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业绩大增,千亿市值,这家中国芯片企业凭什么逆势复苏?
砺石商业评论
15小时前
随着去库存周期的结束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升级需求,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迎来全面复苏。...显然,手机多摄与高像素主摄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成为国产CIS厂商业绩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游供应链领域,韦尔股份都占据着一席之地
。
李平 | 作者
平凡 | 编辑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营
收创历史新高
韦尔股份中国A股少有的千亿市值级别的芯片企业,截止最近一个交易日,其市值高达
1424亿人民币。
在前不久,韦尔股份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54.08亿元至258.08亿元,同比增长20.87%至22.78%,营收规模超越2021年(241.0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实现净利润31.55亿元到33.55亿元,同比增加467.
88%到503.88%;净利润为29.73亿元到31.73亿元,同比增加2054.23%到2199.15%。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韦尔股份表示,
公司图像传感器产品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和汽车自动驾驶应用市场持续渗透,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稳步成长;
同时,为更好应对产业波动影响,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链结构优化,产品毛利率逐步恢复。
2019年,韦尔股份以152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全球第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生产企业北京豪威,一跃成为中国最强的CMOS芯片厂商,而CMOS图像传感器也成为公司核心业务。
在上一轮消费电子上行周期中,CMOS图像传感器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容量不断提升。2021年,韦尔股份实现营收241.04亿元,较2018年(并购北京豪威之前)增长248%,净利润达到44.76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超过30倍。2021年7月,韦尔股份总市值一举超越3000亿元大关,成为A股芯片市值一哥。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冲击以及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影响,全球智能手机需求持续低迷。在此背景下,韦尔股份遭到需求下滑以及存货减值的双重冲击,经营业绩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韦尔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200.78亿元、210.21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9.90亿元、5.56亿元。
不难看出,在上一轮消费电子下行周期中,韦尔股份利润端降幅要远甚于其营收降幅,背后原因则在于公司销售毛利率的下滑以及存货减值损失的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韦尔股份销售毛利率由34.39%下滑至21.76%,毛利率的大幅走低成为公司净利润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幸的是,随着去库存周期的结束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升级需求,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迎来全面复苏。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Counterpoint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在此背景下,国内主要CIS厂商均走出消费电子下行周期的阴霾。
1月26日晚间,思特威所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到61亿元,同比增长103%到113%;归母净利润3.71亿元至4.17亿元,同比增长2512%到2830%。
与韦尔股份类似,思特威2024年净利润增幅要远高于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对此,思特威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同时公司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进而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显然,手机多摄与高像素主摄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成为国产CIS厂商业绩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本土厂商已经在主流50MP大底CIS产品方面实现突破,韦尔股份也迎来挑战索尼、三星的历史机遇。
2
加速攻
占高端市场
CIS(CMOS Imagine Sensor)也即CMOS图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最早应用于工业图像处理,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领域、汽车电子领域、安防等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在智能手机领域,CMOS图像传感器相当于摄像头的“眼睛”,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摄像头的成像品质。近年来,手机厂商为了提升拍照效果,不断增加摄像头的数量和功能,推动了CIS芯片需求的增长。
从竞争格局来看,手机CIS市场已经处于三强鼎立的格局,主要由索尼、三星和韦尔股份(豪威科技)三家企业主导。根据Technology sights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手机CIS市场中,索尼市场份额高达55%,三星2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韦尔股份则以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在高端图像传感器领域,索尼、三星两家大厂却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即便是国产品牌的高端旗舰机型的摄像模组中,国产CIS产品最多只会应用于副摄而非主摄。
在被韦尔股份收购之前,豪威科技在中国市场主要做中低端产品。直到2020年,豪威科技旗下OV48C作为广角传感器搭载于小米10至尊纪念版,这也是豪威科技旗下首款被用于顶级旗舰手机主摄的CMOS传感器。
此后,随着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博弈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关注供应链的安全问题,中国本土CIS厂商也迎来国产替代的机会。2023年以来,豪威科技的OV50H先后搭载于小米14系列、iQOO12系列等,且均是主摄。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头部CIS企业目前在技术方向上出现了一定分歧。其中,索尼和豪威科技以大底方案为主,三星则坚持高像素方案。相对而言,高像素方案单个像素进光减少,在夜景上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大底CIS具有更多的进光量,同时具备更高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拥有更好的虚化效果,目前已经成为旗舰机主流方案。
2023年末,豪威科技推出最新一款高端传感器新品——OV50K,首发搭载于荣耀Magic6至臻版/RSR保时捷版的主摄,成为首款登陆高端主流机型的国产大靶面CMOS传感器。
高端CIS产品拥有着极高的技术壁垒,售价高昂,利润空间十分可观。随着豪威科技在高端市场不断实现突破,韦尔股份销售毛利率也迎来持续改善。2024年前三季度,韦尔股份综合毛利率为29.61%,较上一年同期提升8.21个百分点。
从下游客户来看,索尼属于苹果手机的主要CIS供应商,三星CIS产品以自供为主,而韦尔股份主要参与除苹果和三星之外的安卓手机市场,这部分市场以小米、OPPO(含Realme)、荣耀、传音等品牌为代表,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约为59%。显然,除了国产替代这一逻辑,韦尔股份第三方的供应商身份也有助于其被更多的安卓手机厂商所接受。
2024年12月,韦尔股份在其最新《投资者交流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在智能手机市场,公司5000万像素的系列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后置主摄传感器方案中,正逐步替代海外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未来, 公司计划推出多款高端产品,以此丰富产品线并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
公司对于后续计划推出的系列新产品在手机安卓客户端的导入充满信心。
3
汽
车
CIS出货量全球第一
事实上,2010年之前,豪威科技曾经是苹果手机图像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2010年更是一度占据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50%以上的份额。在此之后,索尼凭借IDM模式优势以及堆叠式CMOS技术成功上位,三星则凭借独创的ISOCELL技术以及自身的终端优势在CIS市场中异军突击,逐渐势微的豪威科技最终只能落得个被人收购的下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被韦尔股份收购之后,沉寂十年的豪威科技反而在中美科技对抗的大背景下迎来了翻身的机会。在紧紧抓住智能手机领域国产替代机会的同时,韦尔股份也在积极突破汽车CIS这一市场,目前已经取得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迭代升级和不断普及,更多的摄像头方案成为汽车标配。车用图像传感器数量已经从传统的两颗左右提升至十余颗。预计到2027年,每辆新能源汽车要配12个以上的摄像头。
由于车载芯片对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远高于手机等消费级芯片,同像素的情况下,车用CIS产品单价要明显高于手机CIS。以8MP产品为例,汽车CIS单价为手机CIS单价的10倍。因此,单颗汽车CIS价值量要明显高于汽车CIS。
与手机CIS的竞争格局类似,汽车CIS也处于三强争霸的状态,其中ONsemi(安森美)、韦尔股份以及ST(意法)位居前三位,2022年,上述三大品牌销售额市占率分别为44%、30%和5%。根据潮电智库数据,2023年韦尔股份汽车CIS出货量达1.03亿颗,出货量已经超过安森美位列全球第一。
相比处于追赶状态的手机CIS不同,韦尔股份在汽车CIS已经处于领跑地位。早在2005年,豪威科技就发布了第一颗车载CIS,距今已深耕汽车行业20年。由于在汽车领域布局很早,豪威科技CIS芯片当前主要用于欧美汽车品牌,下游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等主流车厂。
2023年9月,韦尔股份发布首款采用2.1μm TheiaCel™技术的CIS产品——OX08D10,专为ADAS/AD等机器视觉应用设计,在低光性能、LED闪烁抑制(LFM)、小尺寸和低功耗等方面表现出色。2024年9月,韦尔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OX08D10已兼容用于自动驾驶开发的NVIDIA Omniverse™平台,并已与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Snapdragon Ride™ Flex系统芯片(SoC)和Snapdragon®Cockpit平台预集成。
相比传统油车,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摄像头数量要明显更多,这也是韦尔股份的一大优势。根据华金证券数据,目前蔚小理等头部车企主力车型所配摄像头数量保持在11-13颗之间。得益于中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领跑地位,韦尔股份拥有着远超对手的主场优势。
根据Sigmaintell数据,智能手机为CIS第一大应用领域,营收占比约为62%;汽车则为CIS第二大应用领域,占比接近10%。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手机领域仍将是最大的CIS细分市场,汽车领域将成为最有活力的市场,韦尔股份则是唯一同时进入这两大应用领域前三强的品牌。
2024年上半年,韦尔股份图片传感器业务共实现营收93.12亿元,同比增加49.9%。其中,公司来自智能手机的营业收入为48.68亿元,占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2%;来自汽车电子的营业收入为29.14亿元,占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1%。
不难看出,汽车CIS业务在韦尔股份营收中的占比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也侧面验证了韦尔股份在汽车领域的差异化优势,而这一优势也是韦尔股份继续追赶索尼和三星的底气所在。
内容转载 | 求职洽谈 | 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18514460011
随着去库存周期的结束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升级需求,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迎来全面复苏。...显然,手机多摄与高像素主摄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成为国产CIS厂商业绩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游供应链领域,韦尔股份都占据着一席之地
。
李平 | 作者
平凡 | 编辑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营
收创历史新高
韦尔股份中国A股少有的千亿市值级别的芯片企业,截止最近一个交易日,其市值高达
1424亿人民币。
在前不久,韦尔股份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54.08亿元至258.08亿元,同比增长20.87%至22.78%,营收规模超越2021年(241.0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实现净利润31.55亿元到33.55亿元,同比增加467.
88%到503.88%;净利润为29.73亿元到31.73亿元,同比增加2054.23%到2199.15%。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韦尔股份表示,
公司图像传感器产品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和汽车自动驾驶应用市场持续渗透,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稳步成长;
同时,为更好应对产业波动影响,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链结构优化,产品毛利率逐步恢复。
2019年,韦尔股份以152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全球第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生产企业北京豪威,一跃成为中国最强的CMOS芯片厂商,而CMOS图像传感器也成为公司核心业务。
在上一轮消费电子上行周期中,CMOS图像传感器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容量不断提升。2021年,韦尔股份实现营收241.04亿元,较2018年(并购北京豪威之前)增长248%,净利润达到44.76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超过30倍。2021年7月,韦尔股份总市值一举超越3000亿元大关,成为A股芯片市值一哥。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冲击以及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影响,全球智能手机需求持续低迷。在此背景下,韦尔股份遭到需求下滑以及存货减值的双重冲击,经营业绩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韦尔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200.78亿元、210.21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9.90亿元、5.56亿元。
不难看出,在上一轮消费电子下行周期中,韦尔股份利润端降幅要远甚于其营收降幅,背后原因则在于公司销售毛利率的下滑以及存货减值损失的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韦尔股份销售毛利率由34.39%下滑至21.76%,毛利率的大幅走低成为公司净利润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幸的是,随着去库存周期的结束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升级需求,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迎来全面复苏。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Counterpoint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在此背景下,国内主要CIS厂商均走出消费电子下行周期的阴霾。
1月26日晚间,思特威所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到61亿元,同比增长103%到113%;归母净利润3.71亿元至4.17亿元,同比增长2512%到2830%。
与韦尔股份类似,思特威2024年净利润增幅要远高于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对此,思特威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同时公司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进而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显然,手机多摄与高像素主摄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成为国产CIS厂商业绩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本土厂商已经在主流50MP大底CIS产品方面实现突破,韦尔股份也迎来挑战索尼、三星的历史机遇。
2
加速攻
占高端市场
CIS(CMOS Imagine Sensor)也即CMOS图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最早应用于工业图像处理,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领域、汽车电子领域、安防等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在智能手机领域,CMOS图像传感器相当于摄像头的“眼睛”,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摄像头的成像品质。近年来,手机厂商为了提升拍照效果,不断增加摄像头的数量和功能,推动了CIS芯片需求的增长。
从竞争格局来看,手机CIS市场已经处于三强鼎立的格局,主要由索尼、三星和韦尔股份(豪威科技)三家企业主导。根据Technology sights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手机CIS市场中,索尼市场份额高达55%,三星2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韦尔股份则以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在高端图像传感器领域,索尼、三星两家大厂却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即便是国产品牌的高端旗舰机型的摄像模组中,国产CIS产品最多只会应用于副摄而非主摄。
在被韦尔股份收购之前,豪威科技在中国市场主要做中低端产品。直到2020年,豪威科技旗下OV48C作为广角传感器搭载于小米10至尊纪念版,这也是豪威科技旗下首款被用于顶级旗舰手机主摄的CMOS传感器。
此后,随着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博弈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关注供应链的安全问题,中国本土CIS厂商也迎来国产替代的机会。2023年以来,豪威科技的OV50H先后搭载于小米14系列、iQOO12系列等,且均是主摄。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头部CIS企业目前在技术方向上出现了一定分歧。其中,索尼和豪威科技以大底方案为主,三星则坚持高像素方案。相对而言,高像素方案单个像素进光减少,在夜景上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大底CIS具有更多的进光量,同时具备更高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拥有更好的虚化效果,目前已经成为旗舰机主流方案。
2023年末,豪威科技推出最新一款高端传感器新品——OV50K,首发搭载于荣耀Magic6至臻版/RSR保时捷版的主摄,成为首款登陆高端主流机型的国产大靶面CMOS传感器。
高端CIS产品拥有着极高的技术壁垒,售价高昂,利润空间十分可观。随着豪威科技在高端市场不断实现突破,韦尔股份销售毛利率也迎来持续改善。2024年前三季度,韦尔股份综合毛利率为29.61%,较上一年同期提升8.21个百分点。
从下游客户来看,索尼属于苹果手机的主要CIS供应商,三星CIS产品以自供为主,而韦尔股份主要参与除苹果和三星之外的安卓手机市场,这部分市场以小米、OPPO(含Realme)、荣耀、传音等品牌为代表,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约为59%。显然,除了国产替代这一逻辑,韦尔股份第三方的供应商身份也有助于其被更多的安卓手机厂商所接受。
2024年12月,韦尔股份在其最新《投资者交流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在智能手机市场,公司5000万像素的系列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主流高端智能手机后置主摄传感器方案中,正逐步替代海外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未来, 公司计划推出多款高端产品,以此丰富产品线并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
公司对于后续计划推出的系列新产品在手机安卓客户端的导入充满信心。
3
汽
车
CIS出货量全球第一
事实上,2010年之前,豪威科技曾经是苹果手机图像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2010年更是一度占据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50%以上的份额。在此之后,索尼凭借IDM模式优势以及堆叠式CMOS技术成功上位,三星则凭借独创的ISOCELL技术以及自身的终端优势在CIS市场中异军突击,逐渐势微的豪威科技最终只能落得个被人收购的下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被韦尔股份收购之后,沉寂十年的豪威科技反而在中美科技对抗的大背景下迎来了翻身的机会。在紧紧抓住智能手机领域国产替代机会的同时,韦尔股份也在积极突破汽车CIS这一市场,目前已经取得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迭代升级和不断普及,更多的摄像头方案成为汽车标配。车用图像传感器数量已经从传统的两颗左右提升至十余颗。预计到2027年,每辆新能源汽车要配12个以上的摄像头。
由于车载芯片对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远高于手机等消费级芯片,同像素的情况下,车用CIS产品单价要明显高于手机CIS。以8MP产品为例,汽车CIS单价为手机CIS单价的10倍。因此,单颗汽车CIS价值量要明显高于汽车CIS。
与手机CIS的竞争格局类似,汽车CIS也处于三强争霸的状态,其中ONsemi(安森美)、韦尔股份以及ST(意法)位居前三位,2022年,上述三大品牌销售额市占率分别为44%、30%和5%。根据潮电智库数据,2023年韦尔股份汽车CIS出货量达1.03亿颗,出货量已经超过安森美位列全球第一。
相比处于追赶状态的手机CIS不同,韦尔股份在汽车CIS已经处于领跑地位。早在2005年,豪威科技就发布了第一颗车载CIS,距今已深耕汽车行业20年。由于在汽车领域布局很早,豪威科技CIS芯片当前主要用于欧美汽车品牌,下游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等主流车厂。
2023年9月,韦尔股份发布首款采用2.1μm TheiaCel™技术的CIS产品——OX08D10,专为ADAS/AD等机器视觉应用设计,在低光性能、LED闪烁抑制(LFM)、小尺寸和低功耗等方面表现出色。2024年9月,韦尔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OX08D10已兼容用于自动驾驶开发的NVIDIA Omniverse™平台,并已与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Snapdragon Ride™ Flex系统芯片(SoC)和Snapdragon®Cockpit平台预集成。
相比传统油车,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摄像头数量要明显更多,这也是韦尔股份的一大优势。根据华金证券数据,目前蔚小理等头部车企主力车型所配摄像头数量保持在11-13颗之间。得益于中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领跑地位,韦尔股份拥有着远超对手的主场优势。
根据Sigmaintell数据,智能手机为CIS第一大应用领域,营收占比约为62%;汽车则为CIS第二大应用领域,占比接近10%。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手机领域仍将是最大的CIS细分市场,汽车领域将成为最有活力的市场,韦尔股份则是唯一同时进入这两大应用领域前三强的品牌。
2024年上半年,韦尔股份图片传感器业务共实现营收93.12亿元,同比增加49.9%。其中,公司来自智能手机的营业收入为48.68亿元,占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2%;来自汽车电子的营业收入为29.14亿元,占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1%。
不难看出,汽车CIS业务在韦尔股份营收中的占比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也侧面验证了韦尔股份在汽车领域的差异化优势,而这一优势也是韦尔股份继续追赶索尼和三星的底气所在。
内容转载 | 求职洽谈 | 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18514460011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业绩大增,千亿市值,这家中国芯片企业凭什么逆势复苏?
砺石商业评论
15小时前
海外危机四伏,这家企业却频频斩获海外大单,凭什么?
智车科技
1个月前
净现金够小米造车两次!这家车企发大话,凭什么?
雷科技
6天前
DeepSeek大消息,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
中国基金报
1天前
Deepseek,重大突破!
券商中国
7小时前
“0首付”,2025年车圈价格战打疯了
定焦one
2天前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
非凡油条
2天前
DeepSeek,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2天前
DeepSeek带飞AI 4只核心潜力股获机构重金抢筹 下一个风口已现?
数据宝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