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A股,刷屏了

中国证券报

18小时前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研究主管马力勤(Peter Milliken)在报告中指出,得益于制造业优势、科技力量崛起等因素,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或将消失。

近日,德意志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研究主管马力勤(Peter Milliken)在报告中指出,得益于制造业优势、科技力量崛起等因素,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或将消失。



中国企业盈利能力

望穿越周期呈现超预期上行



据德银分析,2025年将是投资界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地位的关键一年。中国企业在多个制造和服务领域提供了高性价比和优质产品。得益于政策重心向消费端倾斜的结构性转向,叠加金融开放政策的利好,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有望穿越周期呈现超预期上行。


德银认为,中国股市上行周期已于2024年开启,未来发展势头强劲并有望再创新高。

近日,中国低成本人工智能DeepSeek-R1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德银认为,这是中国知识产权得到认可的重要标志,显示出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的突破。


中国制造业优势日益凸显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日益凸显。德银表示,从最初在服装、纺织品和玩具领域的崛起,到如今在基础电子、钢铁、造船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令人瞩目。特别是在白色家电、太阳能、电信设备和高速铁路等领域,中国企业的表现更是异军突起。

2024年底,中国在汽车出口领域的快速崛起同样引起全球关注,国产高性能、外观吸引人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印证,包括出口规模、专利申请、人才储备、产业集群等。


中国经济和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


德银表示,中国经济和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中国出口增长7%,对巴西、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出口分别增长23%、19%和18%,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东盟国家增长13%。

中国对东盟和金砖国家的出口现已相当于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总和,且过去五年中,对这些目的地的出口市场份额每年增长两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足


德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多方面。

德银表示,在几乎所有行业中,中国都拥有世界领先的公司,并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中国的潜在市场;自动化方面领先优势显现,约70%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安装,推动了生产力优势。此外,家庭存款增长放缓至名义GDP增长率的两倍,但自2020年以来,储蓄增加了10万亿美元,预计这些储蓄将在中期内流入消费和股票市场。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研究主管马力勤(Peter Milliken)在报告中指出,得益于制造业优势、科技力量崛起等因素,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或将消失。

近日,德意志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研究主管马力勤(Peter Milliken)在报告中指出,得益于制造业优势、科技力量崛起等因素,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或将消失。



中国企业盈利能力

望穿越周期呈现超预期上行



据德银分析,2025年将是投资界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地位的关键一年。中国企业在多个制造和服务领域提供了高性价比和优质产品。得益于政策重心向消费端倾斜的结构性转向,叠加金融开放政策的利好,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有望穿越周期呈现超预期上行。


德银认为,中国股市上行周期已于2024年开启,未来发展势头强劲并有望再创新高。

近日,中国低成本人工智能DeepSeek-R1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德银认为,这是中国知识产权得到认可的重要标志,显示出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的突破。


中国制造业优势日益凸显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日益凸显。德银表示,从最初在服装、纺织品和玩具领域的崛起,到如今在基础电子、钢铁、造船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令人瞩目。特别是在白色家电、太阳能、电信设备和高速铁路等领域,中国企业的表现更是异军突起。

2024年底,中国在汽车出口领域的快速崛起同样引起全球关注,国产高性能、外观吸引人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印证,包括出口规模、专利申请、人才储备、产业集群等。


中国经济和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


德银表示,中国经济和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中国出口增长7%,对巴西、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出口分别增长23%、19%和18%,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东盟国家增长13%。

中国对东盟和金砖国家的出口现已相当于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总和,且过去五年中,对这些目的地的出口市场份额每年增长两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足


德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多方面。

德银表示,在几乎所有行业中,中国都拥有世界领先的公司,并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中国的潜在市场;自动化方面领先优势显现,约70%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安装,推动了生产力优势。此外,家庭存款增长放缓至名义GDP增长率的两倍,但自2020年以来,储蓄增加了10万亿美元,预计这些储蓄将在中期内流入消费和股票市场。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