表现的背景下上调了财年盈利预期 。索尼股价周五当天早些时候一度飙升11%,至3774日元的历史高点。在截至2024年底的第三财季,索尼游戏业务的营业利润实现增长,得益于网络服务和第三方软件游戏销量增加。PlayStation 5的销量从上年同期的820万台增至950万台。索尼音乐业务的营业利润也有所攀升,原因是流媒体服务收入增加。

日产汽车(Nissan Motor)2月13日公布了旨在恢复业绩的详细的结构改革计划。 除在泰国等地关闭3家工厂之外,还将中国的产能缩小3成。在持续低迷的中国市场,日产将削减50万辆的产能,并计划在2024年关闭江苏省的一家乘用车工厂,使中国市场的年产能降至100万辆。此外,公司将在其他地区再削减50万辆的产能,使全球总产能降至400万辆。随着电动汽车(EV)的普及和物价上涨,汽车行业的环境正在发生剧变,日产可能面临进一步的裁员压力。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表示,该公司已开发出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 ,与早期版本相比,其制造成本更低。它将能满足商业领域的需求,并具有与传统柴油发动机相同的耐用性。公司计划扩大到重型商用车,最早将于2026年以后在日本、欧洲、北美、中国等主要市场推出。

保时捷(Porsche)宣布将在2029年前裁员1900人,以应对电动汽车需求停滞的问题。 此次裁员将针对保时捷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祖文豪森的工厂,该工厂生产其纯电动汽车Taycan。此外保时捷还将在斯图加特郊区的一个研发中心裁员。由于消费者对纯电动超跑不感兴趣。2024年,Taycan的销量暴跌了49%。为此,去年秋天保时捷已削减了祖文豪森的一个生产班次,以应对Taycan需求的急剧下降。

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2月14日分别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完成后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此次股权交割完成,距离2024年11月14日极氪领克公布战略整合,用时仅三个月,极氪科技集团也于2月14日正式宣告成立。极氪科技集团将基于“极氪汽车+领克汽车”双品牌战略,实行以双品牌驱动、强产品线矩阵的组织运作模式。

北汽蓝谷公告,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杰夫%uB7贝佐斯(Jeff Bezos)旗下Blue Origin将裁员约10% ,目前该公司正准备增加其新型火箭的发射次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ave Limp周四在给员工的一份通知中表示,过去几年快速招聘导致该公司官僚作风盛行,而工作重点不够突出。

全球半导体材料主要供应商JX Advanced Metals寻求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约4600亿日元(约30亿美元),这将是2018年以来日本最大一笔IPO交易 。该公司是日本石油巨头引能仕控股(ENEOS Holdings)的子公司,该公司将于3月19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这笔交易规模将超过去年地铁运营商东京地铁(Tokyo Metro)的大规模上市交易,成为自软银2018年12月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交易。该公司是领先的溅射靶制造商,溅射靶是用于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形成薄金属膜的材料。

制药公司艾伯维(AbbVie)周五宣布任命其CEO罗伯特%uB7迈克尔(Robert Michael)接替理查德%uB7冈萨雷斯(Richard Gonzales)担任这家的董事长 ,自7月1日起生效。自2013年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的冈萨雷斯将于7月1日与长期担任公司首席独立董事的格伦%uB7蒂尔顿(Glenn Tilton)一起从董事会退休。冈萨雷斯自2013年艾伯维公司从雅培独立出来之后一直担任公司CEO,去年方才卸任并将CEO职位交给迈克尔。迈克尔自艾伯维公司成立以来也一直在公司工作。

星巴克(Starbucks)首席执行官布莱恩%uB7尼科尔(Brian Niccol)表示,计划未来五年在中东新开约500家门店 ,新增5000个工作岗位。星巴克目前在该地区拥有1300多家门店。除中东外,尼科尔表示星巴克未来将在中国新增数千家门店。

沃尔玛(Walmart)股价在2024年上涨了72%,今年迄今已上涨16%。通过大规模投资电子商务和门店升级,沃尔玛不仅巩固了低收入消费群体,还成功吸引了更多高收入客户。曾经以“天天低价”著称的沃尔玛,如今正从Costco、Amazon等竞争对手手中夺回失地,再次成为零售业的焦点。

财报信息

日月光投控(ASE Technology)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全年营业收入净额新台币5954.1亿元,营业净利391.67亿元,归属公司业主净利润324.83亿元。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净额新台币1622.64亿元,上年同期1605.81亿元。季度营业净利112.11亿元,上年同期118.15亿元。季度归属公司业主净利润93.12亿元,上年同期93.92亿元。其中,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务营业收入净额883.63亿元,营业净利94.35亿元。电子代工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净额748.95亿元,营业净利19.86亿元。

铠侠控股(Kioxia Holdings)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年前九个月业绩。当期营收13593.66亿日元,上年同期为7545.06亿日元,同比增长80.2%。当期营业利润4146.06亿日元,上年同期营业亏损2965.56亿日元。当期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20.48亿日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539.74亿日元。

电通集团(DENTSU INC.)公布2024年业绩。全年净营收11941亿日元,上年为11296亿日元,同比增长5.7%。全年营业利润1762亿日元,上年为1635亿日元,同比增长7.8%。全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29亿日元,上年为898亿日元,同比增长3.4%。

大冢控股(Otsuka Holdings)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全年营收23298.61亿日元,上年为20185.68亿日元,同比增长15.4%。营业利润3235.64亿日元,上年为1396.12亿日元,同比增长131.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31.2亿日元,上年为1216.16亿日元,同比增长182.1%。其中,制药业务营收16290.32亿日元,利润3906.08亿日元。营养业务营收5570.43亿日元,利润641.47亿日元。消费产品业务营收337.6亿日元,利润236.62亿日元。

爱马仕(Hermes)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营收39.62亿欧元,上年同期为33.64亿欧元。全年营收151.7亿欧元,上年为134.27亿欧元。全年营业利润61.5亿欧元,上年为56.5亿欧元。全年归属集团股东的净利润46.03亿欧元,上年为43.11亿欧元。

赛峰(Safran)公布2024年调整后的业绩。全年营收273.17亿欧元,上年为231.99亿欧元,同比增长18%。全年营业利润41.25亿欧元,上年为26.55亿欧元,同比增长55%。全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68亿欧元,上年为20.28亿欧元,同比增长51%。

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销售额106.2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4.54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的净利润2.0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71亿美元。全年销售额428.36亿美元,上年为427.97亿美元。全年归属公司的净利润10.09亿美元,上年为12.13亿美元。

生物技术公司美德纳(Moderna)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总营收9.6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8.11亿美元。季度净亏损11.2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17亿美元。全年总营收32.26亿美元,上年为68.48亿美元。全年净亏损35.61亿美元,上年净亏损47.14亿美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