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亚,能带领广汽转型成功吗?

智车科技

10小时前

一整套连招下来,我们确实能感觉到,冯总想带领广汽变革的魄力。...主打高端的新能源品牌昊铂,第一炮未打响,后面前途未卜;入局最早,销量最多的的“埃安”也在进行艰难的“由B到C”的转型。

能不能成功,得持保留态度。毕竟广汽面临的危机,可能是空前的。

正文

冯兴亚还是上任了。

事实上去年开始,对于广汽新任董事长是谁就有着各种传闻。

甚至有消息说,一汽集团的总经理会空降广汽。

只是最终来看,广汽选出了更加稳妥的方案,由总经理冯兴亚升任董事长。

或许对于广汽来说,有些问题只有内部人才有可能解决。

怎么这么说?我们再聊聊广汽。

第一顺位冯兴亚

可以说,冯兴亚确实是目前最适合接位的人选。

2004年,冯兴亚加入广汽集团,从一线销售干起,2016年升任广汽集团总经理,同年,曾庆洪上任广汽集团董事长。

两个人作为搭档,共同开启了广汽为期8年的高光时刻。

2016年,广汽年销165万辆,营收约500亿元,到了2023年,广汽销量为250万辆,营收约1300亿。

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说确实优秀。

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20年的老广汽人,冯兴亚或许知道广汽哪里有问题。

事实上,冯兴亚在正式上任前就开始了新动作。

一是宣布启动“番禺行动”。

将广汽集团总部由市中心,搬到生产一线番禺汽车城。

结合冯兴亚的说法来看,此举就一个目的,发展自主品牌。目标是到2027年,广汽自主品牌要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

二是实行新的干部制度。

集团干部开始推行竞聘上岗,以业绩为考核指标,并全面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

这对国企来说,可不多见。

背后也在表明,广汽开始向市场化转变,借此提高集团整体的效率。

这“两把火”烧得非常旺、非常有势,这也给冯兴亚上任做好了铺垫。

2月6日,上任两天后,冯兴亚以新任董事长身份点燃了第三把火。

对广汽的未来做了明确规划,表示要“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三大重点任务。

一整套连招下来,我们确实能感觉到,冯总想带领广汽变革的魄力。

但是能不能成功,得持保留态度。

毕竟广汽面临的危机,可能是空前的。

广汽的崩塌属于主动“掉队”

摆在冯兴亚面前的是,广汽集团20年来首次亏损。

并且,是瀑布式的暴亏。

根据广汽集团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来看,集团净利润同比至高减少81%,扣非后净利润至高减少231%。

非常夸张。

至于原因,这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表面来看,是广汽集团引以为傲的,传统合资车卖不动了。

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广汽的销量和利润都靠着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但2024年,“广汽两田”销量都下滑了20%以上,销量的暴跌,也直接拖累了整个广汽集团的利润。

但是如果深层次来看,广汽的问题其实不仅仅只是合资车的问题。

而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结构性问题。

从前董事长曾庆洪的“犀利”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所在。

比如: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汽车的40~60%,那我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其他车企)想早点死那就早点降价、降多点。”

“我们广汽建议政府部门考虑,研究一下油电同权。”

结合高管言论以及实际的表现可以看到,广汽在市场方面,更多的选择在燃油车市场;技术层面,缺乏关键技术,卷不了价格;品牌战略方面,规划长期偏科。

总结起来就是:

广汽集团在销量下滑与利润缩减时,不顾行业和市场趋势的转变,没有平衡好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发展,这才导致了广汽全方位脱节。

也就是广汽的主动“掉队”。

而冯兴亚,就是要带领广汽大踏步赶上。

缺乏灵魂的广汽可能还没触底

舆论场一直在问及,广汽的灵魂是什么?

只是,广汽还没回答好这个问题。

主打高端的新能源品牌昊铂,第一炮未打响,后面前途未卜;入局最早,销量最多的的“埃安”也在进行艰难的“由B到C”的转型。

在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前,广汽的销量只会继续下滑。

今年1月,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有9905辆,同比近乎腰斩。

或许,广汽也在积极“找灵魂”。

去年年底,广汽集团与华为正式官宣新一轮深化合作协议。

成立了GH公司,计划在产品定义、设计、开发、营销策略、生态展开全面合作,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

只是,要说的话,华为已经有了四界。

像极狐、阿维塔、东风岚图、方程豹等华为已经上车。

从讯息来看,今年还会有上汽、上汽奥迪,一汽奥迪等会推出“含华”量颇高车型。

既然都是华为的灵魂,广汽的优势在哪里呢?

作为广汽集团的掌舵者,冯兴亚说过,“广汽是汽车行业的一个老兵,改革与转型,一直是支撑广汽发展的主旋律。”

我们看到了冯兴亚改革转型的动作。

只是我们依然有些担心,在内部经营都有惯性,外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来得及吗?

祝福冯兴亚,也期待冯总领导下的广汽。

原文标题 : 冯兴亚,能带领广汽转型成功吗?| 电动势

一整套连招下来,我们确实能感觉到,冯总想带领广汽变革的魄力。...主打高端的新能源品牌昊铂,第一炮未打响,后面前途未卜;入局最早,销量最多的的“埃安”也在进行艰难的“由B到C”的转型。

能不能成功,得持保留态度。毕竟广汽面临的危机,可能是空前的。

正文

冯兴亚还是上任了。

事实上去年开始,对于广汽新任董事长是谁就有着各种传闻。

甚至有消息说,一汽集团的总经理会空降广汽。

只是最终来看,广汽选出了更加稳妥的方案,由总经理冯兴亚升任董事长。

或许对于广汽来说,有些问题只有内部人才有可能解决。

怎么这么说?我们再聊聊广汽。

第一顺位冯兴亚

可以说,冯兴亚确实是目前最适合接位的人选。

2004年,冯兴亚加入广汽集团,从一线销售干起,2016年升任广汽集团总经理,同年,曾庆洪上任广汽集团董事长。

两个人作为搭档,共同开启了广汽为期8年的高光时刻。

2016年,广汽年销165万辆,营收约500亿元,到了2023年,广汽销量为250万辆,营收约1300亿。

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说确实优秀。

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20年的老广汽人,冯兴亚或许知道广汽哪里有问题。

事实上,冯兴亚在正式上任前就开始了新动作。

一是宣布启动“番禺行动”。

将广汽集团总部由市中心,搬到生产一线番禺汽车城。

结合冯兴亚的说法来看,此举就一个目的,发展自主品牌。目标是到2027年,广汽自主品牌要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

二是实行新的干部制度。

集团干部开始推行竞聘上岗,以业绩为考核指标,并全面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

这对国企来说,可不多见。

背后也在表明,广汽开始向市场化转变,借此提高集团整体的效率。

这“两把火”烧得非常旺、非常有势,这也给冯兴亚上任做好了铺垫。

2月6日,上任两天后,冯兴亚以新任董事长身份点燃了第三把火。

对广汽的未来做了明确规划,表示要“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三大重点任务。

一整套连招下来,我们确实能感觉到,冯总想带领广汽变革的魄力。

但是能不能成功,得持保留态度。

毕竟广汽面临的危机,可能是空前的。

广汽的崩塌属于主动“掉队”

摆在冯兴亚面前的是,广汽集团20年来首次亏损。

并且,是瀑布式的暴亏。

根据广汽集团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来看,集团净利润同比至高减少81%,扣非后净利润至高减少231%。

非常夸张。

至于原因,这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表面来看,是广汽集团引以为傲的,传统合资车卖不动了。

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广汽的销量和利润都靠着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但2024年,“广汽两田”销量都下滑了20%以上,销量的暴跌,也直接拖累了整个广汽集团的利润。

但是如果深层次来看,广汽的问题其实不仅仅只是合资车的问题。

而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结构性问题。

从前董事长曾庆洪的“犀利”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所在。

比如: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汽车的40~60%,那我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其他车企)想早点死那就早点降价、降多点。”

“我们广汽建议政府部门考虑,研究一下油电同权。”

结合高管言论以及实际的表现可以看到,广汽在市场方面,更多的选择在燃油车市场;技术层面,缺乏关键技术,卷不了价格;品牌战略方面,规划长期偏科。

总结起来就是:

广汽集团在销量下滑与利润缩减时,不顾行业和市场趋势的转变,没有平衡好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发展,这才导致了广汽全方位脱节。

也就是广汽的主动“掉队”。

而冯兴亚,就是要带领广汽大踏步赶上。

缺乏灵魂的广汽可能还没触底

舆论场一直在问及,广汽的灵魂是什么?

只是,广汽还没回答好这个问题。

主打高端的新能源品牌昊铂,第一炮未打响,后面前途未卜;入局最早,销量最多的的“埃安”也在进行艰难的“由B到C”的转型。

在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前,广汽的销量只会继续下滑。

今年1月,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有9905辆,同比近乎腰斩。

或许,广汽也在积极“找灵魂”。

去年年底,广汽集团与华为正式官宣新一轮深化合作协议。

成立了GH公司,计划在产品定义、设计、开发、营销策略、生态展开全面合作,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

只是,要说的话,华为已经有了四界。

像极狐、阿维塔、东风岚图、方程豹等华为已经上车。

从讯息来看,今年还会有上汽、上汽奥迪,一汽奥迪等会推出“含华”量颇高车型。

既然都是华为的灵魂,广汽的优势在哪里呢?

作为广汽集团的掌舵者,冯兴亚说过,“广汽是汽车行业的一个老兵,改革与转型,一直是支撑广汽发展的主旋律。”

我们看到了冯兴亚改革转型的动作。

只是我们依然有些担心,在内部经营都有惯性,外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来得及吗?

祝福冯兴亚,也期待冯总领导下的广汽。

原文标题 : 冯兴亚,能带领广汽转型成功吗?| 电动势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