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光伏板块底部明确,拐点临近

新华财经

1天前

新华财经北京2月10日电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在光伏板块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业已触底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而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且有望受益于潜在的改革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新华财经北京2月10日电 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在光伏板块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业已触底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而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且有望受益于潜在的改革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重点推荐:

1)量价拐点: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市场化出清持续推进,行业库存有望逐步消化,在需求稳步复苏的催化下,产业链价格和产销有望迎来整体修复,且低成本、新技术龙头厂商有望受益于格局优化,实现率先盈利反转。

2)新技术新市场从1到10:在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推动下,BC电池、无银浆料等新产品有望迎来加速增长,并带动设备、辅材等环节需求放量,颗粒硅等具备明显优势的差异化产品也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该机构具体指出,2024年中以来,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通过出台政策、自律倡议和减产措施,以缓和行业供需矛盾,缓解“内卷式”竞争压力,推动库存去化和价值量企稳,成效逐步显现。据SMM、Solarzoom等第三方机构统计,目前国内光伏硅料行业开工率已降至35%-40%,组件库存较24Q3高点已下降15%以上,光伏玻璃产能较24年6月高点已下降23%;同时,光伏硅料、硅片成交价较2024年底前低点亦有10%-15%回升,国内组件集采市场定标价格已于2024年12月起实现近两年首次回升,随着行业库存有望进一步去化,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光伏硅料、玻璃等主辅材价格仍有望继续回稳。此外,随着政府主管部门持续提高光伏产品技术、能耗、水耗和碳排放指标监管要求,推动落后产能整合和出清,光伏供给侧改革有望加速,建议积极关注相关潜在政策催化。

风险因素在于:光伏装机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贸易壁垒抬升;行业产能出清进度不及预期等。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2月10日电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在光伏板块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业已触底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而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且有望受益于潜在的改革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新华财经北京2月10日电 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在光伏板块业绩、基本面和估值/情绪业已触底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端有望逐步复苏并稳健增长,而供给侧通过行政约束、自律限产和市场化出清等手段,且有望受益于潜在的改革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重点推荐:

1)量价拐点: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市场化出清持续推进,行业库存有望逐步消化,在需求稳步复苏的催化下,产业链价格和产销有望迎来整体修复,且低成本、新技术龙头厂商有望受益于格局优化,实现率先盈利反转。

2)新技术新市场从1到10:在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推动下,BC电池、无银浆料等新产品有望迎来加速增长,并带动设备、辅材等环节需求放量,颗粒硅等具备明显优势的差异化产品也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该机构具体指出,2024年中以来,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通过出台政策、自律倡议和减产措施,以缓和行业供需矛盾,缓解“内卷式”竞争压力,推动库存去化和价值量企稳,成效逐步显现。据SMM、Solarzoom等第三方机构统计,目前国内光伏硅料行业开工率已降至35%-40%,组件库存较24Q3高点已下降15%以上,光伏玻璃产能较24年6月高点已下降23%;同时,光伏硅料、硅片成交价较2024年底前低点亦有10%-15%回升,国内组件集采市场定标价格已于2024年12月起实现近两年首次回升,随着行业库存有望进一步去化,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光伏硅料、玻璃等主辅材价格仍有望继续回稳。此外,随着政府主管部门持续提高光伏产品技术、能耗、水耗和碳排放指标监管要求,推动落后产能整合和出清,光伏供给侧改革有望加速,建议积极关注相关潜在政策催化。

风险因素在于:光伏装机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贸易壁垒抬升;行业产能出清进度不及预期等。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