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哥供应链
撰文/景文
小火锅,这个1998年就被引入内地的餐饮品类,在2024年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热度上升、赛道升温,大牌入局,玩家数量持续增多。
模式轻、门槛低、适应性强,小火锅俨然成了餐饮创业者的“香饽饽”。但你真的了解小火锅吗?它凭什么火?未来又会走向何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小而美”的品类。
首先通过4个数据,重新认识小火锅:
“5万家”——截至2024年7月,全国小火锅门店数已经突破5万家,占整个火锅市场的10%。这意味着,每10家火锅店中,就有1家是小火锅。
“10 ”——虽然小火锅门店数多,但品牌化程度不高,81.6%的品牌门店数在5家及以下。据有哥餐链数据显示,小火锅品类百店品牌仅有10余家。围辣小火锅以1135家门店领跑,呷哺呷哺以774家门店的数量紧随其后。
“60元”——小火锅的消费门槛低,人均60元以下的门店占比超过60%。
“60%”——从2022年到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小火锅门店数占比从53.1%上升到61.6%。下沉市场成为消费主力,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小火锅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吸引力也在上升,小红书平台有关小火锅的推荐笔记超过65万篇,抖音平台与小火锅相关的话题累计曝光量接近50亿次。
小火锅的“前世今生”
从小火锅的诞生,了解一下当下它为什么这么火。
小火锅的兴起,离不开两个关键角色:呷哺呷哺和围辣小火锅。
小火锅最早流行于日本,后传入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 90 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在快速都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 “小锅单煮” 的台式小火锅。
呷哺呷哺率先将这一模式引入北京,1999年在北京西单明珠商场开了第一家呷哺呷哺小火锅,小火锅品类在内地正式登场亮相。
随后以标准化的运营模式、舒适的就餐环境和相对亲民的价格,完成了小火锅的市场教育,在全国多地开设了众多门店,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
围辣小火锅则是带起了小火锅连锁化的风潮,2015年在河南创立,以高性价比为品牌特色,比如有18 款 2-3 元的锅底可选择,20 种免费小料,上百种 1-5 元的食材串。凭借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产品优势,迅速扩张,目前已晋级千店品牌,超过了曾经辉煌无比的小火锅巨头 “呷哺呷哺”,成为下沉市场的“黑马”。
小火锅的火爆,得益于3大趋势:
单身经济:随着社会发展,单身人群数量逐渐增多,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22年底我国单身人口数量达 2.4 亿 。他们对于便捷、个性化的餐饮需求日益增长。
参考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小火锅模式流行的时间节点,中国大陆目前也步入了这一社会发展阶段。
疫情催化:在疫情期间,以呷哺呷哺为代表的小火锅模式更是迎来了发展的加速度。一人食的形式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涮菜和锅底,菜品丰富多样,满足了特殊时期人们对于安全、自由选择的需求。
平替经济:当下消费者进入理性消费周期,万物皆可“平替”,相较于大火锅人均100元的价位,仅需30-50元的价格,消费者就可以同时品尝到多种肉类、蔬菜和海鲜,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体验,能为价格敏感型客户带来“爽感”。
因此,一人食、安全性、性价比,是小火锅的品类基因。
品类细分、概念翻新
小火锅的风云际会
小火锅火了,自然也引来了更多玩家。
大品牌“开小号”:例如海底捞推出的小火锅子品牌,借助海底捞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迅速在市场中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巴奴也推出小火锅品牌,试图在小火锅市场分得一杯羹。这些大品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小火锅的市场格局,也带来了更高的品质标准和创新理念。
“ 火锅” 模式兴起:喜家德在原有水饺业务的基础上,推出鲜蔬锅,将饺子与小火锅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用餐选择。考虑到品牌的主力消费人群是年轻女性和小孩,这种创新的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多样化菜品的需求,又充分利用了喜家德现有的门店资源和客户群体,实现了产品线的拓展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品类细分:小火锅品类进一步细分,市井小火锅、山野小火锅等概念层出不穷。其中,旋转小火锅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旋转小火锅以其独特的就餐形式,菜品在传送带上循环展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方便快捷且充满趣味性。在一些商业步行街,常常能看到旋转小火锅门店前排起长队的场景。
小火锅爆火,也引发了一些餐饮人“抄作业”。
比如,将品类往“小”了做。小烧烤等一人食模式,正在引发餐饮新一轮的“重做品类”风潮,核心关键词是品牌化、高性价比、小分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品类细分、“ 火锅”模式,还是重做品类,都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客户需求上,而不是沉迷于“造概念”,虚拟一些消费者并不需要的场景。
例如,围辣小火锅通过将旋转小火锅进行品牌化运作,升级门店形象,一改品类“脏乱差”的顾客印象;强调产品品质,在肉类造假的乱象中,承诺“假一赔店”,从而降维打击,迅速占领下沉市场。
龍歌自助小火锅则是品质小火锅的代表品牌,人均60元,提供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甜品等100多道菜品,将食材丰富性、新鲜度,注重顾客用餐体验,开出了100多家直营店。
反观吉野家,在推出小火锅产品的同时,由于消费场景和认知未能有效建立,导致市场反响不佳。吉野家原本以快餐米饭类产品为主,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主要集中在这方面,突然推出小火锅,消费者很难将其与传统的快餐形象联系起来,在消费场景的选择上也较为迷茫。
巴奴导入小火锅以及桃娘下饭小火锅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场景定位错误。它们将小火锅定位为欢聚场景,与小火锅一人食的认知不符,导致品牌发展受阻,不仅巴奴母公司退出,股东割席,品牌影响力也不复从前,放开加盟后,门店数量不增反降。
这说明,一切新模式、新场景都要根植于产品和文化之上,有“根”的品牌才能长久生存。
小火锅未来走向何方?
关于小火锅的未来走向,业界观点不一。
有观点认为,小火锅的降价策略将对麻辣烫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
以张亮麻辣烫为例,其线下生意正受到呷哺呷哺等小火锅品牌的冲击,只能依靠外卖业务来挽回局面。
从C 端消费者的反馈来看,“现在的麻辣烫,随便拿一点就三四十,刚开的小火锅自助人均 30 ,敞开随便吃,菜品还更丰富……” 这样的声音反映出小火锅在价格和菜品丰富度上的优势,对麻辣烫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也有资深餐饮人认为,小火锅的终局可能是被外卖替代。
海底捞推出的火锅下饭菜,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的火锅 —— 冒菜”,这种便捷的外卖形式节省了时间成本。
如果是从人类消费理念、单身经济和流行趋势来看,小火锅有望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品类,甚至在市场占比上可能超过传统火锅品类,具备打造千店万店品牌的基因。
当然,它不太可能完全取代火锅聚会的场景,毕竟大火锅所营造的社交氛围和欢聚体验是小火锅无法替代的。
目前小火锅赛道尚未出现真正的全国性领导品牌,这意味着谁先跑出来,谁就有机会成为“第一”。但这也考验着品牌的加盟体系、品牌力、产品力等综合实力。
一旦形成了品牌力,如呷哺呷哺这样的头部品牌,如果放开加盟政策,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力,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拓展门店。
但小火锅品类的内卷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入局者的增多,小火锅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了“一个商场3个小火锅品牌”的盛况,引发了降价潮。
去年5月,呷哺呷哺官宣降价,套餐均价下调10%,带来的结果是营业额、利润、客流都同比增长了10%,江苏、浙江、广东地区的客流量增长20%以上。
对于旋转小火锅品类来说,性价比尤为重要。其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成本、效率和方便性上,它节省人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就餐形式方便快捷。这就需要依赖供应链的支持,通过供应链的优化“把价格打下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小火锅的需求。
想要突出价格战的重围,品牌需要在定位、产品、门店装修、营销手段、菜单设计等多个方面做出差异化。从顾客踏入门店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环节都要让消费者感受到独特之处。例如,一些小火锅品牌在logo设计上采用独特的卡通形象;在门店装修上,营造出独特的就餐氛围;在菜单设计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感。
结语:
小火锅的爆火,不仅是因为它踩中了单身经济和疫情的“天时”,更因为它满足了消费者对性价比、安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未来,随着品牌化进程的加速,小火锅将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登录 | 注册
6年1200家门店,围辣小火锅的突围密码
2024年超过30万家火锅店倒下,小火锅却逆势增长
海底捞“妥协”,推人均30+小火锅
小火锅,摆脱“单身经济”
餐饮巨头海底捞入局,小火锅市场持续“沸腾”
海底捞推自助小火锅新副牌“沸派·甄鲜小火锅”
有哥供应链
|发表文章3篇
|最近内容
黄金时代已至?揭开小火锅的3个真相!
2025-02-14 10:46
喜茶暂停加盟申请,“品质战”或将成为新茶饮2025关键词
2025-02-11 15:29
6年1200家门店,围辣小火锅的突围密码
2025-02-03 11:26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
来源/有哥供应链
撰文/景文
小火锅,这个1998年就被引入内地的餐饮品类,在2024年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热度上升、赛道升温,大牌入局,玩家数量持续增多。
模式轻、门槛低、适应性强,小火锅俨然成了餐饮创业者的“香饽饽”。但你真的了解小火锅吗?它凭什么火?未来又会走向何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小而美”的品类。
首先通过4个数据,重新认识小火锅:
“5万家”——截至2024年7月,全国小火锅门店数已经突破5万家,占整个火锅市场的10%。这意味着,每10家火锅店中,就有1家是小火锅。
“10 ”——虽然小火锅门店数多,但品牌化程度不高,81.6%的品牌门店数在5家及以下。据有哥餐链数据显示,小火锅品类百店品牌仅有10余家。围辣小火锅以1135家门店领跑,呷哺呷哺以774家门店的数量紧随其后。
“60元”——小火锅的消费门槛低,人均60元以下的门店占比超过60%。
“60%”——从2022年到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小火锅门店数占比从53.1%上升到61.6%。下沉市场成为消费主力,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小火锅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吸引力也在上升,小红书平台有关小火锅的推荐笔记超过65万篇,抖音平台与小火锅相关的话题累计曝光量接近50亿次。
小火锅的“前世今生”
从小火锅的诞生,了解一下当下它为什么这么火。
小火锅的兴起,离不开两个关键角色:呷哺呷哺和围辣小火锅。
小火锅最早流行于日本,后传入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 90 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在快速都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 “小锅单煮” 的台式小火锅。
呷哺呷哺率先将这一模式引入北京,1999年在北京西单明珠商场开了第一家呷哺呷哺小火锅,小火锅品类在内地正式登场亮相。
随后以标准化的运营模式、舒适的就餐环境和相对亲民的价格,完成了小火锅的市场教育,在全国多地开设了众多门店,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
围辣小火锅则是带起了小火锅连锁化的风潮,2015年在河南创立,以高性价比为品牌特色,比如有18 款 2-3 元的锅底可选择,20 种免费小料,上百种 1-5 元的食材串。凭借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产品优势,迅速扩张,目前已晋级千店品牌,超过了曾经辉煌无比的小火锅巨头 “呷哺呷哺”,成为下沉市场的“黑马”。
小火锅的火爆,得益于3大趋势:
单身经济:随着社会发展,单身人群数量逐渐增多,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22年底我国单身人口数量达 2.4 亿 。他们对于便捷、个性化的餐饮需求日益增长。
参考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小火锅模式流行的时间节点,中国大陆目前也步入了这一社会发展阶段。
疫情催化:在疫情期间,以呷哺呷哺为代表的小火锅模式更是迎来了发展的加速度。一人食的形式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涮菜和锅底,菜品丰富多样,满足了特殊时期人们对于安全、自由选择的需求。
平替经济:当下消费者进入理性消费周期,万物皆可“平替”,相较于大火锅人均100元的价位,仅需30-50元的价格,消费者就可以同时品尝到多种肉类、蔬菜和海鲜,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体验,能为价格敏感型客户带来“爽感”。
因此,一人食、安全性、性价比,是小火锅的品类基因。
品类细分、概念翻新
小火锅的风云际会
小火锅火了,自然也引来了更多玩家。
大品牌“开小号”:例如海底捞推出的小火锅子品牌,借助海底捞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迅速在市场中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巴奴也推出小火锅品牌,试图在小火锅市场分得一杯羹。这些大品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小火锅的市场格局,也带来了更高的品质标准和创新理念。
“ 火锅” 模式兴起:喜家德在原有水饺业务的基础上,推出鲜蔬锅,将饺子与小火锅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用餐选择。考虑到品牌的主力消费人群是年轻女性和小孩,这种创新的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多样化菜品的需求,又充分利用了喜家德现有的门店资源和客户群体,实现了产品线的拓展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品类细分:小火锅品类进一步细分,市井小火锅、山野小火锅等概念层出不穷。其中,旋转小火锅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旋转小火锅以其独特的就餐形式,菜品在传送带上循环展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方便快捷且充满趣味性。在一些商业步行街,常常能看到旋转小火锅门店前排起长队的场景。
小火锅爆火,也引发了一些餐饮人“抄作业”。
比如,将品类往“小”了做。小烧烤等一人食模式,正在引发餐饮新一轮的“重做品类”风潮,核心关键词是品牌化、高性价比、小分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品类细分、“ 火锅”模式,还是重做品类,都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客户需求上,而不是沉迷于“造概念”,虚拟一些消费者并不需要的场景。
例如,围辣小火锅通过将旋转小火锅进行品牌化运作,升级门店形象,一改品类“脏乱差”的顾客印象;强调产品品质,在肉类造假的乱象中,承诺“假一赔店”,从而降维打击,迅速占领下沉市场。
龍歌自助小火锅则是品质小火锅的代表品牌,人均60元,提供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甜品等100多道菜品,将食材丰富性、新鲜度,注重顾客用餐体验,开出了100多家直营店。
反观吉野家,在推出小火锅产品的同时,由于消费场景和认知未能有效建立,导致市场反响不佳。吉野家原本以快餐米饭类产品为主,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主要集中在这方面,突然推出小火锅,消费者很难将其与传统的快餐形象联系起来,在消费场景的选择上也较为迷茫。
巴奴导入小火锅以及桃娘下饭小火锅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场景定位错误。它们将小火锅定位为欢聚场景,与小火锅一人食的认知不符,导致品牌发展受阻,不仅巴奴母公司退出,股东割席,品牌影响力也不复从前,放开加盟后,门店数量不增反降。
这说明,一切新模式、新场景都要根植于产品和文化之上,有“根”的品牌才能长久生存。
小火锅未来走向何方?
关于小火锅的未来走向,业界观点不一。
有观点认为,小火锅的降价策略将对麻辣烫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
以张亮麻辣烫为例,其线下生意正受到呷哺呷哺等小火锅品牌的冲击,只能依靠外卖业务来挽回局面。
从C 端消费者的反馈来看,“现在的麻辣烫,随便拿一点就三四十,刚开的小火锅自助人均 30 ,敞开随便吃,菜品还更丰富……” 这样的声音反映出小火锅在价格和菜品丰富度上的优势,对麻辣烫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也有资深餐饮人认为,小火锅的终局可能是被外卖替代。
海底捞推出的火锅下饭菜,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的火锅 —— 冒菜”,这种便捷的外卖形式节省了时间成本。
如果是从人类消费理念、单身经济和流行趋势来看,小火锅有望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品类,甚至在市场占比上可能超过传统火锅品类,具备打造千店万店品牌的基因。
当然,它不太可能完全取代火锅聚会的场景,毕竟大火锅所营造的社交氛围和欢聚体验是小火锅无法替代的。
目前小火锅赛道尚未出现真正的全国性领导品牌,这意味着谁先跑出来,谁就有机会成为“第一”。但这也考验着品牌的加盟体系、品牌力、产品力等综合实力。
一旦形成了品牌力,如呷哺呷哺这样的头部品牌,如果放开加盟政策,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力,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拓展门店。
但小火锅品类的内卷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入局者的增多,小火锅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了“一个商场3个小火锅品牌”的盛况,引发了降价潮。
去年5月,呷哺呷哺官宣降价,套餐均价下调10%,带来的结果是营业额、利润、客流都同比增长了10%,江苏、浙江、广东地区的客流量增长20%以上。
对于旋转小火锅品类来说,性价比尤为重要。其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成本、效率和方便性上,它节省人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就餐形式方便快捷。这就需要依赖供应链的支持,通过供应链的优化“把价格打下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小火锅的需求。
想要突出价格战的重围,品牌需要在定位、产品、门店装修、营销手段、菜单设计等多个方面做出差异化。从顾客踏入门店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环节都要让消费者感受到独特之处。例如,一些小火锅品牌在logo设计上采用独特的卡通形象;在门店装修上,营造出独特的就餐氛围;在菜单设计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感。
结语:
小火锅的爆火,不仅是因为它踩中了单身经济和疫情的“天时”,更因为它满足了消费者对性价比、安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未来,随着品牌化进程的加速,小火锅将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登录 | 注册
6年1200家门店,围辣小火锅的突围密码
2024年超过30万家火锅店倒下,小火锅却逆势增长
海底捞“妥协”,推人均30+小火锅
小火锅,摆脱“单身经济”
餐饮巨头海底捞入局,小火锅市场持续“沸腾”
海底捞推自助小火锅新副牌“沸派·甄鲜小火锅”
有哥供应链
|发表文章3篇
|最近内容
黄金时代已至?揭开小火锅的3个真相!
2025-02-14 10:46
喜茶暂停加盟申请,“品质战”或将成为新茶饮2025关键词
2025-02-11 15:29
6年1200家门店,围辣小火锅的突围密码
2025-02-03 11:26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