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新衣、买鲜花、喝咖啡、吃海鲜……这个春节,走进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商贸物流平台”之称的武汉汉口北国际贸易城,随处可以感受到红红火火的过年氛围、热热闹闹的消费场景。这个脱胎于“天下第一街”汉正街的大型现代商贸市场,春节期间人气旺盛,日均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如此种种的新场景、新体验,颇具新时代气息的新年货,带给人们别具一格的新年味,同时,也交出一份热气腾腾的促消费答卷。
新理念带火“新年货”
这个春节,春光明媚。许多人买年货走进了花卉市场,挑选各式各样的鲜花,借助“花开富贵”的好兆头,为家里增添节日气氛。位于汉口北国际贸易城的鲜花小镇,是武汉最大的鲜花市场。
假日期间,记者来到这里探访节日的气氛。市场外停放着许多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牌照的汽车。走进市场,映入眼前的是玫瑰、百合、郁金香、绣球、洋桔梗……上千束国内外品种的花卉摆放得错落有致,低至9.9元一把的价格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观赏。
来自孝感的张先生夫妇是一对退休教师,这天一大早,他们就驾车来到汉口北采购年货,第一站就来到鲜花小镇。“我买了富贵兰,红彤彤的,有年味。”张先生抱着花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说,现在过年家里不缺吃,不缺喝,不缺穿,就买点花,添置个好心情。
与张先生一样,越来越多人将鲜花列为“必备年货”。据统计,春节假期,汉口北鲜花小镇共接待近20万名顾客,北美冬青、银柳、澳洲蜡梅、丰岛牡丹菊、多头西诺红百合、郁金香、洋牡丹等备受青睐,实现销售额超500万元。
除了鲜花,最受欢迎的“年货”还有咖啡。走进汉口北咖啡街,300米长的市集内,30多家咖啡源头供应链企业展示着来自埃塞俄比亚、巴拿马、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咖啡豆,各式咖啡及咖啡器具应接不暇,前来咨询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
蓝山咖啡总经理刘启告诉记者,如今,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在改变,春节时期,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除了吃饭喝酒之外,也会喝上咖啡,享受暖阳,聊聊家常。今年春节,通过他们店里线上线下购买咖啡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年轻人更是消费主力。
过年的食品除了腊鱼腊肉,还有海鲜。这个春节假期,汉口北“渔人码头”集市挤满了打货的市民。俄罗斯深海帝王蟹、波士顿龙虾、马来西亚黑虎虾、挪威虹鳟鱼、福建连江鲍鱼等200余种海鲜,吸引了许多武汉周边消费者驾车前来购买。现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海鲜市场总销售额超过2300万元。
当然,过年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还属灯笼、对联、挂件等节日饰品。过完春节又要迎来元宵节。在汉口北小商品城,许多商户表示,“现在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记者注意到,这些从汉正街搬迁过来的商户,与过去一样,每家门店都是小格间,但不再是低矮的民房老宅,而是“搬进”了汉口北小商品城的大厦内,他们仍习惯于将小商品摆在店门口,或悬挂在墙上。
“我们摆出来不再像过去一样是为了拼价格,而是展示自家商品的独特性和文化味。”以售卖中国结、灯笼等商品为主的商户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卖节日饰品的商户都各有特色,比拼的是创意,主打文化牌,每天销售额都在万元以上。
据汉口北小商品城市场部门统计,春节前夕市场人流量较平时增长超过40%,吸引了大量寻求独特节庆装饰品和实用小物件的消费者。其中,非遗剪纸窗花日销万件,融入生肖蛇元素的电子灯笼成为爆款。商家们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吸引顾客,整个小商品城洋溢着浓厚的新年气氛,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大关。
新场景长出消费新链条
如今,走在汉口北的街头,逛在各式商城店铺之间,很难想象这个由汉正街搬迁而来的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谈及汉正街,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甚至商业发展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曾被称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第一街”,被视作“改革开放风向标”。而在许多老武汉人的记忆中,首先涌现出的是“散、乱、小”“狭窄的街道”“挤满大街小巷的店铺”“成堆的小商品”“地摊经济”等词汇。2010年前后,汉正街各类市场开始向汉口北等区域搬迁,逐渐形成建筑面积600多万平方米、拥有30个专业市场的汉口北国际贸易城。人们称之为“新汉正街”。
商场大厦易建,市场繁荣难聚。汉口北集团的决策者们意识到,必须面向新时代,构建“新市场”。鲜花市场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地处华中的武汉甚至湖北,并不是鲜花的主要产区。为了让消费者在武汉能够买到品质新鲜又价格实惠的鲜花,汉口北鲜花小镇通过现代供应链方式,重塑了鲜花产业链条。
汉口北鲜花小镇负责人游坤告诉记者,在鲜花小镇,由卓尔智联集团旗下卓尔国贸集团联手“亚洲第一花市”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共同打造华中最大的鲜花产业综合交易基地——华中斗南花卉城。花卉城占地面积330亩,以欧式浪漫风情为基调,主打“花文化、微度假”,融合多种花卉产业相关主题业态以及线上商场、保鲜仓储、智能物流配送、远程拍卖、信用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是一个集鲜切花批发交易、绿植花苗、花艺资材、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文创打卡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体。
不仅是鲜花链,汉口北立足实体批发市场,还潜心打造了咖啡链、海鲜链、辣椒链、服装链等多个供应链。漂洋过海的花卉,让人眼前一亮;来自乌干达、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地的咖啡豆,飘逸着异国的醇香;产自印度、越南等国的优质辣椒,让老百姓餐桌多了一份异国风味。
与鲜花、海鲜、咖啡等“新年货”一样,传统年货服装在汉口北也销售火爆。这个春节,汉口北多个服装城照常营业,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最新潮流款式,可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每天前来购买服装的顾客络绎不绝。
眼见记者走过来,热情上前招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汉正街经营30多年的羊绒生意,10年前到汉口北开了分店。“虽然这个店人流量没有老店多,但这里主打中高档品牌,实际上,赚的不比老店少。”
在汉口北海宁皮革品牌广场,“迎春焕新”促销季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慕名而来。今年,这里的皮衣皮草设计更加个性时尚,不少新款在设计中融入宋锦、皮雕、镂空、刺绣等元素,95后、00后开始成为皮草消费的“新势力”。据统计,春节期间,汉口北服装城总销售额近1亿元。
新体验让购物成为旅游
俄罗斯糖果排队买,中东饰品抢着要,马来西亚黑虎虾卖断货……1月18日,2025汉口北新春年货节热闹开幕,众多市民前来采年货、享年味、品年俗,提前感受新春节日氛围。现场摆满各地名优特产、冷冻生鲜、休闲零食、特色地域美食、品牌服饰、花卉绿植等,一站式购物满足市民打年货需求。同时,还可以欣赏一场场洋溢着新春气息与文化魅力的视听盛宴。打年货也成了一次年味十足的年俗体验。
义写春联、舞龙舞狮、踩高跷、变脸喷火等民俗活动穿插于集市之间;非遗手工艺人教你捏面塑、剪窗花、写福字,把新年的喜悦与吉祥传递给每一个人。汉阳炸圆子、黄陂豆丝、冰糖葫芦、棉花糖等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传统小吃,尽享舌尖上的欢乐。还有各类演艺节目,以及传统打糍粑、拓印红包、糖画等非遗手作。市民游客可以一边采购年货,一边欣赏非遗表演,领略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场年货节既包含了传统年俗文化,又考虑了年轻人喜好。来自湖北省的20余支优秀广场舞代表队,600名广场舞爱好者现场比拼,30多支曲目轮番登台,现场中老年朋友连连拍手称赞。另一旁,民间达人舞团带来时装秀、舞蹈秀、风腰秀、扇子舞、旗袍秀等新春序曲,也引来不少年轻人驻足围观。
类似的“体验式”购物在汉口北“常态化上演”。进入汉口北咖啡街便看到一组“咖啡猫”雕塑。一只憨态可掬的蓝色猫咪或是趴在屋顶,或是扶窗而上,打翻的咖啡“浸染”整条街区。走进其中一家颇具西式风格的咖啡店唐吉诃德,阵阵咖啡香扑面而来。磨粉、过滤、焖蒸、滴滤,一杯咖啡制作完成,香气渐渐散发。店主高峰告诉记者,这条咖啡街已是“网红打卡点”,许多年轻人从城区到这里来拍照,到咖啡店来“沉浸式体验”咖啡文化和咖啡研磨冲泡技艺。
离咖啡街不远的卓尔大集,是湖北最大的商超采购中心。作为拥有10000平方米的大型购物超市,卓尔大集在这个春节期间活动力度全年最大、价格最低,囊括上万件产品,覆盖生活日用、生鲜食材、酒水饮料、米面粮油、玩具零食等全品类。走在商超中,穿插于琳琅满目的商品间,仿佛徜徉在城市的海洋中,购物也成为一种旅游。在促销活动的带动下,卓尔大集春节期间实现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地处武汉的汉口北,还在湖北7个市县“隔空”联办年货节。采取“1+7”模式,以汉口北年货节为主场,卓尔桃花驿小镇、卓尔天门生活城、随州客厅青铜古镇、荆州卓尔城、红枫谷温泉小镇、罗田胜利小镇、潜江客厅等地同步设立联动会场。一些回乡过年的湖北人,在县城就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货。
“以‘年货经济’为引擎的消费热潮席卷整个汉口北,逆势带动消费市场稳步向上”。汉口北集团董事长范晓兰说,今年春节期间,汉口北市场整体销售额同比上涨30%,谱写出新春消费的新图景,体现了我国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和新活力。接下来,随着各类促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预计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激活,汉口北市场将乘着“这股春风”,努力建设“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商贸之都、双循环商贸市场枢纽。
购新衣、买鲜花、喝咖啡、吃海鲜……这个春节,走进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商贸物流平台”之称的武汉汉口北国际贸易城,随处可以感受到红红火火的过年氛围、热热闹闹的消费场景。这个脱胎于“天下第一街”汉正街的大型现代商贸市场,春节期间人气旺盛,日均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如此种种的新场景、新体验,颇具新时代气息的新年货,带给人们别具一格的新年味,同时,也交出一份热气腾腾的促消费答卷。
新理念带火“新年货”
这个春节,春光明媚。许多人买年货走进了花卉市场,挑选各式各样的鲜花,借助“花开富贵”的好兆头,为家里增添节日气氛。位于汉口北国际贸易城的鲜花小镇,是武汉最大的鲜花市场。
假日期间,记者来到这里探访节日的气氛。市场外停放着许多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牌照的汽车。走进市场,映入眼前的是玫瑰、百合、郁金香、绣球、洋桔梗……上千束国内外品种的花卉摆放得错落有致,低至9.9元一把的价格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观赏。
来自孝感的张先生夫妇是一对退休教师,这天一大早,他们就驾车来到汉口北采购年货,第一站就来到鲜花小镇。“我买了富贵兰,红彤彤的,有年味。”张先生抱着花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说,现在过年家里不缺吃,不缺喝,不缺穿,就买点花,添置个好心情。
与张先生一样,越来越多人将鲜花列为“必备年货”。据统计,春节假期,汉口北鲜花小镇共接待近20万名顾客,北美冬青、银柳、澳洲蜡梅、丰岛牡丹菊、多头西诺红百合、郁金香、洋牡丹等备受青睐,实现销售额超500万元。
除了鲜花,最受欢迎的“年货”还有咖啡。走进汉口北咖啡街,300米长的市集内,30多家咖啡源头供应链企业展示着来自埃塞俄比亚、巴拿马、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咖啡豆,各式咖啡及咖啡器具应接不暇,前来咨询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
蓝山咖啡总经理刘启告诉记者,如今,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在改变,春节时期,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除了吃饭喝酒之外,也会喝上咖啡,享受暖阳,聊聊家常。今年春节,通过他们店里线上线下购买咖啡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年轻人更是消费主力。
过年的食品除了腊鱼腊肉,还有海鲜。这个春节假期,汉口北“渔人码头”集市挤满了打货的市民。俄罗斯深海帝王蟹、波士顿龙虾、马来西亚黑虎虾、挪威虹鳟鱼、福建连江鲍鱼等200余种海鲜,吸引了许多武汉周边消费者驾车前来购买。现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海鲜市场总销售额超过2300万元。
当然,过年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还属灯笼、对联、挂件等节日饰品。过完春节又要迎来元宵节。在汉口北小商品城,许多商户表示,“现在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记者注意到,这些从汉正街搬迁过来的商户,与过去一样,每家门店都是小格间,但不再是低矮的民房老宅,而是“搬进”了汉口北小商品城的大厦内,他们仍习惯于将小商品摆在店门口,或悬挂在墙上。
“我们摆出来不再像过去一样是为了拼价格,而是展示自家商品的独特性和文化味。”以售卖中国结、灯笼等商品为主的商户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卖节日饰品的商户都各有特色,比拼的是创意,主打文化牌,每天销售额都在万元以上。
据汉口北小商品城市场部门统计,春节前夕市场人流量较平时增长超过40%,吸引了大量寻求独特节庆装饰品和实用小物件的消费者。其中,非遗剪纸窗花日销万件,融入生肖蛇元素的电子灯笼成为爆款。商家们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吸引顾客,整个小商品城洋溢着浓厚的新年气氛,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大关。
新场景长出消费新链条
如今,走在汉口北的街头,逛在各式商城店铺之间,很难想象这个由汉正街搬迁而来的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谈及汉正街,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甚至商业发展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曾被称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第一街”,被视作“改革开放风向标”。而在许多老武汉人的记忆中,首先涌现出的是“散、乱、小”“狭窄的街道”“挤满大街小巷的店铺”“成堆的小商品”“地摊经济”等词汇。2010年前后,汉正街各类市场开始向汉口北等区域搬迁,逐渐形成建筑面积600多万平方米、拥有30个专业市场的汉口北国际贸易城。人们称之为“新汉正街”。
商场大厦易建,市场繁荣难聚。汉口北集团的决策者们意识到,必须面向新时代,构建“新市场”。鲜花市场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地处华中的武汉甚至湖北,并不是鲜花的主要产区。为了让消费者在武汉能够买到品质新鲜又价格实惠的鲜花,汉口北鲜花小镇通过现代供应链方式,重塑了鲜花产业链条。
汉口北鲜花小镇负责人游坤告诉记者,在鲜花小镇,由卓尔智联集团旗下卓尔国贸集团联手“亚洲第一花市”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共同打造华中最大的鲜花产业综合交易基地——华中斗南花卉城。花卉城占地面积330亩,以欧式浪漫风情为基调,主打“花文化、微度假”,融合多种花卉产业相关主题业态以及线上商场、保鲜仓储、智能物流配送、远程拍卖、信用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是一个集鲜切花批发交易、绿植花苗、花艺资材、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文创打卡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体。
不仅是鲜花链,汉口北立足实体批发市场,还潜心打造了咖啡链、海鲜链、辣椒链、服装链等多个供应链。漂洋过海的花卉,让人眼前一亮;来自乌干达、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地的咖啡豆,飘逸着异国的醇香;产自印度、越南等国的优质辣椒,让老百姓餐桌多了一份异国风味。
与鲜花、海鲜、咖啡等“新年货”一样,传统年货服装在汉口北也销售火爆。这个春节,汉口北多个服装城照常营业,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最新潮流款式,可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每天前来购买服装的顾客络绎不绝。
眼见记者走过来,热情上前招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汉正街经营30多年的羊绒生意,10年前到汉口北开了分店。“虽然这个店人流量没有老店多,但这里主打中高档品牌,实际上,赚的不比老店少。”
在汉口北海宁皮革品牌广场,“迎春焕新”促销季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慕名而来。今年,这里的皮衣皮草设计更加个性时尚,不少新款在设计中融入宋锦、皮雕、镂空、刺绣等元素,95后、00后开始成为皮草消费的“新势力”。据统计,春节期间,汉口北服装城总销售额近1亿元。
新体验让购物成为旅游
俄罗斯糖果排队买,中东饰品抢着要,马来西亚黑虎虾卖断货……1月18日,2025汉口北新春年货节热闹开幕,众多市民前来采年货、享年味、品年俗,提前感受新春节日氛围。现场摆满各地名优特产、冷冻生鲜、休闲零食、特色地域美食、品牌服饰、花卉绿植等,一站式购物满足市民打年货需求。同时,还可以欣赏一场场洋溢着新春气息与文化魅力的视听盛宴。打年货也成了一次年味十足的年俗体验。
义写春联、舞龙舞狮、踩高跷、变脸喷火等民俗活动穿插于集市之间;非遗手工艺人教你捏面塑、剪窗花、写福字,把新年的喜悦与吉祥传递给每一个人。汉阳炸圆子、黄陂豆丝、冰糖葫芦、棉花糖等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传统小吃,尽享舌尖上的欢乐。还有各类演艺节目,以及传统打糍粑、拓印红包、糖画等非遗手作。市民游客可以一边采购年货,一边欣赏非遗表演,领略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场年货节既包含了传统年俗文化,又考虑了年轻人喜好。来自湖北省的20余支优秀广场舞代表队,600名广场舞爱好者现场比拼,30多支曲目轮番登台,现场中老年朋友连连拍手称赞。另一旁,民间达人舞团带来时装秀、舞蹈秀、风腰秀、扇子舞、旗袍秀等新春序曲,也引来不少年轻人驻足围观。
类似的“体验式”购物在汉口北“常态化上演”。进入汉口北咖啡街便看到一组“咖啡猫”雕塑。一只憨态可掬的蓝色猫咪或是趴在屋顶,或是扶窗而上,打翻的咖啡“浸染”整条街区。走进其中一家颇具西式风格的咖啡店唐吉诃德,阵阵咖啡香扑面而来。磨粉、过滤、焖蒸、滴滤,一杯咖啡制作完成,香气渐渐散发。店主高峰告诉记者,这条咖啡街已是“网红打卡点”,许多年轻人从城区到这里来拍照,到咖啡店来“沉浸式体验”咖啡文化和咖啡研磨冲泡技艺。
离咖啡街不远的卓尔大集,是湖北最大的商超采购中心。作为拥有10000平方米的大型购物超市,卓尔大集在这个春节期间活动力度全年最大、价格最低,囊括上万件产品,覆盖生活日用、生鲜食材、酒水饮料、米面粮油、玩具零食等全品类。走在商超中,穿插于琳琅满目的商品间,仿佛徜徉在城市的海洋中,购物也成为一种旅游。在促销活动的带动下,卓尔大集春节期间实现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地处武汉的汉口北,还在湖北7个市县“隔空”联办年货节。采取“1+7”模式,以汉口北年货节为主场,卓尔桃花驿小镇、卓尔天门生活城、随州客厅青铜古镇、荆州卓尔城、红枫谷温泉小镇、罗田胜利小镇、潜江客厅等地同步设立联动会场。一些回乡过年的湖北人,在县城就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货。
“以‘年货经济’为引擎的消费热潮席卷整个汉口北,逆势带动消费市场稳步向上”。汉口北集团董事长范晓兰说,今年春节期间,汉口北市场整体销售额同比上涨30%,谱写出新春消费的新图景,体现了我国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和新活力。接下来,随着各类促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预计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激活,汉口北市场将乘着“这股春风”,努力建设“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商贸之都、双循环商贸市场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