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多层次债券市场再发力

金融时报

1周前

蛇年开年首个工作周,证监会即发布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关于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力度的内容被放置在首要位置且所占篇幅最多,既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部署的落实,也与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契合。

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下,资本市场继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蛇年开年首个工作周,证监会即发布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关于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力度的内容被放置在首要位置且所占篇幅最多,既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部署的落实,也与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契合。

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丰富的融资工具组合与科技创新行业高度适配。围绕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实施意见》就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从发行注册、交易等各个环节提出四项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优化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注册流程、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

展望未来,券商分析人士认为,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巧妙结合,债券市场有望以其高效、灵活的融资特性和巨大潜力,助力科创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债市持续服务科技创新

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是重要抓手。

从2015年《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出台,到2022年科创票据推出,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融资工具,科创债凭借其独特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逐渐在资本市场中崭露头角。近年来,科创债市场产品结构不断丰富,目前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公司债、科创票据和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三大品种。科创债市场的持续扩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投身其中。

据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统计,2024年,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达1.23万亿元,同比增长56.3%,在信用债市场中占比7.76%。剔除可交换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后,科创公司债集中在3年期以上,科创票据集中在3年期及以下;票面利率持续压缩,科创公司债集中在2%至3%区间,科创票据分布相对分散,存在部分高收益债券;发行人集中在高评级国企,央企、地方国企合计占比超90%,民企主要发行短期限科创票据。具体来看,九成以上发行人为产业主体,呈现出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交织的多元化格局,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科创债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这不仅展现了科创债作为新兴融资工具的独特吸引力,也反映了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高度认可。同时,科创债的发行期限也在逐步延长,这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资金安排和更长的偿债周期,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申万宏源固收部表示。

一二级市场“双管齐下”破题

《实施意见》在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上,对继续加大债市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均作出清晰部署。

围绕推动科创公司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要求,优化发行注册流程,鼓励有关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探索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债券。

在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登津看来,通过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和提供增信支持,可以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其发债的可行性。

“增信机制是降低科创企业债券发行成本和提高发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提高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服务效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增信机制。”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表示。

此外,除增信支持外,申万宏源固收部表示,通过设立科创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和鼓励保险公司研发信用违约互换(CDS)产品等举措,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吸引更多资本涌入科创债领域,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当前,科创债市场产品持续创新。闫衍认为,除了现有的科创债券品种外,可以考虑根据市场需求,加强股债联动,加大混合型科创票据、含转股条件的科创债、可转换科创债券、带有认股权证的科创债券、带有提前赎回权的科创债券等创新品种的市场推广。

在二级市场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加大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折扣系数的政策支持。“通过引入做市商机制和构建专业交易平台,能够有效增强科创债市场的活跃度与吸引力,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信息流通,从而大幅提升市场整体的交易效率与参与度,为科创债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申万宏源固收部认为。

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

除科创债市场外,《实施意见》还明确,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发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正逐渐成为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手段之一。去年9月,英飞特曾公告,拟参与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融资,将名下有权处分的部分知识产权质押给国投泰康信托,向其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期限为一年期的综合授信;同年12月,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在天津落地,支持天津港保税区8家企业通过18项专利权、34项商标权、17项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实现证券化融资,畅通债券市场融资渠道。

分析人士表示,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助于充分挖掘知识产权资产潜在价值,促进知识资产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

REITs市场当前也被视作科创融资值得探索尝试的重要渠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上市公募REITs涵盖产业园、仓储物流、保障性租赁住房、能源基础设施、消费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以及水利设施八大类行业,总计60只产品,总发行规模近1700亿元(含扩募项目)。

去年底,招商科创孵化器REIT上市,成为国内首个以科创为主题、以国家级孵化器为底层资产的公募REIT项目,这是“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一次探索,有利于构建更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此外,目前备受市场关注的首单城市更新项目——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已成立,等待上市。

有分析人士表示,2025年,伴随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领域均有望迎来新的突破,REITs市场或将进一步提质扩容。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蛇年开年首个工作周,证监会即发布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关于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力度的内容被放置在首要位置且所占篇幅最多,既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部署的落实,也与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契合。

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下,资本市场继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蛇年开年首个工作周,证监会即发布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关于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力度的内容被放置在首要位置且所占篇幅最多,既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部署的落实,也与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契合。

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丰富的融资工具组合与科技创新行业高度适配。围绕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实施意见》就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从发行注册、交易等各个环节提出四项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优化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注册流程、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

展望未来,券商分析人士认为,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巧妙结合,债券市场有望以其高效、灵活的融资特性和巨大潜力,助力科创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债市持续服务科技创新

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是重要抓手。

从2015年《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出台,到2022年科创票据推出,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融资工具,科创债凭借其独特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逐渐在资本市场中崭露头角。近年来,科创债市场产品结构不断丰富,目前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公司债、科创票据和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三大品种。科创债市场的持续扩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投身其中。

据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统计,2024年,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达1.23万亿元,同比增长56.3%,在信用债市场中占比7.76%。剔除可交换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后,科创公司债集中在3年期以上,科创票据集中在3年期及以下;票面利率持续压缩,科创公司债集中在2%至3%区间,科创票据分布相对分散,存在部分高收益债券;发行人集中在高评级国企,央企、地方国企合计占比超90%,民企主要发行短期限科创票据。具体来看,九成以上发行人为产业主体,呈现出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交织的多元化格局,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科创债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这不仅展现了科创债作为新兴融资工具的独特吸引力,也反映了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高度认可。同时,科创债的发行期限也在逐步延长,这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资金安排和更长的偿债周期,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申万宏源固收部表示。

一二级市场“双管齐下”破题

《实施意见》在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上,对继续加大债市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均作出清晰部署。

围绕推动科创公司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要求,优化发行注册流程,鼓励有关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探索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债券。

在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登津看来,通过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和提供增信支持,可以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其发债的可行性。

“增信机制是降低科创企业债券发行成本和提高发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提高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服务效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增信机制。”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表示。

此外,除增信支持外,申万宏源固收部表示,通过设立科创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和鼓励保险公司研发信用违约互换(CDS)产品等举措,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吸引更多资本涌入科创债领域,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当前,科创债市场产品持续创新。闫衍认为,除了现有的科创债券品种外,可以考虑根据市场需求,加强股债联动,加大混合型科创票据、含转股条件的科创债、可转换科创债券、带有认股权证的科创债券、带有提前赎回权的科创债券等创新品种的市场推广。

在二级市场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加大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折扣系数的政策支持。“通过引入做市商机制和构建专业交易平台,能够有效增强科创债市场的活跃度与吸引力,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信息流通,从而大幅提升市场整体的交易效率与参与度,为科创债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申万宏源固收部认为。

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

除科创债市场外,《实施意见》还明确,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发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正逐渐成为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手段之一。去年9月,英飞特曾公告,拟参与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融资,将名下有权处分的部分知识产权质押给国投泰康信托,向其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期限为一年期的综合授信;同年12月,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在天津落地,支持天津港保税区8家企业通过18项专利权、34项商标权、17项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实现证券化融资,畅通债券市场融资渠道。

分析人士表示,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助于充分挖掘知识产权资产潜在价值,促进知识资产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

REITs市场当前也被视作科创融资值得探索尝试的重要渠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上市公募REITs涵盖产业园、仓储物流、保障性租赁住房、能源基础设施、消费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以及水利设施八大类行业,总计60只产品,总发行规模近1700亿元(含扩募项目)。

去年底,招商科创孵化器REIT上市,成为国内首个以科创为主题、以国家级孵化器为底层资产的公募REIT项目,这是“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一次探索,有利于构建更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此外,目前备受市场关注的首单城市更新项目——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已成立,等待上市。

有分析人士表示,2025年,伴随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领域均有望迎来新的突破,REITs市场或将进一步提质扩容。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