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换挡”,销量业绩双滑坡,冯兴亚接棒能否破局?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7小时前

冯兴亚自2004年起就在广汽集团任职,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曾在国内汽车市场风光无限的广汽集团,现陷入发展困境。年销量从高峰时的250万辆骤降,营收和净利润也大幅缩水。在此背景下,掌舵多年的“一把手”曾庆洪卸任,冯兴亚接棒,广汽集团开启新征程,但前路或仍布满荆棘。

2月5日,广汽集团(601238.SH、02238.HK)发布公告,曾庆洪因到龄退休,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等一系列职务。曾庆洪在广汽集团工作长达28年,担任一把手约8年半的汽车行业“老兵”,其卸任之际,广汽集团的发展状况引发市场关注。

从辉煌到低谷,销量业绩双折戟

回顾曾庆洪掌舵时期,广汽集团的销量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6年,广汽集团连同合营、联营公司汽车销量达165.01万辆,同比增长26.96%,增速在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中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也有所提升。次年,集团汽车产销首次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均21%,销量增幅依旧领先国内六大汽车集团,市场占有率升至7%。随后的2018年,销量继续增长至214.79万辆。即便在2019年车市遇冷时,广汽集团销量虽有所下降,但表现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后几年,销量也维持在200万辆以上,并在2023年达到250.5万辆的阶段性高峰。

但辉煌未能延续,2024年广汽集团销量暴跌至200.31万辆,同比下降20.04%,一下子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

从旗下主要车企来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广汽本田2024年销量为47.06万辆,同比下降26.52%;广汽丰田销量达95万辆,同比下降22.32万辆;广汽埃安销量为37.49万辆,同比下降21.9%。仅广汽传祺销量实现微增,为41.46万辆,同比增长1.99%。

据悉,销量下滑的同时,广汽集团的业绩也出现断崖式下跌。2016-2018年,广汽集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净利润更是连续突破60亿元、100亿元大关。但2019年开始,公司盈利情况急转直下,虽然在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但净利润增长幅度与收入增速并不匹配。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08%。

而2024年的业绩预告更是令人揪心,广汽集团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8亿元-12亿元,同比减少72.91%-81.94%;扣非净利润预计为-33亿元至-47亿元,同比减少192.37%-231.56%,创下自201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年度首次亏损。

对于业绩下滑,广汽集团表示,汽车行业价格内卷、竞争格局剧变,导致汽车销量减少。同时,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及投资企业追加销售补贴等商务政策的投入约180亿元,进而又压缩了利润空间。

具体来看,2024年转让部分参股公司股权,股权转让收益和参股公司估值变化,以及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因素,虽然同比有所上升,但仍难以扭转整体业绩下滑的局面。

如今,在曾庆洪卸任的同时,广汽集团选举冯兴亚为新任董事长。冯兴亚自2004年起就在广汽集团任职,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目前,现面临的是一个销量和业绩双滑坡的广汽集团,挑战巨大。

积极求变,能否重回增长轨道?

不过,广汽集团也在积极求变。2025年1月14日,冯兴亚通过社交媒体透露了广汽与华为的合作进展。广汽董事会批准了与华为合作的《关于GH项目的议案》,注册资本金15亿元,双方已联合办公,计划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首款产品定位为30万元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此项合作能否成为广汽集团的“救命稻草”,帮助广汽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回增长轨道,仍需拭目以待。

而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广汽集团参股25%的合创汽车经营困难,截至2024年11月末,合创汽车营收同比下滑75%,利润亏损达11亿元,近两年累计亏损近30亿元。2024年合创汽车仅卖出4602辆,合创汽车涉及大量立案信息,金额高达32亿元。广汽集团需为其提供借款支付员工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旗下广汽埃安还要承接合创汽车产品售后服务业务。

并且,2024年12月3日,广汽集团宣布向控股股东广汽工业出售联营广州巨湾技研18.82%股权。近两年,巨湾技研业绩大额亏损,2023年,该公司利润总额亏损5.3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亏损4.49亿元。

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加速的当下,广汽集团曾经的目标——到“十四五”期末(2025年)产销量达330万辆,挑战365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25%;到2030年产销超475万辆、营业收入(汇总口径)1万亿元、利税1000亿元,成为世界一流科技企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实现难度较大。

从宏观经济因素考量,商用车受环境和政策影响下的波动性亦较高。2021年受排放法规切换及前期消费透支等影响,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6.6%至479.3万辆,其中货车为主要拉降因素,同期销量同比下降8.5%至428.8万辆。2022年,受疫情反复影响,且油价维持高位,国内货运行业竞争等多种因素共同使得商用车市场低位运行,当年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18.5万辆和330.0万辆,同比分别大幅下降31.9%和31.2%。

2023年中国商用车销量为403.1万辆,同比增长22.1%;2024年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中汽协分析指出,由于投资减弱,加之当前运价依然偏低,商用车终端市场换车需求动力不足,导致市场表现相对疲弱。

股价下跌,市值缩水

近年来,广汽集团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不佳,从2021年开始,广汽集团的股价明显呈下跌趋势。以A股为例,2021年年初,广汽集团A股股价一度达到13.50元/股左右,但截至2025年2月7日收盘,其股价仅为7.80元/股,较前期高点下跌了约42%。港股方面,广汽集团港股股价自2021年以来也持续走低,从2021年年初的10.50港元/股下跌至2025年2月7日的6.20港元/股,跌幅接近41%。

而股价的下跌直接导致了广汽集团市值的大幅缩水。具体来看,2021年年初,广汽集团A股总市值曾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港股总市值也超过1000亿港元。然而,截至2025年2月7日,广汽集团A股总市值仅为636.84亿元人民币,港股总市值为359.64亿港元,较2021年年初分别缩水了约36%和64%。

从基金持仓情况来看,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对广汽集团的信心也在逐渐减弱。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广汽集团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5家为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广汽集团A股流通股的比例约为10%。然而,到了2024年年末,广汽集团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公募基金的数量减少至2家,合计持股比例降至约5%。港股方面,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市值的大幅缩水,基金持仓数量减少等因素使公司再融资受阻,并对市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广汽集团未来发展堪忧。

据交银国际报告分析,广汽集团上行风险是自主品牌利润改善超预期,下行风险是合资品牌销量持续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以2024年9月为例,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只有7%。这也让受困于“大象转身”慢的主流合资的零售份额进一步下滑至历史最低点28.3%。

其中,长期以来被视为广汽集团利润“奶牛”的日系品牌,2024年9月零售份额整体下降至12.6%,较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并且,2024年第3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96亿元,同环比转亏;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32亿元,亏损环比扩大。

广汽集团“换挡”,面对销量业绩双滑坡,股价下跌、市值缩水等情况,冯兴亚接棒能否破局?(《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冯兴亚自2004年起就在广汽集团任职,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曾在国内汽车市场风光无限的广汽集团,现陷入发展困境。年销量从高峰时的250万辆骤降,营收和净利润也大幅缩水。在此背景下,掌舵多年的“一把手”曾庆洪卸任,冯兴亚接棒,广汽集团开启新征程,但前路或仍布满荆棘。

2月5日,广汽集团(601238.SH、02238.HK)发布公告,曾庆洪因到龄退休,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等一系列职务。曾庆洪在广汽集团工作长达28年,担任一把手约8年半的汽车行业“老兵”,其卸任之际,广汽集团的发展状况引发市场关注。

从辉煌到低谷,销量业绩双折戟

回顾曾庆洪掌舵时期,广汽集团的销量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6年,广汽集团连同合营、联营公司汽车销量达165.01万辆,同比增长26.96%,增速在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中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也有所提升。次年,集团汽车产销首次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均21%,销量增幅依旧领先国内六大汽车集团,市场占有率升至7%。随后的2018年,销量继续增长至214.79万辆。即便在2019年车市遇冷时,广汽集团销量虽有所下降,但表现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后几年,销量也维持在200万辆以上,并在2023年达到250.5万辆的阶段性高峰。

但辉煌未能延续,2024年广汽集团销量暴跌至200.31万辆,同比下降20.04%,一下子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

从旗下主要车企来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广汽本田2024年销量为47.06万辆,同比下降26.52%;广汽丰田销量达95万辆,同比下降22.32万辆;广汽埃安销量为37.49万辆,同比下降21.9%。仅广汽传祺销量实现微增,为41.46万辆,同比增长1.99%。

据悉,销量下滑的同时,广汽集团的业绩也出现断崖式下跌。2016-2018年,广汽集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净利润更是连续突破60亿元、100亿元大关。但2019年开始,公司盈利情况急转直下,虽然在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但净利润增长幅度与收入增速并不匹配。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08%。

而2024年的业绩预告更是令人揪心,广汽集团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8亿元-12亿元,同比减少72.91%-81.94%;扣非净利润预计为-33亿元至-47亿元,同比减少192.37%-231.56%,创下自201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年度首次亏损。

对于业绩下滑,广汽集团表示,汽车行业价格内卷、竞争格局剧变,导致汽车销量减少。同时,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及投资企业追加销售补贴等商务政策的投入约180亿元,进而又压缩了利润空间。

具体来看,2024年转让部分参股公司股权,股权转让收益和参股公司估值变化,以及收到的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因素,虽然同比有所上升,但仍难以扭转整体业绩下滑的局面。

如今,在曾庆洪卸任的同时,广汽集团选举冯兴亚为新任董事长。冯兴亚自2004年起就在广汽集团任职,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目前,现面临的是一个销量和业绩双滑坡的广汽集团,挑战巨大。

积极求变,能否重回增长轨道?

不过,广汽集团也在积极求变。2025年1月14日,冯兴亚通过社交媒体透露了广汽与华为的合作进展。广汽董事会批准了与华为合作的《关于GH项目的议案》,注册资本金15亿元,双方已联合办公,计划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首款产品定位为30万元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此项合作能否成为广汽集团的“救命稻草”,帮助广汽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回增长轨道,仍需拭目以待。

而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广汽集团参股25%的合创汽车经营困难,截至2024年11月末,合创汽车营收同比下滑75%,利润亏损达11亿元,近两年累计亏损近30亿元。2024年合创汽车仅卖出4602辆,合创汽车涉及大量立案信息,金额高达32亿元。广汽集团需为其提供借款支付员工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旗下广汽埃安还要承接合创汽车产品售后服务业务。

并且,2024年12月3日,广汽集团宣布向控股股东广汽工业出售联营广州巨湾技研18.82%股权。近两年,巨湾技研业绩大额亏损,2023年,该公司利润总额亏损5.3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亏损4.49亿元。

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加速的当下,广汽集团曾经的目标——到“十四五”期末(2025年)产销量达330万辆,挑战365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25%;到2030年产销超475万辆、营业收入(汇总口径)1万亿元、利税1000亿元,成为世界一流科技企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实现难度较大。

从宏观经济因素考量,商用车受环境和政策影响下的波动性亦较高。2021年受排放法规切换及前期消费透支等影响,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6.6%至479.3万辆,其中货车为主要拉降因素,同期销量同比下降8.5%至428.8万辆。2022年,受疫情反复影响,且油价维持高位,国内货运行业竞争等多种因素共同使得商用车市场低位运行,当年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18.5万辆和330.0万辆,同比分别大幅下降31.9%和31.2%。

2023年中国商用车销量为403.1万辆,同比增长22.1%;2024年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中汽协分析指出,由于投资减弱,加之当前运价依然偏低,商用车终端市场换车需求动力不足,导致市场表现相对疲弱。

股价下跌,市值缩水

近年来,广汽集团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不佳,从2021年开始,广汽集团的股价明显呈下跌趋势。以A股为例,2021年年初,广汽集团A股股价一度达到13.50元/股左右,但截至2025年2月7日收盘,其股价仅为7.80元/股,较前期高点下跌了约42%。港股方面,广汽集团港股股价自2021年以来也持续走低,从2021年年初的10.50港元/股下跌至2025年2月7日的6.20港元/股,跌幅接近41%。

而股价的下跌直接导致了广汽集团市值的大幅缩水。具体来看,2021年年初,广汽集团A股总市值曾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港股总市值也超过1000亿港元。然而,截至2025年2月7日,广汽集团A股总市值仅为636.84亿元人民币,港股总市值为359.64亿港元,较2021年年初分别缩水了约36%和64%。

从基金持仓情况来看,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对广汽集团的信心也在逐渐减弱。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广汽集团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5家为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广汽集团A股流通股的比例约为10%。然而,到了2024年年末,广汽集团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公募基金的数量减少至2家,合计持股比例降至约5%。港股方面,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市值的大幅缩水,基金持仓数量减少等因素使公司再融资受阻,并对市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广汽集团未来发展堪忧。

据交银国际报告分析,广汽集团上行风险是自主品牌利润改善超预期,下行风险是合资品牌销量持续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以2024年9月为例,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只有7%。这也让受困于“大象转身”慢的主流合资的零售份额进一步下滑至历史最低点28.3%。

其中,长期以来被视为广汽集团利润“奶牛”的日系品牌,2024年9月零售份额整体下降至12.6%,较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并且,2024年第3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96亿元,同环比转亏;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32亿元,亏损环比扩大。

广汽集团“换挡”,面对销量业绩双滑坡,股价下跌、市值缩水等情况,冯兴亚接棒能否破局?(《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