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助力以旧换新 金融服务提升消费热情

中国证券报

6小时前

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消费者换新热情高涨,跨省换新现象屡见不鲜,网络上更是涌现出大量手把手教程,指导消费者如何用好国家补贴与银行优惠,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

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消费者换新热情高涨,跨省换新现象屡见不鲜,网络上更是涌现出大量手把手教程,指导消费者如何用好国家补贴与银行优惠,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

在这股消费浪潮中,银行通过信用卡补贴、分期免息等方式为以旧换新行动注入金融活力。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推出以旧换新优惠活动,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扩大内需,还能促进银行增收。未来银行可通过提高消费信贷便利性、加大汽车金融服务力度、提供一揽子服务等举措,强化金融为消费赋能。

跨省换新

“之前我在本省使用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时遇到问题。在京东购买电脑时,虽然实名认证和地址定位都符合要求,但付款时页面无法跳转。我的位置与邻省的距离只有几十分钟车程,就直接去邻省领了优惠补贴并在京东下单,减付2000元,还能叠加200元的银行支付优惠,非常划算。”网友小安分享了她的经历。

随着消费者的换新热情不断高涨,一些人像小安一样开启跨省换新之旅。同时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关于如何叠加使用国家补贴和银行优惠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教程。

“在京东平台购买手机时,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指定银行卡支付,还能额外享受200元至300元的减免,绑定银行卡后下单即自动抵扣。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及广发银行均有参与。”北京白领小星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手机等数码产品成为今年换新潮中的主力商品。

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产品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其中,手机成为今年春节换新潮中的主力商品,初步梳理,春节期间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销售量突破450万台,销售额占消费品以旧换新总销售额的45%。相关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在春节期间参与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和手机等产品中,手机销售额占比近70%。

银行赋能以旧换新

在这场以旧换新浪潮中,银行身影频频出现。

“大家都去冲!今天我去买电器,用了以旧换新的政府补贴优惠券,惊喜的是在结账时发现还有银行的优惠,额外获赠了一张满1000送100的消费券。收下这张券后我赶紧去了超市并成功使用。”广东网友朱毅分享道。

记者梳理发现,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额外补贴、分期免息等优惠方式助力消费者以旧换新。

例如,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推出“以旧换新信用卡商户分期”活动,活动时间为1月1日至3月31日。消费者在指定合作商户购物,通过建行生活平台使用建行信用卡分期支付可享0分期利息优惠,还可享相应分期金额档位的满额立减优惠。优惠力度为分期金额的3%-6%,具体优惠政策以各地政策为准。

颍上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2月12日发文表示,即日起至3月31日,安徽全省农商银行贷记卡客户可先通过云闪付App领取2025年安徽省消费品以旧换新优惠补贴资格,领取后,在指定线下门店消费,主动出示云闪付App付款码并选择安徽省农商银行62开头银联信用卡支付,由商户收银员通过政府补贴指定收银机具扫码后,可先享受单笔消费满2000元减98元银行优惠,再叠加使用政府补贴。

自去年以来,多家银行聚焦汽车、家装、家电等消费场景,不断优化金融产品供给和服务支持,激发以旧换新消费活力。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围绕消费者日常消费和家装、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消费需求,打造“农银焕新e贷”系列专属产品,根据消费者需求差异化匹配贷款额度,提供消费立减金等专属权益。2024年,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投放5616亿元,同比多投放876亿元。

四维度强化金融赋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推出多种以旧换新贷款产品和优惠措施有助于激发消费需求。

“面对内需不足的现状,开展以旧换新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重要措施。银行推出以旧换新相关优惠活动,是发挥金融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不仅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而且有助于更好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达了类似看法:“银行推出以旧换新贷款产品和优惠措施,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减轻当期大额支付压力,释放消费潜力,从而提振消费市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还能为银行带来增量业务,促进银行增收。”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建议,为了加强金融与以旧换新政策的双向赋能,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一是优化消费信贷流程,提升便利性;二是加大汽车金融服务力度;三是为相关企业提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四是增加对资源回收行业企业和关键项目的金融支持。

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消费者换新热情高涨,跨省换新现象屡见不鲜,网络上更是涌现出大量手把手教程,指导消费者如何用好国家补贴与银行优惠,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

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消费者换新热情高涨,跨省换新现象屡见不鲜,网络上更是涌现出大量手把手教程,指导消费者如何用好国家补贴与银行优惠,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

在这股消费浪潮中,银行通过信用卡补贴、分期免息等方式为以旧换新行动注入金融活力。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推出以旧换新优惠活动,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扩大内需,还能促进银行增收。未来银行可通过提高消费信贷便利性、加大汽车金融服务力度、提供一揽子服务等举措,强化金融为消费赋能。

跨省换新

“之前我在本省使用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时遇到问题。在京东购买电脑时,虽然实名认证和地址定位都符合要求,但付款时页面无法跳转。我的位置与邻省的距离只有几十分钟车程,就直接去邻省领了优惠补贴并在京东下单,减付2000元,还能叠加200元的银行支付优惠,非常划算。”网友小安分享了她的经历。

随着消费者的换新热情不断高涨,一些人像小安一样开启跨省换新之旅。同时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关于如何叠加使用国家补贴和银行优惠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教程。

“在京东平台购买手机时,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指定银行卡支付,还能额外享受200元至300元的减免,绑定银行卡后下单即自动抵扣。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及广发银行均有参与。”北京白领小星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手机等数码产品成为今年换新潮中的主力商品。

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产品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其中,手机成为今年春节换新潮中的主力商品,初步梳理,春节期间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销售量突破450万台,销售额占消费品以旧换新总销售额的45%。相关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在春节期间参与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和手机等产品中,手机销售额占比近70%。

银行赋能以旧换新

在这场以旧换新浪潮中,银行身影频频出现。

“大家都去冲!今天我去买电器,用了以旧换新的政府补贴优惠券,惊喜的是在结账时发现还有银行的优惠,额外获赠了一张满1000送100的消费券。收下这张券后我赶紧去了超市并成功使用。”广东网友朱毅分享道。

记者梳理发现,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额外补贴、分期免息等优惠方式助力消费者以旧换新。

例如,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推出“以旧换新信用卡商户分期”活动,活动时间为1月1日至3月31日。消费者在指定合作商户购物,通过建行生活平台使用建行信用卡分期支付可享0分期利息优惠,还可享相应分期金额档位的满额立减优惠。优惠力度为分期金额的3%-6%,具体优惠政策以各地政策为准。

颍上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2月12日发文表示,即日起至3月31日,安徽全省农商银行贷记卡客户可先通过云闪付App领取2025年安徽省消费品以旧换新优惠补贴资格,领取后,在指定线下门店消费,主动出示云闪付App付款码并选择安徽省农商银行62开头银联信用卡支付,由商户收银员通过政府补贴指定收银机具扫码后,可先享受单笔消费满2000元减98元银行优惠,再叠加使用政府补贴。

自去年以来,多家银行聚焦汽车、家装、家电等消费场景,不断优化金融产品供给和服务支持,激发以旧换新消费活力。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围绕消费者日常消费和家装、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消费需求,打造“农银焕新e贷”系列专属产品,根据消费者需求差异化匹配贷款额度,提供消费立减金等专属权益。2024年,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投放5616亿元,同比多投放876亿元。

四维度强化金融赋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推出多种以旧换新贷款产品和优惠措施有助于激发消费需求。

“面对内需不足的现状,开展以旧换新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重要措施。银行推出以旧换新相关优惠活动,是发挥金融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不仅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而且有助于更好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达了类似看法:“银行推出以旧换新贷款产品和优惠措施,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减轻当期大额支付压力,释放消费潜力,从而提振消费市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还能为银行带来增量业务,促进银行增收。”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建议,为了加强金融与以旧换新政策的双向赋能,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一是优化消费信贷流程,提升便利性;二是加大汽车金融服务力度;三是为相关企业提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四是增加对资源回收行业企业和关键项目的金融支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