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 | 转债对估值变化风险敞口的量化表达(vega)

固收彬法

1周前

(1)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百元溢价率上行约5%,这期间剔除异常值后,转债vega带来的转债收益变化同转债相对正股超额收益相关系数达到33.56%,从图像上来看,绝大多数转债相对正股有超额正收益,这也与vega计算结果相符。

Vega常用于衡量期权对其隐含波动率变化的敏感度。vega是隐含波动率变化一个特定单位引起期权价值变化的变动率,它往往是一个正值,即隐含波动率上升,通过vega的作用推动期权价值上升,反之隐波下降通过vega压降期权价值。

长期来看,低vega转债相较高vega转债存在明显超额收益。我们认为这或与转债vega和隐波具有较强正相关性有关。这种相关性意味着转债存在关于隐含波动率的“凸性”,即隐波上升时,vega上升放大估值收益,隐波下降,vega下降减少估值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转债高vega或同样意味着高隐波,转债估值下跌概率大,反而是低隐波转债更具有性价比。

基于低vega的单因子策略多数年份较中证转债指数具有明显超额收益。双边千四费率+剔除A-评级标的情况下,2020年至2025年1月策略年化收益7.6%左右,其中2024年全年年化收益10.78%。若增加策略在小余额转债上的暴露,则能够实现vega在2020年以来持续存在超额收益。若仅在余额最低的后20%转债选择低vega标的做投资,同样筛选方案下,2020-2025年1月年化收益提升至10.1%左右。

从历史上看,低vega策略相较双低、低价策略具有明显优势期。(1)与双低策略相比,2022年以来,除如2023年下半年,以及2024年9月末等小部分时间,低vega策略均较双底策略有持续稳定正超额收益;(2)与低价策略比,2022年至2024年中旬,低vega策略持续较低价策略有正超额收益,且在2024年上半年策略超额收益明显。

低vega策略相对低价策略的超额收益往往出现在转债估值走平或下行区间。尤其是和隐波相关性较强,2020年以来策略超额和转债隐波中位数相关系数达到55%。若考虑小余额转债的低vega策略,其超额和隐波走势相关性更为明显。

当前转债估值已经处于不弱的状态,投资者的关注点正逐渐从转债估值修复向规避潜在的估值压缩,或者如何在高估值环境下做转债投资转变。从历史来看vega因子或是一个较好的思路。低vega转债在估值下行或高估值持续的环境下,无论是相对转债指数,还是相对低价、双低等传统策略,均往往具有alpha收益。在当前或有一定左侧价值。

截至2025年2月11日收盘,低vega策略仓位:天业、蓝天、上银、绿动、荣泰、江山、禾丰、汇通、春23、金23、和邦、会通、福立、明电、卫宁、中环2、天阳、智尚、阳谷、中富、万凯、盈峰、盛虹、嘉美、西子、奥佳、道恩、交建、洽洽

报告核心图表(点击可查看大图,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资金流动性超预期风险;条款博弈风险;业绩披露不及预期风险;宏观超预期风险事件风险。

报告目录

01

如何量化转债估值变化对转债收益带来的影响?

估值变化是转债收益分析的重要关注因素。一方面,它是重要收益来源,如2024年12月中旬开始到2025年1月,在转债估值上行因素的推动下,中证转债指数跑赢绝大多数宽基股指;另一方面,当转债估值偏高时,投资者往往也希望能够规避未来潜在的压估值风险。

Vega常用于衡量期权对其隐含波动率变化的敏感度。vega是隐含波动率变化一个特定单位引起期权价值变化的变动率,它往往是一个正值,即隐含波动率上升,通过vega的作用推动期权价值上升,反之隐波下降通过vega压降期权价值。

套用到转债上,vega需要做一定程度调整:(1)转债相当于(100/转股价格)只股票的看涨期权,因此可以设定转股期权的执行价格为100(也可以加上最后一期补偿利率,但实践来看对vega计算影响不大),转股期权标的价格为转债的转换价值。(2)由于BS公式的计算偏差,因此我们建议用转债隐波替代正股波动率,其具体原因我们在2024年12月24日报告《转债凸性的量化表达(gamma)》已有提及。

历史上看,绝大多数时刻的绝大多数转债vega值在0.1-0.3之间,不足1%的转债vega值大于0.5。这意味着隐含波动率提升1%,对转债整体的收益提升大概在0.1%-0.3%左右,反之转债收益等幅度缩减。

历史上看,转债估值整体上行/下行时,vega×隐波变化基本上能够同转债估值变动带来超额收益拟合。(1)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百元溢价率上行约5%,这期间剔除异常值后,转债vega带来的转债收益变化同转债相对正股超额收益相关系数达到33.56%,从图像上来看,绝大多数转债相对正股有超额正收益,这也与vega计算结果相符。(2)2023年9月全月,百元溢价率下行约5%,期间剔除异常值,转债vega带来转债收益变化同正股超额收益相关系数57.23%,从图像上看,相比2024.12-2025.1,可以清楚看到更多的转债相对正股超额收益为负。

但需要注意的是,vega或对信用问题引起的转债异常估值下跌解释能力较差。例如2024年7月全月,百元溢价率下降约5%左右,期间vega×隐波变化与转债超额收益之间几乎无相关性。这或源于从期权价值变化入手的vega无法解释转债债底重定价带来的异常转债估值损失。

02

Vega因子有何特点?

长期来看,低vega转债相较高vega转债存在明显超额收益。我们认为这或与转债vega和隐波具有较强正相关性有关。这种相关性意味着转债存在关于隐含波动率的“凸性”,即隐波上升时,vega上升放大估值收益,隐波下降,vega下降减少估值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转债高vega或同样意味着高隐波,转债估值下跌概率大,反而是低隐波转债更具有性价比。

从因子收益表现来看,低vega因子具有较好IC表现。月度IC约为-0.11,说明vega越低,未来一个月转债取得高收益概率越高。同期ICIR约为-0.48左右。投资期越长,vega的IC表现会随之上升。

从分组情况来看,vega分组收益有较好的单调性,但建议剔除极值。在5分组中,vega最低的组别收益表现略低于第二低的组;在10分组中,vega第二低的组别超额收益明显下降,基于此,我们建议使用vega择券时剔除vega最低的前20%转债。

基于低vega的单因子策略多数年份较中证转债指数具有明显超额收益。2020年至2025年1月,双边千四费率+剔除A-评级标的情况下,策略年化收益7.6%左右,其中2024年全年年化收益10.78%。整体来看,单因子策略下回撤控制并不理想,除2023年,2020-2024年每年最大回撤均超过10%。和中证转债指数相比,2021年至2024年策略超额收益显著。2020年全年策略效果不佳,持续跑输中证转债指数。

若增加策略在小余额转债上的暴露,则能够实现vega在2020年以来持续存在超额收益。若仅在余额最低的后20%转债选择低vega标的做投资,同样筛选方案下,2020-2025年1月年化收益提升至10.1%左右,主要系2020年策略收益明显提升。但相对的对其余年份策略收益略有影响。

03

Vega因子的独特alpha

从历史上看,低vega策略相较双低、低价策略具有明显优势期。(1)与双低策略相比,2022年以来,除如2023年下半年,以及2024年9月末等小部分时间,低vega策略均较双底策略有持续稳定正超额收益;(2)与低价策略比,2022年至2024年中旬,低vega策略持续较低价策略有正超额收益,且在2024年上半年策略超额收益明显。

更进一步的,低vega策略相对低价策略的超额收益往往出现在转债估值走平或下行区间。尤其是和隐波相关性较强,2020年以来策略超额和转债隐波中位数相关系数达到55%。若考虑小余额转债的低vega策略,其超额和隐波走势相关性更为明显。

04

当前Vega策略性价比不弱

当前转债估值已经处于不弱的状态,投资者的关注点正逐渐从转债估值修复向规避潜在的估值压缩,或者如何在高估值环境下做转债投资转变。从历史来看vega因子或是一个较好的思路。低vega转债在估值下行或高估值持续的环境下,无论是相对转债指数,还是相对低价、双低等传统策略,均往往具有alpha收益。在当前或有一定左侧价值。

截至2025年2月11日,低vega策略的仓位如下:

(1)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百元溢价率上行约5%,这期间剔除异常值后,转债vega带来的转债收益变化同转债相对正股超额收益相关系数达到33.56%,从图像上来看,绝大多数转债相对正股有超额正收益,这也与vega计算结果相符。

Vega常用于衡量期权对其隐含波动率变化的敏感度。vega是隐含波动率变化一个特定单位引起期权价值变化的变动率,它往往是一个正值,即隐含波动率上升,通过vega的作用推动期权价值上升,反之隐波下降通过vega压降期权价值。

长期来看,低vega转债相较高vega转债存在明显超额收益。我们认为这或与转债vega和隐波具有较强正相关性有关。这种相关性意味着转债存在关于隐含波动率的“凸性”,即隐波上升时,vega上升放大估值收益,隐波下降,vega下降减少估值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转债高vega或同样意味着高隐波,转债估值下跌概率大,反而是低隐波转债更具有性价比。

基于低vega的单因子策略多数年份较中证转债指数具有明显超额收益。双边千四费率+剔除A-评级标的情况下,2020年至2025年1月策略年化收益7.6%左右,其中2024年全年年化收益10.78%。若增加策略在小余额转债上的暴露,则能够实现vega在2020年以来持续存在超额收益。若仅在余额最低的后20%转债选择低vega标的做投资,同样筛选方案下,2020-2025年1月年化收益提升至10.1%左右。

从历史上看,低vega策略相较双低、低价策略具有明显优势期。(1)与双低策略相比,2022年以来,除如2023年下半年,以及2024年9月末等小部分时间,低vega策略均较双底策略有持续稳定正超额收益;(2)与低价策略比,2022年至2024年中旬,低vega策略持续较低价策略有正超额收益,且在2024年上半年策略超额收益明显。

低vega策略相对低价策略的超额收益往往出现在转债估值走平或下行区间。尤其是和隐波相关性较强,2020年以来策略超额和转债隐波中位数相关系数达到55%。若考虑小余额转债的低vega策略,其超额和隐波走势相关性更为明显。

当前转债估值已经处于不弱的状态,投资者的关注点正逐渐从转债估值修复向规避潜在的估值压缩,或者如何在高估值环境下做转债投资转变。从历史来看vega因子或是一个较好的思路。低vega转债在估值下行或高估值持续的环境下,无论是相对转债指数,还是相对低价、双低等传统策略,均往往具有alpha收益。在当前或有一定左侧价值。

截至2025年2月11日收盘,低vega策略仓位:天业、蓝天、上银、绿动、荣泰、江山、禾丰、汇通、春23、金23、和邦、会通、福立、明电、卫宁、中环2、天阳、智尚、阳谷、中富、万凯、盈峰、盛虹、嘉美、西子、奥佳、道恩、交建、洽洽

报告核心图表(点击可查看大图,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资金流动性超预期风险;条款博弈风险;业绩披露不及预期风险;宏观超预期风险事件风险。

报告目录

01

如何量化转债估值变化对转债收益带来的影响?

估值变化是转债收益分析的重要关注因素。一方面,它是重要收益来源,如2024年12月中旬开始到2025年1月,在转债估值上行因素的推动下,中证转债指数跑赢绝大多数宽基股指;另一方面,当转债估值偏高时,投资者往往也希望能够规避未来潜在的压估值风险。

Vega常用于衡量期权对其隐含波动率变化的敏感度。vega是隐含波动率变化一个特定单位引起期权价值变化的变动率,它往往是一个正值,即隐含波动率上升,通过vega的作用推动期权价值上升,反之隐波下降通过vega压降期权价值。

套用到转债上,vega需要做一定程度调整:(1)转债相当于(100/转股价格)只股票的看涨期权,因此可以设定转股期权的执行价格为100(也可以加上最后一期补偿利率,但实践来看对vega计算影响不大),转股期权标的价格为转债的转换价值。(2)由于BS公式的计算偏差,因此我们建议用转债隐波替代正股波动率,其具体原因我们在2024年12月24日报告《转债凸性的量化表达(gamma)》已有提及。

历史上看,绝大多数时刻的绝大多数转债vega值在0.1-0.3之间,不足1%的转债vega值大于0.5。这意味着隐含波动率提升1%,对转债整体的收益提升大概在0.1%-0.3%左右,反之转债收益等幅度缩减。

历史上看,转债估值整体上行/下行时,vega×隐波变化基本上能够同转债估值变动带来超额收益拟合。(1)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百元溢价率上行约5%,这期间剔除异常值后,转债vega带来的转债收益变化同转债相对正股超额收益相关系数达到33.56%,从图像上来看,绝大多数转债相对正股有超额正收益,这也与vega计算结果相符。(2)2023年9月全月,百元溢价率下行约5%,期间剔除异常值,转债vega带来转债收益变化同正股超额收益相关系数57.23%,从图像上看,相比2024.12-2025.1,可以清楚看到更多的转债相对正股超额收益为负。

但需要注意的是,vega或对信用问题引起的转债异常估值下跌解释能力较差。例如2024年7月全月,百元溢价率下降约5%左右,期间vega×隐波变化与转债超额收益之间几乎无相关性。这或源于从期权价值变化入手的vega无法解释转债债底重定价带来的异常转债估值损失。

02

Vega因子有何特点?

长期来看,低vega转债相较高vega转债存在明显超额收益。我们认为这或与转债vega和隐波具有较强正相关性有关。这种相关性意味着转债存在关于隐含波动率的“凸性”,即隐波上升时,vega上升放大估值收益,隐波下降,vega下降减少估值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转债高vega或同样意味着高隐波,转债估值下跌概率大,反而是低隐波转债更具有性价比。

从因子收益表现来看,低vega因子具有较好IC表现。月度IC约为-0.11,说明vega越低,未来一个月转债取得高收益概率越高。同期ICIR约为-0.48左右。投资期越长,vega的IC表现会随之上升。

从分组情况来看,vega分组收益有较好的单调性,但建议剔除极值。在5分组中,vega最低的组别收益表现略低于第二低的组;在10分组中,vega第二低的组别超额收益明显下降,基于此,我们建议使用vega择券时剔除vega最低的前20%转债。

基于低vega的单因子策略多数年份较中证转债指数具有明显超额收益。2020年至2025年1月,双边千四费率+剔除A-评级标的情况下,策略年化收益7.6%左右,其中2024年全年年化收益10.78%。整体来看,单因子策略下回撤控制并不理想,除2023年,2020-2024年每年最大回撤均超过10%。和中证转债指数相比,2021年至2024年策略超额收益显著。2020年全年策略效果不佳,持续跑输中证转债指数。

若增加策略在小余额转债上的暴露,则能够实现vega在2020年以来持续存在超额收益。若仅在余额最低的后20%转债选择低vega标的做投资,同样筛选方案下,2020-2025年1月年化收益提升至10.1%左右,主要系2020年策略收益明显提升。但相对的对其余年份策略收益略有影响。

03

Vega因子的独特alpha

从历史上看,低vega策略相较双低、低价策略具有明显优势期。(1)与双低策略相比,2022年以来,除如2023年下半年,以及2024年9月末等小部分时间,低vega策略均较双底策略有持续稳定正超额收益;(2)与低价策略比,2022年至2024年中旬,低vega策略持续较低价策略有正超额收益,且在2024年上半年策略超额收益明显。

更进一步的,低vega策略相对低价策略的超额收益往往出现在转债估值走平或下行区间。尤其是和隐波相关性较强,2020年以来策略超额和转债隐波中位数相关系数达到55%。若考虑小余额转债的低vega策略,其超额和隐波走势相关性更为明显。

04

当前Vega策略性价比不弱

当前转债估值已经处于不弱的状态,投资者的关注点正逐渐从转债估值修复向规避潜在的估值压缩,或者如何在高估值环境下做转债投资转变。从历史来看vega因子或是一个较好的思路。低vega转债在估值下行或高估值持续的环境下,无论是相对转债指数,还是相对低价、双低等传统策略,均往往具有alpha收益。在当前或有一定左侧价值。

截至2025年2月11日,低vega策略的仓位如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