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拍出高溢价地块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信号明显

经济参考报

11小时前

新华财经北京2月13日电新年伊始,伴随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协同发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多个利好现象,从住房成交市场到土地市场,均展现出复苏态势,市场信心逐步恢复,迈向稳健发展的新阶段。

新华财经北京2月13日电 新年伊始,伴随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协同发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多个利好现象,从住房成交市场到土地市场,均展现出复苏态势,市场信心逐步恢复,迈向稳健发展的新阶段。

2月11日,北京出让一宗朝阳区三间房乡涉宅组合用地,吸引多家房企竞相角逐。最终,在经过103轮竞价后,金茂和保利发展组成的联合体以87.295亿元的价格成功竞得该地块,溢价率10.5%。

而几天前的郑州,蛇年的首场土拍更是引发了关注。2月8日,郑州金水区一宗住宅地块经历255轮竞价、约6小时竞价后,以87.5%的溢价被郑州中海地产拍得,溢价率高达87.5%,成为2021年来郑州涉宅用地成交溢价率最高的地块。其13713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也刷新郑州市内七区(不含东区)楼面价纪录。

不仅仅是北京、郑州,深圳2025年出让的首宗居住用地,经过246轮竞价,由中海以30.65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70.37%。杭州方面,1月24日,杭州3宗涉宅用地出让,其中拱墅区湖墅单元地块经过220轮竞价,由滨江以54.56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71.25%。其64834元/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也成为杭州涉宅用地单价新“地王”。下沙单元地块则由绿城以溢价率41.46%,20.13亿元竞得。

自2025年以来,土地市场逐渐摆脱了底价成交的常态,越来越多的地块经过多轮竞价,甚至以高溢价成交。这种核心区域优质地块的激烈争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企业对房地产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的体现,也是市场信心逐步恢复的有力佐证。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2025年土拍市场的高溢价开局是优质资源稀缺性、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市场预期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认为,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在成交量和价格方面均呈现企稳态势,市场情绪明显好转,房地产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亦有所增强。进入2025年,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了众多位于核心地段、配套设施完善的优质地块。这些地块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进一步激发了房企参与土地竞拍的热情和积极性。

事实上,土地市场的回暖源于需求市场的逐步好转。春节期间,多地楼市淡季“不淡”,给了市场更多信心。根据CRIC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楼市成交延续止跌回稳态势,35个重点城市在春节周成交面积(网签备案)约23.46万平方米。其中,一线城市由于去年春节假期基数较低,同比增长134%。二线城市则呈现出涨跌互现的局面,杭州、苏州等涨幅显著,青岛则有所回落。三四线城市降幅收窄至10%,温州、江门、东莞等个别城市同比倍增,涨幅超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1月全月数据,26城中已有12城单月同比转正,筑底企稳征兆初显。根据CRIC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月,新房供应季节性回落,30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55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6%。但成交层面,1月30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92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3%,同比转正微增1%,绝对量水平显著超去年2月春节月。

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表示,在春节期间,广州、武汉、西安、济南等城市的房产认购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纷纷突破2万平方米大关。具体而言,广州的认购面积达3.28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了71%;而重庆的认购面积更是达到了近四年春节期间的最高峰值。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民众购房意愿回升与消费信心的增强。

严跃进指出,在政策层面,“止跌回稳”依然是房地产行业的主导方向。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31个省份在其地方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有超过14个省份明确提出了这一核心目标。预计2025年的政策将继续在供应与需求两端实施精准调控:在供给端,将合理调控土地供应的节奏,并有效激活现有资源存量;在需求端,购房政策将持续优化,继续有效提振住房消费市场。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2月13日电新年伊始,伴随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协同发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多个利好现象,从住房成交市场到土地市场,均展现出复苏态势,市场信心逐步恢复,迈向稳健发展的新阶段。

新华财经北京2月13日电 新年伊始,伴随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协同发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多个利好现象,从住房成交市场到土地市场,均展现出复苏态势,市场信心逐步恢复,迈向稳健发展的新阶段。

2月11日,北京出让一宗朝阳区三间房乡涉宅组合用地,吸引多家房企竞相角逐。最终,在经过103轮竞价后,金茂和保利发展组成的联合体以87.295亿元的价格成功竞得该地块,溢价率10.5%。

而几天前的郑州,蛇年的首场土拍更是引发了关注。2月8日,郑州金水区一宗住宅地块经历255轮竞价、约6小时竞价后,以87.5%的溢价被郑州中海地产拍得,溢价率高达87.5%,成为2021年来郑州涉宅用地成交溢价率最高的地块。其13713元/平方米的楼面价,也刷新郑州市内七区(不含东区)楼面价纪录。

不仅仅是北京、郑州,深圳2025年出让的首宗居住用地,经过246轮竞价,由中海以30.65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70.37%。杭州方面,1月24日,杭州3宗涉宅用地出让,其中拱墅区湖墅单元地块经过220轮竞价,由滨江以54.56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71.25%。其64834元/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也成为杭州涉宅用地单价新“地王”。下沙单元地块则由绿城以溢价率41.46%,20.13亿元竞得。

自2025年以来,土地市场逐渐摆脱了底价成交的常态,越来越多的地块经过多轮竞价,甚至以高溢价成交。这种核心区域优质地块的激烈争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企业对房地产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的体现,也是市场信心逐步恢复的有力佐证。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2025年土拍市场的高溢价开局是优质资源稀缺性、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市场预期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认为,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在成交量和价格方面均呈现企稳态势,市场情绪明显好转,房地产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亦有所增强。进入2025年,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了众多位于核心地段、配套设施完善的优质地块。这些地块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进一步激发了房企参与土地竞拍的热情和积极性。

事实上,土地市场的回暖源于需求市场的逐步好转。春节期间,多地楼市淡季“不淡”,给了市场更多信心。根据CRIC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楼市成交延续止跌回稳态势,35个重点城市在春节周成交面积(网签备案)约23.46万平方米。其中,一线城市由于去年春节假期基数较低,同比增长134%。二线城市则呈现出涨跌互现的局面,杭州、苏州等涨幅显著,青岛则有所回落。三四线城市降幅收窄至10%,温州、江门、东莞等个别城市同比倍增,涨幅超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1月全月数据,26城中已有12城单月同比转正,筑底企稳征兆初显。根据CRIC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月,新房供应季节性回落,30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55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6%。但成交层面,1月30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92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3%,同比转正微增1%,绝对量水平显著超去年2月春节月。

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表示,在春节期间,广州、武汉、西安、济南等城市的房产认购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纷纷突破2万平方米大关。具体而言,广州的认购面积达3.28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了71%;而重庆的认购面积更是达到了近四年春节期间的最高峰值。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民众购房意愿回升与消费信心的增强。

严跃进指出,在政策层面,“止跌回稳”依然是房地产行业的主导方向。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31个省份在其地方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有超过14个省份明确提出了这一核心目标。预计2025年的政策将继续在供应与需求两端实施精准调控:在供给端,将合理调控土地供应的节奏,并有效激活现有资源存量;在需求端,购房政策将持续优化,继续有效提振住房消费市场。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