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2024营收创纪录,电动车业务成 “出血点”

新华财经

4天前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Farley)表示2025年业绩指引虽审慎,但公司对未来发展走势仍有自己的想法,并保持信心。

新华财经上海2月7日电(李一帆)当地时间2月5日,美国福特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数据表现喜忧参半。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营收1850亿美元,同比增长5%,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10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67亿美元。然而,福特对2025年的业绩指引却给这份较为亮眼的年报蒙上了一层阴影,其预计2025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70亿至85亿美元,稍逊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85.7亿美元;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为35亿美元至45亿美元,资本支出在80亿至90亿美元之间,预示着2025年经营形势的严峻。

回顾近两年来福特的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在全球市场,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层面的波动较为明显。2020年福特营收1271.44亿美元,同比下降18.45%,净利润亏损12.79亿美元,此后虽通过各种策略努力挽回颓势,但过去几年业绩仍不稳定。2024年7月26日,福特股价收盘大跌18.36%,市值一夜蒸发超100亿美元,导火索便是其二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利润大幅下滑。

在中国市场,福特的境遇更充满挑战,曾经的辉煌不再。2016年福特在华市场迎来高光时刻,总销量突破127万辆,此后却一路下行。2018至2019年销量断崖式下滑,2020至2021年虽有小幅回暖,但销量已降至60万规模。2022年在合资车全面遇冷的背景下,福特在华销量跌破50万辆大关,2023年中国市场进一步萎缩,全年销量仅46.7万辆。即便在竞争激烈的2024年,长安福特累计销量实现5.97%的增长,但在新能源浪潮下,福特在华面临的危机仍未解除。

从业务板块来看,福特在电动车业务转型上任重道远。2024年,福特在燃油车、电动车和商用车三大业务板块上的表现分化明显——

燃油车业务稳中承压,盈利能力下降,利润52.8亿美元,利润率从7.3%降至5.2%;电动车业务陷入转型阵痛,亏损扩大,营收下降35%至39亿美元,利润亏损51亿美元,较前一年的47亿美元继续扩大,预计2025年亏损或将进一步攀升至55亿美元;商用车则成为盈利引擎,营收增长15%至669亿美元,批发量增加9%,利润90亿美元,利润率高达13.5%。由此可见福特对传统燃油车尤其是商用车业务的依赖格局仍未改变。

对于福特的现状和未来,各方存在不同看法。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Farley)表示2025年业绩指引虽审慎,但公司对未来发展走势仍有自己的想法,并保持信心。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福特2025年业绩指引符合低于许多分析师的期望,行业定价降低、批发价略降,并面临新车研发投入与价格战的双重挤压,企业或将持续承压。

具体到中国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福特在华市场的衰落,与车型换代慢、电气化转型迟缓、跟不上市场节奏等均有关联,让其在竞争中逐渐掉队,错失了市场先机。

为扭转在中国市场的下跌趋势,福特近两年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在产品策略方面,福特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引入力度,推出了蒙迪欧PHEV车型,细分车型达到9款,同步拓展在燃油车市场和插电混动市场的份额。在技术创新上,福特积极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借助中国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在激光雷达领域,2024年7月,禾赛科技获得长安福特新车型平台项目量产定点,该平台的首款旗舰SUV纯电车型将搭载禾赛AT系列ADAS远距激光雷达产品,预计于2025年量产上市,助力长安福特自动驾驶技术提升。在渠道建设方面,福特对销售网络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关闭了部分偏远及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同时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的布局。

此前福特在中国市场有着深厚的品牌基础和一定用户群体,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容,市场需求依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福特若能持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加快产品迭代更新,依然有望实现业绩转暖回升。

总体而言,福特在2024年虽取得营收新高,但在电动化转型、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业绩预期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福特能否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找到平衡,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电动车业务盈利能力,将成为其能否扭转局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Farley)表示2025年业绩指引虽审慎,但公司对未来发展走势仍有自己的想法,并保持信心。

新华财经上海2月7日电(李一帆)当地时间2月5日,美国福特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数据表现喜忧参半。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营收1850亿美元,同比增长5%,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10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67亿美元。然而,福特对2025年的业绩指引却给这份较为亮眼的年报蒙上了一层阴影,其预计2025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70亿至85亿美元,稍逊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85.7亿美元;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为35亿美元至45亿美元,资本支出在80亿至90亿美元之间,预示着2025年经营形势的严峻。

回顾近两年来福特的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在全球市场,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层面的波动较为明显。2020年福特营收1271.44亿美元,同比下降18.45%,净利润亏损12.79亿美元,此后虽通过各种策略努力挽回颓势,但过去几年业绩仍不稳定。2024年7月26日,福特股价收盘大跌18.36%,市值一夜蒸发超100亿美元,导火索便是其二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利润大幅下滑。

在中国市场,福特的境遇更充满挑战,曾经的辉煌不再。2016年福特在华市场迎来高光时刻,总销量突破127万辆,此后却一路下行。2018至2019年销量断崖式下滑,2020至2021年虽有小幅回暖,但销量已降至60万规模。2022年在合资车全面遇冷的背景下,福特在华销量跌破50万辆大关,2023年中国市场进一步萎缩,全年销量仅46.7万辆。即便在竞争激烈的2024年,长安福特累计销量实现5.97%的增长,但在新能源浪潮下,福特在华面临的危机仍未解除。

从业务板块来看,福特在电动车业务转型上任重道远。2024年,福特在燃油车、电动车和商用车三大业务板块上的表现分化明显——

燃油车业务稳中承压,盈利能力下降,利润52.8亿美元,利润率从7.3%降至5.2%;电动车业务陷入转型阵痛,亏损扩大,营收下降35%至39亿美元,利润亏损51亿美元,较前一年的47亿美元继续扩大,预计2025年亏损或将进一步攀升至55亿美元;商用车则成为盈利引擎,营收增长15%至669亿美元,批发量增加9%,利润90亿美元,利润率高达13.5%。由此可见福特对传统燃油车尤其是商用车业务的依赖格局仍未改变。

对于福特的现状和未来,各方存在不同看法。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Farley)表示2025年业绩指引虽审慎,但公司对未来发展走势仍有自己的想法,并保持信心。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福特2025年业绩指引符合低于许多分析师的期望,行业定价降低、批发价略降,并面临新车研发投入与价格战的双重挤压,企业或将持续承压。

具体到中国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福特在华市场的衰落,与车型换代慢、电气化转型迟缓、跟不上市场节奏等均有关联,让其在竞争中逐渐掉队,错失了市场先机。

为扭转在中国市场的下跌趋势,福特近两年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在产品策略方面,福特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引入力度,推出了蒙迪欧PHEV车型,细分车型达到9款,同步拓展在燃油车市场和插电混动市场的份额。在技术创新上,福特积极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借助中国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在激光雷达领域,2024年7月,禾赛科技获得长安福特新车型平台项目量产定点,该平台的首款旗舰SUV纯电车型将搭载禾赛AT系列ADAS远距激光雷达产品,预计于2025年量产上市,助力长安福特自动驾驶技术提升。在渠道建设方面,福特对销售网络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关闭了部分偏远及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同时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的布局。

此前福特在中国市场有着深厚的品牌基础和一定用户群体,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容,市场需求依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福特若能持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加快产品迭代更新,依然有望实现业绩转暖回升。

总体而言,福特在2024年虽取得营收新高,但在电动化转型、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业绩预期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福特能否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找到平衡,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电动车业务盈利能力,将成为其能否扭转局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