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粮食产量达500.1亿斤

新华财经

1周前

辽宁建立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等品牌标准,新增区域公用品牌7个;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强镇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新增河蟹、绒山羊2个百亿级产业。

新华财经沈阳2月11日电(记者李宇佳)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消息,2024年,辽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在部分地区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然达到500.1亿斤,成为历史第3高产年;亩均单产931.9斤,稳居粮食主产省第2位。

2024年,辽宁全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其中,现代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辽宁新建改造第3代日光温室和新型钢骨架冷棚10万亩,支持200个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开展智能化设施升级改造,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0个;新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6个、居全国第一;全国最大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成投产;设施果蔬、肉类、海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为经济增长作出了有力支撑。

辽宁持续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大省,重点推进粮油、畜禽、水产3个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提档升级,全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710亿元,同比增长7%;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增长7.1%;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壮大。辽宁建立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等品牌标准,新增区域公用品牌7个;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强镇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新增河蟹、绒山羊2个百亿级产业。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建设4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组建1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辽宁创新团队。

此外,辽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提速,启动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实施项目2113个,完成投资317亿元;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新建美丽宜居村1056个。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辽宁建立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等品牌标准,新增区域公用品牌7个;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强镇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新增河蟹、绒山羊2个百亿级产业。

新华财经沈阳2月11日电(记者李宇佳)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消息,2024年,辽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在部分地区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然达到500.1亿斤,成为历史第3高产年;亩均单产931.9斤,稳居粮食主产省第2位。

2024年,辽宁全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其中,现代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辽宁新建改造第3代日光温室和新型钢骨架冷棚10万亩,支持200个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开展智能化设施升级改造,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0个;新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6个、居全国第一;全国最大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成投产;设施果蔬、肉类、海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为经济增长作出了有力支撑。

辽宁持续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大省,重点推进粮油、畜禽、水产3个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提档升级,全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710亿元,同比增长7%;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增长7.1%;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壮大。辽宁建立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等品牌标准,新增区域公用品牌7个;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强镇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新增河蟹、绒山羊2个百亿级产业。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建设4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组建1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辽宁创新团队。

此外,辽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提速,启动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实施项目2113个,完成投资317亿元;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新建美丽宜居村1056个。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