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轰轰烈烈的华务运动还是败了
星球商业评论
1周前
失业的卡尔森决定创业,赛道还是有希望卡老马脖子的:。...政客么,说话都是掷地有声,事情还是得能干活的人干。...他们也不想想,要真有那么容易,日后的美利坚保国公怎么不这么干。
最近大星一直在看懂王和马斯克的新闻。就比如说搞的这个CIA的员工买断吧,直接就宣布了,大星实在是难以理解。这种刀把子机构,大几万能文能武的优良鹰犬,说裁就裁了?
我不知道美国朋友有没有什么间谍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的觉悟,按我的理解,砍掉之前起码应该安排好自己人搞新和联胜,不是,新CIA啊。可能老马一路走来都是这么干的,比如推特,比如当年的特斯拉,所以他不觉得有啥两样。
说起这个大星突然想起一件往事,2013年,肯定还没有造车念头的雷军去特斯拉拜访,接待他的是特斯拉副总裁皮特·卡尔森。这哥们儿以前就是在爱立信管供应链的,在特斯拉也管供应链,雷总估计和他很有共同话题。
3年后,这哥们儿被马斯克开了,原因是他带着全家在英国度假,老马说你回来上班,他把电话挂了。领导在上班你去度假,这比他夹菜你转桌还严重一点。所以几天后,卡尔森被开了。
失业的卡尔森决定创业,赛道还是有希望卡老马脖子的:
电池。
卡尔森创业时,电池这个赛道是个啥情况呢?2015年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了,就这当年工信部还不满足,他们发了个文件,告诉车企,你们只有百分百用名单里的国产电池产品,才能享受补贴。
接下来的事情中国朋友可能觉得没啥稀奇。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前十榜单中,中国企业占了7成;2017年,宁德时代出货量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电池全球市场占比6成……
欧洲朋友们哪见过这个?2019年马克龙和欧洲人咱们绝对不能再这样看着中国人搞电池了,咱们得自己搞,免得被卡脖子。
政客么,说话都是掷地有声,事情还是得能干活的人干。这不2016年卡尔森创业搞电池么,在自己老家瑞典成立了公司叫Northvolt,中文名北伏。这个翻译好,就是不知道南孚怎么想。
你们看看这个事情哈,特斯拉高管创业,那么多年供应链经验,又赶上欧盟和欧洲车企要政策给政策,要钱给钱,是不是看起来肯定成?
卡尔森自己都说了:
我们肯定能弯道电超车。
欧洲老乡们高兴啊,卡尔森靠PPT就吸引了62家投资机构,完成了14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150亿美元,并通过贷款、债券获取超百亿绿色贷款,大众、宝马、雷诺、沃尔沃、等欧洲车企也订下了累计总额超过50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美国人当时还冷静一些,当年白宫有个“供应链韧性委员会”,里面的史密斯专员把卡尔森喊过去问话,大意就是你怎么能绕开中国造电池?
卡尔森很有信心,他说我有二计可安天下。首先咱们不用中国人,美国人负责基础研发,德国人负责生产制造,日本人韩国人负责工艺。其次,中国人电池技术不行,咱们都能做,而且我用太阳能发电,成本比中国低两成。
史密斯专员很高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就这样,欧洲首个锂电池工厂在瑞典北部风水宝地谢莱夫奥特拔地而起。
谢莱夫奥特,三万多人口,地处北极圈,史密斯专员但凡有点地理常识,也得想想这地方怎么能用太阳能保证工业生产吧?退一万步,太阳能发电设备是哪里产的?他们也不想想,要真有那么容易,日后的美利坚保国公怎么不这么干?
果然,工厂一建好问题就来了。卡尔森说的那些欧美日韩的朋友,不愿意去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工作,把他逼得开出了令人发指的条件才有人来:
干一个月,歇一个月。
这个问题解决了,下个问题是很多电池生产设备都只有中国供应商了。这要是光明正大从中国买,不是打美欧领导的脸嘛?没办法,只能偷着买,结果设备到了欧美日韩的工程师不会用,因为操作界面都是:
中文。
这还不算完。生产锂电池要用锂吧,全球锂化物加工产能基本都在中国,那不行,卡尔森要去中国,要环保啊,怎么能在中国生产。所以他要求供应商把精炼厂建在矿场附近,就近处理,这样省去了运回中国精炼的过程,节省能源消耗。
好说好说,我们中国人不在乎你要求多,只要你加钱,什么都好说。
这些问题还好说,等到瑞典当地的工人们来上班了,那才真是精彩。
你要求设备格子不能堆放自己的杂物,他们问你那我放哪儿?你要求检验用氦气不能用氢气,他们问你什么是氦气什么是氢气?你要求清理金属灰尘不能用一般吸尘器,他们说怎么就你话多?
结果,工厂爆炸了,一个年轻的工人就这样消失在工厂。
忍无可忍之后,北伏偷偷从中国雇了几百个熟练工人。就这么一个万国造,直到2021年底才生产出第一块电池。工厂实际产能长期只能达到预期的1%,高峰期不足5%。
这时候卡尔森在干什么,第一座工厂还玩不明白的时候,又相继宣布在德国、加拿大和波兰等地建设5座“超级工厂”。
几年下来,股东们和支持者们算是明白了一件事:
投资不能过斯德哥尔摩关。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雪崩了,订单取消,裁员,股东撤资。去年11月,烧光了150亿美元融资,公司账上只剩下3000万美元,还背着58亿美元债务的北伏在美国申请破产,卡尔森申请辞职。
今年初,剩下的股东投票决定公司继续运营等待重整,还等啥啊,你看看原来风风火火的美国、加拿大、高盛,甚至卡尔森老家的瑞典政府,还有一个吱声的嘛?
后来宁德时代的曾总批评说欧洲人造电池有三大错,设计错,工艺错,设备错。大星觉得没有那么复杂,这个项目错就错在卡尔森和欧美朋友是真的想干事情,以为天时地利人和能一举搞出超越中国的电池。
其实拿出融资额的1%盖个工厂,直接从宁德时代进口电池,上锉刀锉掉Logo换个包装卖给大众、宝马,这个公司早就市值万亿皆大欢喜了。
卡尔森啊卡尔森,回老家之前应该在美国见见贾总的。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加大星
微信:Howbigstar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
失业的卡尔森决定创业,赛道还是有希望卡老马脖子的:。...政客么,说话都是掷地有声,事情还是得能干活的人干。...他们也不想想,要真有那么容易,日后的美利坚保国公怎么不这么干。
最近大星一直在看懂王和马斯克的新闻。就比如说搞的这个CIA的员工买断吧,直接就宣布了,大星实在是难以理解。这种刀把子机构,大几万能文能武的优良鹰犬,说裁就裁了?
我不知道美国朋友有没有什么间谍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的觉悟,按我的理解,砍掉之前起码应该安排好自己人搞新和联胜,不是,新CIA啊。可能老马一路走来都是这么干的,比如推特,比如当年的特斯拉,所以他不觉得有啥两样。
说起这个大星突然想起一件往事,2013年,肯定还没有造车念头的雷军去特斯拉拜访,接待他的是特斯拉副总裁皮特·卡尔森。这哥们儿以前就是在爱立信管供应链的,在特斯拉也管供应链,雷总估计和他很有共同话题。
3年后,这哥们儿被马斯克开了,原因是他带着全家在英国度假,老马说你回来上班,他把电话挂了。领导在上班你去度假,这比他夹菜你转桌还严重一点。所以几天后,卡尔森被开了。
失业的卡尔森决定创业,赛道还是有希望卡老马脖子的:
电池。
卡尔森创业时,电池这个赛道是个啥情况呢?2015年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了,就这当年工信部还不满足,他们发了个文件,告诉车企,你们只有百分百用名单里的国产电池产品,才能享受补贴。
接下来的事情中国朋友可能觉得没啥稀奇。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前十榜单中,中国企业占了7成;2017年,宁德时代出货量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电池全球市场占比6成……
欧洲朋友们哪见过这个?2019年马克龙和欧洲人咱们绝对不能再这样看着中国人搞电池了,咱们得自己搞,免得被卡脖子。
政客么,说话都是掷地有声,事情还是得能干活的人干。这不2016年卡尔森创业搞电池么,在自己老家瑞典成立了公司叫Northvolt,中文名北伏。这个翻译好,就是不知道南孚怎么想。
你们看看这个事情哈,特斯拉高管创业,那么多年供应链经验,又赶上欧盟和欧洲车企要政策给政策,要钱给钱,是不是看起来肯定成?
卡尔森自己都说了:
我们肯定能弯道电超车。
欧洲老乡们高兴啊,卡尔森靠PPT就吸引了62家投资机构,完成了14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150亿美元,并通过贷款、债券获取超百亿绿色贷款,大众、宝马、雷诺、沃尔沃、等欧洲车企也订下了累计总额超过50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美国人当时还冷静一些,当年白宫有个“供应链韧性委员会”,里面的史密斯专员把卡尔森喊过去问话,大意就是你怎么能绕开中国造电池?
卡尔森很有信心,他说我有二计可安天下。首先咱们不用中国人,美国人负责基础研发,德国人负责生产制造,日本人韩国人负责工艺。其次,中国人电池技术不行,咱们都能做,而且我用太阳能发电,成本比中国低两成。
史密斯专员很高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就这样,欧洲首个锂电池工厂在瑞典北部风水宝地谢莱夫奥特拔地而起。
谢莱夫奥特,三万多人口,地处北极圈,史密斯专员但凡有点地理常识,也得想想这地方怎么能用太阳能保证工业生产吧?退一万步,太阳能发电设备是哪里产的?他们也不想想,要真有那么容易,日后的美利坚保国公怎么不这么干?
果然,工厂一建好问题就来了。卡尔森说的那些欧美日韩的朋友,不愿意去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工作,把他逼得开出了令人发指的条件才有人来:
干一个月,歇一个月。
这个问题解决了,下个问题是很多电池生产设备都只有中国供应商了。这要是光明正大从中国买,不是打美欧领导的脸嘛?没办法,只能偷着买,结果设备到了欧美日韩的工程师不会用,因为操作界面都是:
中文。
这还不算完。生产锂电池要用锂吧,全球锂化物加工产能基本都在中国,那不行,卡尔森要去中国,要环保啊,怎么能在中国生产。所以他要求供应商把精炼厂建在矿场附近,就近处理,这样省去了运回中国精炼的过程,节省能源消耗。
好说好说,我们中国人不在乎你要求多,只要你加钱,什么都好说。
这些问题还好说,等到瑞典当地的工人们来上班了,那才真是精彩。
你要求设备格子不能堆放自己的杂物,他们问你那我放哪儿?你要求检验用氦气不能用氢气,他们问你什么是氦气什么是氢气?你要求清理金属灰尘不能用一般吸尘器,他们说怎么就你话多?
结果,工厂爆炸了,一个年轻的工人就这样消失在工厂。
忍无可忍之后,北伏偷偷从中国雇了几百个熟练工人。就这么一个万国造,直到2021年底才生产出第一块电池。工厂实际产能长期只能达到预期的1%,高峰期不足5%。
这时候卡尔森在干什么,第一座工厂还玩不明白的时候,又相继宣布在德国、加拿大和波兰等地建设5座“超级工厂”。
几年下来,股东们和支持者们算是明白了一件事:
投资不能过斯德哥尔摩关。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雪崩了,订单取消,裁员,股东撤资。去年11月,烧光了150亿美元融资,公司账上只剩下3000万美元,还背着58亿美元债务的北伏在美国申请破产,卡尔森申请辞职。
今年初,剩下的股东投票决定公司继续运营等待重整,还等啥啊,你看看原来风风火火的美国、加拿大、高盛,甚至卡尔森老家的瑞典政府,还有一个吱声的嘛?
后来宁德时代的曾总批评说欧洲人造电池有三大错,设计错,工艺错,设备错。大星觉得没有那么复杂,这个项目错就错在卡尔森和欧美朋友是真的想干事情,以为天时地利人和能一举搞出超越中国的电池。
其实拿出融资额的1%盖个工厂,直接从宁德时代进口电池,上锉刀锉掉Logo换个包装卖给大众、宝马,这个公司早就市值万亿皆大欢喜了。
卡尔森啊卡尔森,回老家之前应该在美国见见贾总的。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加大星
微信:Howbigstar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轰轰烈烈的华务运动还是败了
星球商业评论
1周前
一场彻底的出清!一场轰轰烈烈的牛市
雪球
1周前
深圳翼虎投资董事长余定恒:2025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结构性牛市即将登场
证券市场周刊
3周前
机器人,还能疯多久?
格隆汇APP
16小时前
DeepSeek,启动“开源周”
上海证券报
17小时前
暴跌50%?特斯拉,突发警告!
券商中国
15小时前
小米+DeepSeek,来了!
中国基金报
1天前
超3800亿元大手笔来了,AI爆发远超预期?
国是直通车
16小时前
历史转折点上的阿里
20社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