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范瑞鸣 文/图
“只要你征信没问题,每月有收入,想在成都买房,首付不够,我都可以给你0首付!”“资金不足想买房的看过来,零首付,可多贷。”“首付1万起购房,地段好,想买房的别错过。”……打开抖音搜索“成都0首付买房”,页面便会弹出不少类似的消息。除了二手房外,部分开发商也推出“0首付”活动,这对于购房者而言,是机会还是陷阱?
“0首付”都有哪些模式?
2月8日,记者走访成都楼市了解到,为了清库存、促销量,部分开发商推出了“0首付”“低首付”“首付贷”等活动,具体都有哪些操作方式?
比较常见的是开发商垫资,购房者分半年、一年等时限进行还款,相应的利息与手续费等由购房者承担。此外,也有开发商出面找一家金融公司,给购房者贷出一笔钱作为首付,利息由购房者支付。
还有开发商采用高评估价的方式,让购房者多贷款,少给首付。“比如某房源备案价200万元,开发商优惠后实际房价为170万元,但开发商仍按200万元成交,让购房者去银行贷8成,也就是160万元,那么首付只需要给10万元。”某楼盘置业顾问告诉记者。
这种方式在二手房交易中也比较常见,也就是所谓的“高评高贷”,通过虚增房产售价,使购房合同价格高于实际成交价格,从银行获得额外贷款来支付首付款。
“0首付”主要适用哪些购房群体?
目前,在成都买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已降至15%。去年8月,成都出台《进一步优化住房交易相关政策的通知》,其中一条政策为“在我市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支持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此类人群相对收入稳定,很少会出现断供的情况,即便是“0首付”也没有太大风险。
而“高评高贷”“送首付”“信用贷做首付”等方式,对于购房者而言,首付没付,贷款便会相应变多。对于银行而言,给购房者加了杠杆,也有可能多一分坏账的风险。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0首付”并非全是坑,对于短期内资金周转不灵,但又有心仪房源的购房者而言,不失为一种“缓兵之计”,“这种政策适合月供还款能力强的人,购房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要被表面的优惠所迷惑。”
“0首付”是否有法律风险?
中介机构和开发商推荐的购房“零首付”“首付贷”是否会有法律风险?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认为,购房者应当理性选择,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量入为出,良性消费。
林小明律师提醒消费者,“首付贷”需要厘清贷款款项来源,若通过相应不实方式违规从银行取得,则有可能违反相关规定。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规定,商业银行负有法定义务,审核借款人的贷款资质、担保条件及贷款用途等相关内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个人贷款管理办法》明确,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因此,若在贷款时采取虚假材料、手续取得相关贷款,极有可能触犯骗贷类犯罪。
“从商业逻辑来讲,购房者需在短期内向垫付资金方分期还款并支付相应利息与手续费等,无疑会增加购房者的经济成本,削弱其经济方面的抗风险能力,可能造成后续还贷等难以为继的后果。作为中介机构和开发商,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而对于购房者来说,则应当理性消费,评估并根据自身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合理购房。”林小明律师说。
(图片为资料图片,与本文主题无关)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范瑞鸣 文/图
“只要你征信没问题,每月有收入,想在成都买房,首付不够,我都可以给你0首付!”“资金不足想买房的看过来,零首付,可多贷。”“首付1万起购房,地段好,想买房的别错过。”……打开抖音搜索“成都0首付买房”,页面便会弹出不少类似的消息。除了二手房外,部分开发商也推出“0首付”活动,这对于购房者而言,是机会还是陷阱?
“0首付”都有哪些模式?
2月8日,记者走访成都楼市了解到,为了清库存、促销量,部分开发商推出了“0首付”“低首付”“首付贷”等活动,具体都有哪些操作方式?
比较常见的是开发商垫资,购房者分半年、一年等时限进行还款,相应的利息与手续费等由购房者承担。此外,也有开发商出面找一家金融公司,给购房者贷出一笔钱作为首付,利息由购房者支付。
还有开发商采用高评估价的方式,让购房者多贷款,少给首付。“比如某房源备案价200万元,开发商优惠后实际房价为170万元,但开发商仍按200万元成交,让购房者去银行贷8成,也就是160万元,那么首付只需要给10万元。”某楼盘置业顾问告诉记者。
这种方式在二手房交易中也比较常见,也就是所谓的“高评高贷”,通过虚增房产售价,使购房合同价格高于实际成交价格,从银行获得额外贷款来支付首付款。
“0首付”主要适用哪些购房群体?
目前,在成都买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已降至15%。去年8月,成都出台《进一步优化住房交易相关政策的通知》,其中一条政策为“在我市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支持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此类人群相对收入稳定,很少会出现断供的情况,即便是“0首付”也没有太大风险。
而“高评高贷”“送首付”“信用贷做首付”等方式,对于购房者而言,首付没付,贷款便会相应变多。对于银行而言,给购房者加了杠杆,也有可能多一分坏账的风险。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0首付”并非全是坑,对于短期内资金周转不灵,但又有心仪房源的购房者而言,不失为一种“缓兵之计”,“这种政策适合月供还款能力强的人,购房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要被表面的优惠所迷惑。”
“0首付”是否有法律风险?
中介机构和开发商推荐的购房“零首付”“首付贷”是否会有法律风险?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认为,购房者应当理性选择,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量入为出,良性消费。
林小明律师提醒消费者,“首付贷”需要厘清贷款款项来源,若通过相应不实方式违规从银行取得,则有可能违反相关规定。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规定,商业银行负有法定义务,审核借款人的贷款资质、担保条件及贷款用途等相关内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个人贷款管理办法》明确,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因此,若在贷款时采取虚假材料、手续取得相关贷款,极有可能触犯骗贷类犯罪。
“从商业逻辑来讲,购房者需在短期内向垫付资金方分期还款并支付相应利息与手续费等,无疑会增加购房者的经济成本,削弱其经济方面的抗风险能力,可能造成后续还贷等难以为继的后果。作为中介机构和开发商,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而对于购房者来说,则应当理性消费,评估并根据自身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合理购房。”林小明律师说。
(图片为资料图片,与本文主题无关)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