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就再不上市就破产?曾两度冲击IPO的企业被传跑路

IPO在线

16小时前

起码就目前的各方面新闻来看,起码近年来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企业好像还没有上市后马上经营恶化到直接失联的情况,这点是否相对来说还是值得欣慰的。

来源:投行实务观(ID:touhangswg)

原创:投行实务观

曾经在自动驾驶领域风光无限、备受瞩目的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最近突然被传出已经跑路的消息!这一消息可真像一颗炸弹。毕竟,纵目科技可不是一家籍籍无名的小公司,它曾怀揣着上市的梦想,两次冲击IPO,一次剑指科创板,一次瞄准港股 ,吸引了无数投资者和行业人士的目光。如今却传出这样的负面消息,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此前两度IPO申报

1、科创板IPO为首战

时光回溯到2022年11月23日 ,纵目科技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正式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向着科创板发起冲击。

当时的自动驾驶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本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纵目科技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自然吸引了众多目光。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在自动驾驶领域早早布局,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积累,已经构建了智能驾驶系统核心软硬件全栈开发和量产能力。其具备L2级别自动泊车辅助功能的产品在近二十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年出货量超过10万套,在国内自主品牌融合泊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0% 。在高级别自主泊车领域,更是具有先发优势,是业内少数较早获得整车厂商 L4 级封闭园区低速智能驾驶量产项目的供应商之一。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9-2021年,纵目科技的营收呈现出翻倍级增长,分别约为4,966万元、8,383万元和2.27亿元,复合增长率超114.01%。尽管尚未盈利,但其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实力,让市场对其充满信心。

此次冲刺科创板,纵目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211万股,募资20亿元,计划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2、转战港股:再次冲刺资本市场

然而,科创板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9月21日,纵目科技和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请文件,纵目科技的科创板之旅自此宣告终止。

仅仅半年之后,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再次踏上了IPO的征程,这一次,它将目标瞄准了港交所 。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BNPPARIBAS。

从招股书来看,纵目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地位依然显著。按 2022 年乘用车 ADAS 解决方案销售收入计,在总部位于中国内地的所有供货商中排名第五 。2021 - 2023 年,其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48.7%,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在技术研发方面,截至 2023 年年底,拥有 227 项已授权专利及 241 项专利申请,在海外拥有 1 项已授权专利及 7 项专利申请,其中 90 项授权专利及 128 项专利申请与 L2 + 级自动驾驶功能有关 。研发人员占比超过 58%,研发实力不容小觑。

此外,纵目科技还推出了一些新的业务亮点。2024 年 1 月,推出了以充电与储能叠加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型移动能源解决方案 —— 蚕丛机器人 FlashBot (闪电宝),目前正在推动量产 。这一创新产品为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打开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也成为其吸引投资者的一大卖点。

不过纵目科技的港股IPO申请也最终于2024年9月失效,原因可能为:

管理层变动与合规问题:科创板申报期间认定的高管钱海斌离职未披露,核心技术人员两年内流失过半(原4人中2人离职),违反港股上市规则中管理层需稳定的要求;

以及外资实控人资质争议:实控人唐锐为美籍华人,其子公司厦门运晨曾持有测绘资质但被注销,引发外资企业合规性质疑。

风云突变:被传跑路,真相几何?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曾经的辉煌如过眼云烟,如今的纵目科技深陷危机的泥沼。从2023年10月到11月,公司就已进入 “低功耗模式”,员工们只能拿到封顶1万元的最低工资,而且工资发放还被延迟到次月 25 日 。这对于许多员工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更糟糕的还在后头。

2024年11月,公司宣布因业务未达预期,自本月起暂停工资发放,只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员工们陷入了恐慌之中。12 月,情况进一步恶化,员工们连2024年12月的最低工资都拿不到了,社保与公积金也被断缴 。对于那些背负着房租房贷的员工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生活的压力瞬间变得无比沉重。

不仅如此,2025年2月8日,纵目科技员工收到行政通知,公司将在当天18点后断电封楼,员工必须在此之前取走私人物品或办理离职证明。这一通知让员工们彻底陷入了绝望。有疑似员工的更在网上发帖控诉:

而此时,创始人唐锐的失联更是让公司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据报道,唐锐手机关机,未回应采访问题,有爆料称其已经远遁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纵目科技的实控人就是美国国籍,就是我们投行实务观此前文章中聊到过的IPO企业是外籍人士的这样的情况,只能说这样的企业让人有所担忧其上市动机,有时候确实不算是杞人忧天:

传闻背后的真实困境

纵目科技经营不善的深层次原因恐怕原因落脚在如下方面:

从技术层面来看,纵目科技虽然在自动泊车技术方面起家较早,但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上却显得滞后。据员工爆料,纵目泊车技术栈停留在2022年水平,“高阶智驾提案被唐锐否决”,这使得公司错失了转型的最佳窗口 。在竞争激烈的自动驾驶行业,技术的停滞不前无疑是致命的。随着华为、特斯拉等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不断突破,纵目科技的技术优势逐渐被削弱,市场份额也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纵目科技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自动驾驶领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大力投入,还有众多新兴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实力,给纵目科技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纵目科技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客户订单也不断流失。

资金链断裂则是压垮纵目科技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2023年,纵目科技的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经营现金流量连续三年为负。研发支出高企、销售成本巨大以及市场营收增长缓慢,使得公司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尽管公司多次进行融资,但仍然无法填补这个巨大的资金黑洞。在无法获得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公司的运营陷入了困境,最终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

此外,公司的战略决策失误也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24 年,纵目科技大力发展充电机器人业务,试图开辟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低速园区机器人与乘用车智驾技术路线差异巨大,押注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 FlashBot 业务,使得公司资源倾斜导致主业进一步失血 。而且,充电机器人业务的市场反应冷淡,设想中的商业模式至今仍未实现,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纵目科技IPO的案例其实也算是对此前注册制的一种反思,不过好的一点是纵目科技最终被拦在了科创板的大门外。那我们不妨想想,假如这样的企业真的上市了,是不是他们也有可能就拿着募集资金跑路呢?

此外,起码就目前的各方面新闻来看,起码近年来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企业好像还没有上市后马上经营恶化到直接失联的情况,这点是否相对来说还是值得欣慰的。

各位朋友,微信公众号改了新规则,这样很多朋友将看不到我们的文章。只有将我们公众号“设为星标”,我们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设置方法如下:

1、进入IPO在线公众号页面,单击右上角

2、选择设为星标

▼喜欢本篇文章 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精品文章推荐:

IPO潜规则最全版本(建议了解)

对赌协议悄然变味,你不得不留意的18大条款!

最全关于财务分析及价值投资精华总结(好文建议收藏!)

关于IPO流程知识完全整理

财务造假手段及核查要点

干货|企业IPO财务审核要点(收藏版)

中国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全见版,建议所有人收藏!)

一文读懂IPO现场检查,八个必知要点全掌握!

史上最透彻关于财务分析的超级深度全解析

版权事宜、商务合作及投稿联系方式:

zhanguocike@163.com或QQ:565385239

起码就目前的各方面新闻来看,起码近年来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企业好像还没有上市后马上经营恶化到直接失联的情况,这点是否相对来说还是值得欣慰的。

来源:投行实务观(ID:touhangswg)

原创:投行实务观

曾经在自动驾驶领域风光无限、备受瞩目的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最近突然被传出已经跑路的消息!这一消息可真像一颗炸弹。毕竟,纵目科技可不是一家籍籍无名的小公司,它曾怀揣着上市的梦想,两次冲击IPO,一次剑指科创板,一次瞄准港股 ,吸引了无数投资者和行业人士的目光。如今却传出这样的负面消息,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此前两度IPO申报

1、科创板IPO为首战

时光回溯到2022年11月23日 ,纵目科技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正式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向着科创板发起冲击。

当时的自动驾驶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本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纵目科技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自然吸引了众多目光。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在自动驾驶领域早早布局,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积累,已经构建了智能驾驶系统核心软硬件全栈开发和量产能力。其具备L2级别自动泊车辅助功能的产品在近二十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年出货量超过10万套,在国内自主品牌融合泊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0% 。在高级别自主泊车领域,更是具有先发优势,是业内少数较早获得整车厂商 L4 级封闭园区低速智能驾驶量产项目的供应商之一。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9-2021年,纵目科技的营收呈现出翻倍级增长,分别约为4,966万元、8,383万元和2.27亿元,复合增长率超114.01%。尽管尚未盈利,但其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实力,让市场对其充满信心。

此次冲刺科创板,纵目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211万股,募资20亿元,计划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2、转战港股:再次冲刺资本市场

然而,科创板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9月21日,纵目科技和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请文件,纵目科技的科创板之旅自此宣告终止。

仅仅半年之后,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再次踏上了IPO的征程,这一次,它将目标瞄准了港交所 。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BNPPARIBAS。

从招股书来看,纵目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地位依然显著。按 2022 年乘用车 ADAS 解决方案销售收入计,在总部位于中国内地的所有供货商中排名第五 。2021 - 2023 年,其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48.7%,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在技术研发方面,截至 2023 年年底,拥有 227 项已授权专利及 241 项专利申请,在海外拥有 1 项已授权专利及 7 项专利申请,其中 90 项授权专利及 128 项专利申请与 L2 + 级自动驾驶功能有关 。研发人员占比超过 58%,研发实力不容小觑。

此外,纵目科技还推出了一些新的业务亮点。2024 年 1 月,推出了以充电与储能叠加自动驾驶技术的新型移动能源解决方案 —— 蚕丛机器人 FlashBot (闪电宝),目前正在推动量产 。这一创新产品为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打开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也成为其吸引投资者的一大卖点。

不过纵目科技的港股IPO申请也最终于2024年9月失效,原因可能为:

管理层变动与合规问题:科创板申报期间认定的高管钱海斌离职未披露,核心技术人员两年内流失过半(原4人中2人离职),违反港股上市规则中管理层需稳定的要求;

以及外资实控人资质争议:实控人唐锐为美籍华人,其子公司厦门运晨曾持有测绘资质但被注销,引发外资企业合规性质疑。

风云突变:被传跑路,真相几何?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曾经的辉煌如过眼云烟,如今的纵目科技深陷危机的泥沼。从2023年10月到11月,公司就已进入 “低功耗模式”,员工们只能拿到封顶1万元的最低工资,而且工资发放还被延迟到次月 25 日 。这对于许多员工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更糟糕的还在后头。

2024年11月,公司宣布因业务未达预期,自本月起暂停工资发放,只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员工们陷入了恐慌之中。12 月,情况进一步恶化,员工们连2024年12月的最低工资都拿不到了,社保与公积金也被断缴 。对于那些背负着房租房贷的员工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生活的压力瞬间变得无比沉重。

不仅如此,2025年2月8日,纵目科技员工收到行政通知,公司将在当天18点后断电封楼,员工必须在此之前取走私人物品或办理离职证明。这一通知让员工们彻底陷入了绝望。有疑似员工的更在网上发帖控诉:

而此时,创始人唐锐的失联更是让公司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据报道,唐锐手机关机,未回应采访问题,有爆料称其已经远遁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纵目科技的实控人就是美国国籍,就是我们投行实务观此前文章中聊到过的IPO企业是外籍人士的这样的情况,只能说这样的企业让人有所担忧其上市动机,有时候确实不算是杞人忧天:

传闻背后的真实困境

纵目科技经营不善的深层次原因恐怕原因落脚在如下方面:

从技术层面来看,纵目科技虽然在自动泊车技术方面起家较早,但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上却显得滞后。据员工爆料,纵目泊车技术栈停留在2022年水平,“高阶智驾提案被唐锐否决”,这使得公司错失了转型的最佳窗口 。在竞争激烈的自动驾驶行业,技术的停滞不前无疑是致命的。随着华为、特斯拉等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不断突破,纵目科技的技术优势逐渐被削弱,市场份额也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纵目科技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自动驾驶领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大力投入,还有众多新兴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实力,给纵目科技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纵目科技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客户订单也不断流失。

资金链断裂则是压垮纵目科技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2023年,纵目科技的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经营现金流量连续三年为负。研发支出高企、销售成本巨大以及市场营收增长缓慢,使得公司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尽管公司多次进行融资,但仍然无法填补这个巨大的资金黑洞。在无法获得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公司的运营陷入了困境,最终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

此外,公司的战略决策失误也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24 年,纵目科技大力发展充电机器人业务,试图开辟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低速园区机器人与乘用车智驾技术路线差异巨大,押注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 FlashBot 业务,使得公司资源倾斜导致主业进一步失血 。而且,充电机器人业务的市场反应冷淡,设想中的商业模式至今仍未实现,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纵目科技IPO的案例其实也算是对此前注册制的一种反思,不过好的一点是纵目科技最终被拦在了科创板的大门外。那我们不妨想想,假如这样的企业真的上市了,是不是他们也有可能就拿着募集资金跑路呢?

此外,起码就目前的各方面新闻来看,起码近年来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企业好像还没有上市后马上经营恶化到直接失联的情况,这点是否相对来说还是值得欣慰的。

各位朋友,微信公众号改了新规则,这样很多朋友将看不到我们的文章。只有将我们公众号“设为星标”,我们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设置方法如下:

1、进入IPO在线公众号页面,单击右上角

2、选择设为星标

▼喜欢本篇文章 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精品文章推荐:

IPO潜规则最全版本(建议了解)

对赌协议悄然变味,你不得不留意的18大条款!

最全关于财务分析及价值投资精华总结(好文建议收藏!)

关于IPO流程知识完全整理

财务造假手段及核查要点

干货|企业IPO财务审核要点(收藏版)

中国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全见版,建议所有人收藏!)

一文读懂IPO现场检查,八个必知要点全掌握!

史上最透彻关于财务分析的超级深度全解析

版权事宜、商务合作及投稿联系方式:

zhanguocike@163.com或QQ:565385239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