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近日牵头一个投资者财团,向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提出高达974亿美元的收购要约,意图重新掌控这家AI巨头。然而,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迅速回应,以一句“不如让我们收购X”的反讽,将这场资本博弈推向高潮。
马斯克的律师Marc Toberoff证实,该收购要约已于本周一提交至OpenAI董事会。马斯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是时候让OpenAI回归其曾经的开源、以安全为核心的公益使命了。我们将确保这一目标实现。”
此次竞购由马斯克旗下的AI公司xAI主导,若交易达成,xAI可能与OpenAI合并,形成一个更具竞争力的AI生态。此外,马斯克还获得了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和8VC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好莱坞公司Endeavor的首席执行官Ari Emanuel也通过其投资基金参与了这笔交易。
Toberoff透露,马斯克财团已准备好匹配或超越任何更高的竞标价格,显示出其志在必得的决心。
面对马斯克的收购要约,奥尔特曼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迅速回应:“不了,谢谢。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花97.4亿美元收购推特(现X平台)。”这一调侃式回应不仅暗指马斯克曾以440亿美元高溢价收购推特(现估值缩水至94亿美元),也表明OpenAI对此次收购的坚决拒绝。
马斯克与OpenAI的纠葛由来已久。作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马斯克因理念不合于2018年退出公司,并多次公开批评OpenAI的商业化转型。2024年2月,马斯克正式起诉OpenAI及奥尔特曼等人,指控其违反了2015年创立时的合同协议,背离了开源与非营利的初衷。
OpenAI成立于2015年,最初是一家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安全发展。然而,随着研发成本的飙升,OpenAI于2019年成立营利性子公司,以吸引外部投资。去年12月,OpenAI宣布重组计划,拟将营利性业务转型为特拉华州公益企业(PBC),同时保留非营利实体作为股东。
OpenAI的重组计划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非营利实体的估值问题。马斯克的974亿美元报价,直接为这一估值设定了极高的基准。今年1月,其律师Toberoff致信加州和特拉华州司法部长,要求对OpenAI进行公开竞标,以确保非营利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
OpenAI对此回应称,马斯克的法律诉求毫无根据,并强调非营利实体将在转型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全部股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去年12月披露的文件显示,马斯克曾支持公司转型为营利性实体,但因无法掌控公司而选择退出。
目前,OpenAI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去年10月,该公司以157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了66亿美元,并计划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最多400亿美元,估值或高达3000亿美元。然而,马斯克的介入为这一进程增添了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收购是否成功,马斯克的举动已对OpenAI的转型计划构成实质性干扰。其设定的高估值基准可能迫使OpenAI支付更高对价,从而影响其资本运作和战略布局。
这场围绕OpenAI控制权的资本博弈,不仅是马斯克与奥尔特曼个人恩怨的延续,更是AI行业商业化与公益使命冲突的缩影。随着听证会日期的临近,加州与特拉华州司法部门的裁决或将决定OpenAI的未来走向。而在硅谷的权力游戏中,真正的胜负从不取决于会议室里的谈判,而在于谁能重新定义规则本身。
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近日牵头一个投资者财团,向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提出高达974亿美元的收购要约,意图重新掌控这家AI巨头。然而,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迅速回应,以一句“不如让我们收购X”的反讽,将这场资本博弈推向高潮。
马斯克的律师Marc Toberoff证实,该收购要约已于本周一提交至OpenAI董事会。马斯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是时候让OpenAI回归其曾经的开源、以安全为核心的公益使命了。我们将确保这一目标实现。”
此次竞购由马斯克旗下的AI公司xAI主导,若交易达成,xAI可能与OpenAI合并,形成一个更具竞争力的AI生态。此外,马斯克还获得了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和8VC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好莱坞公司Endeavor的首席执行官Ari Emanuel也通过其投资基金参与了这笔交易。
Toberoff透露,马斯克财团已准备好匹配或超越任何更高的竞标价格,显示出其志在必得的决心。
面对马斯克的收购要约,奥尔特曼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迅速回应:“不了,谢谢。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花97.4亿美元收购推特(现X平台)。”这一调侃式回应不仅暗指马斯克曾以440亿美元高溢价收购推特(现估值缩水至94亿美元),也表明OpenAI对此次收购的坚决拒绝。
马斯克与OpenAI的纠葛由来已久。作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马斯克因理念不合于2018年退出公司,并多次公开批评OpenAI的商业化转型。2024年2月,马斯克正式起诉OpenAI及奥尔特曼等人,指控其违反了2015年创立时的合同协议,背离了开源与非营利的初衷。
OpenAI成立于2015年,最初是一家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安全发展。然而,随着研发成本的飙升,OpenAI于2019年成立营利性子公司,以吸引外部投资。去年12月,OpenAI宣布重组计划,拟将营利性业务转型为特拉华州公益企业(PBC),同时保留非营利实体作为股东。
OpenAI的重组计划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非营利实体的估值问题。马斯克的974亿美元报价,直接为这一估值设定了极高的基准。今年1月,其律师Toberoff致信加州和特拉华州司法部长,要求对OpenAI进行公开竞标,以确保非营利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
OpenAI对此回应称,马斯克的法律诉求毫无根据,并强调非营利实体将在转型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全部股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去年12月披露的文件显示,马斯克曾支持公司转型为营利性实体,但因无法掌控公司而选择退出。
目前,OpenAI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去年10月,该公司以157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了66亿美元,并计划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最多400亿美元,估值或高达3000亿美元。然而,马斯克的介入为这一进程增添了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收购是否成功,马斯克的举动已对OpenAI的转型计划构成实质性干扰。其设定的高估值基准可能迫使OpenAI支付更高对价,从而影响其资本运作和战略布局。
这场围绕OpenAI控制权的资本博弈,不仅是马斯克与奥尔特曼个人恩怨的延续,更是AI行业商业化与公益使命冲突的缩影。随着听证会日期的临近,加州与特拉华州司法部门的裁决或将决定OpenAI的未来走向。而在硅谷的权力游戏中,真正的胜负从不取决于会议室里的谈判,而在于谁能重新定义规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