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Deepseek诞生在杭州,而不是上海?

财金新天地

1天前

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本外币存款全国遥遥领先,但新创企业很难拿到风险投资,杭州这点做得还不错。...上海金融机构有牌照的1500多家,全国第一多,本外币存款超22万亿,上交所,人行双总部,各大银行总部或者地区总部扎堆。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财金新天地→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图片

微 信 公 众 号:柯 视 角(ID:lincokl)

作  者: 伍 豪(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春节期间,从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到杭州“六小龙”,杭州一夜之间火爆全网,风头一时无两,大有压倒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趋势。

犹记得17年前,上海的领导就曾经发出过灵魂拷问:好好反思一下,马云的阿里巴巴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上海?
时至今日,上海似乎也没反思出啥,倒是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上海朋友都去杭州从事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工作了,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上海曾经也是互联网第一梯队城市,上海也有芯片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但春节期间火爆全球,让英伟达市值蒸发上万亿的Deepseek为什么偏偏诞生在杭州,而不是上海等一线城市?

杭州的爆发是偶然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偶然,偶然的背后一定是必然,一定是杭州做对了一些东西,上海做错了一些东西。

1


互联网这一波红利,上海没吃饱、没吃好。

提到上海的互联网企业,似乎命运多舛都长不了。

十多年来,上海互联网企业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刚有点做大的苗头,却总是逃不出被人兼并的命运。

本来上海出了个土豆,结果创始人自己闹离婚作死,最后被优酷收购。大众点评本该是上海本土最有希望的互联网公司,结果被美团合并,管理层出局。饿了么,阿里入局,创始人至今已消失匿迹。易迅被京东收购,德佑被链家收购,安居客被58收购,一号店被京东收了。

杭州吃尽了互联网的红利,抢了先手,上海屡屡受挫,城市互联网发展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众所周知,互联网和水、电一样已经成为全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因为丧失了先机,所以也就丧失了其后一系列的新事物落地和爆发的可能性。

2


杭州的城市节奏、营商环境、政策红利,对初创企业非常友好,全国独一档。

以《黑神话:悟空》的开发公司游戏科学为例,游戏科学也是杭州“六小龙”之一,2019年,杭州的综合环境,深深吸引了企业创始人,把公司从深圳搬到杭州。

为什么要搬去杭州?

公司创始人冯骥接受采访的原话大概意思是:

杭州节奏没有深圳那么快,房价、写字楼房租和物价相比深圳也低很多,人就不会那么浮躁,能耐住性子搞研发。

而开发《黑神话:悟空》这样的3A大作,属典型的慢工出细活,耐心是必须的。

深圳缺乏的就是一种耐心资本,而这正是杭州所拥有的。

杭州为了支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每年都会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游戏科学到杭州没两年,就获得了这笔资金支持。

杭州维护企业权益方面,更是罕见,杭州“帽子叔叔”敢于硬刚外省“远洋捕捞”,全国闻名。

此外,浙大红利,也是游戏科学考虑从深圳搬迁杭州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全国最早研究AI的大学之一,浙大为杭州的AI生态提供了大量人才,“杭州六小龙”中,就有三家出自浙大系。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DeepSeek,其创始人梁文锋本是广东人,高中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最终在杭州创立DeepSeek。

3


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本外币存款全国遥遥领先,但新创企业很难拿到风险投资,杭州这点做还不错。

上海金融机构有牌照的1500多家,全国第一多,本外币存款超22万亿,上交所,人行双总部,各大银行总部或者地区总部扎堆。但是在如此的金融加持之下,新兴企业在上海依然很难拿到融资。

上海的态度更像是让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国际资本去冲吧,反正失败了也不必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樱桃好吃树难栽。风霜雪雨的风险又不想承担,怕脏,怕事儿,只想等着摘果子,上海似乎只想干摘果子的事。

上海对初创高科技企业的态度,就像大厂百度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极其相像,对初创企业似乎都不太友好,都害怕承担风险。

比如百度的李彦宏在 2024 年 11 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认为中国基本不会再出一个 OpenAI。Deepseeek这种初创人工智能企业,似乎根本没有入李彦宏的法眼。现在,度娘不仅是被啪啪打脸,甚至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图片
上海惧怕创业的风险,杭州却对科技创投的风险容忍度极高。

杭州本外币存款余额也就八万亿出头,不到上海的40%,却聚集了全国重量级的市场导向的私募基金,比如阿里生态为初创企业提供流量、数据和融资支持,这一套机制很丝滑、很市场。

杭州的容错率较高,也比较能容忍一定的创投失败,年轻人敢闯敢做。这些年有好多互联网草根企业都跑去杭州落户了,当地政府提供各种税费土地等的支持,如果同样规模的公司跑上海来,上海眼皮估计都不会翻一下。

我认为,一个城市一味追求无风险、低风险的资本倾向和生态,往往这才是最大的风险,这样子根本谈不上任何创新。像Deepseek,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创业开始,谁能笃定他们一定成功?

想成为将军夫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他当兵的时候嫁给他。

4

海人对于高大上的工作环境有极强的偏爱,工作单位还要听上去有面子,似乎对初创企业根本就瞧不上,城市就业创业缺乏冒险精神。

上海普通老百姓相比杭州,骨子里似乎就天生排斥小公司小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人都活在各种圈子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当你的父母,你的同龄人都反对你瞎折腾的时候,社交压力下,很少有人能扛住不受到一点影响。

所以一个初创公司招到上海本地年轻人是很件稀奇的事情。上海人喜欢的是大外企大国企。

平时假期多多、钞票多多、福利多多,离家还近,工作生活要平衡,讨厌加班,日子要过的有腔调,追求的是一个生活的品质。

在我毕业的那些年,一份所谓的好工作,分为四个档次,第一档次陆家嘴的外企、写字楼的金融精英,第二档次淮海中路附近的咨询、律所、奢侈品巨头,第三档次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第四档次才是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互联网是什么鬼?看不上。张江那么远,鬼才去!

这是上海城市的基因,就跟一个人的性格一样,很难去改变。

5

上海的年轻人进取心严重不足,吃苦精神欠缺,打工文化盛行,杭州年轻人却流行老板文化。

上海年轻人缺乏进取精神,安于现状和他们的父母长辈有很大关系。

上海的老一辈人大部遵纪守法的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多,不爱来事,小心谨慎,亦步亦趋,讲究和家人在一起随遇而安,平淡过一生。

到了下一代观念就愈发保守,反正家里有父母托底,房子也不愁,只想读个大学毕业出来找个轻轻松松的工作,当个标准模范的好员工,每个月拿个稳定工资,不敢也不会去想做个老板,到市场中腥风血雨的厮杀一番。


拆迁户有点钱的上海家庭更不用说了,习惯了轻松氛围的工作,根本无法接受“996”、“007”那种初创互联网式的鸡血工作方式。

上海年轻人普遍有这样一个心态:最向往的工作一定是事少离家近的,钱多个两千,少个两千都是次要的。

杭州的年轻人进取心似乎更强一些,老板文化盛行,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阿里巴巴当年创业之初,十几个人蜷缩在湖畔花园一套单元房,没白没黑的干,这种苦杭州吃得,但和上海的文化似乎有点不搭调,上海的年轻人好像很少看到想赚大钱拿命拼的火热场景。

6


总之,比较了杭州和上海这么多,杭州和上海的关系就一定是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吗?


我看也未必。


杭州和上海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长远来看,杭州是上海的白月光,上海是杭州的那个繁花,两个城市更多的还是共生互补的关系。


杭州城市山水相连风景绝佳,相比上海,房租和生活成本又相对比较便宜,生活舒适度高,对其他省份的年轻人才吸引力很大,城市的节奏比上海也慢很多,对于初创的高科技企业非常友好,包容性很强。


相比上海的残酷的生存竞争环境,杭州的禀赋基因天生就更适合“六小龙”这样的科创企业落户。


等做大做强了,来上海做总部搞研发中心,也可以高大上,上海反而更欢迎,比如华为。


杭州和上海的关系,婴幼儿青少年时期,就在杭州快乐成长,18岁以后成了帅哥靓女,那就来大上海潇洒走一回,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需求不同,选择的城市也不同,强互补,共成长。

这个春节,Deepseek和哪吒爆火,一个在杭州,一个在成都,都不在四大一线城市,这值得一线城市深度反思和思考。

不论诞生在哪里,现在的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企业来扭转预期,提升信心了。因为,这几年,中国真的太难了。

如果您觉得有所收获,请转发朋友圈或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财金新天地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财金新天地

图片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财金新天地》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图片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本外币存款全国遥遥领先,但新创企业很难拿到风险投资,杭州这点做得还不错。...上海金融机构有牌照的1500多家,全国第一多,本外币存款超22万亿,上交所,人行双总部,各大银行总部或者地区总部扎堆。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财金新天地→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图片

微 信 公 众 号:柯 视 角(ID:lincokl)

作  者: 伍 豪(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春节期间,从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到杭州“六小龙”,杭州一夜之间火爆全网,风头一时无两,大有压倒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趋势。

犹记得17年前,上海的领导就曾经发出过灵魂拷问:好好反思一下,马云的阿里巴巴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上海?
时至今日,上海似乎也没反思出啥,倒是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上海朋友都去杭州从事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工作了,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上海曾经也是互联网第一梯队城市,上海也有芯片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但春节期间火爆全球,让英伟达市值蒸发上万亿的Deepseek为什么偏偏诞生在杭州,而不是上海等一线城市?

杭州的爆发是偶然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偶然,偶然的背后一定是必然,一定是杭州做对了一些东西,上海做错了一些东西。

1


互联网这一波红利,上海没吃饱、没吃好。

提到上海的互联网企业,似乎命运多舛都长不了。

十多年来,上海互联网企业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刚有点做大的苗头,却总是逃不出被人兼并的命运。

本来上海出了个土豆,结果创始人自己闹离婚作死,最后被优酷收购。大众点评本该是上海本土最有希望的互联网公司,结果被美团合并,管理层出局。饿了么,阿里入局,创始人至今已消失匿迹。易迅被京东收购,德佑被链家收购,安居客被58收购,一号店被京东收了。

杭州吃尽了互联网的红利,抢了先手,上海屡屡受挫,城市互联网发展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众所周知,互联网和水、电一样已经成为全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因为丧失了先机,所以也就丧失了其后一系列的新事物落地和爆发的可能性。

2


杭州的城市节奏、营商环境、政策红利,对初创企业非常友好,全国独一档。

以《黑神话:悟空》的开发公司游戏科学为例,游戏科学也是杭州“六小龙”之一,2019年,杭州的综合环境,深深吸引了企业创始人,把公司从深圳搬到杭州。

为什么要搬去杭州?

公司创始人冯骥接受采访的原话大概意思是:

杭州节奏没有深圳那么快,房价、写字楼房租和物价相比深圳也低很多,人就不会那么浮躁,能耐住性子搞研发。

而开发《黑神话:悟空》这样的3A大作,属典型的慢工出细活,耐心是必须的。

深圳缺乏的就是一种耐心资本,而这正是杭州所拥有的。

杭州为了支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每年都会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游戏科学到杭州没两年,就获得了这笔资金支持。

杭州维护企业权益方面,更是罕见,杭州“帽子叔叔”敢于硬刚外省“远洋捕捞”,全国闻名。

此外,浙大红利,也是游戏科学考虑从深圳搬迁杭州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全国最早研究AI的大学之一,浙大为杭州的AI生态提供了大量人才,“杭州六小龙”中,就有三家出自浙大系。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DeepSeek,其创始人梁文锋本是广东人,高中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最终在杭州创立DeepSeek。

3


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本外币存款全国遥遥领先,但新创企业很难拿到风险投资,杭州这点做还不错。

上海金融机构有牌照的1500多家,全国第一多,本外币存款超22万亿,上交所,人行双总部,各大银行总部或者地区总部扎堆。但是在如此的金融加持之下,新兴企业在上海依然很难拿到融资。

上海的态度更像是让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国际资本去冲吧,反正失败了也不必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樱桃好吃树难栽。风霜雪雨的风险又不想承担,怕脏,怕事儿,只想等着摘果子,上海似乎只想干摘果子的事。

上海对初创高科技企业的态度,就像大厂百度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极其相像,对初创企业似乎都不太友好,都害怕承担风险。

比如百度的李彦宏在 2024 年 11 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认为中国基本不会再出一个 OpenAI。Deepseeek这种初创人工智能企业,似乎根本没有入李彦宏的法眼。现在,度娘不仅是被啪啪打脸,甚至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图片
上海惧怕创业的风险,杭州却对科技创投的风险容忍度极高。

杭州本外币存款余额也就八万亿出头,不到上海的40%,却聚集了全国重量级的市场导向的私募基金,比如阿里生态为初创企业提供流量、数据和融资支持,这一套机制很丝滑、很市场。

杭州的容错率较高,也比较能容忍一定的创投失败,年轻人敢闯敢做。这些年有好多互联网草根企业都跑去杭州落户了,当地政府提供各种税费土地等的支持,如果同样规模的公司跑上海来,上海眼皮估计都不会翻一下。

我认为,一个城市一味追求无风险、低风险的资本倾向和生态,往往这才是最大的风险,这样子根本谈不上任何创新。像Deepseek,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创业开始,谁能笃定他们一定成功?

想成为将军夫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他当兵的时候嫁给他。

4

海人对于高大上的工作环境有极强的偏爱,工作单位还要听上去有面子,似乎对初创企业根本就瞧不上,城市就业创业缺乏冒险精神。

上海普通老百姓相比杭州,骨子里似乎就天生排斥小公司小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人都活在各种圈子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当你的父母,你的同龄人都反对你瞎折腾的时候,社交压力下,很少有人能扛住不受到一点影响。

所以一个初创公司招到上海本地年轻人是很件稀奇的事情。上海人喜欢的是大外企大国企。

平时假期多多、钞票多多、福利多多,离家还近,工作生活要平衡,讨厌加班,日子要过的有腔调,追求的是一个生活的品质。

在我毕业的那些年,一份所谓的好工作,分为四个档次,第一档次陆家嘴的外企、写字楼的金融精英,第二档次淮海中路附近的咨询、律所、奢侈品巨头,第三档次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第四档次才是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互联网是什么鬼?看不上。张江那么远,鬼才去!

这是上海城市的基因,就跟一个人的性格一样,很难去改变。

5

上海的年轻人进取心严重不足,吃苦精神欠缺,打工文化盛行,杭州年轻人却流行老板文化。

上海年轻人缺乏进取精神,安于现状和他们的父母长辈有很大关系。

上海的老一辈人大部遵纪守法的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多,不爱来事,小心谨慎,亦步亦趋,讲究和家人在一起随遇而安,平淡过一生。

到了下一代观念就愈发保守,反正家里有父母托底,房子也不愁,只想读个大学毕业出来找个轻轻松松的工作,当个标准模范的好员工,每个月拿个稳定工资,不敢也不会去想做个老板,到市场中腥风血雨的厮杀一番。


拆迁户有点钱的上海家庭更不用说了,习惯了轻松氛围的工作,根本无法接受“996”、“007”那种初创互联网式的鸡血工作方式。

上海年轻人普遍有这样一个心态:最向往的工作一定是事少离家近的,钱多个两千,少个两千都是次要的。

杭州的年轻人进取心似乎更强一些,老板文化盛行,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阿里巴巴当年创业之初,十几个人蜷缩在湖畔花园一套单元房,没白没黑的干,这种苦杭州吃得,但和上海的文化似乎有点不搭调,上海的年轻人好像很少看到想赚大钱拿命拼的火热场景。

6


总之,比较了杭州和上海这么多,杭州和上海的关系就一定是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吗?


我看也未必。


杭州和上海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长远来看,杭州是上海的白月光,上海是杭州的那个繁花,两个城市更多的还是共生互补的关系。


杭州城市山水相连风景绝佳,相比上海,房租和生活成本又相对比较便宜,生活舒适度高,对其他省份的年轻人才吸引力很大,城市的节奏比上海也慢很多,对于初创的高科技企业非常友好,包容性很强。


相比上海的残酷的生存竞争环境,杭州的禀赋基因天生就更适合“六小龙”这样的科创企业落户。


等做大做强了,来上海做总部搞研发中心,也可以高大上,上海反而更欢迎,比如华为。


杭州和上海的关系,婴幼儿青少年时期,就在杭州快乐成长,18岁以后成了帅哥靓女,那就来大上海潇洒走一回,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需求不同,选择的城市也不同,强互补,共成长。

这个春节,Deepseek和哪吒爆火,一个在杭州,一个在成都,都不在四大一线城市,这值得一线城市深度反思和思考。

不论诞生在哪里,现在的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企业来扭转预期,提升信心了。因为,这几年,中国真的太难了。

如果您觉得有所收获,请转发朋友圈或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财金新天地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财金新天地

图片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财金新天地》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图片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