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周 洲
设计/ 赵昊然
2月10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06.SH,下称东风股份)以8.03元/股收盘,强势涨停。
与之相关的东风科技、东安动力等股票皆涨停。
同日,长安汽车(000625.SZ)以14.18元/股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73%。
这是由于东风股份、长安汽车分别在2月9日分别发布了间接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的公告,引发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重组的猜想和确认。
一家新的汽车央企即将诞生。
2024年,东风公司总销量为248万辆,同比增长2.5%,自主品牌销量为137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55%,出口24.6万辆;长安汽车2024年长安汽车的销量为268.3万辆,同比增长5.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223万辆,占总销量的83%,出口53.6万辆。
长江流域的两大汽车央企合并,将打造年销量达500万辆、出口达100万辆规模的新汽车集团。
按照体量,这有可能是中国排名第一的汽车集团。
汽车商业评论分别从接近长安汽车和东风公司的人士处获悉,2月9日两家公司发布重组公告以来,两家企业的员工们都还处在适应的状态。
接近东风公司的人士对汽车商业评论称,目前来看重组消息对东风公司的影响并不大,包括智新科技、东风鸿泰、东风电子、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在内的零部件事业部还在内部整合,外部大整合未必能在短时间会波及到。
“目前确定的是,整合后,部分相同的产品或者低水平的产品,肯定要被淘汰。”该人士称。
接近长安汽车的人士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还没有具体的整合消息,毕竟整合的消息出得很急。
接近东风公司的人士亦对汽车商业评论称,此次整合决策时间很短暂,东风部分中高层并没有收到过任何消息。
但接近长安汽车的人士强调,此次主导整合的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装集团)旗下的军工业务,全部合并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兵装集团旗下的所有汽车业务,包括长安汽车和以零部件为主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部与东风集团合并。
在业内,一北一南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兵装集团,也被称作北方工业集团和南方工业集团。
时隔26年,南北两个工业集团从一分为二,如今再合二为一。这也促成了长江中上游两大央企汽车集团的重组。
长安汽车旗下,5个自主乘用车品牌分别是:长安品牌,主要生产轿车和SUV车型,包括Lumin微车,奔奔,悦翔,逸动,长安CX、整合进来的欧尚等,价位在3.5万-15万元;启源,定位为“数智进化新汽车”,分为两个档位,以启源A05、A07为代表的价位在7.89万-16万元,以启源E07为代表的价格为20万-32万元;深蓝汽车,是从长安新能源演变出来的独立品牌,价位在10万-21万元;阿维塔,与宁德时代、华为合资的高级电动车品牌,价位在22万-43万元;引力,包括长安CS系列和UNI系列,主打节能车和混动系列,价位在6万-22万元。
凯程主要生产商用车,包括微型面包车、皮卡、商用MPV等;跨越,以微客和轻卡为主。
两个合资品牌是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
东风公司旗下包括四大自主乘用车品牌架构,分别是:东风品牌,下辖东风风神,主要是SUV节能车,价位6.5万-15万元;东风奕派,面向主流市场的电动化品牌,主要是轿车和SUV,价位13万-22万元;东风纳米,面向小型细分市场的纯电品牌,价位7万-14万元;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岚图品牌,价位19万-45万元;面向豪华电动越野市场的猛士品牌,价位63万-370万元。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的子品牌东风风行,也有轿车和SUV乘用车产品,价位为7万-23万元之间。
此外,还有以微面和MPV为主的风光,以及卡车板块的东风卡车。
三个合资品牌是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与Stellantis合资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两家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微型车小型车和各价位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竞争,比如长安启源A07和东风eπ007是13万-18万元的竞品。
两大央企汽车集团,都有自己完备的零部件体系。
长安系的中国长安,涵盖动力传动与电驱系统、智能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等多个领域,旗下有东安动力、辰致科技、南方英特、长安电子电器事业部等公司;东风的零部件体系也很全面,涉及底盘系统的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动力系统的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热管理系统的东风贝洱,电气系统的东风汽车电气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的东风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等。
有分析认为,从行政级别来看,长安汽车属于厅局级,东风公司是国资委直管的副部级单位。在建制序列和人事布局上来看,副部级的东风公司将处于领导地位,而长安系在具有优势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上,将作为主导力量。
也有分析认为,作为行政级别不对等的两方,一个现实的路径是:上市公司东风科技并给长安汽车,东风公司以股东身份入主长安汽车。
对于东风公司来说,获得了优质资源长安汽车,是更沾光的一方。
长安系和东风系的整合无疑是复杂、须待时日的。
业内人士认为,二者可以取长补短。长安的强项是自主品牌,智能化,渠道尤其是三四线渠道;东风强的主要是商用车板块,合资板块和新能源三电系统。
未来,很有可能是长安汽车和东风公司先各自独立运营,二者在电池生产和采购、智驾模块方面,有望最先实现通用和协同,然后再纵深向研发、品牌层面推进整合。
汽车商业评论梳理了近十年来部分央企整合案例,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
一、强强联合型。
2015年,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组建中国中车集团。此次合并解决了两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长期存在的研发投入重复、产能过剩、海外市场恶性竞争等问题,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016年,宝钢和武钢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一方面,重组推动钢铁去产能,两家企业重组后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超过1500万吨;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发展质量,重组后企业钢铁产量在2020年破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2016年,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下属四家上市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分别打造了集装箱全球服务集群、油气运输、综合性金融服务、码头业务等上市平台。
二、产业链纵向整合型。
2017年,神华集团与中国国电合并重组成立国家能源集团,一跃成为煤炭、电力行业的最大企业,实质上推行了多年的“煤电联营”模式。
2018年,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
重组前,中核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核电站建设和运营商,中核建则是一家纯粹的工程建设商,二者重组属于典型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三、专业化整合型。
中航电子吸收合并中航机电:2021年,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整合双方资源,成为A股市场国防军工领域历史上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
此次合并有助于优化航空工业机载板块的产业布局,推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中国稀土集团组建:2021年,中国铝业、中国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所属稀土资源整合组建中国稀土集团。
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新央企组建:2021年,通过专业化整合,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新央企成立,进一步优化了相关产业的资源配置。
中粮与中储粮进行股权合作:2022年,中粮与中储粮官宣股权合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粮食产业的协同效应。
此次兵装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中国长安与东风集团整合,属于专业化整合。
在合资现金牛萎缩、有可能变成包袱,电动化和智能化竞争升级加速的大背景下,各自为战的大企业难以在体系上应对行业和市场的快速变化。
将战略聚焦在自主品牌、在智能化上抱团,是长安、东风在新形势下整合的需要,也是如今不得不进行的尝试。(记者孟为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汽车出海,别带“996”和价格战
陈昊主导 东风乘用车销售新领导团队曝光
合资利润降七成,丰田用一招让净利润持平
新能源赛道涌现新玩家,六大巨头坐不住了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撰文/ 周 洲
设计/ 赵昊然
2月10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06.SH,下称东风股份)以8.03元/股收盘,强势涨停。
与之相关的东风科技、东安动力等股票皆涨停。
同日,长安汽车(000625.SZ)以14.18元/股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73%。
这是由于东风股份、长安汽车分别在2月9日分别发布了间接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的公告,引发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重组的猜想和确认。
一家新的汽车央企即将诞生。
2024年,东风公司总销量为248万辆,同比增长2.5%,自主品牌销量为137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55%,出口24.6万辆;长安汽车2024年长安汽车的销量为268.3万辆,同比增长5.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223万辆,占总销量的83%,出口53.6万辆。
长江流域的两大汽车央企合并,将打造年销量达500万辆、出口达100万辆规模的新汽车集团。
按照体量,这有可能是中国排名第一的汽车集团。
汽车商业评论分别从接近长安汽车和东风公司的人士处获悉,2月9日两家公司发布重组公告以来,两家企业的员工们都还处在适应的状态。
接近东风公司的人士对汽车商业评论称,目前来看重组消息对东风公司的影响并不大,包括智新科技、东风鸿泰、东风电子、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在内的零部件事业部还在内部整合,外部大整合未必能在短时间会波及到。
“目前确定的是,整合后,部分相同的产品或者低水平的产品,肯定要被淘汰。”该人士称。
接近长安汽车的人士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还没有具体的整合消息,毕竟整合的消息出得很急。
接近东风公司的人士亦对汽车商业评论称,此次整合决策时间很短暂,东风部分中高层并没有收到过任何消息。
但接近长安汽车的人士强调,此次主导整合的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装集团)旗下的军工业务,全部合并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兵装集团旗下的所有汽车业务,包括长安汽车和以零部件为主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部与东风集团合并。
在业内,一北一南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兵装集团,也被称作北方工业集团和南方工业集团。
时隔26年,南北两个工业集团从一分为二,如今再合二为一。这也促成了长江中上游两大央企汽车集团的重组。
长安汽车旗下,5个自主乘用车品牌分别是:长安品牌,主要生产轿车和SUV车型,包括Lumin微车,奔奔,悦翔,逸动,长安CX、整合进来的欧尚等,价位在3.5万-15万元;启源,定位为“数智进化新汽车”,分为两个档位,以启源A05、A07为代表的价位在7.89万-16万元,以启源E07为代表的价格为20万-32万元;深蓝汽车,是从长安新能源演变出来的独立品牌,价位在10万-21万元;阿维塔,与宁德时代、华为合资的高级电动车品牌,价位在22万-43万元;引力,包括长安CS系列和UNI系列,主打节能车和混动系列,价位在6万-22万元。
凯程主要生产商用车,包括微型面包车、皮卡、商用MPV等;跨越,以微客和轻卡为主。
两个合资品牌是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
东风公司旗下包括四大自主乘用车品牌架构,分别是:东风品牌,下辖东风风神,主要是SUV节能车,价位6.5万-15万元;东风奕派,面向主流市场的电动化品牌,主要是轿车和SUV,价位13万-22万元;东风纳米,面向小型细分市场的纯电品牌,价位7万-14万元;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岚图品牌,价位19万-45万元;面向豪华电动越野市场的猛士品牌,价位63万-370万元。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的子品牌东风风行,也有轿车和SUV乘用车产品,价位为7万-23万元之间。
此外,还有以微面和MPV为主的风光,以及卡车板块的东风卡车。
三个合资品牌是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与Stellantis合资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两家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微型车小型车和各价位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竞争,比如长安启源A07和东风eπ007是13万-18万元的竞品。
两大央企汽车集团,都有自己完备的零部件体系。
长安系的中国长安,涵盖动力传动与电驱系统、智能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等多个领域,旗下有东安动力、辰致科技、南方英特、长安电子电器事业部等公司;东风的零部件体系也很全面,涉及底盘系统的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动力系统的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热管理系统的东风贝洱,电气系统的东风汽车电气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的东风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等。
有分析认为,从行政级别来看,长安汽车属于厅局级,东风公司是国资委直管的副部级单位。在建制序列和人事布局上来看,副部级的东风公司将处于领导地位,而长安系在具有优势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上,将作为主导力量。
也有分析认为,作为行政级别不对等的两方,一个现实的路径是:上市公司东风科技并给长安汽车,东风公司以股东身份入主长安汽车。
对于东风公司来说,获得了优质资源长安汽车,是更沾光的一方。
长安系和东风系的整合无疑是复杂、须待时日的。
业内人士认为,二者可以取长补短。长安的强项是自主品牌,智能化,渠道尤其是三四线渠道;东风强的主要是商用车板块,合资板块和新能源三电系统。
未来,很有可能是长安汽车和东风公司先各自独立运营,二者在电池生产和采购、智驾模块方面,有望最先实现通用和协同,然后再纵深向研发、品牌层面推进整合。
汽车商业评论梳理了近十年来部分央企整合案例,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
一、强强联合型。
2015年,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组建中国中车集团。此次合并解决了两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长期存在的研发投入重复、产能过剩、海外市场恶性竞争等问题,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016年,宝钢和武钢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一方面,重组推动钢铁去产能,两家企业重组后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超过1500万吨;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发展质量,重组后企业钢铁产量在2020年破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2016年,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下属四家上市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分别打造了集装箱全球服务集群、油气运输、综合性金融服务、码头业务等上市平台。
二、产业链纵向整合型。
2017年,神华集团与中国国电合并重组成立国家能源集团,一跃成为煤炭、电力行业的最大企业,实质上推行了多年的“煤电联营”模式。
2018年,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
重组前,中核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核电站建设和运营商,中核建则是一家纯粹的工程建设商,二者重组属于典型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三、专业化整合型。
中航电子吸收合并中航机电:2021年,中航电子与中航机电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整合双方资源,成为A股市场国防军工领域历史上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
此次合并有助于优化航空工业机载板块的产业布局,推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中国稀土集团组建:2021年,中国铝业、中国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所属稀土资源整合组建中国稀土集团。
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新央企组建:2021年,通过专业化整合,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新央企成立,进一步优化了相关产业的资源配置。
中粮与中储粮进行股权合作:2022年,中粮与中储粮官宣股权合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粮食产业的协同效应。
此次兵装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中国长安与东风集团整合,属于专业化整合。
在合资现金牛萎缩、有可能变成包袱,电动化和智能化竞争升级加速的大背景下,各自为战的大企业难以在体系上应对行业和市场的快速变化。
将战略聚焦在自主品牌、在智能化上抱团,是长安、东风在新形势下整合的需要,也是如今不得不进行的尝试。(记者孟为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汽车出海,别带“996”和价格战
陈昊主导 东风乘用车销售新领导团队曝光
合资利润降七成,丰田用一招让净利润持平
新能源赛道涌现新玩家,六大巨头坐不住了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