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跨境电商物流方案
2月初,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引发了清关混乱、成本剧增以及供应链优化调整的风波,尤其是T86清关模式从取消到恢复,让跨境电商卖家在物流解决方案上迎来转变。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赋能跨境电商行业的今天,卖家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应对此次关税风波,以优化物流方案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此,雨果跨境与航奥跨境创始人Mark展开对话,Mark提供了多个方向的建议。【2月24日,T86风波应对闭门研讨会将落地深圳,点击此处报名获取最新应对策略】
以下为精彩对话实录(经编辑):
雨果跨境:在次关税风波中,卖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Mark:受关税风波冲击,在物流方案上,卖家从压缩成本到更加重视时效,避免因延误引发额外成本和客户投诉;同时对物流节点的监控和预警需求激增,力图在关税调整初期迅速应对异常状况。
在偏好的物流解决方案上,大家开始重视选择技术驱动的智能物流平台,集成实时监控、自动化清关和动态路由规划的解决方案也已成为首选;还有卖家通过中国直邮+空派快递,在保障全球7日达的前提下,依托先进信息系统追踪包裹状态;也有卖家利用海外中转地和仓储进行成本优化和时效保障。
雨果跨境:短期内,卖家的物流方案可以往哪些方向优化?
Mark:可以选择具备技术整合能力的物流商,优先合作那些拥有自主研发或深度合作大数据、AI系统的物流服务商,也可以构建自有物流数据平台,通过对订单、清关、运输时效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动态调整运输方案,实现成本与时效平衡。
雨果跨境:一些卖家想通过多国中转达到避税的目的,这种策略可行吗?能否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去选择最优的中转地或是最优惠的关税政策?
Mark:关税压力下,多国中转策略可利用不同国家的关税优惠政策、清关速度与物流成本差异进行优化。
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借助数据平台对各中转国的关税、仓储、清关速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模拟计算,选择整体成本最低且时效最佳的中转方案,还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国际物流节点信息透明、数据不可篡改,从而更准确匹配各国政策优惠。
雨果跨境:除了多平台布局,在物流上是否也能实现多元化布局?
Mark:通俗来说,物流上的多元化布局可以预先构建多家供应链体系,比如与多家物流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签订灵活调度协议;也可以应用云端物流管理系统,利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各渠道状态,一旦某一渠道出现问题即可迅速切换;还可以建立标准作业程序(SOP),确保在政策或突发事件下,物流切换能高效、无缝完成。
雨果跨境:具体来看,大数据如何在物流策略优化中起作用?有没有案例分享?
Mark: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整合全球物流数据、关税信息和海关通关时效,实时监控进行动态优化;利用历史数据训练预测模型,提前预判政策调整对物流的影响,从而提前布局备选方案。
某跨境卖家利用大数据平台监控海外仓中转节点,通过算法优化后,将从原本平均10天延误缩短到7天以内,同时降低了约15%的物流成本。这个案例就证明了通过实时数据反馈与智能调度,可以有效应对关税政策波动。
雨果跨境:卖家如何在大数据赋能物流解决方案上长期布局,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Mark:可以构建综合信息平台,长期布局包括建设整合海关、物流、关税政策的数字平台,实现全链路透明化;也可以投入研发AI预测系统,通过模拟未来政策变化场景,提前制定应急方案。
从根本上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可以采用区块链记录物流全过程,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结算与合规检查。
雨果跨境:在营销策略上,如何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
Mark:第一,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客户数据细分,比如分析客户购买行为、地域与偏好,精准识别受关税影响较小的客户群体。
第二,智能营销投放。通过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将广告精准投放至目标客户,提升转化率。
第三,建立实时反馈机制。建立营销数据实时反馈系统,及时调整推广策略,确保营销效果最大化。
雨果跨境:在当前的政策风险下,中包箱清关模式的可行性怎么样?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Mark:过去亚马逊FBM卖家经常通过合并小包的模式清关,因为当时的政策宽松,这种模式较为普遍。但在当前更严格的关税监管下,该模式面临清关延误、信息不匹配和违规风险,清关时可可能因包裹信息不符或被认定为规避税收而遭受罚款、延误。
在应对这些风险时,要加强包裹信息数字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报关数据准确;与专业海关代理合作,引入预清关系统,通过技术验证合规性;同时对合并方案进行调整,适当分散风险,保持透明的物流轨迹。
雨果跨境:预测一下T86窗口期的走向?
Mark:在短期内(1-3个月),预计美国海关采取过渡性措施,缓解因政策突变可能引发的通关堵点,给卖家一定调整时间。
在中长期(6-12个月或更长),美国海关全面调整完成后,或许将建立新的通关标准和监管机制。卖家应在此期间密切关注政策反馈,持续优化物流方案,以适应新常态。
雨果跨境:在T86窗口期,卖家应该如何应对?
Mark:短期内,要启用实时物流监控系统,调整部分订单路线,并与物流商沟通预设应急方案,确保短期内订单不滞留。 中期布局可以与多家物流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分散风险;开展多国中转策略试点,利用数据模拟优化中转方案。
在长期规划上,建议投资建设企业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全球物流、关税、清关数据;建立与海关、行业协会的长期沟通机制,提前布局未来政策变化,确保供应链持续高效运作。据我了解,有跨境卖家在2024年中期通过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不同物流渠道之间的无缝切换,整体物流成本下降了约10%,时效提升显著。
雨果跨境:卖家如何及时获取最新美国关税政策信息?
Mark:订阅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官方公告;关注权威行业媒体、跨境电商政策监测平台以及物流技术供应商的实时更新。
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智能预警系统,整合多渠道信息并设立关键政策变化的触发机制;建立内部信息共享机制,与物流商、海关代理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位。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
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跨境电商物流方案
2月初,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引发了清关混乱、成本剧增以及供应链优化调整的风波,尤其是T86清关模式从取消到恢复,让跨境电商卖家在物流解决方案上迎来转变。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赋能跨境电商行业的今天,卖家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应对此次关税风波,以优化物流方案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此,雨果跨境与航奥跨境创始人Mark展开对话,Mark提供了多个方向的建议。【2月24日,T86风波应对闭门研讨会将落地深圳,点击此处报名获取最新应对策略】
以下为精彩对话实录(经编辑):
雨果跨境:在次关税风波中,卖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Mark:受关税风波冲击,在物流方案上,卖家从压缩成本到更加重视时效,避免因延误引发额外成本和客户投诉;同时对物流节点的监控和预警需求激增,力图在关税调整初期迅速应对异常状况。
在偏好的物流解决方案上,大家开始重视选择技术驱动的智能物流平台,集成实时监控、自动化清关和动态路由规划的解决方案也已成为首选;还有卖家通过中国直邮+空派快递,在保障全球7日达的前提下,依托先进信息系统追踪包裹状态;也有卖家利用海外中转地和仓储进行成本优化和时效保障。
雨果跨境:短期内,卖家的物流方案可以往哪些方向优化?
Mark:可以选择具备技术整合能力的物流商,优先合作那些拥有自主研发或深度合作大数据、AI系统的物流服务商,也可以构建自有物流数据平台,通过对订单、清关、运输时效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动态调整运输方案,实现成本与时效平衡。
雨果跨境:一些卖家想通过多国中转达到避税的目的,这种策略可行吗?能否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去选择最优的中转地或是最优惠的关税政策?
Mark:关税压力下,多国中转策略可利用不同国家的关税优惠政策、清关速度与物流成本差异进行优化。
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借助数据平台对各中转国的关税、仓储、清关速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模拟计算,选择整体成本最低且时效最佳的中转方案,还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国际物流节点信息透明、数据不可篡改,从而更准确匹配各国政策优惠。
雨果跨境:除了多平台布局,在物流上是否也能实现多元化布局?
Mark:通俗来说,物流上的多元化布局可以预先构建多家供应链体系,比如与多家物流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签订灵活调度协议;也可以应用云端物流管理系统,利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各渠道状态,一旦某一渠道出现问题即可迅速切换;还可以建立标准作业程序(SOP),确保在政策或突发事件下,物流切换能高效、无缝完成。
雨果跨境:具体来看,大数据如何在物流策略优化中起作用?有没有案例分享?
Mark: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整合全球物流数据、关税信息和海关通关时效,实时监控进行动态优化;利用历史数据训练预测模型,提前预判政策调整对物流的影响,从而提前布局备选方案。
某跨境卖家利用大数据平台监控海外仓中转节点,通过算法优化后,将从原本平均10天延误缩短到7天以内,同时降低了约15%的物流成本。这个案例就证明了通过实时数据反馈与智能调度,可以有效应对关税政策波动。
雨果跨境:卖家如何在大数据赋能物流解决方案上长期布局,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Mark:可以构建综合信息平台,长期布局包括建设整合海关、物流、关税政策的数字平台,实现全链路透明化;也可以投入研发AI预测系统,通过模拟未来政策变化场景,提前制定应急方案。
从根本上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可以采用区块链记录物流全过程,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结算与合规检查。
雨果跨境:在营销策略上,如何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
Mark:第一,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客户数据细分,比如分析客户购买行为、地域与偏好,精准识别受关税影响较小的客户群体。
第二,智能营销投放。通过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将广告精准投放至目标客户,提升转化率。
第三,建立实时反馈机制。建立营销数据实时反馈系统,及时调整推广策略,确保营销效果最大化。
雨果跨境:在当前的政策风险下,中包箱清关模式的可行性怎么样?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Mark:过去亚马逊FBM卖家经常通过合并小包的模式清关,因为当时的政策宽松,这种模式较为普遍。但在当前更严格的关税监管下,该模式面临清关延误、信息不匹配和违规风险,清关时可可能因包裹信息不符或被认定为规避税收而遭受罚款、延误。
在应对这些风险时,要加强包裹信息数字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报关数据准确;与专业海关代理合作,引入预清关系统,通过技术验证合规性;同时对合并方案进行调整,适当分散风险,保持透明的物流轨迹。
雨果跨境:预测一下T86窗口期的走向?
Mark:在短期内(1-3个月),预计美国海关采取过渡性措施,缓解因政策突变可能引发的通关堵点,给卖家一定调整时间。
在中长期(6-12个月或更长),美国海关全面调整完成后,或许将建立新的通关标准和监管机制。卖家应在此期间密切关注政策反馈,持续优化物流方案,以适应新常态。
雨果跨境:在T86窗口期,卖家应该如何应对?
Mark:短期内,要启用实时物流监控系统,调整部分订单路线,并与物流商沟通预设应急方案,确保短期内订单不滞留。 中期布局可以与多家物流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分散风险;开展多国中转策略试点,利用数据模拟优化中转方案。
在长期规划上,建议投资建设企业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全球物流、关税、清关数据;建立与海关、行业协会的长期沟通机制,提前布局未来政策变化,确保供应链持续高效运作。据我了解,有跨境卖家在2024年中期通过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不同物流渠道之间的无缝切换,整体物流成本下降了约10%,时效提升显著。
雨果跨境:卖家如何及时获取最新美国关税政策信息?
Mark:订阅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官方公告;关注权威行业媒体、跨境电商政策监测平台以及物流技术供应商的实时更新。
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智能预警系统,整合多渠道信息并设立关键政策变化的触发机制;建立内部信息共享机制,与物流商、海关代理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位。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