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产AI大模型持续“出圈”、市场情绪逐步向好等因素推动,自蛇年开市以来,A股迎来一轮强势开局。随着市场的震荡上行,部分投资者对于本轮行情的持续性和进一步向上空间,出现一定分歧。来自多家头部私募的最新策略研判显示,当前乐观看多、做多市场结构性机会正成为私募机构的普遍共识。尽管对于短期市场向上空间的看法不一,但这些头部私募均表示,对于A股市场的中期表现抱有较为乐观的预期。
乐观看待中期行情
“在国内积极因素积累和春节假期前后海外扰动因素影响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市场表现有持续性,我们对中期股市行情持较乐观态度。”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称。
方磊表示,看好A股短中期表现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内技术突破带动的科技资产价值重估”,叠加海外市场波动增加了中国权益资产的吸引力,中国资产的估值修复有望继续;二是市场逐渐进入3月政策预期的时间窗口,政策期待对市场情绪有支撑;三是海外扰动因素并未出现超预期的情况,A股市场将会“更多定价国内积极因素”。此外,方磊还预计,从稍长的视角来看,政策带动经济修复和企业业绩好转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一段时间基本面对行情的支撑力度有望加强。
知名外资私募毕盛投资董事总经理李想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该机构在去年12月就公开表示,A股市场有望迎来长达十年的“上行趋势”。尽管短期市场行情相对较难判断,但在市场上涨的第一阶段,行情预计会有四个方面的支撑。一是前期投资者情绪极度悲观,海外投资者偏谨慎的交易情况更是过去20年未曾见过的现象;二是A股估值偏低,多个板块的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并与全球其他主要股票市场的相对高估值形成鲜明对比;三是中国的实际利率较高,与许多实际利率为负或接近零的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国债实际收益率仍有吸引力;四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有望为企业的业绩增长提供强劲支撑。此外,李想还认为,未来高科技产业预计将取代房地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某百亿级股票私募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机构对于现阶段的行情表现,整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坚定看好市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二是对于指数表现持“边走边看”的策略。该负责人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需要密切关注实体经济改善的态势以及海外扰动因素的发展。
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由于2025开年以来股指一度出现调整、市场成交量萎缩,前期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有所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季度A股市场能否在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上实现新的共振?多家受访私募认为,相关方面的积极因素仍在持续积累。
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称,去年9月下旬以来的政策面变化表明,相较于以往,各方面宏观政策的托底力度更强。DeepSeek等国产AI大模型的出现,既显示了中国科技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提升股票市场的信心,相关宏观叙事对于扭转资本市场的预期有很大帮助。从政策面、资金面等角度看,未来A股行情“可以看得更长一点”。
此外,方磊表示,从目前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的积极因素都在积累。在基本面方面,假期消费延续修复,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均存在结构性亮点,以旧换新等政策效果仍在显现,今年一季度经济持续修复的确定性较大,企业业绩也有望在年中企稳回升。从政策面来看,财政货币双宽松的局面已是明牌,政策面及政策预期对股市情绪有支撑。在资金面方面,近期科技成长主线具有较明显的赚钱效应,场内资金活跃度有所增加,两融余额有所上升,叠加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关注度增加,各类资金有望持续回流。
关注市场新看点
从近期头部私募的投资布局角度看,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一段时期,除了在科技股这一人气板块的加仓布局之外,头部私募也对其他看好的板块进行重点布局。
前述百亿级股票私募负责人表示,近期高股息主线也在走强,该机构在大金融、传统制造业等相关领域进行了逢低加仓。此外,在新能源、周期股等板块上,也同步进行了组合优化和调仓。
尽管蛇年开市以来,大消费、医药、新能源等板块在整体表现上相对滞后,但不少头部私募仍然维持了对相关领域的“看多做多”思路。
李想表示,该机构在投资组合上重点布局了三大方向。一是医疗保健行业,过去几年医疗系统“挤出了大部分低效率和冗余”,为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性的参与者留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拥有强大品牌的消费、金融企业,如啤酒、白酒、运动服装制造商、零售银行等;三是新能源运营商,未来可再生能源政策陆续出台,将逐步提振龙头企业的估值。
寇志伟透露,除科技股板块之外,重阳投资在创新药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这一板块也是该机构最看好的投资方向。寇志伟称,从产业基本面来看,中国的创新药行业在研发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
在大消费方向上,方磊称,内需板块在今年可能会迎来戴维斯双击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消费等内需板块将是推动今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抓手,优质公司的经营情况将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当前消费板块的估值水平处于2010年以来的中低水平,后续有估值修复的内在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27)
受国产AI大模型持续“出圈”、市场情绪逐步向好等因素推动,自蛇年开市以来,A股迎来一轮强势开局。随着市场的震荡上行,部分投资者对于本轮行情的持续性和进一步向上空间,出现一定分歧。来自多家头部私募的最新策略研判显示,当前乐观看多、做多市场结构性机会正成为私募机构的普遍共识。尽管对于短期市场向上空间的看法不一,但这些头部私募均表示,对于A股市场的中期表现抱有较为乐观的预期。
乐观看待中期行情
“在国内积极因素积累和春节假期前后海外扰动因素影响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市场表现有持续性,我们对中期股市行情持较乐观态度。”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称。
方磊表示,看好A股短中期表现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内技术突破带动的科技资产价值重估”,叠加海外市场波动增加了中国权益资产的吸引力,中国资产的估值修复有望继续;二是市场逐渐进入3月政策预期的时间窗口,政策期待对市场情绪有支撑;三是海外扰动因素并未出现超预期的情况,A股市场将会“更多定价国内积极因素”。此外,方磊还预计,从稍长的视角来看,政策带动经济修复和企业业绩好转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一段时间基本面对行情的支撑力度有望加强。
知名外资私募毕盛投资董事总经理李想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该机构在去年12月就公开表示,A股市场有望迎来长达十年的“上行趋势”。尽管短期市场行情相对较难判断,但在市场上涨的第一阶段,行情预计会有四个方面的支撑。一是前期投资者情绪极度悲观,海外投资者偏谨慎的交易情况更是过去20年未曾见过的现象;二是A股估值偏低,多个板块的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并与全球其他主要股票市场的相对高估值形成鲜明对比;三是中国的实际利率较高,与许多实际利率为负或接近零的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国债实际收益率仍有吸引力;四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有望为企业的业绩增长提供强劲支撑。此外,李想还认为,未来高科技产业预计将取代房地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某百亿级股票私募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机构对于现阶段的行情表现,整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坚定看好市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二是对于指数表现持“边走边看”的策略。该负责人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需要密切关注实体经济改善的态势以及海外扰动因素的发展。
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由于2025开年以来股指一度出现调整、市场成交量萎缩,前期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有所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季度A股市场能否在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上实现新的共振?多家受访私募认为,相关方面的积极因素仍在持续积累。
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称,去年9月下旬以来的政策面变化表明,相较于以往,各方面宏观政策的托底力度更强。DeepSeek等国产AI大模型的出现,既显示了中国科技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提升股票市场的信心,相关宏观叙事对于扭转资本市场的预期有很大帮助。从政策面、资金面等角度看,未来A股行情“可以看得更长一点”。
此外,方磊表示,从目前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的积极因素都在积累。在基本面方面,假期消费延续修复,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均存在结构性亮点,以旧换新等政策效果仍在显现,今年一季度经济持续修复的确定性较大,企业业绩也有望在年中企稳回升。从政策面来看,财政货币双宽松的局面已是明牌,政策面及政策预期对股市情绪有支撑。在资金面方面,近期科技成长主线具有较明显的赚钱效应,场内资金活跃度有所增加,两融余额有所上升,叠加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关注度增加,各类资金有望持续回流。
关注市场新看点
从近期头部私募的投资布局角度看,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一段时期,除了在科技股这一人气板块的加仓布局之外,头部私募也对其他看好的板块进行重点布局。
前述百亿级股票私募负责人表示,近期高股息主线也在走强,该机构在大金融、传统制造业等相关领域进行了逢低加仓。此外,在新能源、周期股等板块上,也同步进行了组合优化和调仓。
尽管蛇年开市以来,大消费、医药、新能源等板块在整体表现上相对滞后,但不少头部私募仍然维持了对相关领域的“看多做多”思路。
李想表示,该机构在投资组合上重点布局了三大方向。一是医疗保健行业,过去几年医疗系统“挤出了大部分低效率和冗余”,为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性的参与者留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拥有强大品牌的消费、金融企业,如啤酒、白酒、运动服装制造商、零售银行等;三是新能源运营商,未来可再生能源政策陆续出台,将逐步提振龙头企业的估值。
寇志伟透露,除科技股板块之外,重阳投资在创新药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这一板块也是该机构最看好的投资方向。寇志伟称,从产业基本面来看,中国的创新药行业在研发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
在大消费方向上,方磊称,内需板块在今年可能会迎来戴维斯双击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消费等内需板块将是推动今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抓手,优质公司的经营情况将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当前消费板块的估值水平处于2010年以来的中低水平,后续有估值修复的内在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