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商专栏
撰文/邹通
2025年2月10日,喜茶发布《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内部信,毅然宣布暂停加盟业务。这封被业界誉为“新茶饮独立宣言”的文件,在行业总规模突破5000亿大关的关键节点横空出世,犹如一把利刃,强势揭开了中国现制茶饮产业底层逻辑重构的大幕。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商业模式、消费趋势三个维度,深度剖析这场战略调整背后隐藏的产业规律。
一、市场临界:从增量掠夺到存量博弈
(一)密度陷阱与市场坍缩
根据GeoQ智图数据,2024年中国茶饮门店密度已达到历史峰值。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每平方公里的门店数量已超过30家;而在三线以下城市的主街,平均每50米就有1.2个茶饮点位。这种疯狂的扩张已突破“莱瑟姆临界点”——即当某区域的茶饮门店数量超过居民日均消费能力的1.5倍时,系统性经营危机便会爆发。
以成都春熙路商圈为例,在半径仅300米的范围内,竟汇聚了47家茶饮门店。该商圈日均客流量为8万人次,若按人均消费0.3杯计算,单店的理论日销量仅为510杯。然而,实际监测数据显示,排名前五的品牌日均销量在600至800杯之间,而尾部品牌的日均销量却不足200杯。这种“头部虹吸效应”导致2024年该区域的闭店率高达43%,充分证明了市场容量存在刚性约束。
(二)成本结构倒挂
现制茶饮行业正面临“剪刀差”困境:原材料成本占比已从2020年的32%飙升至2024年的41%,而客单价却从26元大幅降至17元。
蜜雪冰城的财报显示,其单店日均订单量需达到580单,才能实现8%的净利润率。这意味着,每3分钟就得完成1单,才能达到极限运营效率。当人力成本超过18%、租金成本突破25%时,传统加盟模式的盈利模型已彻底失效。
(三)资本逻辑的溃败
2024年,新茶饮行业的融资额同比暴跌67%,估值体系全面崩塌并面临重构。以PS(市销率)估值法为例,头部品牌的倍数已从2021年的5.8倍骤降至1.2倍。资本市场用脚投票,曾经辉煌无比的规模神话已轰然破灭。
二、模式革命:直营基因的觉醒与加盟困局
喜茶暂停加盟的战略选择,是其直营基因与资本需求激烈冲突的必然结果。数据显示,喜茶直营店月均营收高达80万元,而加盟店仅为35万元,尽管加盟店数量占总数的68%。这种“规模幻觉”在2023至2024年间持续放大:每新增100家加盟店仅能带来2.4%的营收增长,却消耗了15%的运营资源。
加盟门店陷入困境,源于加盟模式本身的“三重困境”。一是选址困境,优质点位资源枯竭,导致“500米3店”现象,新店存活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9个月。二是培训困境,标准化体系在加盟商端执行不力,产品口味差异超出行业标准三倍。三是博弈困境,品牌方与加盟商利益冲突加剧,某头部品牌2024年加盟商诉讼案件激增300%。
因此,喜茶决定坚持“不做低价内卷”,不盲目追求营收和规模,暂停接受事业合伙申请。因为“这既不是用户的需求,也不是合伙人的需求”。
未来,喜茶将更多精力投入构建“超级直营”模式,升级900家直营店为“品牌实验室”。如引入“茶饮剧场”概念,让顾客目睹原料现萃过程,体验成本提升至20%;搭建AI决策系统,实现库存预测准确率和毫秒级动态定价;从1.5亿会员中筛选出“超级用户”,提供定制服务。
三、消费觉醒:从功能满足到情感溢价
喜茶暂停加盟,回归单店运营,提升效率,探索差异化和细分赛道,基于用户角度的深层次考量。茶饮消费正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溢价,实现消费觉醒。
一方面,Z世代呈现“反叛式消费”。2024年消费调研显示,18至25岁群体对茶饮需求巨变:76%拒绝“工业感”产品,追求手作痕迹;83%愿为文化附加值支付30%溢价;61%将茶饮店视为社交货币。这解释了喜茶“黑金实验室”系列门店,客单价38元,仍日均销量900杯——非遗茶艺表演、定制茶器制作等体验,精准击中新消费痛点。
另一方面,行业陷入“低价陷阱”。9.9元促销常态化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降低。实验显示,价格每降1元,品牌忠诚度下降8%,品质感知度下降12%。某品牌“买一送一”活动期间,销量增40%,差评率飙升220%,验证了低价策略的双刃剑效应。因此,报告强调“不做低价内卷”,不玩“数字游戏”,用户需要的是好产品和品牌体验,而非低价。
因此,喜茶、奈雪、茶颜悦色等茶饮品牌开启粉丝心智占领战,构建“认知护城河”。如奈雪通过“茶饮+烘焙+书店”打造第三空间;茶颜悦色借助城市文化IP实现地域心智垄断;喜茶推出“茶学研究院”输出专业知识体系。从“卖产品”到“卖认知”的转变,正重构行业价值分配规则。
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迈向“价值深耕”
新茶饮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喜茶暂停加盟业务,标志着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价值深耕”。这一战略调整,为餐饮从业者带来了深刻启示。
1、警惕规模陷阱,回归商业本质
茶百道净利润暴跌60%、奈雪由盈转亏,这些案例警示我们,盲目扩张可能吞噬利润。餐饮企业需构建“单店健康度评估体系”,以坪效、复购率、顾客满意度等关键指标为核心,精准衡量单店运营质量。
喜茶暂停加盟,是新茶饮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的标志性事件。数据显示,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全国茶饮门店净减少1.93万家,头部品牌闭店率平均攀升15%。行业正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茶百道和奈雪的案例,充分暴露了盲目扩张的弊端。喜茶放开加盟后,门店虽迅速扩张至4477家,但在三线城市过度加密,导致单店投资回报周期延长至22个月。
2、破解同质化困局,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2024年,新茶饮市场分层明显。高端市场(20元以上)增速降至8%,中端市场(10-20元)增长15%,下沉市场(10元以下)增速高达25%,但利润率较低。
面对此形势,茶饮品牌纷纷转向价值战。喜茶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宝贵启示:
.场景化产品创新:构建“消费场景-产品功能-情感价值”三维创新矩阵,如开发办公场景的提神茶饮、健身场景的蛋白奶盖茶等。
技术赋能差异化:运用AI口味预测系统,定制产品。某品牌通过机器学习开发“区域限定款”,成功提升单店营收。
重构价格带:喜茶将主力产品定价在18-22元区间,与低价和高端线区分开,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3、加盟体系的价值重构:从“收割加盟费”到“价值共同体”
喜茶暂停加盟,是对传统加盟模式的反思。品牌应从“收割加盟费”转变为“共生共赢”,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支持,如精准选址、数字化管理工具等。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经营数据实时监控。
通过中央厨房标准化、智能订货系统等举措,降低加盟商运营难度。某品牌智能补货系统,成功降低加盟店损耗率,提升库存周转率。
头部品牌尝试利润分成模式,取代一次性加盟费。某茶饮品牌实施“阶梯式分成”,加盟商续约率大幅提升,实现品牌与加盟商的互利共赢。
结语:
喜茶的战略收缩,恰似行业进化的"蜕皮时刻"。当规模崇拜的旧神像崩塌,价值创造的新图腾正在升起。那些率先跨越"内卷悬崖"的品牌,将在茶饮新大陆建立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这里不再有野蛮生长的加盟帝国,取而代之的是用户价值、商业伦理与产业创新的三位一体。
在这场静默的革命中,真正的胜出者必将领悟:茶饮的本质不是流量的狂欢,而是生活的诗学。当第一杯用区块链溯源的古树茶被递到消费者手中时,一个属于新茶饮的黄金时代,才真正拉开帷幕。
(本文数据来源:灼识咨询、GeoQ智图、各上市茶饮企业财报)
登录 | 注册
喜茶,做出选择
喜茶踩下加盟急刹车,传递了什么信号?
喜茶暂停加盟申请,“品质战”或将成为新茶饮2025关键词
喜茶打响新年第一枪!茶饮“规模战”到头了?
喜茶拒绝门店规模内卷,暂停事业合伙申请
喜茶多店春节销量涨幅超300%,增幅最高超900%
周半仙
|发表文章3篇
|最近内容
喜茶暂停加盟,新茶饮生死局?
2025-02-12 13:29
餐饮品牌正在从商场高层逃离
2025-01-07 11:48
台湾餐饮,辉煌不再
2024-12-30 14:51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
来源/联商专栏
撰文/邹通
2025年2月10日,喜茶发布《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内部信,毅然宣布暂停加盟业务。这封被业界誉为“新茶饮独立宣言”的文件,在行业总规模突破5000亿大关的关键节点横空出世,犹如一把利刃,强势揭开了中国现制茶饮产业底层逻辑重构的大幕。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商业模式、消费趋势三个维度,深度剖析这场战略调整背后隐藏的产业规律。
一、市场临界:从增量掠夺到存量博弈
(一)密度陷阱与市场坍缩
根据GeoQ智图数据,2024年中国茶饮门店密度已达到历史峰值。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每平方公里的门店数量已超过30家;而在三线以下城市的主街,平均每50米就有1.2个茶饮点位。这种疯狂的扩张已突破“莱瑟姆临界点”——即当某区域的茶饮门店数量超过居民日均消费能力的1.5倍时,系统性经营危机便会爆发。
以成都春熙路商圈为例,在半径仅300米的范围内,竟汇聚了47家茶饮门店。该商圈日均客流量为8万人次,若按人均消费0.3杯计算,单店的理论日销量仅为510杯。然而,实际监测数据显示,排名前五的品牌日均销量在600至800杯之间,而尾部品牌的日均销量却不足200杯。这种“头部虹吸效应”导致2024年该区域的闭店率高达43%,充分证明了市场容量存在刚性约束。
(二)成本结构倒挂
现制茶饮行业正面临“剪刀差”困境:原材料成本占比已从2020年的32%飙升至2024年的41%,而客单价却从26元大幅降至17元。
蜜雪冰城的财报显示,其单店日均订单量需达到580单,才能实现8%的净利润率。这意味着,每3分钟就得完成1单,才能达到极限运营效率。当人力成本超过18%、租金成本突破25%时,传统加盟模式的盈利模型已彻底失效。
(三)资本逻辑的溃败
2024年,新茶饮行业的融资额同比暴跌67%,估值体系全面崩塌并面临重构。以PS(市销率)估值法为例,头部品牌的倍数已从2021年的5.8倍骤降至1.2倍。资本市场用脚投票,曾经辉煌无比的规模神话已轰然破灭。
二、模式革命:直营基因的觉醒与加盟困局
喜茶暂停加盟的战略选择,是其直营基因与资本需求激烈冲突的必然结果。数据显示,喜茶直营店月均营收高达80万元,而加盟店仅为35万元,尽管加盟店数量占总数的68%。这种“规模幻觉”在2023至2024年间持续放大:每新增100家加盟店仅能带来2.4%的营收增长,却消耗了15%的运营资源。
加盟门店陷入困境,源于加盟模式本身的“三重困境”。一是选址困境,优质点位资源枯竭,导致“500米3店”现象,新店存活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9个月。二是培训困境,标准化体系在加盟商端执行不力,产品口味差异超出行业标准三倍。三是博弈困境,品牌方与加盟商利益冲突加剧,某头部品牌2024年加盟商诉讼案件激增300%。
因此,喜茶决定坚持“不做低价内卷”,不盲目追求营收和规模,暂停接受事业合伙申请。因为“这既不是用户的需求,也不是合伙人的需求”。
未来,喜茶将更多精力投入构建“超级直营”模式,升级900家直营店为“品牌实验室”。如引入“茶饮剧场”概念,让顾客目睹原料现萃过程,体验成本提升至20%;搭建AI决策系统,实现库存预测准确率和毫秒级动态定价;从1.5亿会员中筛选出“超级用户”,提供定制服务。
三、消费觉醒:从功能满足到情感溢价
喜茶暂停加盟,回归单店运营,提升效率,探索差异化和细分赛道,基于用户角度的深层次考量。茶饮消费正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溢价,实现消费觉醒。
一方面,Z世代呈现“反叛式消费”。2024年消费调研显示,18至25岁群体对茶饮需求巨变:76%拒绝“工业感”产品,追求手作痕迹;83%愿为文化附加值支付30%溢价;61%将茶饮店视为社交货币。这解释了喜茶“黑金实验室”系列门店,客单价38元,仍日均销量900杯——非遗茶艺表演、定制茶器制作等体验,精准击中新消费痛点。
另一方面,行业陷入“低价陷阱”。9.9元促销常态化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降低。实验显示,价格每降1元,品牌忠诚度下降8%,品质感知度下降12%。某品牌“买一送一”活动期间,销量增40%,差评率飙升220%,验证了低价策略的双刃剑效应。因此,报告强调“不做低价内卷”,不玩“数字游戏”,用户需要的是好产品和品牌体验,而非低价。
因此,喜茶、奈雪、茶颜悦色等茶饮品牌开启粉丝心智占领战,构建“认知护城河”。如奈雪通过“茶饮+烘焙+书店”打造第三空间;茶颜悦色借助城市文化IP实现地域心智垄断;喜茶推出“茶学研究院”输出专业知识体系。从“卖产品”到“卖认知”的转变,正重构行业价值分配规则。
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迈向“价值深耕”
新茶饮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喜茶暂停加盟业务,标志着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价值深耕”。这一战略调整,为餐饮从业者带来了深刻启示。
1、警惕规模陷阱,回归商业本质
茶百道净利润暴跌60%、奈雪由盈转亏,这些案例警示我们,盲目扩张可能吞噬利润。餐饮企业需构建“单店健康度评估体系”,以坪效、复购率、顾客满意度等关键指标为核心,精准衡量单店运营质量。
喜茶暂停加盟,是新茶饮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的标志性事件。数据显示,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全国茶饮门店净减少1.93万家,头部品牌闭店率平均攀升15%。行业正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茶百道和奈雪的案例,充分暴露了盲目扩张的弊端。喜茶放开加盟后,门店虽迅速扩张至4477家,但在三线城市过度加密,导致单店投资回报周期延长至22个月。
2、破解同质化困局,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2024年,新茶饮市场分层明显。高端市场(20元以上)增速降至8%,中端市场(10-20元)增长15%,下沉市场(10元以下)增速高达25%,但利润率较低。
面对此形势,茶饮品牌纷纷转向价值战。喜茶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宝贵启示:
.场景化产品创新:构建“消费场景-产品功能-情感价值”三维创新矩阵,如开发办公场景的提神茶饮、健身场景的蛋白奶盖茶等。
技术赋能差异化:运用AI口味预测系统,定制产品。某品牌通过机器学习开发“区域限定款”,成功提升单店营收。
重构价格带:喜茶将主力产品定价在18-22元区间,与低价和高端线区分开,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3、加盟体系的价值重构:从“收割加盟费”到“价值共同体”
喜茶暂停加盟,是对传统加盟模式的反思。品牌应从“收割加盟费”转变为“共生共赢”,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支持,如精准选址、数字化管理工具等。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经营数据实时监控。
通过中央厨房标准化、智能订货系统等举措,降低加盟商运营难度。某品牌智能补货系统,成功降低加盟店损耗率,提升库存周转率。
头部品牌尝试利润分成模式,取代一次性加盟费。某茶饮品牌实施“阶梯式分成”,加盟商续约率大幅提升,实现品牌与加盟商的互利共赢。
结语:
喜茶的战略收缩,恰似行业进化的"蜕皮时刻"。当规模崇拜的旧神像崩塌,价值创造的新图腾正在升起。那些率先跨越"内卷悬崖"的品牌,将在茶饮新大陆建立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这里不再有野蛮生长的加盟帝国,取而代之的是用户价值、商业伦理与产业创新的三位一体。
在这场静默的革命中,真正的胜出者必将领悟:茶饮的本质不是流量的狂欢,而是生活的诗学。当第一杯用区块链溯源的古树茶被递到消费者手中时,一个属于新茶饮的黄金时代,才真正拉开帷幕。
(本文数据来源:灼识咨询、GeoQ智图、各上市茶饮企业财报)
登录 | 注册
喜茶,做出选择
喜茶踩下加盟急刹车,传递了什么信号?
喜茶暂停加盟申请,“品质战”或将成为新茶饮2025关键词
喜茶打响新年第一枪!茶饮“规模战”到头了?
喜茶拒绝门店规模内卷,暂停事业合伙申请
喜茶多店春节销量涨幅超300%,增幅最高超900%
周半仙
|发表文章3篇
|最近内容
喜茶暂停加盟,新茶饮生死局?
2025-02-12 13:29
餐饮品牌正在从商场高层逃离
2025-01-07 11:48
台湾餐饮,辉煌不再
2024-12-30 14:51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