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小米市值突破 1 万亿,造小米 SU7 成了雷军最好的决策
极客公园
18小时前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发布会一结束,短短时间内大定量突破了5万台,首销期中有60%的「天使单」,即消费者未曾试驾便直接下单。
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
作者 | 周永亮
编辑
| 靖宇
2 月 6 日,小米集团的港股迎来了强劲上涨,股价突破到 40.55 港币,涨幅为 2.27%,
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大关,达到了 1.02 万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
。
回顾 2024 年,小米集团的股价表现尤为亮眼,其涨幅高达 121%,远超同期恒生科技指数的 18.7%。进入 2025 年,小米集团股价继续上涨,增幅为 17.54%。
插入短视频「小米市值破万亿」
相比之下,其他科技巨头的表现则较为温和。2024 年,阿里巴巴上涨 11%、京东上涨 24%、腾讯上涨 44%、美团上涨 85%、网易上涨 1%,这些公司都未能达到小米的增长水平。
从 2018 年 7 月 9 日上市港股,到很快破发,市值始终徘徊在低谷;再到凭借 SU 7 和小米汽车的成功,小米的「万亿市值」路走的并不平坦,而小米汽车,对于雷军的意义,显然非同寻常。
01
小米 SU7,平等撞飞所有对手
2024 年,小米迎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年,尤其在汽车领域的布局。
小米 SU7 的推出,成为股价大幅上涨的重要驱动力
。
雷军曾透露,小米 SU7 的市场反响远超预期,成功程度是最初预想的 3 到 5 倍。这一出乎意料的成功,促使小米汽车一次次调整年初设定的目标,逐步从 7 万辆、10 万辆、12 万辆,最终突破至 13.5 万辆的交付成绩。
回顾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开局,可以说是在怀疑和质疑中起步的。作为 2021 年才宣布进军造车行业的企业,小米在新造车势力中入局最晚,第一辆量产车小米 SU7,直到 2024 年 3 月才正式交付。
当时的局面对小米来说,压力山大。
在手机领域,小米曾肩负起推动智能手机普及的重任,时代也给予了它丰厚的回报。然而,到 2023 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接近 40%。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
小米要做的,
不是以低价推动普惠,而是要探索智能汽车的边界,将产品推向更高品质
。
这并不是小米特别擅长的节奏
。
外界对小米造车的怀疑声音,在长时间内始终未曾消退。2023 年 12 月 28 日,小米举行了第一个汽车技术发布会,初期的热度非常高,但很快,质疑与批评声接踵而至。有一句友商的话广为流传:「军儿,收手吧,外面都是 XX。」
雷军曾回忆道,在那段艰难的时刻,他让市场部邀请了 20 多位媒体朋友,为小米汽车的未来出谋划策。出乎意料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看好小米的造车之路。他们普遍认为:
每个月能卖出 3000 辆车,就已经是难得的成功了
。
在这种不被看好的氛围中,小米汽车艰难前行。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 SU7 发布会一结束,短短时间内大定量突破了 5 万台,首销期中有 60% 的「天使单」,即消费者未曾试驾便直接下单。尽管这一火爆的订单量令业界瞩目,但外界对能否持续热销以及小米的交付能力,仍然存在疑问。
小米集团过去一年的股价表现 | 图片来源:雪球
随着交付期的开启,小米股价也开始稳步上涨。
2024 年 4 月和 5 月的交付量分别为 7000 辆和 8600 辆,资本市场保持观望态度。然而,从 6 月到 9 月,小米 SU7 的交付量连续保持在 1.3 万辆以上,小米集团股价也突破 20 港元大关。从 10 月到 2025 年 1 月,小米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过 2 万辆,股价更是节节攀升。
在 2024 年年底的跨年直播中,雷军提出了第一个新年 flag:「2025 年将加速交付,交付目标为 30 万辆。」
这一目标彻底激发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小米市值也最终突破了 1 万亿港元大关
。
小米 SU7 Ultra 的价格高达 81 万元,第一次敲开了超级电动轿跑市场的大门 | 图片来源:小米
对于小米汽车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小米对造车这件事的复杂度,有足够认知,投入也足够大。据了解,
小米在汽车研发上的投入超过了 130 亿元,累计投入已接近 300 亿元
,这还不包括小米集团其他相关资源的投入。显然,足够的资金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是小米能够快速在汽车行业立足的基础。
2 精准的市场定位。当时,SUV 市场的竞争已然非常激烈,小米想要在这个领域击败对手,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小米巧妙地绕过了消费者偏爱的 SUV,转而在相对「冷门」的轿车市场发力,成功塑造了品牌认知。这一策略类似于选择了一个细分市场(即「利基市场」),并从 0 到 1 地进行拓展。尽管这种选择在当时被认为是「小众」,但实际上,小米抓住了市场中的潜在需求。
3 小米被认为是国内最会做营销的车企。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自己的 AI 课程中提到的,雷军不仅在产品上精益求精,更在营销策略上展现了大师级的智慧。他表示:
小米 SU7 的发布,堪称汽车行业的一堂免费的营销课
。
周鸿祎认为,传统车企的老板虽然也有不少业内影响力,但他们普遍采用的是 ToB 的思维模式,即主要通过经销商与用户间接接触。而雷军则大胆采用了 ToC 的互联网思维,直接与用户打交道。这种方式在短视频时代尤其有效,使得小米能够快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与其建立情感连接。
小米 SU7 的成功,可以视为小米模式和小米方法论的成功体现。早年间,雷军就提出了「顺势而为」的商业理念,并总结出了「小米方法论」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个理念贯穿了小米的所有产品和战略,从手机到智能硬件,再到如今的汽车,都有着鲜明的印记。
02
下一个目标,Model Y
自上市以来,产能一直是制约小米汽车销量的主要瓶颈。2024 年,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 13.5 万辆,但由于产能不足,小米 SU7 仍面临大量未交付订单。
根据第三方统计,
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小米汽车累计收获订单已超过 26 万份,其中已完成交付的订单约为 13.5 万份
。这意味着,即便考虑到因超长交付时间而流失的部分用户,小米汽车内部仍积压着超过 10 万份的订单。
小米汽车的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了解,小米一期工厂的额定年产能为 15 万辆,月产能为 1.25 万辆。通过双班生产和产线优化,小米成功将月产能提升至 2.4 万辆,然而,仍未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强烈需求。因此,小米正在建设二期工厂,预计将在 6 月竣工,进一步应对需求增长。
然而,除了产能问题外,另一关键因素是小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小米 YU7。雷军曾透露,小米的产品计划中,小米 SU7 Ultra 将于 3 月上市,而小米 YU7 预计将在 6 月至 7 月间推出。作为小米未来的重要战略车型,YU7 被寄予厚望,尤其是在与特斯拉 Model Y 的竞争中,备受瞩目。
作为 20-30 万元新能源市场的标杆车型,特斯拉 Model Y 吸引了大量竞争对手的「围攻」。2024 年 9 月到 10 月之间,包括乐道、极氪、智界、智己、阿维塔、岚图在内的六家车企陆续发布了新产品,这些车型几乎都将 Model Y 作为竞争对标对象。这一现象被外界戏称为「六大门派围剿特斯拉 Model Y」。
尽管这些新兴品牌的车型在订单量和产品力上有所提升,但从实际销量来看,它们仍未能真正挑战 Model Y 在纯电 SUV 领域的领导地位。
备受关注的小米 YU7,即将在 6 月份上市 | 图片来源:小米
小米 YU7
,
被认为是最有机会把特斯拉 Model Y 拉下神坛的玩家
。
毕竟,小米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2024 年 7 月,乘联会数据显示,小米 SU7 的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特斯拉 Model 3,成功成为 20 万元以上纯电轿车的销售冠军。同年 12 月,小米 SU7 继续表现强劲,以 2.58 万辆的销量位居第五,而特斯拉 Model 3 则以 2.1 万辆的销量位居第六。
小米的造车之路,从初期的质疑到如今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其在智能硬件领域的优势,还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高效的营销策略,成功打破了行业壁垒。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与新车型的陆续推出,小米正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在与特斯拉 Model Y 的竞争中,YU7 的推出有望成为改变市场格局的重要一环。
2025 年汽车市场的竞争烈度,相比去年会再上一个台阶。而小米 YU7 的成绩,会和小米 SU7 一样,对小米集团的股价有着巨大影响。毕竟,你现在已经很难再把小米看成是一家单纯的消费电子公司了。
*头图来
源:雷军微博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直播预告
在 ChatGPT 诞生两年后,
DeepSeek App 上线仅 20 天,日活超 2000 万,成为比 ChatGPT 增长还要迅猛的超级 APP 。
增长背后主要源自 DeepSeek 在 2025 年 1 月 20 日推出的、比肩 OpenAI o1 的
推理模型—— DeepSeek-R1
,一经发布,撼动全球,被誉为
「国运级创新」「开源送给世界的礼物」
等等。
推出半个月后,全球数家云厂商和应用厂商纷纷接入。而:
DeepSeek-R1 后,AI 应用还能怎么做?
2025 年,能再期待一个 Killer app 吗?
2 月 8 日(本周六)20:00 ,极客公园视频号直播间,极客公园创始人 总裁张鹏将对话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创业者
秘塔科技 CEO 闵可锐、昆仑万维董事长兼 CEO 方汉、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吴翼,一起来聊聊 DeepSeek 爆了!然后呢?!
更多阅读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发布会一结束,短短时间内大定量突破了5万台,首销期中有60%的「天使单」,即消费者未曾试驾便直接下单。
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
作者 | 周永亮
编辑
| 靖宇
2 月 6 日,小米集团的港股迎来了强劲上涨,股价突破到 40.55 港币,涨幅为 2.27%,
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大关,达到了 1.02 万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
。
回顾 2024 年,小米集团的股价表现尤为亮眼,其涨幅高达 121%,远超同期恒生科技指数的 18.7%。进入 2025 年,小米集团股价继续上涨,增幅为 17.54%。
插入短视频「小米市值破万亿」
相比之下,其他科技巨头的表现则较为温和。2024 年,阿里巴巴上涨 11%、京东上涨 24%、腾讯上涨 44%、美团上涨 85%、网易上涨 1%,这些公司都未能达到小米的增长水平。
从 2018 年 7 月 9 日上市港股,到很快破发,市值始终徘徊在低谷;再到凭借 SU 7 和小米汽车的成功,小米的「万亿市值」路走的并不平坦,而小米汽车,对于雷军的意义,显然非同寻常。
01
小米 SU7,平等撞飞所有对手
2024 年,小米迎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年,尤其在汽车领域的布局。
小米 SU7 的推出,成为股价大幅上涨的重要驱动力
。
雷军曾透露,小米 SU7 的市场反响远超预期,成功程度是最初预想的 3 到 5 倍。这一出乎意料的成功,促使小米汽车一次次调整年初设定的目标,逐步从 7 万辆、10 万辆、12 万辆,最终突破至 13.5 万辆的交付成绩。
回顾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开局,可以说是在怀疑和质疑中起步的。作为 2021 年才宣布进军造车行业的企业,小米在新造车势力中入局最晚,第一辆量产车小米 SU7,直到 2024 年 3 月才正式交付。
当时的局面对小米来说,压力山大。
在手机领域,小米曾肩负起推动智能手机普及的重任,时代也给予了它丰厚的回报。然而,到 2023 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接近 40%。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
小米要做的,
不是以低价推动普惠,而是要探索智能汽车的边界,将产品推向更高品质
。
这并不是小米特别擅长的节奏
。
外界对小米造车的怀疑声音,在长时间内始终未曾消退。2023 年 12 月 28 日,小米举行了第一个汽车技术发布会,初期的热度非常高,但很快,质疑与批评声接踵而至。有一句友商的话广为流传:「军儿,收手吧,外面都是 XX。」
雷军曾回忆道,在那段艰难的时刻,他让市场部邀请了 20 多位媒体朋友,为小米汽车的未来出谋划策。出乎意料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看好小米的造车之路。他们普遍认为:
每个月能卖出 3000 辆车,就已经是难得的成功了
。
在这种不被看好的氛围中,小米汽车艰难前行。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 SU7 发布会一结束,短短时间内大定量突破了 5 万台,首销期中有 60% 的「天使单」,即消费者未曾试驾便直接下单。尽管这一火爆的订单量令业界瞩目,但外界对能否持续热销以及小米的交付能力,仍然存在疑问。
小米集团过去一年的股价表现 | 图片来源:雪球
随着交付期的开启,小米股价也开始稳步上涨。
2024 年 4 月和 5 月的交付量分别为 7000 辆和 8600 辆,资本市场保持观望态度。然而,从 6 月到 9 月,小米 SU7 的交付量连续保持在 1.3 万辆以上,小米集团股价也突破 20 港元大关。从 10 月到 2025 年 1 月,小米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过 2 万辆,股价更是节节攀升。
在 2024 年年底的跨年直播中,雷军提出了第一个新年 flag:「2025 年将加速交付,交付目标为 30 万辆。」
这一目标彻底激发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小米市值也最终突破了 1 万亿港元大关
。
小米 SU7 Ultra 的价格高达 81 万元,第一次敲开了超级电动轿跑市场的大门 | 图片来源:小米
对于小米汽车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小米对造车这件事的复杂度,有足够认知,投入也足够大。据了解,
小米在汽车研发上的投入超过了 130 亿元,累计投入已接近 300 亿元
,这还不包括小米集团其他相关资源的投入。显然,足够的资金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是小米能够快速在汽车行业立足的基础。
2 精准的市场定位。当时,SUV 市场的竞争已然非常激烈,小米想要在这个领域击败对手,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小米巧妙地绕过了消费者偏爱的 SUV,转而在相对「冷门」的轿车市场发力,成功塑造了品牌认知。这一策略类似于选择了一个细分市场(即「利基市场」),并从 0 到 1 地进行拓展。尽管这种选择在当时被认为是「小众」,但实际上,小米抓住了市场中的潜在需求。
3 小米被认为是国内最会做营销的车企。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自己的 AI 课程中提到的,雷军不仅在产品上精益求精,更在营销策略上展现了大师级的智慧。他表示:
小米 SU7 的发布,堪称汽车行业的一堂免费的营销课
。
周鸿祎认为,传统车企的老板虽然也有不少业内影响力,但他们普遍采用的是 ToB 的思维模式,即主要通过经销商与用户间接接触。而雷军则大胆采用了 ToC 的互联网思维,直接与用户打交道。这种方式在短视频时代尤其有效,使得小米能够快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与其建立情感连接。
小米 SU7 的成功,可以视为小米模式和小米方法论的成功体现。早年间,雷军就提出了「顺势而为」的商业理念,并总结出了「小米方法论」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个理念贯穿了小米的所有产品和战略,从手机到智能硬件,再到如今的汽车,都有着鲜明的印记。
02
下一个目标,Model Y
自上市以来,产能一直是制约小米汽车销量的主要瓶颈。2024 年,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 13.5 万辆,但由于产能不足,小米 SU7 仍面临大量未交付订单。
根据第三方统计,
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小米汽车累计收获订单已超过 26 万份,其中已完成交付的订单约为 13.5 万份
。这意味着,即便考虑到因超长交付时间而流失的部分用户,小米汽车内部仍积压着超过 10 万份的订单。
小米汽车的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了解,小米一期工厂的额定年产能为 15 万辆,月产能为 1.25 万辆。通过双班生产和产线优化,小米成功将月产能提升至 2.4 万辆,然而,仍未能完全满足市场的强烈需求。因此,小米正在建设二期工厂,预计将在 6 月竣工,进一步应对需求增长。
然而,除了产能问题外,另一关键因素是小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小米 YU7。雷军曾透露,小米的产品计划中,小米 SU7 Ultra 将于 3 月上市,而小米 YU7 预计将在 6 月至 7 月间推出。作为小米未来的重要战略车型,YU7 被寄予厚望,尤其是在与特斯拉 Model Y 的竞争中,备受瞩目。
作为 20-30 万元新能源市场的标杆车型,特斯拉 Model Y 吸引了大量竞争对手的「围攻」。2024 年 9 月到 10 月之间,包括乐道、极氪、智界、智己、阿维塔、岚图在内的六家车企陆续发布了新产品,这些车型几乎都将 Model Y 作为竞争对标对象。这一现象被外界戏称为「六大门派围剿特斯拉 Model Y」。
尽管这些新兴品牌的车型在订单量和产品力上有所提升,但从实际销量来看,它们仍未能真正挑战 Model Y 在纯电 SUV 领域的领导地位。
备受关注的小米 YU7,即将在 6 月份上市 | 图片来源:小米
小米 YU7
,
被认为是最有机会把特斯拉 Model Y 拉下神坛的玩家
。
毕竟,小米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2024 年 7 月,乘联会数据显示,小米 SU7 的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特斯拉 Model 3,成功成为 20 万元以上纯电轿车的销售冠军。同年 12 月,小米 SU7 继续表现强劲,以 2.58 万辆的销量位居第五,而特斯拉 Model 3 则以 2.1 万辆的销量位居第六。
小米的造车之路,从初期的质疑到如今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其在智能硬件领域的优势,还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高效的营销策略,成功打破了行业壁垒。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与新车型的陆续推出,小米正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在与特斯拉 Model Y 的竞争中,YU7 的推出有望成为改变市场格局的重要一环。
2025 年汽车市场的竞争烈度,相比去年会再上一个台阶。而小米 YU7 的成绩,会和小米 SU7 一样,对小米集团的股价有着巨大影响。毕竟,你现在已经很难再把小米看成是一家单纯的消费电子公司了。
*头图来
源:雷军微博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直播预告
在 ChatGPT 诞生两年后,
DeepSeek App 上线仅 20 天,日活超 2000 万,成为比 ChatGPT 增长还要迅猛的超级 APP 。
增长背后主要源自 DeepSeek 在 2025 年 1 月 20 日推出的、比肩 OpenAI o1 的
推理模型—— DeepSeek-R1
,一经发布,撼动全球,被誉为
「国运级创新」「开源送给世界的礼物」
等等。
推出半个月后,全球数家云厂商和应用厂商纷纷接入。而:
DeepSeek-R1 后,AI 应用还能怎么做?
2025 年,能再期待一个 Killer app 吗?
2 月 8 日(本周六)20:00 ,极客公园视频号直播间,极客公园创始人 总裁张鹏将对话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创业者
秘塔科技 CEO 闵可锐、昆仑万维董事长兼 CEO 方汉、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吴翼,一起来聊聊 DeepSeek 爆了!然后呢?!
更多阅读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小米市值突破 1 万亿,造小米 SU7 成了雷军最好的决策
极客公园
18小时前
雷军开年喜事多:小米市值破万亿 智能家电工厂在光谷封顶
雷递
1天前
破万亿的小米,雷军又再刷记录了!
品牌头版
2天前
国家级平台上线DeepSeek大模型
政知见
8小时前
公募+DeepSeek,重磅来了!
中国基金报
7小时前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影史第一!
e公司
9小时前
突然,飙涨220%!一则消息引爆?
券商中国
15小时前
马斯克,突爆大消息
券商中国
12小时前
“赚钱了!”DeepSeek花式培训课涌现
财经早餐
14小时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