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603963,面临退市风险

福建中金在线

3小时前

*ST大药(603963)2月7日晚间公告,因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5亿元,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公司股票自2025年2月10日(周一)开市起停牌。

DeepSeek突发:暂停充值!紧急声明

*ST大药(603963)2月7日晚间公告,因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5亿元,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公司股票自2025年2月10日(周一)开市起停牌。
截至2月7日收盘,*ST大药股价跌停,收报1.18元/股,市值为2.6亿元。
根据公告,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在公司提出听证、陈述和申辩的有关期限届满或者听证程序结束后15个交易日内,就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宜进行审议,作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并形成审议意见。上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在公告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之日后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ST大药主营业务系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和销售、医药商业配送业务。公司现有20个品种44个规格的注射剂药品批准文号,其中有16个品种共38个规格产品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版)》。
*ST大药此前发布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600万元到-3200万元,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到-36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到-3900万元。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200万元到7400万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到7000万元,低于3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ST大药表示,公司主要产品醒脑静注射液受行业影响,销售价格大幅下降,降幅达61.05%,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销售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虽然着力在推进公司医药商业配送业务的拓展力度,但是由于公司成立至今配送规模一直较小,难以取得上游厂商配送授权,公司已取得的配送授权品种下游医疗机构用量又极少,医药商业配送规模难以形成较大突破,医药商业配送业务经营业绩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点文末右下方“在看”,将本文推荐给更多的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傅苏颖
——————欢迎关注——————

关注财经!热爱股市!欢迎关注

【牛股咖咖】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ST大药(603963)2月7日晚间公告,因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5亿元,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公司股票自2025年2月10日(周一)开市起停牌。

DeepSeek突发:暂停充值!紧急声明

*ST大药(603963)2月7日晚间公告,因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5亿元,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公司股票自2025年2月10日(周一)开市起停牌。
截至2月7日收盘,*ST大药股价跌停,收报1.18元/股,市值为2.6亿元。
根据公告,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在公司提出听证、陈述和申辩的有关期限届满或者听证程序结束后15个交易日内,就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宜进行审议,作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并形成审议意见。上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在公告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之日后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ST大药主营业务系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和销售、医药商业配送业务。公司现有20个品种44个规格的注射剂药品批准文号,其中有16个品种共38个规格产品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版)》。
*ST大药此前发布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600万元到-3200万元,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到-36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到-3900万元。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200万元到7400万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到7000万元,低于3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ST大药表示,公司主要产品醒脑静注射液受行业影响,销售价格大幅下降,降幅达61.05%,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销售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公司虽然着力在推进公司医药商业配送业务的拓展力度,但是由于公司成立至今配送规模一直较小,难以取得上游厂商配送授权,公司已取得的配送授权品种下游医疗机构用量又极少,医药商业配送规模难以形成较大突破,医药商业配送业务经营业绩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点文末右下方“在看”,将本文推荐给更多的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傅苏颖
——————欢迎关注——————

关注财经!热爱股市!欢迎关注

【牛股咖咖】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