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建材资源品存涨价预期 关注工业金属、建筑建材资源业务行情

智通财经

1周前

3)资源加工:主要以资源来料加工业务为核心,一般采用成本加成的模式赚取加工费,资源品涨价有利于进一步凸显龙头企业的采购成本优势,比如钢结构制造加工的鸿路钢构(002541.SZ)等。

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来看,美元或因“强预期、弱现实”而走弱,国内PPI降幅正逐渐收窄,M2增速提升,中美PMI均处上行趋势,当前资源品涨价的宏观条件已基本具备。中游建材品亦具涨价逻辑,水泥格局最佳,上游工业金属或率先演绎,关注铝材及耐火材料公司,建筑公司布局的资源品业务亦具备向上弹性。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资源品涨价宏观条件基本具备

美联储降息有望释放流动性,大宗商品价格有支撑

美联储自1954年起经历了13次完整的加息周期,历次加息对美国产出水平、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和汇率产生了深入影响,并且对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金融市场和产出水平带来较强的溢出效应。2022年3月17日,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最新一轮加息周期带动了资金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的回流,同时也推高了世界整体的利率水平。至23年7月27日,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达5.5%。之后美国失业率及核心CPI同比变动水平均逐步回落,至23年12月,美国核心CPI同比涨幅已回落至3.9%,失业率为3.7%。24年9月美联储开始降息,降息幅度为50bp,随后两次调整利率,至24年末利率为4.5%,该行判断25年降息趋势或有望延续。

资源品牛市本质是货币宽松+需求向上+供给受限三者共振所致

自上而下看,资源品牛市通常伴随着货币宽松(美债收益率下行、M2增速提升)和美元走弱趋势,通胀预期升温推高宏观多头逻辑。同时从宏观基本面指标看,PPI、PMI通常处于上升通道,库存呈现下行。截至24年末,一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至4.2%,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7.2,中国CPI/PPI/M2同比分别+0.1%/-2.3%/+7.3%.,中国/美国PMI分别为50.1/49.3。当前来看,美元或因“强预期、弱现实”而走弱,国内PPI降幅正逐渐收窄,M2增速提升,中美PMI均处上行趋势,当前资源品涨价的宏观条件已基本具备。

中游建材品亦具涨价逻辑,水泥格局最佳

1)水泥:25Q1错峰增加,熟料库容处近五年新低

建材品中水泥需求端有望相对底部企稳,春节前一周水泥开工率虽低位运行至8.6%,但农历同比+7.6pct;供给端看有收窄,当前部分省市已公布错峰停窑计划,其中多地25Q1错峰天数同比24Q1有所增长,且当前产能管控政策力度仍存加码预期。节后若财政进一步发力,基建开工需求或存向上空间,Q1看华东华南等地需求或将率先复苏,水泥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

库存角度看,25年年初水泥库容处近五年来中等偏低水平,熟料库容已降至近五年最低。今年春节前最后一周水泥/熟料库容比分别为56.3%/44.4%,较去年春节前一周同比分别-8.9/-30.4pct,低库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2)玻纤:需求结构性高景气,价格有望向上

玻纤下游需求与宏观具备强相关性,24年GDP同比+5%,目前省级地方两会已陆续召开,绝大多数省份将25年GDP目标定于不低于5%,需求端有望相对底部企稳向上,风电热塑纱下游需求有望维持高景气。

供给端来看,当前玻纤产能冲击预期仍存。库存角度看,截至24年12月末玻纤行业库存为77.85万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6.4/2.9万吨,低库位亦为涨价奠定基础。11月底龙头中国巨石带头调涨风电纱和热塑纱价格,风电纱产品复价15-20%,热塑短切产品复价10-15%。

3)消费建材:原材料价格涨跌不一,防水材料和减水剂价格受成本推涨

消费建材品种来看,除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外,原材料成本价格亦会对各建材品类价格产生影响,跟踪近三年春节前后各品类原材料价格走势,发现今年原材料价格同比增减不一。

其中,防水材料成本沥青价格和减水剂成本工业萘价格走出向上趋势,或为节后防水材料和减水剂涨价提供一定动能,此外涂料受存量房需求支撑,中长期看价格或仍有向上空间。

4)玻璃:价格和库存处低位,节后价格或存拉涨可能

当前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价格和库存均处历史相对低位,节后价格修复仍需关注需求情况。后期市场看,浮法厂节前调价动力不足,节后或存拉涨可能。

上游工业金属或率先演绎,关注铝材及耐火材料公司

1)一方面上游资源品加工销售业务的建材公司(以铝制品为主)有望受益,包括豪美新材(002988.SZ)、志特新材(300986.SZ)、丽岛新材(603937.SH)、海螺新材(000619.SZ)、龙泉股份(002671.SZ)等,其中豪美新材/志特新材/丽岛新材的铝材相关业务收入占比在8成以上,毛利占比在7成以上。

2)另一方面若钢铁价格上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钢企会更有动力扩大生产规模或提高生产效率,将直接增加对耐火材料的需求,同时对耐火材料成本的敏感度可能会降低,从而接受更高的耐火材料价格。该行梳理耐火材料公司主要包括东和新材(839792.BJ)/北京利尔(002392.SZ)/瑞泰科技(002066.SZ)/濮耐股份(002225.SZ)/鲁阳节能(002088.SZ)等,其中多家公司具备资源品矿产业务,如东和新材的菱镁矿业务24H1收入/毛利占比分别达5%/18%,有望进一步受益资源品涨价行情。

建筑公司布局的资源品业务亦具备向上弹性

建筑公司围绕资源型产品而展开的业务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在大宗商品涨价背景下,业绩弹性及股价催化亦值得期待:

1)资源开发贸易:即通过股权收购、自有资金投资开发、基建换项目等方式获取的各类矿产资源开发运营类项目,依托销售铜精矿等矿石类大宗商品产生销售收入,收入及利润规模则主要跟随矿产产品的价格波动而有所起伏,如中国中铁(00390,601390.SH)、四川路桥(600039.SH)、上海建工(600170.SH)等持有的各类海内外矿山。

2)资源服务运维:不直接从事上述的资源开发业务,而是围绕资源项目开展资源贸易、矿山建设、设备供应等服务运维相关工作,如聚焦水泥产线建设及矿山运维的中材国际(600970.SH)、提供矿山物料输送设备的华电科工(601226.SH)、承接矿建工程的中国铁建(601186.SH)等。

3)资源加工:主要以资源来料加工业务为核心,一般采用成本加成的模式赚取加工费,资源品涨价有利于进一步凸显龙头企业的采购成本优势,比如钢结构制造加工的鸿路钢构(002541.SZ)等。

风险提示:资源品涨价不及预期,下游基建、地产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煤炭涨价超预期,产能投放超预期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3)资源加工:主要以资源来料加工业务为核心,一般采用成本加成的模式赚取加工费,资源品涨价有利于进一步凸显龙头企业的采购成本优势,比如钢结构制造加工的鸿路钢构(002541.SZ)等。

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来看,美元或因“强预期、弱现实”而走弱,国内PPI降幅正逐渐收窄,M2增速提升,中美PMI均处上行趋势,当前资源品涨价的宏观条件已基本具备。中游建材品亦具涨价逻辑,水泥格局最佳,上游工业金属或率先演绎,关注铝材及耐火材料公司,建筑公司布局的资源品业务亦具备向上弹性。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资源品涨价宏观条件基本具备

美联储降息有望释放流动性,大宗商品价格有支撑

美联储自1954年起经历了13次完整的加息周期,历次加息对美国产出水平、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和汇率产生了深入影响,并且对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金融市场和产出水平带来较强的溢出效应。2022年3月17日,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最新一轮加息周期带动了资金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的回流,同时也推高了世界整体的利率水平。至23年7月27日,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达5.5%。之后美国失业率及核心CPI同比变动水平均逐步回落,至23年12月,美国核心CPI同比涨幅已回落至3.9%,失业率为3.7%。24年9月美联储开始降息,降息幅度为50bp,随后两次调整利率,至24年末利率为4.5%,该行判断25年降息趋势或有望延续。

资源品牛市本质是货币宽松+需求向上+供给受限三者共振所致

自上而下看,资源品牛市通常伴随着货币宽松(美债收益率下行、M2增速提升)和美元走弱趋势,通胀预期升温推高宏观多头逻辑。同时从宏观基本面指标看,PPI、PMI通常处于上升通道,库存呈现下行。截至24年末,一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至4.2%,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7.2,中国CPI/PPI/M2同比分别+0.1%/-2.3%/+7.3%.,中国/美国PMI分别为50.1/49.3。当前来看,美元或因“强预期、弱现实”而走弱,国内PPI降幅正逐渐收窄,M2增速提升,中美PMI均处上行趋势,当前资源品涨价的宏观条件已基本具备。

中游建材品亦具涨价逻辑,水泥格局最佳

1)水泥:25Q1错峰增加,熟料库容处近五年新低

建材品中水泥需求端有望相对底部企稳,春节前一周水泥开工率虽低位运行至8.6%,但农历同比+7.6pct;供给端看有收窄,当前部分省市已公布错峰停窑计划,其中多地25Q1错峰天数同比24Q1有所增长,且当前产能管控政策力度仍存加码预期。节后若财政进一步发力,基建开工需求或存向上空间,Q1看华东华南等地需求或将率先复苏,水泥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

库存角度看,25年年初水泥库容处近五年来中等偏低水平,熟料库容已降至近五年最低。今年春节前最后一周水泥/熟料库容比分别为56.3%/44.4%,较去年春节前一周同比分别-8.9/-30.4pct,低库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2)玻纤:需求结构性高景气,价格有望向上

玻纤下游需求与宏观具备强相关性,24年GDP同比+5%,目前省级地方两会已陆续召开,绝大多数省份将25年GDP目标定于不低于5%,需求端有望相对底部企稳向上,风电热塑纱下游需求有望维持高景气。

供给端来看,当前玻纤产能冲击预期仍存。库存角度看,截至24年12月末玻纤行业库存为77.85万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6.4/2.9万吨,低库位亦为涨价奠定基础。11月底龙头中国巨石带头调涨风电纱和热塑纱价格,风电纱产品复价15-20%,热塑短切产品复价10-15%。

3)消费建材:原材料价格涨跌不一,防水材料和减水剂价格受成本推涨

消费建材品种来看,除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外,原材料成本价格亦会对各建材品类价格产生影响,跟踪近三年春节前后各品类原材料价格走势,发现今年原材料价格同比增减不一。

其中,防水材料成本沥青价格和减水剂成本工业萘价格走出向上趋势,或为节后防水材料和减水剂涨价提供一定动能,此外涂料受存量房需求支撑,中长期看价格或仍有向上空间。

4)玻璃:价格和库存处低位,节后价格或存拉涨可能

当前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价格和库存均处历史相对低位,节后价格修复仍需关注需求情况。后期市场看,浮法厂节前调价动力不足,节后或存拉涨可能。

上游工业金属或率先演绎,关注铝材及耐火材料公司

1)一方面上游资源品加工销售业务的建材公司(以铝制品为主)有望受益,包括豪美新材(002988.SZ)、志特新材(300986.SZ)、丽岛新材(603937.SH)、海螺新材(000619.SZ)、龙泉股份(002671.SZ)等,其中豪美新材/志特新材/丽岛新材的铝材相关业务收入占比在8成以上,毛利占比在7成以上。

2)另一方面若钢铁价格上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钢企会更有动力扩大生产规模或提高生产效率,将直接增加对耐火材料的需求,同时对耐火材料成本的敏感度可能会降低,从而接受更高的耐火材料价格。该行梳理耐火材料公司主要包括东和新材(839792.BJ)/北京利尔(002392.SZ)/瑞泰科技(002066.SZ)/濮耐股份(002225.SZ)/鲁阳节能(002088.SZ)等,其中多家公司具备资源品矿产业务,如东和新材的菱镁矿业务24H1收入/毛利占比分别达5%/18%,有望进一步受益资源品涨价行情。

建筑公司布局的资源品业务亦具备向上弹性

建筑公司围绕资源型产品而展开的业务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在大宗商品涨价背景下,业绩弹性及股价催化亦值得期待:

1)资源开发贸易:即通过股权收购、自有资金投资开发、基建换项目等方式获取的各类矿产资源开发运营类项目,依托销售铜精矿等矿石类大宗商品产生销售收入,收入及利润规模则主要跟随矿产产品的价格波动而有所起伏,如中国中铁(00390,601390.SH)、四川路桥(600039.SH)、上海建工(600170.SH)等持有的各类海内外矿山。

2)资源服务运维:不直接从事上述的资源开发业务,而是围绕资源项目开展资源贸易、矿山建设、设备供应等服务运维相关工作,如聚焦水泥产线建设及矿山运维的中材国际(600970.SH)、提供矿山物料输送设备的华电科工(601226.SH)、承接矿建工程的中国铁建(601186.SH)等。

3)资源加工:主要以资源来料加工业务为核心,一般采用成本加成的模式赚取加工费,资源品涨价有利于进一步凸显龙头企业的采购成本优势,比如钢结构制造加工的鸿路钢构(002541.SZ)等。

风险提示:资源品涨价不及预期,下游基建、地产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煤炭涨价超预期,产能投放超预期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