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Electrical Over-Stress,电性过应力)是指电子元件或系统因承受超出其设计范围的电压、电流或功率而导致的损坏或失效。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越来越先进、操作电压越来越低以及系统功能越来越复杂,EOS (Electrical Over Stress,过度电性应力) 更容易窜到系统内部导致损坏。多年来,EOS一直是科技产业产品故障率最高的原因之一。
但就解决时间和成本而言,发生EOS的代价过于昂贵,因此在大多数的排查中,会提供产品中的失效器件给供应商,供应商利用专业的测量与分析设备来判断失效现象,并找寻根本原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否则极可能会影响整个产品的长期可靠性。
EOS(过度电性应力)通常由以下异常情况引起:
1. 电压超出限制:若超过元件的耐压极限,可能会引起绝缘体被击穿或元件受损。
2. 电流超出承受限度:若超过元件的负荷能力,可能会导致元件过热或被烧坏。
3. 功率超出散热能力:若超过元件的散热限制,可能会引起热失效。
EOS的常见原因主要有:
静电放电(ESD):人体或设备产生静电放电,导致瞬间大电流的出现。
电源波动:电压或电流的不稳定,突然变化超出器件的承受范围。
短路或开路:电路异常引发电流或电压的异常情况。
设计缺陷:电路设计不恰当,使得元件处于极限工作状态。
EOS产生的影响:
性能降低:元件参数发生偏移或出现功能问题。
损坏严重:元件被烧毁或电路板受损。
系统崩溃: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作。
防护措施
采用保护元件:例如使用TVS二极管(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熔断器等。
改进电路设计:保证组件运行在安全的界限内。
静电放电防护:利用防静电的设备和材料。
进行测试与验证:确保系统具备抵抗EOS的能力。
当产品发生失效,怀疑是EOS导致时,接下来要怎么排查?
分析排查EOS(Electrical Over-Stress,电性过应力)的原因需要系统性地检查电路设计、工作环境、测试过程及失效现象。以下是具体的分析排查思路,供参考:
1. 确认失效现象
失效模式:检查元件是否烧坏、穿孔、短路或断路。
失效位置:定位失效的具体元件或电路区域。
失效时间:记录失效时间点(如上电瞬间、工作过程中或断电后)。
2. 检查电路设计
检查元件电压电流:确保故障组件的电压和电流在其规定的范围内。
电源稳定性评估:审视电源是否保持恒定,以及是否存有电压峰值或不稳定现象。
验证保护元件:确认是否安装了TVS二极管、熔断器、稳压二极管等防护装置。
审视PCB设计:检查高电压与低电压信号线是否过于接近,以及地线布局是否恰当。
3. 分析工作环境
静电放电(ESD):检查工作环境是否存在静电风险,是否使用了防静电措施。
温度与湿度:确认环境是否导致元件过热或受潮。
电磁干扰(EMI):检查是否存在强电磁干扰,导致电压或电流异常。
4. 测试过程排查
上电测试:检查上电瞬间是否存在电压或电流冲击。
负载测试:确认负载变化是否导致电流或电压超出范围。
信号完整性测试:检查信号是否存在过冲、振铃等现象。
热测试:确认元件是否因过热而失效。
5. 失效分析工具
示波器:用于捕获电压和电流的波动,以分析是否有异常情况。
热成像仪:用于侦测电路中的高温区域,判断是否因过热而失效。
ESD测试仪:用于检测静电放电是否超出安全范围。
X射线或显微镜:用于检查损坏元件的内部构造,以确定是否由EOS引起。
6. 常见EOS原因总结
电压或电流异常:电源问题导致超出正常范围。
静电放电损害:ESD事件致使元件受损。
设计上的不足:保护电路设计不充分或元件选择失误。
外界干扰因素:电磁干扰或环境问题引起设备异常。
测试过程失误:测试时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
7. 改进措施
设计改进:引入保护电路,保障元件在安全区间运作。
测试强化:增设ESD测试、浪涌测试等稳定性检验。
环境优化:实施防静电措施,减少外界干扰。
培训与规范:提升设计及测试团队的EOS防护意识。
据调查,EOS的常见原因包括热插拔、电压过高、电源突波以及焊接错误。大多数损坏并非出现在器件制造阶段,而是在PCB/模组组装阶段(大约30%)或使用阶段(大约40%)。
在分析EOS问题时,关键在于详细描述事件经过和提供量化数据,例如异常是如何被发现的?能否重现?使用场景是什么?突波可能的路径和能量大小,以及IC损坏的具体情况(封装/打线/芯片烧毁)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使EOS分析更为精确。
以图中案例为例,收集损坏的样品后发现,大多数IC烧毁都是由单一器件熔毁造成的。通过使用surge设备复现相同的烧毁情况,我们得知是由于受到约7A的8/20µs能量冲击导致损坏。建议采用IPP大于7A的防护器件,这可以改善超过60%的EOS问题。
将TVS(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比作保险丝,一旦TVS损坏,可以通过复现方法确定遭受的突波能量大小,进而选择更合适的TVS。只要在设计时在端口或电源中加入适当的TVS防护元件,就能在事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系统产品损坏或死机,从而减少损失和成本,同时减少客户退货问题,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原文标题 : 技术解析,什么是EOS,怎么排查?和ESD有什么关系?
EOS(Electrical Over-Stress,电性过应力)是指电子元件或系统因承受超出其设计范围的电压、电流或功率而导致的损坏或失效。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越来越先进、操作电压越来越低以及系统功能越来越复杂,EOS (Electrical Over Stress,过度电性应力) 更容易窜到系统内部导致损坏。多年来,EOS一直是科技产业产品故障率最高的原因之一。
但就解决时间和成本而言,发生EOS的代价过于昂贵,因此在大多数的排查中,会提供产品中的失效器件给供应商,供应商利用专业的测量与分析设备来判断失效现象,并找寻根本原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否则极可能会影响整个产品的长期可靠性。
EOS(过度电性应力)通常由以下异常情况引起:
1. 电压超出限制:若超过元件的耐压极限,可能会引起绝缘体被击穿或元件受损。
2. 电流超出承受限度:若超过元件的负荷能力,可能会导致元件过热或被烧坏。
3. 功率超出散热能力:若超过元件的散热限制,可能会引起热失效。
EOS的常见原因主要有:
静电放电(ESD):人体或设备产生静电放电,导致瞬间大电流的出现。
电源波动:电压或电流的不稳定,突然变化超出器件的承受范围。
短路或开路:电路异常引发电流或电压的异常情况。
设计缺陷:电路设计不恰当,使得元件处于极限工作状态。
EOS产生的影响:
性能降低:元件参数发生偏移或出现功能问题。
损坏严重:元件被烧毁或电路板受损。
系统崩溃: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作。
防护措施
采用保护元件:例如使用TVS二极管(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熔断器等。
改进电路设计:保证组件运行在安全的界限内。
静电放电防护:利用防静电的设备和材料。
进行测试与验证:确保系统具备抵抗EOS的能力。
当产品发生失效,怀疑是EOS导致时,接下来要怎么排查?
分析排查EOS(Electrical Over-Stress,电性过应力)的原因需要系统性地检查电路设计、工作环境、测试过程及失效现象。以下是具体的分析排查思路,供参考:
1. 确认失效现象
失效模式:检查元件是否烧坏、穿孔、短路或断路。
失效位置:定位失效的具体元件或电路区域。
失效时间:记录失效时间点(如上电瞬间、工作过程中或断电后)。
2. 检查电路设计
检查元件电压电流:确保故障组件的电压和电流在其规定的范围内。
电源稳定性评估:审视电源是否保持恒定,以及是否存有电压峰值或不稳定现象。
验证保护元件:确认是否安装了TVS二极管、熔断器、稳压二极管等防护装置。
审视PCB设计:检查高电压与低电压信号线是否过于接近,以及地线布局是否恰当。
3. 分析工作环境
静电放电(ESD):检查工作环境是否存在静电风险,是否使用了防静电措施。
温度与湿度:确认环境是否导致元件过热或受潮。
电磁干扰(EMI):检查是否存在强电磁干扰,导致电压或电流异常。
4. 测试过程排查
上电测试:检查上电瞬间是否存在电压或电流冲击。
负载测试:确认负载变化是否导致电流或电压超出范围。
信号完整性测试:检查信号是否存在过冲、振铃等现象。
热测试:确认元件是否因过热而失效。
5. 失效分析工具
示波器:用于捕获电压和电流的波动,以分析是否有异常情况。
热成像仪:用于侦测电路中的高温区域,判断是否因过热而失效。
ESD测试仪:用于检测静电放电是否超出安全范围。
X射线或显微镜:用于检查损坏元件的内部构造,以确定是否由EOS引起。
6. 常见EOS原因总结
电压或电流异常:电源问题导致超出正常范围。
静电放电损害:ESD事件致使元件受损。
设计上的不足:保护电路设计不充分或元件选择失误。
外界干扰因素:电磁干扰或环境问题引起设备异常。
测试过程失误:测试时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
7. 改进措施
设计改进:引入保护电路,保障元件在安全区间运作。
测试强化:增设ESD测试、浪涌测试等稳定性检验。
环境优化:实施防静电措施,减少外界干扰。
培训与规范:提升设计及测试团队的EOS防护意识。
据调查,EOS的常见原因包括热插拔、电压过高、电源突波以及焊接错误。大多数损坏并非出现在器件制造阶段,而是在PCB/模组组装阶段(大约30%)或使用阶段(大约40%)。
在分析EOS问题时,关键在于详细描述事件经过和提供量化数据,例如异常是如何被发现的?能否重现?使用场景是什么?突波可能的路径和能量大小,以及IC损坏的具体情况(封装/打线/芯片烧毁)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使EOS分析更为精确。
以图中案例为例,收集损坏的样品后发现,大多数IC烧毁都是由单一器件熔毁造成的。通过使用surge设备复现相同的烧毁情况,我们得知是由于受到约7A的8/20µs能量冲击导致损坏。建议采用IPP大于7A的防护器件,这可以改善超过60%的EOS问题。
将TVS(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比作保险丝,一旦TVS损坏,可以通过复现方法确定遭受的突波能量大小,进而选择更合适的TVS。只要在设计时在端口或电源中加入适当的TVS防护元件,就能在事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系统产品损坏或死机,从而减少损失和成本,同时减少客户退货问题,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原文标题 : 技术解析,什么是EOS,怎么排查?和ESD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