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报告资源,请加微信(gasgoo2019)联系咨询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截止到2024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472万辆,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对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充电设施的建设整体滞后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补能焦虑仍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要痛点。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单一形势的补能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发展充换电互补的现代化补能体系成为发展共识。
基于此背景,盖世汽车研究院从充换电产业概况、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进行研究分析。报告部分内容如下: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截止到2024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472万,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对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截止到2024年6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024万台,车桩比为2.4:1,充电设施的建设整体滞后于新能源汽车发展。
调研显示,里程焦虑仍是当前国内消费者拒绝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最主要因素。由于纯电车主后悔购车比重大幅增加,导致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接受度出现一定的下滑趋势。因此,构建高质量的补能服务体系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欧洲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数据显示,欧洲充电基础设施增速明显低于新能源汽车增速,车桩比不断扩大,2023年公共车桩比来到13.3,处于较高水平。为进一步推动欧洲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多地出台补贴政策,包括建设退费、退税以及运营补贴等,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为构建高质量的充电服务体系,多地加速打造充换电一张网。通过构建充换电一张网,实现充电设施的统一管理和智能化调度,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可靠的充电服务体验的同时,还可以为充电站等分布式电力资源的选址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国内换电站主要由蔚来、奥动、易易互联等参与建设,其中蔚来和奥动换电站建设规模领先。数据显示,到2025年,主流换电企业国内规划建设换电站累计超3万座。其中奥动新能源10,000座,协鑫能科、吉利、中石化5,000座,蔚来、国家电投规划4,000座。
/ 获取完整报告 /
本报告共50页PDF
更多产业报告推荐
点击下方主题查看报告详情
1 | 智能汽车OTA产业报告(2024版) |
2 | 智能汽车HUD产业报告(2024版) |
3 | 车载声学系统产业报告(2024版) |
4 | 车载显示产业报告(2024版) |
5 | UWB车载应用产业报告(2024版) |
6 | 人形机器人产业报告(2024版) |
7 | 车载T-Box产业报告(2024版) |
8 | 车联网C-V2X产业报告(2024版) |
9 | 智能汽车全景天幕产业报告(2024版) |
10 | 软件定义汽车产业报告(2023版) |
11 | 车联网V2X产业报告(2023版) |
12 | 智能汽车HMI产业发展趋势(2023版) |
13 | 智能驾驶及座舱SoC芯片行业报告(2023版) |
14 | 车载语音交互系统产业报告(2023版) |
15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业报告(2023版) |
16 | 汽车产业ChatGPT技术应用展望(2023版) |
17 | 座舱监测产业报告(2023版) |
18 | 汽车氛围灯产业报告(2023版) |
19 | 汽车车灯产业报告(2023版) |
20 | 飞行汽车产业报告(2023版) |
21 | 汽车网络安全研究报告(2022版) |
22 | 智能驾驶传感器产业报告(2022版) |
23 | 车载操作系统产业报告(2022版) |
24 | 汽车液晶仪表产业报告(2022版) |
25 | 汽车基础软件产业报告(2022版) |
26 | 智能汽车域控制器产业报告 (2022版) |
27 | 智能汽车云服务产业报告(2022版) |
28 | 车规级芯片产业报告(2022版) |
29 | 智能座舱产业报告(2022版) |
1 | 空气悬架产业报告(2024版) |
2 | 自动驾驶数据闭环产业报告(2024版) |
3 | 智能驾驶操作系统产业报告(2024版) |
4 | 车载摄像头产业报告(2024版) |
5 |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报告(2024版) |
6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产业报告(2024版) |
7 | 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产业报告(2024版) |
8 | 自动驾驶感知技术产业报告(2023版) |
9 | 高精地图与定位报告(2023版) |
10 | 智能泊车产业报告(2023版) |
11 | 港口场景自动驾驶产业报告(2023版) |
12 | 车载激光雷达产业报告(2023版) |
13 |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报告(2023版) |
14 | 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产业报告(2023版) |
15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报告(2023版) |
16 | 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产业报告(2023版) |
17 | 智能辅助驾驶趋势展望(2023版) |
18 | 车载计算平台产业报告(2022版) |
19 | 主流车规级芯片企业对比报告(2022版) |
20 | 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报告(2022版) |
21 |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产业报告(2022版) |
1 | 大圆柱电池产业报告(2024版) |
2 | 磷酸铁锂电池产业报告(2024版) |
3 |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产业报告(2024版) |
4 | 动力电池产业与技术动态研究报告(2024版) |
5 | 智能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
6 | 滑板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
7 | 乘用车热管理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 |
5 | 新能源汽车超级快充产业报告(2024版) |
9 |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产业报告(2024版) |
10 | 固态电池产业报告(2024版) |
11 | 一体化压铸产业报告(2024版) |
12 |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 |
13 | 乘用车混动技术产业报告(2023版) |
14 | 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产业报告(2023版) |
15 |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产业报告(2023版) |
16 | 动力电池产业与技术动态研究报告(2023版) |
17 | 800V高压平台产业技术报告(2023版) |
18 | 新能源汽车BMS研究报告 (2023版) |
19 | 氢燃料电池产业研究报告 (2023版) |
20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报告 (2023版) |
21 | 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产业研究报告 (2023版) |
22 |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报告(2023版) |
23 | 乘用车电气化供应链现状及展望 (2023版) |
24 | 钠离子电池产业报告(2023版) |
25 | 动力电池安全性产业报告(2022版) |
26 | 电驱动系统技术趋势展望(2022版) |
27 | 新能源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行业报告(2022版) |
28 | 中国乘用车动力总成电气化研究(2022版) |
1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展望报告 |
2 | 2024年电气化市场展望报告 |
3 | 2023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
4 | 乘用车电气化供应链现状与展望(2023版) |
5 | 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
1 | 匈牙利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
2 | 俄罗斯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
3 | 2023年中国乘用车出口市场总结与展望(2024版) |
4 | 泰国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
5 | 墨西哥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
6 | 中国汽车及零部件海外市场研究与成功实践分析报告 |
7 | 东南亚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3版) |
8 |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3版) |
9 | 中东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 |
10 | 拉丁美洲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 |
1 | 主动悬架供应链报告(2024版) |
2 | UWB数字钥匙供应链报告(2024版) |
3 | 像素大灯供应链报告(2024版) |
4 | 零重力座椅供应链报告(2024版) |
5 | 汽车芯片供应链报告(2024版) |
6 | 车载冰箱供应链报告(2024版) |
7 | 激光雷达供应链报告(2024版) |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情报
联系咨询
电话:021-39586121
微信:gasgoo2019
喜欢本篇文章请点个在看哟
更多报告资源,请加微信(gasgoo2019)联系咨询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截止到2024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472万辆,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对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充电设施的建设整体滞后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补能焦虑仍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要痛点。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单一形势的补能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发展充换电互补的现代化补能体系成为发展共识。
基于此背景,盖世汽车研究院从充换电产业概况、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进行研究分析。报告部分内容如下: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截止到2024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472万,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对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截止到2024年6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024万台,车桩比为2.4:1,充电设施的建设整体滞后于新能源汽车发展。
调研显示,里程焦虑仍是当前国内消费者拒绝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最主要因素。由于纯电车主后悔购车比重大幅增加,导致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接受度出现一定的下滑趋势。因此,构建高质量的补能服务体系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欧洲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数据显示,欧洲充电基础设施增速明显低于新能源汽车增速,车桩比不断扩大,2023年公共车桩比来到13.3,处于较高水平。为进一步推动欧洲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多地出台补贴政策,包括建设退费、退税以及运营补贴等,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为构建高质量的充电服务体系,多地加速打造充换电一张网。通过构建充换电一张网,实现充电设施的统一管理和智能化调度,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可靠的充电服务体验的同时,还可以为充电站等分布式电力资源的选址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国内换电站主要由蔚来、奥动、易易互联等参与建设,其中蔚来和奥动换电站建设规模领先。数据显示,到2025年,主流换电企业国内规划建设换电站累计超3万座。其中奥动新能源10,000座,协鑫能科、吉利、中石化5,000座,蔚来、国家电投规划4,000座。
/ 获取完整报告 /
本报告共50页PDF
更多产业报告推荐
点击下方主题查看报告详情
1 | 智能汽车OTA产业报告(2024版) |
2 | 智能汽车HUD产业报告(2024版) |
3 | 车载声学系统产业报告(2024版) |
4 | 车载显示产业报告(2024版) |
5 | UWB车载应用产业报告(2024版) |
6 | 人形机器人产业报告(2024版) |
7 | 车载T-Box产业报告(2024版) |
8 | 车联网C-V2X产业报告(2024版) |
9 | 智能汽车全景天幕产业报告(2024版) |
10 | 软件定义汽车产业报告(2023版) |
11 | 车联网V2X产业报告(2023版) |
12 | 智能汽车HMI产业发展趋势(2023版) |
13 | 智能驾驶及座舱SoC芯片行业报告(2023版) |
14 | 车载语音交互系统产业报告(2023版) |
15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业报告(2023版) |
16 | 汽车产业ChatGPT技术应用展望(2023版) |
17 | 座舱监测产业报告(2023版) |
18 | 汽车氛围灯产业报告(2023版) |
19 | 汽车车灯产业报告(2023版) |
20 | 飞行汽车产业报告(2023版) |
21 | 汽车网络安全研究报告(2022版) |
22 | 智能驾驶传感器产业报告(2022版) |
23 | 车载操作系统产业报告(2022版) |
24 | 汽车液晶仪表产业报告(2022版) |
25 | 汽车基础软件产业报告(2022版) |
26 | 智能汽车域控制器产业报告 (2022版) |
27 | 智能汽车云服务产业报告(2022版) |
28 | 车规级芯片产业报告(2022版) |
29 | 智能座舱产业报告(2022版) |
1 | 空气悬架产业报告(2024版) |
2 | 自动驾驶数据闭环产业报告(2024版) |
3 | 智能驾驶操作系统产业报告(2024版) |
4 | 车载摄像头产业报告(2024版) |
5 |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报告(2024版) |
6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产业报告(2024版) |
7 | 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产业报告(2024版) |
8 | 自动驾驶感知技术产业报告(2023版) |
9 | 高精地图与定位报告(2023版) |
10 | 智能泊车产业报告(2023版) |
11 | 港口场景自动驾驶产业报告(2023版) |
12 | 车载激光雷达产业报告(2023版) |
13 |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报告(2023版) |
14 | 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产业报告(2023版) |
15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报告(2023版) |
16 | 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产业报告(2023版) |
17 | 智能辅助驾驶趋势展望(2023版) |
18 | 车载计算平台产业报告(2022版) |
19 | 主流车规级芯片企业对比报告(2022版) |
20 | 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报告(2022版) |
21 |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产业报告(2022版) |
1 | 大圆柱电池产业报告(2024版) |
2 | 磷酸铁锂电池产业报告(2024版) |
3 |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产业报告(2024版) |
4 | 动力电池产业与技术动态研究报告(2024版) |
5 | 智能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
6 | 滑板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
7 | 乘用车热管理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 |
5 | 新能源汽车超级快充产业报告(2024版) |
9 |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产业报告(2024版) |
10 | 固态电池产业报告(2024版) |
11 | 一体化压铸产业报告(2024版) |
12 |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 |
13 | 乘用车混动技术产业报告(2023版) |
14 | 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产业报告(2023版) |
15 |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产业报告(2023版) |
16 | 动力电池产业与技术动态研究报告(2023版) |
17 | 800V高压平台产业技术报告(2023版) |
18 | 新能源汽车BMS研究报告 (2023版) |
19 | 氢燃料电池产业研究报告 (2023版) |
20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报告 (2023版) |
21 | 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产业研究报告 (2023版) |
22 |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产业报告(2023版) |
23 | 乘用车电气化供应链现状及展望 (2023版) |
24 | 钠离子电池产业报告(2023版) |
25 | 动力电池安全性产业报告(2022版) |
26 | 电驱动系统技术趋势展望(2022版) |
27 | 新能源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行业报告(2022版) |
28 | 中国乘用车动力总成电气化研究(2022版) |
1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展望报告 |
2 | 2024年电气化市场展望报告 |
3 | 2023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结与未来展望 |
4 | 乘用车电气化供应链现状与展望(2023版) |
5 | 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
1 | 匈牙利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
2 | 俄罗斯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
3 | 2023年中国乘用车出口市场总结与展望(2024版) |
4 | 泰国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
5 | 墨西哥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4版) |
6 | 中国汽车及零部件海外市场研究与成功实践分析报告 |
7 | 东南亚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3版) |
8 |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3版) |
9 | 中东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 |
10 | 拉丁美洲汽车市场研究报告(2023版) |
1 | 主动悬架供应链报告(2024版) |
2 | UWB数字钥匙供应链报告(2024版) |
3 | 像素大灯供应链报告(2024版) |
4 | 零重力座椅供应链报告(2024版) |
5 | 汽车芯片供应链报告(2024版) |
6 | 车载冰箱供应链报告(2024版) |
7 | 激光雷达供应链报告(2024版) |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情报
联系咨询
电话:021-39586121
微信:gasgoo2019
喜欢本篇文章请点个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