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白酒扛不住了

读懂财经

4小时前

白酒堪称A股最好的生意:超强的刚需属性、几乎无穷的生命周期、超高毛利的成本结构。

体现在财务指标上,上市白酒毛利率大多都在70%以上,茅台更是干到了90%以上。LV、爱马仕算什么一本万利,和茅台一比都是弟弟。

但时过境迁,谁能想到,白酒竟然还能干赔钱。

目前已经有8家上市酒企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结合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有5家酒企在四季度出现亏损,其中大部分是舍得、酒鬼酒这样的二线白酒。

白酒寒冬中,二线白酒已经撑不住了吗?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为过去的拔苗助长买单。上一轮白酒周期中,二线白酒还有全国化逻辑促增长,但很多二线酒企扩张太激进,很多业绩都是压在了经销商的仓库里。如今,行业遇冷,库存危机爆发,二线白酒受到的影响最大。

2、高端白酒稳不住价,二线白酒最受伤。高端白酒批价下行,二线白酒自然也会降,但二线白酒价差没有高端白酒大,高端白酒就算降价,经销商也还有利润,很多二线白酒已经跌破出厂价,经销商亏本卖,加速了经销商退出。

3、二线白酒的价值要重新审视了。白酒在A股享受高估值的重要逻辑是,远高于其他消费行业的利润率以及利润增长的稳定性,但如今很多二线白酒出现亏损,二线白酒的价值要重新审视了。

/ 01 /

二线白酒竟然赔钱了

2024年4季度,是白酒企业的分水岭,以前白酒行业的问题最多是利润下降,但4季度已经有多家企业由盈转亏了。

从2024年一季度开始,上市白酒的净利润增速就开始向下俯冲,尤其是2024年4季度,上市白酒净利润只同比增长了2.05%,增速较23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到2024年4季度,上市酒企的利润塌方直接变成利润亏损了。

目前,共有9家上市酒企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结合它们去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9家企业中有5家酒企净利润由盈转亏。

其中四季度,酒鬼酒亏损0.06亿至0.46亿;金种子酒亏损1.01亿至1.91亿,舍得酒业亏损2.49亿至3.2亿;顺鑫农业亏损额在1.22亿元至1.92亿元。天佑德酒单季亏损0.13亿-2.22亿。

虽然业绩预告中并没有披露业绩明细,但跟踪白酒的投资人都知道利润下降的核心:终端销量塌方,让白酒压库存换增长的方式玩不下去了。

纵向来看,从2021年之后,上市白酒企业增长接几乎每年下一个台阶,营收同比增速从21年的21.6%下降到24年上半年的13.5%。

就这个连年下滑的业绩,也是虚的。卖出去的酒很多没有卖到消费者手里,而是卖到了经销商仓库里。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白酒库存规模已经追上了2023年全年,比2019年多了近一倍。

但渠道库存总有压不住的那天,尤其是酒企价格倒挂后,经销商巨额库存从过去的增值金库变成了让自己血本无归的炸药库,很多出现了卖一瓶亏一批瓶的情况。

这时候经销商只能掀桌子不玩了,比如酒鬼酒24年上半年经销商数量比23年少了1/4。

没了经销商的遮掩,酒企的真实经营状态也就暴露了,二线白酒成了暴雷集中地。

/ 02 /

为过去的拔苗助长买单

二线白酒率先暴雷固然有消费遇冷,企业抗风险能力本就弱的原因,但和过去二线白酒的经营策略也有很大关系:它们正为过去的拔苗助长买单。

在上一轮的白酒高端化周期中,最受益的不是茅五泸等高端白酒,而是二线白酒。

2019年-2023年,上市白酒的营收复合增长率是13.9%,高端白酒代表茅台也只有14.6%。但二线白酒普遍增速更快。

就拿四季度亏损的二线白酒说,酒鬼酒营收复合增速是16.9%,舍得酒更是达到了27.8%,是同期白酒增长第二快的酒企。

二线白酒增长快,确有一定的产业逻辑在里面,和全国化高端白酒相比,二线白酒还有全国化逻辑可讲,业绩增长的潜在空间更大。

但问题是,二线白酒在全国化扩张中太激进了,甚至有点拔苗助长了。

舍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2020年复星掌舵,重新理顺了舍得的产品线,并大刀阔斧的引进经销商。

2021年舍得经销商数量达到2252家,较2020年底增加491家。尤其是省外经销商数量达1785家,较2020年底增加515家。

激增的经销商规模,直接使舍得营收规模上了一个台阶。21年舍得营收同比增长83.8%。

但事后总结来看,舍得的扩张不健康,是苦一苦渠道换来的。

21年-22年,舍得存货规模增长了58%,而同期营收只增长了42.7%,存货规模的增长高于营收增长,说明业绩还是压给了经销商。

且舍得的渠道压货情况要比其他上市酒企更严重。舍得库存商品占营收比重为18.4%,是上市白酒行业平均水平(7.7%)的2.4倍。

把货更多的压给经销商,也意味着更脆弱的经营业绩。按“先款后货”的行业惯例,酒企的合同负债金额要远高于“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金额。

但2023年舍得对调了过来,说明经销商已经出了回不了款了,舍得获得的只是纸面利润,业绩暴雷也是早晚的事。

正在为激进扩张付出代价的二线白酒,也正面临行业的激烈挤压。

/ 03 /

二线白酒扛不住了

二线白酒虽然颓了,但高端白酒过得很好。

茅台也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业绩一如既往的稳:其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5.44%;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4.67%。

也不止茅台,以茅五泸为代表的整个高端白酒业绩普遍维持的可以,虽然还没发业绩预告,但之前大不多季度,茅五泸业绩也大多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一边是茅五汾按计算器式的稳定两位数增长,一边是二线酒企陷入利润亏损的泥潭困境。

这种现象预示着,白酒寒冬中,大鱼吃小鱼的故事正在上演,高端白酒正对二线白酒形成明显挤压。

最明显的挤压是高端白酒开始主动抢份额。

牛栏山就是很好的例子,消费降级了,光瓶酒的市场规模是增长的,21年-23年光瓶酒市场规模从988亿增长到1329亿。但同期牛栏山营收规模从百亿下降到不足70亿。

没吃到红利,就是牛栏山的市场被中高端白酒围猎了,汾酒、洋河都在抢牛栏山的市场,并且靠品牌和营销,势头很好,汾酒旗下的玻汾,销量从2019年的1.4亿瓶增长到了2023年的2亿瓶。

更隐性的影响是,高端白酒保不住价,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二线白酒。

茅五泸批价持续下行,飞天茅台散装价格为2230元/瓶,较2024年初的2680元/瓶下跌16.8%。茅台1935批价较此前最高点更是腰斩不止。

超高端白酒价格下沉,本就会抢一些二线名酒的市场,毕竟价格便宜了。但更大的影响是,茅台价格都稳不住了,二线白酒要不要降?

高端白酒能承受住降价压力,但二线白酒不能。

出厂价和终端市场的零售价就构成了白酒的业绩护城河,茅台飞天的出厂价是1169元,批价虽是跌了一整年,但2200元/瓶的批价仍然给经销商留足了利润空间,经销商也愿意继续给茅台的业绩抬轿子。

但哪个二线白酒能有茅台的价差?目前几乎市面上所有的二线白酒都出现了价格倒挂,当进一步的跌破出厂价,经销商卖一瓶亏一瓶时,经销商就会退网,不继续当二线白酒的业绩缓冲器。这也是2024年很多二线白酒业绩塌陷的原因。

白酒只是消费市场的一个切面,在消费遇冷的下行期,龙头对腰部的挤压几乎出现在每个行业,就连新能源市场,理想、比亚迪都正踩着哪吒、极越的尸体往前走。

二线白酒乃至所有腰部的消费企业都正面临考验。



白酒堪称A股最好的生意:超强的刚需属性、几乎无穷的生命周期、超高毛利的成本结构。

体现在财务指标上,上市白酒毛利率大多都在70%以上,茅台更是干到了90%以上。LV、爱马仕算什么一本万利,和茅台一比都是弟弟。

但时过境迁,谁能想到,白酒竟然还能干赔钱。

目前已经有8家上市酒企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结合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有5家酒企在四季度出现亏损,其中大部分是舍得、酒鬼酒这样的二线白酒。

白酒寒冬中,二线白酒已经撑不住了吗?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为过去的拔苗助长买单。上一轮白酒周期中,二线白酒还有全国化逻辑促增长,但很多二线酒企扩张太激进,很多业绩都是压在了经销商的仓库里。如今,行业遇冷,库存危机爆发,二线白酒受到的影响最大。

2、高端白酒稳不住价,二线白酒最受伤。高端白酒批价下行,二线白酒自然也会降,但二线白酒价差没有高端白酒大,高端白酒就算降价,经销商也还有利润,很多二线白酒已经跌破出厂价,经销商亏本卖,加速了经销商退出。

3、二线白酒的价值要重新审视了。白酒在A股享受高估值的重要逻辑是,远高于其他消费行业的利润率以及利润增长的稳定性,但如今很多二线白酒出现亏损,二线白酒的价值要重新审视了。

/ 01 /

二线白酒竟然赔钱了

2024年4季度,是白酒企业的分水岭,以前白酒行业的问题最多是利润下降,但4季度已经有多家企业由盈转亏了。

从2024年一季度开始,上市白酒的净利润增速就开始向下俯冲,尤其是2024年4季度,上市白酒净利润只同比增长了2.05%,增速较23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到2024年4季度,上市酒企的利润塌方直接变成利润亏损了。

目前,共有9家上市酒企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结合它们去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9家企业中有5家酒企净利润由盈转亏。

其中四季度,酒鬼酒亏损0.06亿至0.46亿;金种子酒亏损1.01亿至1.91亿,舍得酒业亏损2.49亿至3.2亿;顺鑫农业亏损额在1.22亿元至1.92亿元。天佑德酒单季亏损0.13亿-2.22亿。

虽然业绩预告中并没有披露业绩明细,但跟踪白酒的投资人都知道利润下降的核心:终端销量塌方,让白酒压库存换增长的方式玩不下去了。

纵向来看,从2021年之后,上市白酒企业增长接几乎每年下一个台阶,营收同比增速从21年的21.6%下降到24年上半年的13.5%。

就这个连年下滑的业绩,也是虚的。卖出去的酒很多没有卖到消费者手里,而是卖到了经销商仓库里。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白酒库存规模已经追上了2023年全年,比2019年多了近一倍。

但渠道库存总有压不住的那天,尤其是酒企价格倒挂后,经销商巨额库存从过去的增值金库变成了让自己血本无归的炸药库,很多出现了卖一瓶亏一批瓶的情况。

这时候经销商只能掀桌子不玩了,比如酒鬼酒24年上半年经销商数量比23年少了1/4。

没了经销商的遮掩,酒企的真实经营状态也就暴露了,二线白酒成了暴雷集中地。

/ 02 /

为过去的拔苗助长买单

二线白酒率先暴雷固然有消费遇冷,企业抗风险能力本就弱的原因,但和过去二线白酒的经营策略也有很大关系:它们正为过去的拔苗助长买单。

在上一轮的白酒高端化周期中,最受益的不是茅五泸等高端白酒,而是二线白酒。

2019年-2023年,上市白酒的营收复合增长率是13.9%,高端白酒代表茅台也只有14.6%。但二线白酒普遍增速更快。

就拿四季度亏损的二线白酒说,酒鬼酒营收复合增速是16.9%,舍得酒更是达到了27.8%,是同期白酒增长第二快的酒企。

二线白酒增长快,确有一定的产业逻辑在里面,和全国化高端白酒相比,二线白酒还有全国化逻辑可讲,业绩增长的潜在空间更大。

但问题是,二线白酒在全国化扩张中太激进了,甚至有点拔苗助长了。

舍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2020年复星掌舵,重新理顺了舍得的产品线,并大刀阔斧的引进经销商。

2021年舍得经销商数量达到2252家,较2020年底增加491家。尤其是省外经销商数量达1785家,较2020年底增加515家。

激增的经销商规模,直接使舍得营收规模上了一个台阶。21年舍得营收同比增长83.8%。

但事后总结来看,舍得的扩张不健康,是苦一苦渠道换来的。

21年-22年,舍得存货规模增长了58%,而同期营收只增长了42.7%,存货规模的增长高于营收增长,说明业绩还是压给了经销商。

且舍得的渠道压货情况要比其他上市酒企更严重。舍得库存商品占营收比重为18.4%,是上市白酒行业平均水平(7.7%)的2.4倍。

把货更多的压给经销商,也意味着更脆弱的经营业绩。按“先款后货”的行业惯例,酒企的合同负债金额要远高于“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金额。

但2023年舍得对调了过来,说明经销商已经出了回不了款了,舍得获得的只是纸面利润,业绩暴雷也是早晚的事。

正在为激进扩张付出代价的二线白酒,也正面临行业的激烈挤压。

/ 03 /

二线白酒扛不住了

二线白酒虽然颓了,但高端白酒过得很好。

茅台也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业绩一如既往的稳:其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5.44%;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4.67%。

也不止茅台,以茅五泸为代表的整个高端白酒业绩普遍维持的可以,虽然还没发业绩预告,但之前大不多季度,茅五泸业绩也大多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一边是茅五汾按计算器式的稳定两位数增长,一边是二线酒企陷入利润亏损的泥潭困境。

这种现象预示着,白酒寒冬中,大鱼吃小鱼的故事正在上演,高端白酒正对二线白酒形成明显挤压。

最明显的挤压是高端白酒开始主动抢份额。

牛栏山就是很好的例子,消费降级了,光瓶酒的市场规模是增长的,21年-23年光瓶酒市场规模从988亿增长到1329亿。但同期牛栏山营收规模从百亿下降到不足70亿。

没吃到红利,就是牛栏山的市场被中高端白酒围猎了,汾酒、洋河都在抢牛栏山的市场,并且靠品牌和营销,势头很好,汾酒旗下的玻汾,销量从2019年的1.4亿瓶增长到了2023年的2亿瓶。

更隐性的影响是,高端白酒保不住价,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二线白酒。

茅五泸批价持续下行,飞天茅台散装价格为2230元/瓶,较2024年初的2680元/瓶下跌16.8%。茅台1935批价较此前最高点更是腰斩不止。

超高端白酒价格下沉,本就会抢一些二线名酒的市场,毕竟价格便宜了。但更大的影响是,茅台价格都稳不住了,二线白酒要不要降?

高端白酒能承受住降价压力,但二线白酒不能。

出厂价和终端市场的零售价就构成了白酒的业绩护城河,茅台飞天的出厂价是1169元,批价虽是跌了一整年,但2200元/瓶的批价仍然给经销商留足了利润空间,经销商也愿意继续给茅台的业绩抬轿子。

但哪个二线白酒能有茅台的价差?目前几乎市面上所有的二线白酒都出现了价格倒挂,当进一步的跌破出厂价,经销商卖一瓶亏一瓶时,经销商就会退网,不继续当二线白酒的业绩缓冲器。这也是2024年很多二线白酒业绩塌陷的原因。

白酒只是消费市场的一个切面,在消费遇冷的下行期,龙头对腰部的挤压几乎出现在每个行业,就连新能源市场,理想、比亚迪都正踩着哪吒、极越的尸体往前走。

二线白酒乃至所有腰部的消费企业都正面临考验。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