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农业部的1月供需报告,全球玉米产量收缩,美国因单产下滑产量也被下调,玉米市场供应压力缓解,利多美玉米盘面。另外,近期南美不利天气影响其玉米种植和收获,叠加美国对南美玉米主要出口国加征关税日期暂缓,共同支撑玉米价格上行。
短期来看,美国玉米价格或呈现震荡偏强格局,但后续政策和南美天气的不确定性,给了价格波动的空间。随着加征关税时间的到来,若无其他改变,美国玉米出口需求承压。同时天气预报也显示未来南美天气将有所改善,或缓解玉米供应担忧,进一步压制玉米价格上行空间。
产量收缩
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较为广泛。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全球玉米主产国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和巴西,2024年,三国玉米产量在全球玉米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31%、24%和11%。从时间变化来看,美国玉米产量占比略有下滑,但其全球玉米主要生产国的地位无可撼动;中国玉米产量占比较为稳定,巴西产量占比有所增长,乌克兰产量占比基本在10%以下。
由于玉米各主产国所处地理区域跨度较大,使得玉米生产周期也有所区别。从南半球来看,巴西玉米分两茬种植,一茬种植面积占比约24%,在10—12月完成播种,于次年2—6月收获,时间跨度较长;二茬种植面积占比较高,约为76%,1月开始播种至2月结束,5—9月为收获期。
从北半球来看,中国玉米种植时间存在南北地方差异,其中北方玉米播种时间为4—6月,收获时间一般从8月开始至10月结束;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种植时间可以提前,一般集中在2—5月播种,7月开始收获。美国玉米播种期为每年4—5月,9月开始收获至11月结束。
美国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黄金玉米带”,具体包括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内布拉斯加州、明尼苏达州、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南达科他州等,7个州的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64.7%和71%。
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显示,2024/202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较2024年12月的预估调减354万吨,至12.14亿吨,原因是美国产量下调较多。
下游消费较2024年12月预估调增167万吨,全球期末库存继续调减310万吨,至2.93亿吨,库存消费比继续下降至23.84%,自2014/2015年度以来库存消费比首次低于25%,继续创近11年来新低,说明库存压力在逐步释放。主要玉米生产国旧作调整,其中美国饲料消费下调7.5万吨,巴西出口下调200万吨但消费上调100万吨,使得旧作库存出现不同程度上调,最终全球期初库存上调123万吨。
美国玉米单产大幅下调,由183.1蒲式耳/英亩降至179.3蒲式耳/英亩,降幅约2.1%,其中主产州明尼苏达州、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分别下调9蒲式耳/英亩、9蒲式耳/英亩和6蒲式耳/英亩,使得新作产量下调701.1万吨,至37763万吨。
出口需求承压
巴西因国内乙醇需求增加挤占出口份额,新作玉米出口预期调减100万吨,但仍保持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地位,最终期末库存不变。俄罗斯和中国新作产量均小幅上调,消费变动较小,期末库存呈现不同程度上调,但上调总和都不抵美国下调,最终使全球期末库存下调,供需也进一步收缩。
从主要玉米出口国来看,除了2022年巴西玉米性价比更高出口增加,严重挤占美国出口市场并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出口国外,美国一直保持最大出口国地位。2024年,由于国内供应宽松及巴西玉米价格竞争,我国自美国进口玉米207.3万吨,同比下滑70.9%,处于近年低位。不过墨西哥国内干旱导致玉米减产,增加了对美国玉米的进口量,2024年进口总量为2260.8万吨,同比增加36.3%,对美国玉米出口形成一定支撑。新季美国玉米出口量保持强劲,出口增速较快。
特朗普上台后,于2月1日对墨西哥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而墨西哥作为美国玉米最主要进口国,进口占比40%左右,这将促使墨西哥等国家转向进口他国玉米,挤占美国玉米出口份额,利空美国玉米价格。但2月3日美国宣布对墨西哥加征关税暂缓一个月,缓解了市场对贸易冲突的忧虑,CBOT玉米在当天涨幅达2.4%。不过关税政策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延迟到期后,若无明显变化,仍将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
乙醇行业消费强劲
美国农业部在2024年12月发布的报告中,将2024/2025年度美国玉米在乙醇行业的用量调高5000万蒲式耳,至55亿蒲式耳,略高于上年度的54.78亿蒲式耳,说明美国玉米在乙醇行业的消费较为强劲。
2024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始终保持在高位水平,库存消化较快,侧面显示出对玉米需求保持强劲。美国农业部月度谷物加工报告显示,2024年9—12月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用量约为18.5亿蒲式耳,同比提高1.1%,年化后为55.5亿蒲式耳,超过预测的55亿蒲式耳。未来美国玉米在乙醇行业的需求预期可能进一步上调,这对美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此外,特朗普推崇传统化石燃料生产,若其调整生物燃料政策,将会减少乙醇等生物燃料使用,可能抑制玉米需求,对玉米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短期关注南美天气变化
当前巴西一茬玉米开始收获,二茬正在播种,据机构数据,截至2月7日,巴西一茬玉米收获进度为26%,同比下滑4%,连续多雨天气影响玉米收获进度;巴西二茬玉米播种进度为22%,同比下滑6%。收获和种植偏慢,减少市场供应,利多美国玉米出口。阿根廷玉米播种完毕,市场更关注阿根廷的天气变化,前期干燥天气导致其玉米单产潜力受损,增加市场供应担忧,支撑了美国玉米价格的上涨。不过世界农业气象网站预报,未来两周巴西降雨范围将扩大,进一步影响收获和播种进度;阿根廷降雨将明显增多,或改善干燥天气,利于玉米后续增长。
综合来看,根据美国农业部的1月供需报告,全球玉米产量收缩,美国因单产下滑产量也被下调,玉米市场供应压力缓解,利多美玉米盘面。另外,近期南美不利天气影响其玉米种植和收获,叠加美国对南美玉米主要出口国加征关税日期暂缓,共同支撑玉米价格上行。短期关注南美天气变化,中长期需关注美国玉米单产和巴西玉米上市情况。(作者单位:广发期货)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1月供需报告,全球玉米产量收缩,美国因单产下滑产量也被下调,玉米市场供应压力缓解,利多美玉米盘面。另外,近期南美不利天气影响其玉米种植和收获,叠加美国对南美玉米主要出口国加征关税日期暂缓,共同支撑玉米价格上行。
短期来看,美国玉米价格或呈现震荡偏强格局,但后续政策和南美天气的不确定性,给了价格波动的空间。随着加征关税时间的到来,若无其他改变,美国玉米出口需求承压。同时天气预报也显示未来南美天气将有所改善,或缓解玉米供应担忧,进一步压制玉米价格上行空间。
产量收缩
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较为广泛。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全球玉米主产国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和巴西,2024年,三国玉米产量在全球玉米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31%、24%和11%。从时间变化来看,美国玉米产量占比略有下滑,但其全球玉米主要生产国的地位无可撼动;中国玉米产量占比较为稳定,巴西产量占比有所增长,乌克兰产量占比基本在10%以下。
由于玉米各主产国所处地理区域跨度较大,使得玉米生产周期也有所区别。从南半球来看,巴西玉米分两茬种植,一茬种植面积占比约24%,在10—12月完成播种,于次年2—6月收获,时间跨度较长;二茬种植面积占比较高,约为76%,1月开始播种至2月结束,5—9月为收获期。
从北半球来看,中国玉米种植时间存在南北地方差异,其中北方玉米播种时间为4—6月,收获时间一般从8月开始至10月结束;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种植时间可以提前,一般集中在2—5月播种,7月开始收获。美国玉米播种期为每年4—5月,9月开始收获至11月结束。
美国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黄金玉米带”,具体包括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内布拉斯加州、明尼苏达州、印第安纳州、堪萨斯州、南达科他州等,7个州的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64.7%和71%。
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显示,2024/202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较2024年12月的预估调减354万吨,至12.14亿吨,原因是美国产量下调较多。
下游消费较2024年12月预估调增167万吨,全球期末库存继续调减310万吨,至2.93亿吨,库存消费比继续下降至23.84%,自2014/2015年度以来库存消费比首次低于25%,继续创近11年来新低,说明库存压力在逐步释放。主要玉米生产国旧作调整,其中美国饲料消费下调7.5万吨,巴西出口下调200万吨但消费上调100万吨,使得旧作库存出现不同程度上调,最终全球期初库存上调123万吨。
美国玉米单产大幅下调,由183.1蒲式耳/英亩降至179.3蒲式耳/英亩,降幅约2.1%,其中主产州明尼苏达州、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分别下调9蒲式耳/英亩、9蒲式耳/英亩和6蒲式耳/英亩,使得新作产量下调701.1万吨,至37763万吨。
出口需求承压
巴西因国内乙醇需求增加挤占出口份额,新作玉米出口预期调减100万吨,但仍保持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地位,最终期末库存不变。俄罗斯和中国新作产量均小幅上调,消费变动较小,期末库存呈现不同程度上调,但上调总和都不抵美国下调,最终使全球期末库存下调,供需也进一步收缩。
从主要玉米出口国来看,除了2022年巴西玉米性价比更高出口增加,严重挤占美国出口市场并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出口国外,美国一直保持最大出口国地位。2024年,由于国内供应宽松及巴西玉米价格竞争,我国自美国进口玉米207.3万吨,同比下滑70.9%,处于近年低位。不过墨西哥国内干旱导致玉米减产,增加了对美国玉米的进口量,2024年进口总量为2260.8万吨,同比增加36.3%,对美国玉米出口形成一定支撑。新季美国玉米出口量保持强劲,出口增速较快。
特朗普上台后,于2月1日对墨西哥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而墨西哥作为美国玉米最主要进口国,进口占比40%左右,这将促使墨西哥等国家转向进口他国玉米,挤占美国玉米出口份额,利空美国玉米价格。但2月3日美国宣布对墨西哥加征关税暂缓一个月,缓解了市场对贸易冲突的忧虑,CBOT玉米在当天涨幅达2.4%。不过关税政策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延迟到期后,若无明显变化,仍将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制。
乙醇行业消费强劲
美国农业部在2024年12月发布的报告中,将2024/2025年度美国玉米在乙醇行业的用量调高5000万蒲式耳,至55亿蒲式耳,略高于上年度的54.78亿蒲式耳,说明美国玉米在乙醇行业的消费较为强劲。
2024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始终保持在高位水平,库存消化较快,侧面显示出对玉米需求保持强劲。美国农业部月度谷物加工报告显示,2024年9—12月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用量约为18.5亿蒲式耳,同比提高1.1%,年化后为55.5亿蒲式耳,超过预测的55亿蒲式耳。未来美国玉米在乙醇行业的需求预期可能进一步上调,这对美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此外,特朗普推崇传统化石燃料生产,若其调整生物燃料政策,将会减少乙醇等生物燃料使用,可能抑制玉米需求,对玉米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短期关注南美天气变化
当前巴西一茬玉米开始收获,二茬正在播种,据机构数据,截至2月7日,巴西一茬玉米收获进度为26%,同比下滑4%,连续多雨天气影响玉米收获进度;巴西二茬玉米播种进度为22%,同比下滑6%。收获和种植偏慢,减少市场供应,利多美国玉米出口。阿根廷玉米播种完毕,市场更关注阿根廷的天气变化,前期干燥天气导致其玉米单产潜力受损,增加市场供应担忧,支撑了美国玉米价格的上涨。不过世界农业气象网站预报,未来两周巴西降雨范围将扩大,进一步影响收获和播种进度;阿根廷降雨将明显增多,或改善干燥天气,利于玉米后续增长。
综合来看,根据美国农业部的1月供需报告,全球玉米产量收缩,美国因单产下滑产量也被下调,玉米市场供应压力缓解,利多美玉米盘面。另外,近期南美不利天气影响其玉米种植和收获,叠加美国对南美玉米主要出口国加征关税日期暂缓,共同支撑玉米价格上行。短期关注南美天气变化,中长期需关注美国玉米单产和巴西玉米上市情况。(作者单位:广发期货)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