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放眼水果零售市场,称得上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资本市场方面,洪九果盘率先登陆港交所,夺得“中国水果第一股”,百果园也不遑多让、2023年1月16日上市,获得“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仅鲜丰水果未能敲开大门。
但上市并非万事大吉。以百果园为例,股价最高点仅6.98港元,进入2024年则持续破发,2025年2月5日一度跌至1港元低点,最新收盘价1.25港元较5.6港元的发行价累缩近80%,市值不足20亿港元。“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何以风光不在?
1 最差业绩预告 1年闭店965家 万店有多远? 对此,市场普遍认为与解禁期、业绩萎靡有关。 2025年2月3日,百果园集团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公司所有者亏损将达3.5亿元至4亿元,收入较2023年的113.91亿元下降不超15%。 消息一出,一石千层浪。自2019年公开经营数据以来,百果园整体业绩一直为持增态势。2019年-2023年营收89.76亿元、88.54亿元、102.9亿元、113.1亿元以及113.9亿元,归母净利2.495亿元、4906万元、2.303亿元、3.233亿元、3.617亿元。即2024年为首次营利双降、净利首亏,堪称最差表现。 对于业绩下滑,百果园表示主因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公司2024下半年采取措施优化产品组合并降低毛利率;鼓励加盟商将门店调整至租金收入比更具可持续性的门店;2024年执行新战略,包括完成门店翻新、营销活动、聘请美好生活大使等,导致开支增加。 话虽如此,可遥想2024年1月5日,百果园发布十年战略规划时,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曾豪言“在下一个10年,百果园目标是实现门店数量超万家,以百亿营收为起点,向千亿目标奋进。并将探索大型店、微型店、机场店、商场店等多元店态,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品牌出海将首选东南亚。” 雄心溢于言表,然首年成绩单就泼了盆冷水。公告显示,百果园加盟门店量从2023年底的6081家减至2024年底的5116家,一年减少965家。另据2024年中报,自营门店量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14家,占比0.2%。对比上述万店、千亿目标,是否过于扎眼?首年就出师不利,后续达标难度又几何呢? 实际上,业绩下滑早有征兆。据choice数据,2019年-2023年公司营收对应增速--、-1.36%、16.22%、9.94%、0.69%;归母净利对应增速--、-80.33%、369.49%、40.35%、11.88%。2023年增速明显放缓。 进入2024上半年更掉头向下,营收同比减少11.12%至55.94亿元,归母净利同比减少66.06%至8851万元。而2021H1-2023H1营收55.25亿元、59.15亿元、62.94亿元,对应增速7.05%、6.42%;归母净利1.392亿元、1.945亿元、2.608亿元,对应增速39.68%、34.12%。可见,2024H1营收几乎回到2022H1水平,归母净利则创下四年同期最低。2021H1-2024H1净利率为2.46%、3.21%、3.98%、1.5%,2024H1为最低水平。 上升到全年视角,2024下半年下坠感更超乎外界预期。如信达证券研报称“根据iFind一致预期,预计公司24-26年收入103/109/117亿元,同比-9.47%/+5.66%/+7.34%,归母净利润1.35/3.07/3.62亿元,同比-62.68%/+127.41%/17.92%”;第一上海证券预计“24-26年公司将分别实现净利润1.9/2.8/3.6亿元”;开源证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02/3/3.85亿元”。 没成想,根据盈利预警推算仅2024下半年归母净利就亏损4.3851亿元至4.8851亿元,直接带崩了全年表现。据国际金融报,在2024年3月的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余惠勇直言“百果园的业绩,说实在话我没有满意过,因为按照道理来讲,不应该是这样的。” 面对彼时尚且增长的业绩即有不满,不知如今余惠勇又会作何感想? 2 新战略效果拷问 加盟颓态 警惕恶性循环 百果园是有高光时刻的。 据36氪、第一财经,余惠勇曾表示要 “像麦当劳一样卖水果”,由此开创了水果连锁店模式,起初门店选址聚焦一二线城市人流密集的商圈和社区,主打高品质赢得消费者口碑,进而实现较高复购率。 探索过程中,余惠勇也曾遭遇挫折。如最初采用松散加盟体制无法保障水果品质,较高的投入成本导致亏损,公司一度暂停加盟计划。之后经过优化调整并降低门槛,百果园重新吸引大量加盟商的加入。 2015年成为公司高速发展的重要起点。那一年百果园门店量破1000家,并首次向资本市场伸出橄榄枝,天图投资、广发信德等成为投资方,融资金额高达4亿元。直至IPO前共完成7轮融资,估值飙至120亿元。随着资本注入,百果园加盟扩张脚步显著加快,据招股书及财报2019年-2021年公司加盟店分别为4302家、4748家、5234家、5631家,到了2023年已增至6081家,占比达到99.8%。 可以说,加盟模式是百果园迅速壮大的一把利器。2019年至2023年加盟商分别贡献了77亿元、73.1亿元、81.27亿元、88.51亿元、85亿元的收入。不过占比逐年下降分别为85.78%、82.56%、78.98%、78.26%以及74.63%。2023年报显示,公司监管的每家加盟门店的平均年收入从2022年的200万降至180万元。换言之,加盟单店的运营收益下滑。需要警惕扩店打法是否出现边际效应、卖不动了。 或基于此,2024年1月5日公司公告拟未来十年实施三个“三年计划”,达成万店千亿,逐步实现成为行业“品质首选、全球领先、全球果王”的战略目标。到2032年,努力建成全球领先的水果生态科技型公司,最终成为全球领先的农业生态科技型平台公司,具体而言,第一个“三年计划”(2024-2026)目标是“立足品牌优势,成为品质首选”,为此持续聚焦水果零售事业并聚力品牌升级焕新,同时,将进一步拓展门店数量,提高终端零售额,拓展心享会员人数。 2024半年报中,公司透露上半年对近6000家加盟门店进行了全面焕新升级,此外积极布局小红书、抖音等新兴渠道。据北京商报,余惠勇曾透露上千家门店全面改造,于百果园而言将是以亿为单位的投入,但百果园需要以此来强化消费者的心智。 不算夸言。当期公司销售费同比增长22.6%至2.97亿元,费用率从3.8%增至5.3%,进而挤压了利润空间。但遗憾的是,一番大力改革、战略唤新,期内加盟门店收入却不增反降,从上年同期的47.32亿元降至40.12亿元。且截至2024年6月底加盟门店量6011家,较2023年底净减少70家。进入下半年关店速度更陡然加快,从6月底的6011家降至年底的5116家,短短半年关闭895家,日均关闭近5家。 单店平均营收也在下行,据南都周刊,2024上半年一共4707家集团管理的加盟店贡献约40.05亿营收,每家平均贡献额约85万元,而2023年同期4795家集团管理的加盟门店贡献47.38亿元的营收,平均每家贡献额约98.8万元。 客观而言,百果园并非不了解加盟商压力。2024年采取了“收缩战略”,关闭经营不佳门店,集中资源发展优质门店,并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暂时取消特许权使用费、提供开业补贴等。然最终效果似有杯水车薪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试问如果门店生意好,加盟商又怎会愿意搬迁甚至关门? 如上所言,加盟门店是百果园的成长基石,近千门店减少、平均收益下降,无疑会对整体业绩造成严重损害。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消费者购买水果通常选择最近的门店,门店量减少意味着选择变少。这种连锁反应一旦持续,需警惕恶性循环,2024年差强人意的业绩折射了百果园转型代价着实不小,需对自身的战略升级、实操打法进行反思纠偏,毕竟市场一日千里,容不得太多错付误判。 3 高端生意难做 除了变打法还要夯根基 古语有云:见皮相,更见骨相。同样,想要脱胎换骨、脱困新生,夯实成长根基是第一步。 “只卖好水果”,百果园以高端形象成功占据市场。然往期看,一些品控风控瑕疵消解了消费信任。 如2022年5月,百果园正处IPO阶段,却因部分门店使用变质水果制作果切、售卖发霉苹果等问题登上热搜。之后公司迅速道歉并整改,对涉事门店依据加盟管理办法停业整顿。 然质量问题并未绝迹。2023年11月,百果园子公司因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被罚款9.38万元。2024年3月,湖北经视“315”特别节目曝光,百果园门店存在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次日当鲜果售卖、将2J车厘子冒充4J售卖等乱象。对此公司再次道歉,对涉事加盟店停业整顿并全面彻查。 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5年2月11日,百果园相关投诉累计2250条,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服务方面。 如2025年1月19日,投诉编号17379412619显示,一消费者称,2025年1月19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元景花园店购买百果园分装的进口车厘子145.96元,红芭蕾草莓109.07元,回家发现大部分都有变质开裂发霉等现象,后续和门店联系,门店已只拍照少部分唯有,说只能退50元,现要求门店作出退款并且赔偿处理...... 如2025年1月24日,投诉编号17379538428显示,一消费者称昨天夜间喝酒路过百果园,拿了一盒车厘子,380多,今天早上一看价格惊呆了。JJJ的也就一斤多重,这么贵?他们线上两斤才120。我需要商家给出合理的解释与相应的补偿。 如2025年1月28日,投诉编码17379631831显示,一消费者称1月26日在百果园购买的车厘子,咬开后都是坏的,商家不给处理,商家所谓的三无退货也不履行,欺骗消费者。 (以上投诉均已经过平台审核)
诚然,消费者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曝光有滞后性、上述投诉也或有偏颇个人色彩处。然而,产品体验用户口碑是企业发展基石是不争事实。尤其水果零售业,消费者不缺选择,尤其主打高端品质的百果园,市场容错率较低,一旦信誉羽毛受损,就易影响品牌溢价。多些查漏补缺、风险敬畏总没有错。 为了挽回消费者信任,百果园迅速启动了一系列品牌升级与整改举措。在上述3月业绩发布会上,余惠勇坦承之前百果园与顾客沟通不足,这逼着百果园在好吃和便宜中间摇摆,对品牌形象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补充说,百果园发布的战略升级将会是新的分水岭。 随后公司转向“高性价比”,试图通过降毛利、砍价格来俘获市场。然从惨淡业绩看,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未能奏效,反让公司陷入更深困境。以2024上半年为例,百果园付费会员从117.1万人锐减至107.1万人,半年流失10万人。 究其原因,市场正在经历大变阵。百果园往期高端路线,本质上是通过品牌溢价获取高利润,可在消费盘整大环境下,该打法已露出疲态。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出离了经验路径,尤验战略打法的精准度高效率。高端化与性价比并不矛盾,但两者有很多不同点,百果园需警惕“高端不高端,性价比不性价比”的尴尬境地。君不见,一些生鲜电商凭借低价策略和高效供应链、线上布局,轻松抢占了市场份额。 2024上半年,百果园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仅3.2%,且毛利率为负数(-4.9%)。水果零售业毛利率本就较低,百果园走“高性价比”路线来俘获市场、规模取胜,初衷是好的,但毕竟改变了往期打法,调整转向中必然伴随让利阵痛,除了变打法更要夯根基,唯此才能真正吃透做精性价比、质价比,规模起量取胜。 4 头部韧性、电商畅想 能破后而立? 不变也不行了,放眼行业压力不止百果园一家。 以鲜丰水果为例,旗下拥有鲜丰水果、阿K果园子、水果码头、鲜果码头、杨果铺五大品牌,在全国拥有2400余家门店。然2024年8月以来,公司被媒体爆出多笔股权被法院冻结,涉资金额上亿元。企查查显示,冻结案由为“财产保全执行”,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被执行人包括鲜丰水果的两家主体公司及其创始人、董事长韩树人。此次被冻结的8笔股权总额近3亿元。 早在2019年12月,鲜丰水果就与中信证券签订辅导协议,然2021年1月终止。而此次股权被冻结,可能导致股东无法自由处置股权,公司决策效率降低等风险。 再看洪九果品,头顶“水果第一股”却因2023年财报难产,2024年3月20日被港交所停牌。2023半年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过高,反映出一定资金压力。截至停牌日股价收报1.74港元,较发行价下跌超95%。截至目前公司仍在停牌中。 “果业三巨头”均遇到了成长瓶颈,意味着传统水果生意不好做了。追其原因,用户更加务实理性,尤其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让消费者有了更多更好选择。 这也是百果园改革升级的原因所在。回望2024年,公司也有可圈可点处。如积极拓展内容电商业务,重点聚焦抖音和小红书平台。除了本地生活服务,还大力开拓抖音即时零售业务。据财报数据,2024上半年,百果园及其旗下零售门店在抖音的直播观看次数累计达到7093万次,同比增长约218.5%。抖音即时零售业务实现单月曝光量破1亿人次,单日单品销售额破50万元。 对于未来业绩改善,百果园称将对经营效率做优化,扩展水果礼品产品线,以及进一步降低加盟成本,激发加盟商持续拓展其加盟店。 在铑财看来,百果园虽遭遇业绩滑铁卢,但整体状态还是好于鲜丰水果、洪九果品,这体现出其头部的抗压韧性。作为知名连锁品牌,百果园在电商领域具备天然优势,如高品牌知名度、强供应链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严格的品质管控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能力等。若能一步一脚印、保持战略韧性,假以时日业绩改善、轻模式转型、培育出一条成长新路径也未可知。 都说不破不立,破后而立。但愿2024年的营利双降、首亏,只是百果园转型路上的一个小插曲。磨底筑底后,是起跳向上还是持续下坠,考验余惠勇、百果园的抗压力、市场敏锐度、战略纠偏及战术柔性。改变必须更准些、更高效些、代价才能更小些。 疾风吹劲草、百炼才成钢,2025年两者能否逆风翻盘、来一场漂亮翻身仗?
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放眼水果零售市场,称得上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资本市场方面,洪九果盘率先登陆港交所,夺得“中国水果第一股”,百果园也不遑多让、2023年1月16日上市,获得“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仅鲜丰水果未能敲开大门。
但上市并非万事大吉。以百果园为例,股价最高点仅6.98港元,进入2024年则持续破发,2025年2月5日一度跌至1港元低点,最新收盘价1.25港元较5.6港元的发行价累缩近80%,市值不足20亿港元。“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何以风光不在?
1 最差业绩预告 1年闭店965家 万店有多远? 对此,市场普遍认为与解禁期、业绩萎靡有关。 2025年2月3日,百果园集团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公司所有者亏损将达3.5亿元至4亿元,收入较2023年的113.91亿元下降不超15%。 消息一出,一石千层浪。自2019年公开经营数据以来,百果园整体业绩一直为持增态势。2019年-2023年营收89.76亿元、88.54亿元、102.9亿元、113.1亿元以及113.9亿元,归母净利2.495亿元、4906万元、2.303亿元、3.233亿元、3.617亿元。即2024年为首次营利双降、净利首亏,堪称最差表现。 对于业绩下滑,百果园表示主因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公司2024下半年采取措施优化产品组合并降低毛利率;鼓励加盟商将门店调整至租金收入比更具可持续性的门店;2024年执行新战略,包括完成门店翻新、营销活动、聘请美好生活大使等,导致开支增加。 话虽如此,可遥想2024年1月5日,百果园发布十年战略规划时,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曾豪言“在下一个10年,百果园目标是实现门店数量超万家,以百亿营收为起点,向千亿目标奋进。并将探索大型店、微型店、机场店、商场店等多元店态,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品牌出海将首选东南亚。” 雄心溢于言表,然首年成绩单就泼了盆冷水。公告显示,百果园加盟门店量从2023年底的6081家减至2024年底的5116家,一年减少965家。另据2024年中报,自营门店量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14家,占比0.2%。对比上述万店、千亿目标,是否过于扎眼?首年就出师不利,后续达标难度又几何呢? 实际上,业绩下滑早有征兆。据choice数据,2019年-2023年公司营收对应增速--、-1.36%、16.22%、9.94%、0.69%;归母净利对应增速--、-80.33%、369.49%、40.35%、11.88%。2023年增速明显放缓。 进入2024上半年更掉头向下,营收同比减少11.12%至55.94亿元,归母净利同比减少66.06%至8851万元。而2021H1-2023H1营收55.25亿元、59.15亿元、62.94亿元,对应增速7.05%、6.42%;归母净利1.392亿元、1.945亿元、2.608亿元,对应增速39.68%、34.12%。可见,2024H1营收几乎回到2022H1水平,归母净利则创下四年同期最低。2021H1-2024H1净利率为2.46%、3.21%、3.98%、1.5%,2024H1为最低水平。 上升到全年视角,2024下半年下坠感更超乎外界预期。如信达证券研报称“根据iFind一致预期,预计公司24-26年收入103/109/117亿元,同比-9.47%/+5.66%/+7.34%,归母净利润1.35/3.07/3.62亿元,同比-62.68%/+127.41%/17.92%”;第一上海证券预计“24-26年公司将分别实现净利润1.9/2.8/3.6亿元”;开源证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02/3/3.85亿元”。 没成想,根据盈利预警推算仅2024下半年归母净利就亏损4.3851亿元至4.8851亿元,直接带崩了全年表现。据国际金融报,在2024年3月的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余惠勇直言“百果园的业绩,说实在话我没有满意过,因为按照道理来讲,不应该是这样的。” 面对彼时尚且增长的业绩即有不满,不知如今余惠勇又会作何感想? 2 新战略效果拷问 加盟颓态 警惕恶性循环 百果园是有高光时刻的。 据36氪、第一财经,余惠勇曾表示要 “像麦当劳一样卖水果”,由此开创了水果连锁店模式,起初门店选址聚焦一二线城市人流密集的商圈和社区,主打高品质赢得消费者口碑,进而实现较高复购率。 探索过程中,余惠勇也曾遭遇挫折。如最初采用松散加盟体制无法保障水果品质,较高的投入成本导致亏损,公司一度暂停加盟计划。之后经过优化调整并降低门槛,百果园重新吸引大量加盟商的加入。 2015年成为公司高速发展的重要起点。那一年百果园门店量破1000家,并首次向资本市场伸出橄榄枝,天图投资、广发信德等成为投资方,融资金额高达4亿元。直至IPO前共完成7轮融资,估值飙至120亿元。随着资本注入,百果园加盟扩张脚步显著加快,据招股书及财报2019年-2021年公司加盟店分别为4302家、4748家、5234家、5631家,到了2023年已增至6081家,占比达到99.8%。 可以说,加盟模式是百果园迅速壮大的一把利器。2019年至2023年加盟商分别贡献了77亿元、73.1亿元、81.27亿元、88.51亿元、85亿元的收入。不过占比逐年下降分别为85.78%、82.56%、78.98%、78.26%以及74.63%。2023年报显示,公司监管的每家加盟门店的平均年收入从2022年的200万降至180万元。换言之,加盟单店的运营收益下滑。需要警惕扩店打法是否出现边际效应、卖不动了。 或基于此,2024年1月5日公司公告拟未来十年实施三个“三年计划”,达成万店千亿,逐步实现成为行业“品质首选、全球领先、全球果王”的战略目标。到2032年,努力建成全球领先的水果生态科技型公司,最终成为全球领先的农业生态科技型平台公司,具体而言,第一个“三年计划”(2024-2026)目标是“立足品牌优势,成为品质首选”,为此持续聚焦水果零售事业并聚力品牌升级焕新,同时,将进一步拓展门店数量,提高终端零售额,拓展心享会员人数。 2024半年报中,公司透露上半年对近6000家加盟门店进行了全面焕新升级,此外积极布局小红书、抖音等新兴渠道。据北京商报,余惠勇曾透露上千家门店全面改造,于百果园而言将是以亿为单位的投入,但百果园需要以此来强化消费者的心智。 不算夸言。当期公司销售费同比增长22.6%至2.97亿元,费用率从3.8%增至5.3%,进而挤压了利润空间。但遗憾的是,一番大力改革、战略唤新,期内加盟门店收入却不增反降,从上年同期的47.32亿元降至40.12亿元。且截至2024年6月底加盟门店量6011家,较2023年底净减少70家。进入下半年关店速度更陡然加快,从6月底的6011家降至年底的5116家,短短半年关闭895家,日均关闭近5家。 单店平均营收也在下行,据南都周刊,2024上半年一共4707家集团管理的加盟店贡献约40.05亿营收,每家平均贡献额约85万元,而2023年同期4795家集团管理的加盟门店贡献47.38亿元的营收,平均每家贡献额约98.8万元。 客观而言,百果园并非不了解加盟商压力。2024年采取了“收缩战略”,关闭经营不佳门店,集中资源发展优质门店,并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暂时取消特许权使用费、提供开业补贴等。然最终效果似有杯水车薪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试问如果门店生意好,加盟商又怎会愿意搬迁甚至关门? 如上所言,加盟门店是百果园的成长基石,近千门店减少、平均收益下降,无疑会对整体业绩造成严重损害。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消费者购买水果通常选择最近的门店,门店量减少意味着选择变少。这种连锁反应一旦持续,需警惕恶性循环,2024年差强人意的业绩折射了百果园转型代价着实不小,需对自身的战略升级、实操打法进行反思纠偏,毕竟市场一日千里,容不得太多错付误判。 3 高端生意难做 除了变打法还要夯根基 古语有云:见皮相,更见骨相。同样,想要脱胎换骨、脱困新生,夯实成长根基是第一步。 “只卖好水果”,百果园以高端形象成功占据市场。然往期看,一些品控风控瑕疵消解了消费信任。 如2022年5月,百果园正处IPO阶段,却因部分门店使用变质水果制作果切、售卖发霉苹果等问题登上热搜。之后公司迅速道歉并整改,对涉事门店依据加盟管理办法停业整顿。 然质量问题并未绝迹。2023年11月,百果园子公司因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被罚款9.38万元。2024年3月,湖北经视“315”特别节目曝光,百果园门店存在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次日当鲜果售卖、将2J车厘子冒充4J售卖等乱象。对此公司再次道歉,对涉事加盟店停业整顿并全面彻查。 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5年2月11日,百果园相关投诉累计2250条,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服务方面。 如2025年1月19日,投诉编号17379412619显示,一消费者称,2025年1月19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元景花园店购买百果园分装的进口车厘子145.96元,红芭蕾草莓109.07元,回家发现大部分都有变质开裂发霉等现象,后续和门店联系,门店已只拍照少部分唯有,说只能退50元,现要求门店作出退款并且赔偿处理...... 如2025年1月24日,投诉编号17379538428显示,一消费者称昨天夜间喝酒路过百果园,拿了一盒车厘子,380多,今天早上一看价格惊呆了。JJJ的也就一斤多重,这么贵?他们线上两斤才120。我需要商家给出合理的解释与相应的补偿。 如2025年1月28日,投诉编码17379631831显示,一消费者称1月26日在百果园购买的车厘子,咬开后都是坏的,商家不给处理,商家所谓的三无退货也不履行,欺骗消费者。 (以上投诉均已经过平台审核)
诚然,消费者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曝光有滞后性、上述投诉也或有偏颇个人色彩处。然而,产品体验用户口碑是企业发展基石是不争事实。尤其水果零售业,消费者不缺选择,尤其主打高端品质的百果园,市场容错率较低,一旦信誉羽毛受损,就易影响品牌溢价。多些查漏补缺、风险敬畏总没有错。 为了挽回消费者信任,百果园迅速启动了一系列品牌升级与整改举措。在上述3月业绩发布会上,余惠勇坦承之前百果园与顾客沟通不足,这逼着百果园在好吃和便宜中间摇摆,对品牌形象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补充说,百果园发布的战略升级将会是新的分水岭。 随后公司转向“高性价比”,试图通过降毛利、砍价格来俘获市场。然从惨淡业绩看,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未能奏效,反让公司陷入更深困境。以2024上半年为例,百果园付费会员从117.1万人锐减至107.1万人,半年流失10万人。 究其原因,市场正在经历大变阵。百果园往期高端路线,本质上是通过品牌溢价获取高利润,可在消费盘整大环境下,该打法已露出疲态。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出离了经验路径,尤验战略打法的精准度高效率。高端化与性价比并不矛盾,但两者有很多不同点,百果园需警惕“高端不高端,性价比不性价比”的尴尬境地。君不见,一些生鲜电商凭借低价策略和高效供应链、线上布局,轻松抢占了市场份额。 2024上半年,百果园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仅3.2%,且毛利率为负数(-4.9%)。水果零售业毛利率本就较低,百果园走“高性价比”路线来俘获市场、规模取胜,初衷是好的,但毕竟改变了往期打法,调整转向中必然伴随让利阵痛,除了变打法更要夯根基,唯此才能真正吃透做精性价比、质价比,规模起量取胜。 4 头部韧性、电商畅想 能破后而立? 不变也不行了,放眼行业压力不止百果园一家。 以鲜丰水果为例,旗下拥有鲜丰水果、阿K果园子、水果码头、鲜果码头、杨果铺五大品牌,在全国拥有2400余家门店。然2024年8月以来,公司被媒体爆出多笔股权被法院冻结,涉资金额上亿元。企查查显示,冻结案由为“财产保全执行”,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被执行人包括鲜丰水果的两家主体公司及其创始人、董事长韩树人。此次被冻结的8笔股权总额近3亿元。 早在2019年12月,鲜丰水果就与中信证券签订辅导协议,然2021年1月终止。而此次股权被冻结,可能导致股东无法自由处置股权,公司决策效率降低等风险。 再看洪九果品,头顶“水果第一股”却因2023年财报难产,2024年3月20日被港交所停牌。2023半年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过高,反映出一定资金压力。截至停牌日股价收报1.74港元,较发行价下跌超95%。截至目前公司仍在停牌中。 “果业三巨头”均遇到了成长瓶颈,意味着传统水果生意不好做了。追其原因,用户更加务实理性,尤其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让消费者有了更多更好选择。 这也是百果园改革升级的原因所在。回望2024年,公司也有可圈可点处。如积极拓展内容电商业务,重点聚焦抖音和小红书平台。除了本地生活服务,还大力开拓抖音即时零售业务。据财报数据,2024上半年,百果园及其旗下零售门店在抖音的直播观看次数累计达到7093万次,同比增长约218.5%。抖音即时零售业务实现单月曝光量破1亿人次,单日单品销售额破50万元。 对于未来业绩改善,百果园称将对经营效率做优化,扩展水果礼品产品线,以及进一步降低加盟成本,激发加盟商持续拓展其加盟店。 在铑财看来,百果园虽遭遇业绩滑铁卢,但整体状态还是好于鲜丰水果、洪九果品,这体现出其头部的抗压韧性。作为知名连锁品牌,百果园在电商领域具备天然优势,如高品牌知名度、强供应链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严格的品质管控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能力等。若能一步一脚印、保持战略韧性,假以时日业绩改善、轻模式转型、培育出一条成长新路径也未可知。 都说不破不立,破后而立。但愿2024年的营利双降、首亏,只是百果园转型路上的一个小插曲。磨底筑底后,是起跳向上还是持续下坠,考验余惠勇、百果园的抗压力、市场敏锐度、战略纠偏及战术柔性。改变必须更准些、更高效些、代价才能更小些。 疾风吹劲草、百炼才成钢,2025年两者能否逆风翻盘、来一场漂亮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