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港股涨得人头晕目眩
芝麻大事儿
1周前
这个数据Wind刚好可以查到,我贴下,1月13日以来,“港股卖空成交占比”从18.16%降至12.32%,和中金“不降反升”的结论是相反的,不清楚背后是啥情况。
港股最近涨得人头晕目眩。
到昨天恒生指数涨至21522点,超过2024年11月8日的高点。从1月14日开始算,涨幅是14.03%。
恒生科技更猛,涨了25.22%,进入技术性牛市,已经很接近去年10月7日的最高点了。
此时此刻,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港股还能不能继续涨?”,以及“手中的港股基金要不要止盈?”
周末刷到
中金的一篇研报
,提供了几个蛮有意思的数据,分享下~
(1)港股拥挤了吗?
从两个指标来判断,
一个是技术指标——RSI。
这个指标,大家应该不陌生,“相对强弱指标”,衡量过去一段时间市场是超买还是超卖。
看历史数据,指标超过70是超买,低于30是超卖。
1月中旬以来,这个指标从32.1快速升到69.8,已经逼近“70”的超买位置。毫无疑问,港股超买了,短期涨幅较大。
但也没必要太担心,看红圈圈出来的几个地方,突破70后都会习惯性的往上冲一冲。“RSI逼近70”只能说港股短期涨幅较大,但不能因此就说见顶了。
另一个是“卖空成交占比”。
港股可以卖空,也会公布卖空成交额,可以计算卖空成交占全市场成交的比例。
看历史趋势,恒生指数行情和“卖空成交占比”成反比。
港股涨的时候,卖空成交占比会逐渐下降,当卖空占比低到一定程度后,也通常对应着行情的阶段性顶部。
港股跌的时候,卖空成交占比会逐渐上升,越跌做空的资金越多,当卖空占比高到一定程度后,也通常对应着行情的阶段性底部。
这是一个追涨杀跌的趋势性指标,可以通过指标的极值位置判断行情的拐点。
但中金统计发现,这次不一样,随着行情上涨,按理来说卖空交易占比会下降,但这次却不降反升,意思是做空的力量比较强大,也比较头铁,还越涨越做空了,这体现了投资者内部的分歧,一部分人强烈看多,恒指都超买了;另一部分人强烈看空,越涨做空的资金越多。
但咋说呢,
这个数据Wind刚好可以查到,我贴下,1月13日以来,“港股卖空成交占比”从18.16%降至12.32%,和中金“不降反升”的结论是相反的,不清楚背后是啥情况。
和中金一样,对这个数据做5日移动平均,拉下过去3年的数据,是这样:
随着港股行情一路上涨,卖空成交占比持续下降,从“18%”降至“14.5%”,虽然离“13%”的偏低位置还有距离,但也不远了。
投资者中并没有啥强烈分歧,行情越涨,看空的资金越少,和之前没有啥不一样。
(2)外资的态度
同样没啥不一样的还有外资的态度,
虽然DeepSeek破圈,不少外资大行看多中国资产,但主动型海外基金(蓝线)依然在持续流出港股。
(3)中金的预测
再看中金的预测,
从“风险溢价率”的角度出发,中金测算,因为行情上涨,恒指的风险溢价率已经从一月中旬的7.8%回落到6.9%,接近去年5月高点时的位置(6.7%),但离10月初的高位(6%)还有一定距离。
对应到点位上,中金测算,若风险溢价率回落到6.7%,对应恒指21600点;若回落到6%,对应恒指23000点。
今天,恒生指数的收盘价是21522点,从风险溢价率的角度来说,已经相当于涨到2024年5月的高位,再涨下去就是挑战2024年10月的高位。
总结起来,
虽然DeepSeek破圈,外资强烈看多中国资产,但从行动上来看,
主动型外资依然在持续流出港股,言行并不一致。
行情上,
这次也没啥不一样,
随着行情持续上涨,RSI指标显示恒指已经进入“超买”区间,意思是短期涨幅较大,“卖空成交占比”也持续下降,但离偏低位置还有一定距离,
行情短期内可能已经走到深水期。
再看具体行情,
恒生科技指数已经接近去年10月7日的最高点,这个位置多多少少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
但把时间拉长,恒生科技指数也不过5287点,离最高点(10945)还有翻倍的潜在空间。
就看你怎么选了,相信“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叙事逻辑,认为能回到前期高点,那潜在空间还很大。
认为“这次没啥不一样,将来也可能没啥不一样”,多个指标显示行情已经走到深水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右下角点个【在看】和【赞
】再走吧
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
这个数据Wind刚好可以查到,我贴下,1月13日以来,“港股卖空成交占比”从18.16%降至12.32%,和中金“不降反升”的结论是相反的,不清楚背后是啥情况。
港股最近涨得人头晕目眩。
到昨天恒生指数涨至21522点,超过2024年11月8日的高点。从1月14日开始算,涨幅是14.03%。
恒生科技更猛,涨了25.22%,进入技术性牛市,已经很接近去年10月7日的最高点了。
此时此刻,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港股还能不能继续涨?”,以及“手中的港股基金要不要止盈?”
周末刷到
中金的一篇研报
,提供了几个蛮有意思的数据,分享下~
(1)港股拥挤了吗?
从两个指标来判断,
一个是技术指标——RSI。
这个指标,大家应该不陌生,“相对强弱指标”,衡量过去一段时间市场是超买还是超卖。
看历史数据,指标超过70是超买,低于30是超卖。
1月中旬以来,这个指标从32.1快速升到69.8,已经逼近“70”的超买位置。毫无疑问,港股超买了,短期涨幅较大。
但也没必要太担心,看红圈圈出来的几个地方,突破70后都会习惯性的往上冲一冲。“RSI逼近70”只能说港股短期涨幅较大,但不能因此就说见顶了。
另一个是“卖空成交占比”。
港股可以卖空,也会公布卖空成交额,可以计算卖空成交占全市场成交的比例。
看历史趋势,恒生指数行情和“卖空成交占比”成反比。
港股涨的时候,卖空成交占比会逐渐下降,当卖空占比低到一定程度后,也通常对应着行情的阶段性顶部。
港股跌的时候,卖空成交占比会逐渐上升,越跌做空的资金越多,当卖空占比高到一定程度后,也通常对应着行情的阶段性底部。
这是一个追涨杀跌的趋势性指标,可以通过指标的极值位置判断行情的拐点。
但中金统计发现,这次不一样,随着行情上涨,按理来说卖空交易占比会下降,但这次却不降反升,意思是做空的力量比较强大,也比较头铁,还越涨越做空了,这体现了投资者内部的分歧,一部分人强烈看多,恒指都超买了;另一部分人强烈看空,越涨做空的资金越多。
但咋说呢,
这个数据Wind刚好可以查到,我贴下,1月13日以来,“港股卖空成交占比”从18.16%降至12.32%,和中金“不降反升”的结论是相反的,不清楚背后是啥情况。
和中金一样,对这个数据做5日移动平均,拉下过去3年的数据,是这样:
随着港股行情一路上涨,卖空成交占比持续下降,从“18%”降至“14.5%”,虽然离“13%”的偏低位置还有距离,但也不远了。
投资者中并没有啥强烈分歧,行情越涨,看空的资金越少,和之前没有啥不一样。
(2)外资的态度
同样没啥不一样的还有外资的态度,
虽然DeepSeek破圈,不少外资大行看多中国资产,但主动型海外基金(蓝线)依然在持续流出港股。
(3)中金的预测
再看中金的预测,
从“风险溢价率”的角度出发,中金测算,因为行情上涨,恒指的风险溢价率已经从一月中旬的7.8%回落到6.9%,接近去年5月高点时的位置(6.7%),但离10月初的高位(6%)还有一定距离。
对应到点位上,中金测算,若风险溢价率回落到6.7%,对应恒指21600点;若回落到6%,对应恒指23000点。
今天,恒生指数的收盘价是21522点,从风险溢价率的角度来说,已经相当于涨到2024年5月的高位,再涨下去就是挑战2024年10月的高位。
总结起来,
虽然DeepSeek破圈,外资强烈看多中国资产,但从行动上来看,
主动型外资依然在持续流出港股,言行并不一致。
行情上,
这次也没啥不一样,
随着行情持续上涨,RSI指标显示恒指已经进入“超买”区间,意思是短期涨幅较大,“卖空成交占比”也持续下降,但离偏低位置还有一定距离,
行情短期内可能已经走到深水期。
再看具体行情,
恒生科技指数已经接近去年10月7日的最高点,这个位置多多少少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
但把时间拉长,恒生科技指数也不过5287点,离最高点(10945)还有翻倍的潜在空间。
就看你怎么选了,相信“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叙事逻辑,认为能回到前期高点,那潜在空间还很大。
认为“这次没啥不一样,将来也可能没啥不一样”,多个指标显示行情已经走到深水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右下角点个【在看】和【赞
】再走吧
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港股涨得人头晕目眩
芝麻大事儿
1周前
比黄金涨得还猛!多品牌回应是否调价
中新经纬
4天前
港股,又大涨!
中国基金报
3天前
最后6分钟,“20CM”涨停!
东方财富网
2小时前
全面爆发!A股成交额再度突破2万亿元 算力概念掀涨停潮
上海证券报
9小时前
上汽官宣与华为签约 采用这种模式深度合作
上观新闻
10小时前
炸裂!大增超300%,巨头All in“AI+云”
数据宝
17小时前
A股风格转向? 电池产业链逆势活跃 AI相关概念回调
中国证券报
2025-02-22 02:17
AI眼镜爆拉!高增长潜力+低PB概念股来了
证券时报网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