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稳岗送工 全力推动就业实现“开门稳”

新财网 文

8小时前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州县联动,持续组织开展系列集中输出返岗活动,带动全州农村劳动力有序返岗,确保全州在省外务工规模稳定在90万人左右,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记者 李苑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今年以来,多地通过打好一揽子稳岗送工“组合拳”,全力推动就业实现“开门稳”。

多措并举稳岗送工

2月5日,贵州黔东南州2025年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有组织输出免费专列开行仪式在从江县举行,来自从江、榕江、黎平等县的610名务工人员搭乘专列奔赴广东返岗就业。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州县联动,持续组织开展系列集中输出返岗活动,带动全州农村劳动力有序返岗,确保全州在省外务工规模稳定在90万人左右,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黔东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江苏多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促进重点群体更好就业。其中,常州人社部门提前规划了陕西、云南、贵州等多条赴外招聘路线,组织企业赴外省参与当地“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16场以上,为企业和求职者间搭起沟通桥梁。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创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完成了重点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形成了重点企业的清单,并且为他们配备了用工服务专员。下一步,将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用工服务,满足企业春季的用工需求。

全力挖掘就业新潜能

走进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零工市场,工作人员正为各类务工人员提供线上线下求职推荐、职业咨询等服务。就业咨询台前,张女士正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星工驿站”微信小程序寻找零工工作。

“零工市场满足了不同技能水平、不同就业需求的求职人员。目前,餐饮、物流、保洁、手工等行业都在平台上招募零工。”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以灵活就业人员为代表的零工群体规模庞大,撑起了零工经济新业态。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息,2024年,人社部门着力推进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建设了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截至目前,共有25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就业在线”平台,2024年发布就业岗位1.08亿个。

江苏南京市人社部门春节以来进一步畅通线上培训渠道,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培训服务。平台提供“启航南京”就业指导、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云计算技术、插花艺术、直播带货全链路解析、新媒体短视频拍摄与制作等61门课程,共有600多个线上课程资源,可充分满足广大职工技能提升居家学习的需求。

零工经济研究中心智库专家罗峰认为,随着新业态蓬勃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劳动者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职业发展路径。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降低合规成本,提升科技水平和岗位创造能力,是促进低技能劳动力融入数字经济、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

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深化就业领域改革,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就业重点群体,优化就业公共服务,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表示。

据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不断拓展就业新的增长点。同时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助力企业稳岗拓岗。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接下来将开发更多发挥毕业生专长的就业岗位,加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制度,促进青年多渠道就业创业。”陈勇嘉说。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杨宜勇看来,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与就业市场的对接,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和就业政策体系,以适应新的就业需求。需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通过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州县联动,持续组织开展系列集中输出返岗活动,带动全州农村劳动力有序返岗,确保全州在省外务工规模稳定在90万人左右,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记者 李苑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今年以来,多地通过打好一揽子稳岗送工“组合拳”,全力推动就业实现“开门稳”。

多措并举稳岗送工

2月5日,贵州黔东南州2025年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有组织输出免费专列开行仪式在从江县举行,来自从江、榕江、黎平等县的610名务工人员搭乘专列奔赴广东返岗就业。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州县联动,持续组织开展系列集中输出返岗活动,带动全州农村劳动力有序返岗,确保全州在省外务工规模稳定在90万人左右,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黔东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江苏多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促进重点群体更好就业。其中,常州人社部门提前规划了陕西、云南、贵州等多条赴外招聘路线,组织企业赴外省参与当地“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16场以上,为企业和求职者间搭起沟通桥梁。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创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完成了重点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形成了重点企业的清单,并且为他们配备了用工服务专员。下一步,将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用工服务,满足企业春季的用工需求。

全力挖掘就业新潜能

走进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零工市场,工作人员正为各类务工人员提供线上线下求职推荐、职业咨询等服务。就业咨询台前,张女士正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星工驿站”微信小程序寻找零工工作。

“零工市场满足了不同技能水平、不同就业需求的求职人员。目前,餐饮、物流、保洁、手工等行业都在平台上招募零工。”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以灵活就业人员为代表的零工群体规模庞大,撑起了零工经济新业态。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息,2024年,人社部门着力推进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建设了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截至目前,共有25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就业在线”平台,2024年发布就业岗位1.08亿个。

江苏南京市人社部门春节以来进一步畅通线上培训渠道,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培训服务。平台提供“启航南京”就业指导、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云计算技术、插花艺术、直播带货全链路解析、新媒体短视频拍摄与制作等61门课程,共有600多个线上课程资源,可充分满足广大职工技能提升居家学习的需求。

零工经济研究中心智库专家罗峰认为,随着新业态蓬勃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劳动者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职业发展路径。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降低合规成本,提升科技水平和岗位创造能力,是促进低技能劳动力融入数字经济、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

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深化就业领域改革,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就业重点群体,优化就业公共服务,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表示。

据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不断拓展就业新的增长点。同时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助力企业稳岗拓岗。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接下来将开发更多发挥毕业生专长的就业岗位,加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制度,促进青年多渠道就业创业。”陈勇嘉说。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杨宜勇看来,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与就业市场的对接,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和就业政策体系,以适应新的就业需求。需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通过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