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歌尔微、正力新能转道港交所,安井食品拟“A+H”上市

洞察IPO

9小时前

1月20日-2月2日,上交所、深交所均无公司过会。...1月20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

作者:周绘

出品:洞察IPO

上交所

ShangHai

深交所

ShenZhen

新 股 上 市 

1月20日-2月2日,上交所科创板有2家公司上市;深交所主板有2家公司上市、创业板有1家公司上市。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兴福电子:主要从事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收涨134.50%,截至2月6日收盘报26.89元/股,较发行价11.68元/股涨130.22%,市值约97亿元。

2. 海博思创: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上市首日收涨229.21%,截至2月6日收盘报60.95元/股,较发行价19.38元/股涨214.50%,市值约108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富岭股份:主要从事塑料餐饮具及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收涨339.25%,截至2月6日收盘报15.37元/股,较发行价5.30元/股涨190.00%,市值约91亿元。

2. 亚联机械:主要从事人造板生产线和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上市首日收涨159.43%,截至2月6日收盘报40.91元/股,较发行价19.08元/股涨114.41%,市值约36亿元。

3. 超研股份: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收涨379.10%,截至2月6日收盘报22.17元/股,较发行价6.70元/股涨230.90%,市值约9亿元。

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1月20日-2月2日,交所深交所公司过会。

递交上市申请 

1月20日-2月2日,上交所深交所均无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终止上市审核 

1月20日-2月2日,上交所无公司终止上市审核;深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创业板有2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盾源聚芯:公司主要从事硅部件和石英坩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用的硅环、硅喷淋头、硅舟、硅喷射管等硅部件产品、单晶/多晶硅部件材料产品以及生产半导体单晶硅和太阳能单晶硅用的石英坩埚产品。

2. 大汉软件:数字政府领域专业的软件开发商和技术服务商,主要为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数字政府门户平台建设及相关运维服务。

3. 森峰科技:激光加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激光加工设备及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港交所  

Hong Kong

新 股 上 市 

1月20日-2月2日,港交所公司上市。

新 股 招 股 

1月20日-2月2日,港交所1家新股招股。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中国现制饮品企业,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的门店数量计,“古茗”均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通过上市聆讯 

1月20日-2月2日,港交所2家公司通过聆讯。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派格生物:专注于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主要为肽和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

2. 找钢网: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线上钢铁交易吨量计,运营着中国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

递交上市申请 

1月20日-2月2日,港交所有16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歌尔微:全球领先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智能化的传感交互体验。

2. 安井食品: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致力于在家庭、餐厅及外出用餐等多种消费场景中提供美味、优质及便捷的食品。

3. 大行科工:折叠自行车公司。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零售量计,大行科工于中国内地及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均排行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1.1%及5.6%。

4. 乐摩物联:中国大陆智能按摩服务供应商的引领者,于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

5. 百利天恒:综合性制药集团,具备早期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能力。经营两项主要业务:创新生物药业务以及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

6. 宝济药业:借助合成生物技术开发及提供难以生产的重组生物药物,致力于通过替代源自动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产品,或以其他方式升级现有治疗手段,从而提升治疗标准。

7. 中慧元通:总部位于中国的疫苗公司,致力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目前有两种核心产品,即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8. 胜软科技: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为目标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加速产业数智化转型。为大中型能源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及公共管理机构提供覆盖信息化建设到数智化建设全链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9. 盘兴数智: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的供应商,专注于提供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及SaaS服务。

10. 信华信:面向国际市场的数智软件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数智技术服务,以及行业领先、专业高品质的数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11. 宏信超市:总部设于扬州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以“宏信龙”品牌经营零售业务及批发业务。

12. 乐舒适:专注于非洲、拉美、中亚等地快速发展新兴市场的国际化卫生用品公司,主要从事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卫生巾和湿巾等婴儿及女性卫生用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13. 旺山旺水:综合一体化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小分子药物,致力于满足重点治疗领域(即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中患者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

14. 正力新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主要专注于用于电动汽车(EV)的电池产品的销售。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LISA)下的大规模应用。

15. 国星宇航: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致力于研制商业卫星,保证稳定的运营管理,并根据客户广泛场景应用需求提供星基解决方案。

16. 轻松健康集团:科技型一站式平台,专注于提供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

歌尔微于1月20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0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

歌尔微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智能化的传感交互体验。歌尔微构建了一站式平台UniSense,涵盖了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所有关键技术环节。

根据CIC的报告,以2023年销售额计,歌尔微是全球第八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于往绩记录期间,歌尔微的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过4.0十亿颗。根据CIC的报告,以2023年销售额计,歌尔微是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和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

歌尔微的解决方案种类丰富,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超400种,广泛搭载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VR/AR设备、智能汽车及智能家居等约30种智能终端。根据CIC的报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歌尔微累计服务了全球113家直销客户,覆盖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以2023年出货量计)和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和医疗等领域领先厂商。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歌尔微将用于丰富和完善解决方案组合,巩固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导地位,抓住智能终端市场的变革机遇,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份额;不断迭代UniSense,重点提升其在各种智能终端和应用中的能力,以巩固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推进与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合作,增强网络效应,促进行业生态发展;战略性投资及/或收购;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歌尔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21亿元、30.01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3.85%;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2.89亿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11.32%。

2024年1-9月,歌尔微的营业收入为32.66亿元,营收同比增加52.17%;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增加8.04%。

歌尔微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解决方案广泛用于各个下游领域。该等领域的任何增长放缓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公司未能及时推出新解决方案以迎合客户的需求及技术进展,或如果研发投资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公司的业务运营及财务表现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的成功有赖于与若干客户稳健牢固的关系。倘未能拓展客户群,或与该等客户的关系中断,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解决方案质量或性能出现任何问题,均可能使公司面临潜在索赔、法律责任、声誉受损及收入损失等。

歌尔微是歌尔股份(02241.SZ)子公司,曾于2021年12月28日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招股书,于2024年5月27日因公司、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被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安井食品于1月20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0日,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井食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高盛、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安井食品是一家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致力于在家庭、餐厅及外出用餐等多种消费场景中提供美味、优质及便捷的食品。开发了涵盖三大品类的产品组合,即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及速冻面米制品。建立了以旗舰品牌“安井”为核心,辅以自有品牌“冻品先生”及“安井小厨”,连同战略性收购的品牌“洪湖诱惑”、“柳伍”、“功夫食品”等共同组成的强大品牌组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3年收入计,安井食品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市场份额为6.2%。2023年,安井食品在中国速冻调制食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2.7%,是第二名的约四倍;安井食品在中国速冻菜肴制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9%,超过该市场第二名至第四名的市场份额总和。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安井食品将用于扩大销售及分销网络;提升采购能力、优化供应链及搭建全球供应链平台;将业务营运数字化;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安井食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1.06亿元、139.65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15.36%;净利润分别为11.18亿元、15.01亿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34.33%。

2024年1-9月,安井食品的营业收入为109.95亿元,营收同比增加7.70%;净利润为10.62亿元,同比减少6.87%。

安井食品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受消费者口味及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如公司无法有效竞争,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未能开发及推出新产品可能对公司的竞争力、业绩及未来增长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依赖经销商将产品投放到市场,而公司可能无法有效管理经销商;公司的业务依赖于品牌认知度。未能维护或有效推广公司品牌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未能保持产品品质或食品安全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安井食品(603345.SH)2017年在上海主板上市交易,目前总市值约218亿元。

大行科工于1月20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0日,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行科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大行科工是一家折叠自行车公司。大行品牌是折叠自行车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由韩德玮博士于1982年创立。以长青车型P8等畅销产品为基石,再加上新开发的车款,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自行车产品阵容,能够满足城市上班族、渴求冒险人士乃至竞赛骑手等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各种需要。产品组合已从折叠自行车发展到其他自行车类型,包括公路自行车、登山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截至2024年9月30日提供超过70款自行车车型。

大行科工的销量由2022年的14.90万辆增至2023年的15.69万辆,增长率为5.3%,并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11.57万辆增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17.52万辆,增长率为51.5%。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零售量计,大行科工于中国内地及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均排行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1.1%及5.6%。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大行科工将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以提升卓越制造能力;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以巩固市场地位及加快全球扩张;加强研发能力,以提升技术领导地位;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大行科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3.00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18.08%;净利润分别为3143.4万元、3485.0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10.87%。

2024年1-9月,大行科工的营业收入为3.52亿元,营收同比增加58.76%;净利润为4583.8万元,同比增加74.24%。

大行科工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大行品牌是公司的重要业务资产。若公司的商标权遭到第三方侵犯,或经销商或被授权方未能符合公司的产品质量、制造要求、营销标准或其他要求,将可能对公司的声誉、品牌及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公司未必能成功落实未来的业务计划和策略;公司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公司产品的性能不佳或出现缺陷或会损害公司的声誉,导致产品退货或召回,使公司面临重大产品责任诉讼并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乐摩物联于1月21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1日,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摩物联”)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建投国际、申万宏源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乐摩物联是中国大陆智能按摩服务供应商的引领者。于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将创新智能按摩技术和数据驱动定制化服务与传统设备按摩相结合,为消费者在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场所(包括机场、高铁站等)等消费场景提供更放松、便捷、专业的智能按摩服务。

于2025年1月15日,乐摩物联已为智能按摩服务设立超过4.5万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0万张智能按摩设备,覆盖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服务网点网络由2022年12月31日的2.17万个服务网点扩展至2023年12月31日的3.21万个服务网点,增长约47.9%,并进一步扩展至2025年1月15日的超过4.5万个服务网点。在消费者覆盖方面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于2025年1月15日,累计可识别服务人数超过1.5亿,注册会员人数超过2800万名。

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公司的智能按摩空间通过第三方云服务远程连接至公司的数字平台LMB Links,实现远程及数字化监控网点运营情况。同时,公司的智能按摩空间会根据不同消费需求匹配对应款式的智能按摩设备。在多维空间设计方面:以橙色为公司的品牌色和公司的IP“乐乐猫”作为基础设计元素,结合不同消费情境的特点或当地文化风俗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打造集具有私密性和空间设计感于一体的智能按摩服务空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1年至2023年的三个连续年度,按交易额计算,乐摩物联在中国大陆所有智能按摩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相应年度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9.4%、33.9%及37.3%,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乐摩物联将用于扩大服务网点的覆盖范围及渗透率、持续提升和迭代技术、提升品牌、支持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乐摩物联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5.87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77.75%;净利润分别为648.1万元、8734.0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1247.63%。

2024年1-9月,乐摩物联的营业收入为6.15亿元,营收同比增加39.08%;净利润为9311.0万元,同比增加0.41%。

乐摩物联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可能无法以商业上可接受的条款为公司的POS找到合适的场地,甚至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地;若未能有效维护、推广及提升公司的品牌,公司的业务及竞争优势可能会受损;若无法有效管理公司的业务以及在新消费场景中的扩张及增长,公司的业务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客流量及消费水平,因此会受到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公司的LMB Links及按摩设备的可靠性及正常运行对公司智能按摩服务的有效运营至关重要等。

百利天恒于1月21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1日,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天恒”)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百利天恒是一家综合性制药集团,具备早期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能力。经营两项主要业务:创新生物药业务以及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

2014年,公司在美国西雅图创建了SystImmune、并开始研发BL-B01D1,为全球首创且迄今唯一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ADC;十年后,公司与BMS就BL-B01D1达成了总额84亿美元、首付8亿美元、迄今为止全球ADC领域单个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公司在美国的十年努力,构建起了: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成功研发包括BL-B01D1在内的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八个ADC创新候选药物管线,并已开展了约50项临床研究,其中包括八项后线III期临床及12项一线II期临床,及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平台,成功研发包括GNC-077在内的已进入临床阶段的4个GNC创新多特异性抗体药物管线,并已开展13项临床研究。

自1996年以来,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仿制药和中成药领域形成了专业积淀。公司的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的产品组合覆盖麻醉、肠外营养、抗感染、儿科等治疗领域。于往绩记录期,公司的收入来自于销售超过100种规格的29种获批药品,其中包括25种仿制药产品及四种中成药产品。截至2025年1月15日,公司所有的创新候选药物仍处于临床及临床前开发阶段。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百利天恒将用于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候选生物药物的研发活动;建立全球供应链,主要为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候选生物药物的新生产设施的建设或收购提供资金;拨付在中国内地以外业务的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2023年,百利天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7.02亿元、5.60亿元,2022年、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1.71%、-20.15%;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2.82亿元、-7.80亿元。

2024年1-9月,百利天恒的营业收入为56.61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403.25%;净利润为40.65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百利天恒通过许可费收入产生收入,此占根据BMS协议首付款的部分。根据BMS协议,于2024年3月,百利天恒从BMS收到不可退还及不可抵扣的首付款8亿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56.80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百利天恒就向BMS授出许可的履约确认收入7.51亿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53.32亿元)。

百利天恒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除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外,公司于往绩记录期录得亏损净额。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BMS协议下的许可费收入产生的收入贡献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有关过往表现未必能反映公司的未来表现;公司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录得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出净额,且公司可能需要获得额外融资为公司的营运提供资金。倘公司无法按公司可接受的条款获得足够融资,或根本无法获得融资,公司可能无法完成候选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倘公司或BMS未能在公司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公司的产品开发或商业化目标,公司可能无法获得里程碑或特许权使用费或赚取利润以支持公司的未来开发规划等。

百利天恒曾于2024年7月1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目前已失效。

宝济药业于1月21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1日,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济药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宝济药业借助合成生物技术开发及提供难以生产的重组生物药物,以满足广大的临床需求。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大品种生物药物的研发,致力于通过替代源自动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产品,或以其他方式升级现有治疗手段,从而提升治疗标准。以独有的底盘细胞改造技术为基础,结合先进的药物设计及生物制造能力建立专有技术平台。

公司的技术平台使公司能够在四个战略性治疗领域的候选药物开发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这四个领域在2033年的合计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人民币500亿元:大容量皮下给药,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生殖药物,及以重组生物制药取代传统生化制品的变革性产品。公司已打造出涵盖上述四个治疗领域具有差异化特色的研发管线,由五项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药物(包括公司的三项核心产品KJ017、KJ103及SJ02)及七项临床前产品组成。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宝济药业将用于核心产品(包括KJ017、KJ103及SJ02)的研发及商业化;推进其他现有管线产品及筹备相关登记备案;持续优化专有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以及研究和开发新候选药物;提升及扩大生产制造能力;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及2024年1-9月,宝济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3.0万元及444.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63亿元。

宝济药业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及快速的技术变革;临床开发是一个漫长且昂贵的过程,结果不确定,且临床前研究的结果及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未必能预测未来的试验结果;公司已为多种候选药物提交NDA,如果无法取得所需监管批准或在这方面遭遇延误,公司将无法将候选药物商业化,而公司创造营收的能力也将受到重大损害;公司并无药物商业化的经验;公司已与合作伙伴订立许可及合作协议,且日后可能形成或寻求额外的合作或战略联盟或订立额外许可安排。公司可能无法实现该等联盟或许可安排的任何或所有利益,公司与合作伙伴之间可能出现纠纷;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录得净亏损,预计在可见未来仍会持续产生净亏损,而且可能无法产生足够营收来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等。

中慧生物于1月23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3日,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慧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中慧生物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疫苗公司,致力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密切追踪传染病的全球发病及疫苗研发的趋势来确定公司的产品管线,并专注于高端疫苗,以在中国取代传统疫苗和进口疫苗,并将公司的竞争优势扩展至国际市场。目前公司有两种核心产品,即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公司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是传统病毒裂解疫苗的重大技术升级,提供了高抗原纯度及低不良反应风险的产品。其于2023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三岁及以上人群,商品名慧尔康欣,是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中国获批的首款且唯一一款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公司亦已提交关于在6至35月龄的儿童中使用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NDA,已于2024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公司在研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是使用人二倍体细胞开发,世卫组织推荐人二倍体细胞是生产病毒疫苗最安全的细胞培养基质之一。其在已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公司预计于2025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中慧生物将用于核心产品的开发及国内外注册、其他在研疫苗的开发和注册、改进工艺及商业化能力、创新技术平台的开发、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及2024年1-9月,中慧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16.8万元、2.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1.68亿元。

中慧生物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新疫苗产品的开发较复杂,具有不确定性且耗时耗资;公司可能无法根据适用的监管要求获得在研疫苗的监管审批;即使公司的产品获得监管审批,公司仍须履行持续或额外的监管义务并持续接受监管审查,这可能导致重大额外开支;公司的在研疫苗管线有限;如果公司在公开招标程序中未中标或公司未能获得后续产品订单,公司的业务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全部收入、利润及现金流均来自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其收入降低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销售存在季节性,这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波动等。

胜软科技于1月23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3日,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软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广发证券(香港)为其独家保荐人。

胜软科技是一家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为目标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加速产业数智化转型。为大中型能源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及公共管理机构提供覆盖信息化建设到数智化建设全链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创性地发布油气行业首个垂类大模型识油大模型并在多个行业场景落地应用,也参与了昆仑大模型的建设。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收益计,胜软科技是中国智慧油气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的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在中国独立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三。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胜软科技将用于加强现有解决方案的特性与功能,并推出新的特性及解决方案;推进研发工作并提升技术能力;扩大销售网络及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全球市场覆盖范围及探索海外扩展机会;选择性地寻求油气田战略投资与收购机遇,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并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胜软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5.02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28.43%;净利润分别为3760.7万元、5366.4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42.70%。

2024年1-9月,胜软科技的营业收入为1.63亿元,营收同比增加3.64%;净利润为-1131.6万元,同比减亏11.34%。

胜软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经营所在的行业瞬息万变,公司可能无法紧跟技术创新的步伐,并持续提升公司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期望与需求。公司所处的市场规模及数智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不如公司预期般迅速增长。公司产生及提高收益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维持现有客户,吸引新客户或增加其购买的能力。公司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向有限数目的客户销售,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亦集中于少数客户,这使公司面临与客户集中度相关的风险等。

盘兴数智于1月24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4日,浙江盘兴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兴数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浤博资本为其独家保荐人。

盘兴数智是一家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的供应商,专注于提供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及SaaS服务。公司的技术解决方案兼备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前沿的人工智能实力,加之公司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公司借此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客户(主要包括个人、私营企业及政府机构)的成长赋能。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盘兴数智将用于开发及扩大线上营销解决方案及SaaS服务渠道;更新及/或购买硬件系统;完善“微享汇”平台;实现战略投资及收购,以提升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丰富产品矩阵,完善现有SaaS产品及服务功能;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盘兴数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1亿元、8.12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65.47%;净利润分别为666.8万元、2516.0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277.32%。

2024年1-9月,盘兴数智的营业收入为6.73亿元,营收同比增加54.04%;净利润为2200.7万元,同比增加159.79%。

盘兴数智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须遵守复杂且不断变化的法律及法规,其中许多法律及法规相对较新,可能会发生变动,并可能导致申索、公司的业务实践发生变动、罚款、营运成本增加或用户增长或参与度下降,或以其他方式损害公司的业务;公司面临与第三方支付有关的各种风险;于往绩记录期间各年度╱期间,公司依赖五家最大供应商获取线上流量及SaaS产品及服务等。

信华信于1月24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4日,信华信技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华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大和资本市场为其联席保荐人。

信华信是一家面向国际市场的数智软件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了全栈的数智技术能力、全流程的软件工程能力,结合“在岸-近岸-离岸”三位一体的交付模式,在产业、金融、公共事业等各领域累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数智技术服务,以及行业领先、专业高品质的数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照2023年承接软件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收入计,信华信是中国第一大承接日本软件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的企业。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日本信息服务行业排名前三十的公司中,超过半数是信华信的长期客户,而信华信与前五大客户集团的合作均已超过15年。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信华信将用于研发,以在未来五年加强技术实力及推动服务及解决方案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提升未来四年在日本及新兴市场的服务及解决方案交付能力;投资未来四年的销售、营销及品牌推广;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需求。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信华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32亿元、19.25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17.99%;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2.70亿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48.59%。

2024年1-9月,信华信的营业收入为13.10亿元,营收同比减少5.33%;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减少27.36%。

信华信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增长受软件和IT服务行业发展的影响重大;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取决于日本客户,受到日本监管格局、商业环境以及经济、政治及社会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变化的影响;货币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和财务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按项目交付模式提供服务及解决方案,这使公司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及收入相关的潜在波动;公司的项目完工周期可能延期,产生额外项目成本和费用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的客户可能会修改或终止软件开发主协议,导致公司确认的合同价值发生不利变化;如果公司的软件和解决方案存在严重错误、缺陷、安全漏洞或漏洞,或者公司的软件和解决方案出现任何重大故障,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等。

宏信超市于1月24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4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超市”)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绰耀资本为其独家保荐人。

宏信超市为一家总部设于扬州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以“宏信龙”品牌经营零售业务及批发业务。截至2025年1月15日,在江苏省经营52间超市及107间便利店,其中49间超市及106间便利店位于扬州市,三间超市及一间便利店位于泰州市。除超市及便利店外,亦于扬州经营两个商城,即江都商城及宏信龙购物中心。

根据行业报告,按销售额计,宏信超市于2023年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为9.1%;按销售额计,于2023年在江苏中部地区的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2.3%;按2023年的销售额计,于江苏省超市营运商中排名第20位左右,市场份额约为0.4%。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宏信超市将用于开设新零售店铺、建立新配送中心、建立新的中央厨房、增强ERP系统及基础设施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2023年,宏信超市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32亿元、13.29亿元、14.02亿元,2022年、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7.23%、5.52%;净利润分别为3508.0万元、5106.5万元、5160.2万元,2022年、2023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5.57%、1.05%。

2024年1-9月,宏信超市的营业收入为10.06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82%;净利润为2407.8万元,同比减少21.13%。

宏信超市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倘未能找到及获得理想的地点,公司的业务或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成功取决于公司有效应对客户喜好及需求转变的能力;公司可能无法成功与网店竞争;公司依赖于公司零售店铺及商城的业绩,其或会受到公司无法控制的因素的不利影响;公司未必能成功执行业务计划及公司的增长前景或会受到限制;倘未能就扩充计划取得充足资金,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增长前景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扩展计划涉及收购土地、建造新中央厨房及新配送中心,可能需要大量资本支出,并导致折旧增加,这可能对公司的财务业绩及状况造成不利影响等。

宏信超市曾于2024年6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目前已失效。

乐舒适于1月27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7日,乐舒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舒适”)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乐舒适是一家专注于非洲、拉美、中亚等地快速发展新兴市场的国际化卫生用品公司,主要从事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卫生巾和湿巾等婴儿及女性卫生用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3年销量计算,乐舒适在非洲的婴儿纸尿裤市场和卫生巾市场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0.0%和14.0%;在加纳、肯尼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喀麦隆及坦桑尼亚的婴儿纸尿裤市场均排名第一,以及在塞内加尔、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的卫生巾市场均排名第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进行的调查,主要由于公司产品的优良质量和可及性,乐舒适的品牌Softcare、Maya及Cuttie是受访者最喜爱的婴儿纸尿裤及婴儿拉拉裤品牌,品牌认知度高达89.0%,同时复购率最高,达到95.7%,而公司的品牌Softcare、Veesper及Clincleer是受访者喜爱的卫生巾品牌,品牌认知度高达95.4%,同时复购率最高,达到92.0%。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乐舒适将用于扩大整体产能及升级生产线;在非洲、拉丁美洲及中亚营销及推广活动;战略收购卫生用品行业的业务;升级CRM系统,并逐步在多个国家的业务中实施;聘用管理顾问公司对新市场及新产品进行分析,并就策略执行及企业管理提供建议;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乐舒适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4.11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28.59%;净利润分别为1839.0万元、6468.0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251.71%。

2024年1-9月,乐舒适的营业收入为3.34亿元,营收同比增加7.24%;净利润为7228.2万元,同比增加54.09%。

乐舒适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公司的业务涵盖多个国家,公司未必能够有效管理整体业务;公司的业务取决于市场对公司品牌的认可,倘公司的声誉或公司的一个或多个品牌受到任何损害,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若无法在新市场及现有市场以及渠道中有效地与当地及全球竞争者竞争,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营运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的业务及未来成长前景仰赖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消费者需求倘有转变,或出现对消费者需求造成不利影响的任何意外情况,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销售及经销网络扩展至新市场的计划未必成功,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及地缘政治条件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财务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等。

旺山旺水于1月27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7日,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山旺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旺山旺水是一家综合一体化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小分子药物。使命是以创新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致力于满足重点治疗领域(即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中患者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

在过去的12年里,旺山旺水不仅构建起覆盖研究-临床开发-制造-商业化全产业价值链的端到端能力,还开发了由九款创新资产(包括三款核心产品VV116、LV232及TPN171)组成的卓越创新管线,其中每款产品均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

VV116为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其已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获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商品名分别为民得维®及MINDVY®,且目前在中国处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II/III期临床开发。LV232是一款潜在的同类首创双靶点5-羟色胺转运体(5-HTT)╱5-羟色胺3(5-HT3)受体调节剂,目前正准备进行治疗抑郁症的II期临床试验。TPN171是一款潜在同类最佳、高效及高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已于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并预计就相同适应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申请(NDA)批准。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旺山旺水将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其他候选产品的研发、建设青岛工厂、强化销售及营销能力、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及2024年1-9月,旺山旺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999.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42.7万元、-1.56亿元。

旺山旺水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开发、改进或采用新技术及方法,而公司未必能够取得成功;公司面临激烈竞争;公司在药品商业化方面经验有限;公司未必能实现有关合作、联盟或许可安排的任何或全部裨益,且公司与目前或未来的合作伙伴之间也可能会发生纠纷;公司在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医药产品方面经验有限;公司可能会继续产生高额的研发开支,以及与持续运营有关的其他开支,且未来可能无法产生足够收入以实现及维持盈利能力等。

正力新能于1月27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7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正力新能是一家中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以市场需求和技术驱动开发多元电池产品组合。主要专注于用于电动汽车(EV)的电池产品的销售。公司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LISA)下的大规模应用。

于往绩记录期间,正力新能主要专注于销售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产品。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且集中,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十大制造商占总装机量的96.9%。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资料,按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的装机容量计,正力新能于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中占有1.7%的市场份额。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正力新能将用于产能扩张及建设智能制造设施及柔性生产线、各项研发活动、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拨资,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2023年,正力新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2022年、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19.45%、26.48%;净利润分别为-4.02亿元、-17.20亿元、-5.90亿元。

2024年1-8月,正力新能的营业收入为28.58亿元,营收同比增加33.58%;净利润为-1.00亿元。

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经营历史有限,对业务前景仍难以作出评估,且可能无法成功拓展业务或管理增长;公司过往录得亏损净额,且尚未实现盈利,公司可能无法按照预期实现盈利,进而可能影响公司的业务可持续性;公司的研发工作可能无法取得预期利益,可能无法跟上快速的技术变革及不断发展的行业标准;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未能有效竞争或推出公司的新产品(包括氢和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的业务面临各种新能源相关产业供需动态的风险,因此受到市场对使用公司的电池产品的终端产品的需求所影响;公司可能无法按计划增加产能,即使公司的扩产项目按计划进行,公司亦可能无法及时或根本无法按预期增加产量;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定价能力,倘被迫降低产品售价,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等。

正力新能曾于2024年7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目前已失效。

国星宇航于1月27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7日,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国星宇航是一家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致力于研制商业卫星,保证稳定的运营管理,并根据客户广泛场景应用需求提供星基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商业卫星星座建设,构建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面向全球范围稳定持续提供广泛覆盖、低成本、低门槛的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自公司成立以来,国星宇航率先专注于探索AI技术与卫星技术的交叉领域。公司已在开发AI卫星及星基解决方案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卫星行业的创新发展。截至2025年1月18日,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6颗传统遥感卫星及1颗AI应用卫星;公司亦自主开发了6颗AI有效载荷、4颗AI应用卫星及4颗AI智算卫星。此外,截至2025年1月18日,公司已成功完成13项太空任务。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国星宇航将用于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建设用于卫星研制的深圳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提升研发能力;选择性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以增强产品,使公司的星基解决方案多样化及扩大客户群,作为长期增长战略其中一部分;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国星宇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5.08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186.07%;净利润分别为-9090.7万元、-1.39亿元。

2024年1-9月,国星宇航的营业收入为2.37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24.02%;净利润为-2.14亿元。

国星宇航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卫星行业发展迅速,因此很难预测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若卫星及星基解决方案市场未如预期持续发展,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发射时间表的任何变动或公司的发射服务提供商无法成功将卫星发射到太空,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卫星产业受广泛的法规和政府政策约束,未能取得并维持必要的卫星运营许可证及批准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于往绩记录期,公司依赖少量的客户。若公司无法扩大客户群,或若公司的客户减少购买或延迟检查或验收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于往绩记录期,公司依赖少量供应商;公司的卫星未能按预期运行可能影响公司提供星基解决方案的能力等。

轻松健康集团于1月28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8日,轻松健康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轻松健康集团是一家科技型一站式平台,专注于提供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一套易用、精准且可负担的健康解决方案,利用公司为促进中国健康服务和相关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构建的全方位的生态系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保障和支持。

公司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以服务寻求全面健康解决方案的用户,包括早筛、健康检查和咨询、医疗预约服务以及保健品销售。公司亦赋能行业参与者策划优质的科普内容,并促进健康方面的公共举措,最终赋能行业价值链上的关键参与者,包括医疗机构、从业者及研究人员。为了资助用户的健康支出,并满足其保障需求,公司亦通过公司的互联网保险平台“轻松保险”,为用户提供方便地获取各种健康保险产品的机会。截至2024年9月30日,“轻松保险”已提供来自36家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的合共252款保险产品。

根据沙利文报告的资料,按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计,轻松健康集团于中国独立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市场排名第八位,按2023年的移动设备活跃用户数量计,公司于中国所有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供应商中排名第二位。具体而言,根据同一资料来源,按收入计,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在中国独立数字健康服务市场排名第四。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轻松健康集团将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用户参与度及加强与业务合作伙伴的合作;医学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提升在AI及大数据领域的技术能力,以便更广泛应用于产品及服务;拓展至更多地区及海外市场;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轻松健康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4.90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24.48%;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47亿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1.73%。

2024年1-9月,轻松健康集团的营业收入为6.43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07.66%;经调整净利润为7657.5万元,同比减少42.33%。

轻松健康集团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有赖于公司品牌的实力,损害公司品牌的事件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损害;倘未能保留及扩大用户基础或转化用户购买,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损害;倘未能与业务合作伙伴维持稳定关系,公司的业务或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引进及使用AI可能带来业务、合规及声誉方面的挑战;公司可能会对公司或第三方的平台上显示、检索或连结至公司平台的资料承担责任,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倘无法维持科普资料的相关性及可信度,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影响等等。

推荐阅读:
创维黄宏生打造“养生车”年销量仅万台,开沃汽车谋上市就此偃旗息鼓?
天域半导体赴港IPO:碳化硅竞争加剧、毛利率转负,招商证券旗下两机构递表前清仓
极智嘉赴港IPO:大股东IPO前半价出让股份,AMR设备单价持续走低
乐欣户外赴港IPO争做“钓鱼第一股”,二代操盘业绩连降、紧急分红给关联大客户
天有为上会在即:实控人5倍赔偿求诉讼和解,毛利率逆势上升
出行365母公司盛威时代赴港IPO:9成GTV来自高德,网约车毛利转负
胜科纳米即将上会:实控人举债增持曾计划减持还债,核心内容被问询后更改
江南新材即将上会:经营现金流常年净流出,募投项目业务策略可持续性遭问询
四次上市未果、原装进口的中国品牌,起底“纽曼斯”和“纽曼思”之争
超高端月子中心圣贝拉赴港IPO,资本催熟背后几分“真材实料”?

现已入驻平台

1月20日-2月2日,上交所、深交所均无公司过会。...1月20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

作者:周绘

出品:洞察IPO

上交所

ShangHai

深交所

ShenZhen

新 股 上 市 

1月20日-2月2日,上交所科创板有2家公司上市;深交所主板有2家公司上市、创业板有1家公司上市。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兴福电子:主要从事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收涨134.50%,截至2月6日收盘报26.89元/股,较发行价11.68元/股涨130.22%,市值约97亿元。

2. 海博思创: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上市首日收涨229.21%,截至2月6日收盘报60.95元/股,较发行价19.38元/股涨214.50%,市值约108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富岭股份:主要从事塑料餐饮具及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收涨339.25%,截至2月6日收盘报15.37元/股,较发行价5.30元/股涨190.00%,市值约91亿元。

2. 亚联机械:主要从事人造板生产线和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上市首日收涨159.43%,截至2月6日收盘报40.91元/股,较发行价19.08元/股涨114.41%,市值约36亿元。

3. 超研股份: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收涨379.10%,截至2月6日收盘报22.17元/股,较发行价6.70元/股涨230.90%,市值约9亿元。

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1月20日-2月2日,交所深交所公司过会。

递交上市申请 

1月20日-2月2日,上交所深交所均无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终止上市审核 

1月20日-2月2日,上交所无公司终止上市审核;深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创业板有2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盾源聚芯:公司主要从事硅部件和石英坩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用的硅环、硅喷淋头、硅舟、硅喷射管等硅部件产品、单晶/多晶硅部件材料产品以及生产半导体单晶硅和太阳能单晶硅用的石英坩埚产品。

2. 大汉软件:数字政府领域专业的软件开发商和技术服务商,主要为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数字政府门户平台建设及相关运维服务。

3. 森峰科技:激光加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激光加工设备及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港交所  

Hong Kong

新 股 上 市 

1月20日-2月2日,港交所公司上市。

新 股 招 股 

1月20日-2月2日,港交所1家新股招股。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中国现制饮品企业,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的门店数量计,“古茗”均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通过上市聆讯 

1月20日-2月2日,港交所2家公司通过聆讯。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派格生物:专注于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主要为肽和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

2. 找钢网: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线上钢铁交易吨量计,运营着中国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

递交上市申请 

1月20日-2月2日,港交所有16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歌尔微:全球领先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智能化的传感交互体验。

2. 安井食品: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致力于在家庭、餐厅及外出用餐等多种消费场景中提供美味、优质及便捷的食品。

3. 大行科工:折叠自行车公司。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零售量计,大行科工于中国内地及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均排行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1.1%及5.6%。

4. 乐摩物联:中国大陆智能按摩服务供应商的引领者,于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

5. 百利天恒:综合性制药集团,具备早期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能力。经营两项主要业务:创新生物药业务以及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

6. 宝济药业:借助合成生物技术开发及提供难以生产的重组生物药物,致力于通过替代源自动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产品,或以其他方式升级现有治疗手段,从而提升治疗标准。

7. 中慧元通:总部位于中国的疫苗公司,致力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目前有两种核心产品,即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8. 胜软科技: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为目标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加速产业数智化转型。为大中型能源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及公共管理机构提供覆盖信息化建设到数智化建设全链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9. 盘兴数智: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的供应商,专注于提供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及SaaS服务。

10. 信华信:面向国际市场的数智软件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数智技术服务,以及行业领先、专业高品质的数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11. 宏信超市:总部设于扬州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以“宏信龙”品牌经营零售业务及批发业务。

12. 乐舒适:专注于非洲、拉美、中亚等地快速发展新兴市场的国际化卫生用品公司,主要从事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卫生巾和湿巾等婴儿及女性卫生用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13. 旺山旺水:综合一体化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小分子药物,致力于满足重点治疗领域(即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中患者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

14. 正力新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主要专注于用于电动汽车(EV)的电池产品的销售。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LISA)下的大规模应用。

15. 国星宇航: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致力于研制商业卫星,保证稳定的运营管理,并根据客户广泛场景应用需求提供星基解决方案。

16. 轻松健康集团:科技型一站式平台,专注于提供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

歌尔微于1月20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0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

歌尔微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智能化的传感交互体验。歌尔微构建了一站式平台UniSense,涵盖了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所有关键技术环节。

根据CIC的报告,以2023年销售额计,歌尔微是全球第八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于往绩记录期间,歌尔微的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过4.0十亿颗。根据CIC的报告,以2023年销售额计,歌尔微是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和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

歌尔微的解决方案种类丰富,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超400种,广泛搭载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VR/AR设备、智能汽车及智能家居等约30种智能终端。根据CIC的报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歌尔微累计服务了全球113家直销客户,覆盖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以2023年出货量计)和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和医疗等领域领先厂商。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歌尔微将用于丰富和完善解决方案组合,巩固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导地位,抓住智能终端市场的变革机遇,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份额;不断迭代UniSense,重点提升其在各种智能终端和应用中的能力,以巩固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推进与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合作,增强网络效应,促进行业生态发展;战略性投资及/或收购;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歌尔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21亿元、30.01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3.85%;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2.89亿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11.32%。

2024年1-9月,歌尔微的营业收入为32.66亿元,营收同比增加52.17%;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增加8.04%。

歌尔微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解决方案广泛用于各个下游领域。该等领域的任何增长放缓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公司未能及时推出新解决方案以迎合客户的需求及技术进展,或如果研发投资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公司的业务运营及财务表现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的成功有赖于与若干客户稳健牢固的关系。倘未能拓展客户群,或与该等客户的关系中断,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解决方案质量或性能出现任何问题,均可能使公司面临潜在索赔、法律责任、声誉受损及收入损失等。

歌尔微是歌尔股份(02241.SZ)子公司,曾于2021年12月28日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招股书,于2024年5月27日因公司、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被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安井食品于1月20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0日,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井食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高盛、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安井食品是一家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致力于在家庭、餐厅及外出用餐等多种消费场景中提供美味、优质及便捷的食品。开发了涵盖三大品类的产品组合,即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及速冻面米制品。建立了以旗舰品牌“安井”为核心,辅以自有品牌“冻品先生”及“安井小厨”,连同战略性收购的品牌“洪湖诱惑”、“柳伍”、“功夫食品”等共同组成的强大品牌组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3年收入计,安井食品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市场份额为6.2%。2023年,安井食品在中国速冻调制食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2.7%,是第二名的约四倍;安井食品在中国速冻菜肴制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9%,超过该市场第二名至第四名的市场份额总和。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安井食品将用于扩大销售及分销网络;提升采购能力、优化供应链及搭建全球供应链平台;将业务营运数字化;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安井食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1.06亿元、139.65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15.36%;净利润分别为11.18亿元、15.01亿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34.33%。

2024年1-9月,安井食品的营业收入为109.95亿元,营收同比增加7.70%;净利润为10.62亿元,同比减少6.87%。

安井食品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受消费者口味及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如公司无法有效竞争,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未能开发及推出新产品可能对公司的竞争力、业绩及未来增长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依赖经销商将产品投放到市场,而公司可能无法有效管理经销商;公司的业务依赖于品牌认知度。未能维护或有效推广公司品牌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未能保持产品品质或食品安全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安井食品(603345.SH)2017年在上海主板上市交易,目前总市值约218亿元。

大行科工于1月20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0日,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行科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大行科工是一家折叠自行车公司。大行品牌是折叠自行车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由韩德玮博士于1982年创立。以长青车型P8等畅销产品为基石,再加上新开发的车款,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自行车产品阵容,能够满足城市上班族、渴求冒险人士乃至竞赛骑手等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各种需要。产品组合已从折叠自行车发展到其他自行车类型,包括公路自行车、登山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截至2024年9月30日提供超过70款自行车车型。

大行科工的销量由2022年的14.90万辆增至2023年的15.69万辆,增长率为5.3%,并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11.57万辆增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17.52万辆,增长率为51.5%。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零售量计,大行科工于中国内地及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均排行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1.1%及5.6%。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大行科工将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以提升卓越制造能力;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以巩固市场地位及加快全球扩张;加强研发能力,以提升技术领导地位;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大行科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3.00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18.08%;净利润分别为3143.4万元、3485.0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10.87%。

2024年1-9月,大行科工的营业收入为3.52亿元,营收同比增加58.76%;净利润为4583.8万元,同比增加74.24%。

大行科工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大行品牌是公司的重要业务资产。若公司的商标权遭到第三方侵犯,或经销商或被授权方未能符合公司的产品质量、制造要求、营销标准或其他要求,将可能对公司的声誉、品牌及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公司未必能成功落实未来的业务计划和策略;公司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公司产品的性能不佳或出现缺陷或会损害公司的声誉,导致产品退货或召回,使公司面临重大产品责任诉讼并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乐摩物联于1月21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1日,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摩物联”)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建投国际、申万宏源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乐摩物联是中国大陆智能按摩服务供应商的引领者。于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将创新智能按摩技术和数据驱动定制化服务与传统设备按摩相结合,为消费者在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场所(包括机场、高铁站等)等消费场景提供更放松、便捷、专业的智能按摩服务。

于2025年1月15日,乐摩物联已为智能按摩服务设立超过4.5万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0万张智能按摩设备,覆盖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服务网点网络由2022年12月31日的2.17万个服务网点扩展至2023年12月31日的3.21万个服务网点,增长约47.9%,并进一步扩展至2025年1月15日的超过4.5万个服务网点。在消费者覆盖方面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于2025年1月15日,累计可识别服务人数超过1.5亿,注册会员人数超过2800万名。

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公司的智能按摩空间通过第三方云服务远程连接至公司的数字平台LMB Links,实现远程及数字化监控网点运营情况。同时,公司的智能按摩空间会根据不同消费需求匹配对应款式的智能按摩设备。在多维空间设计方面:以橙色为公司的品牌色和公司的IP“乐乐猫”作为基础设计元素,结合不同消费情境的特点或当地文化风俗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打造集具有私密性和空间设计感于一体的智能按摩服务空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1年至2023年的三个连续年度,按交易额计算,乐摩物联在中国大陆所有智能按摩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相应年度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9.4%、33.9%及37.3%,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乐摩物联将用于扩大服务网点的覆盖范围及渗透率、持续提升和迭代技术、提升品牌、支持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乐摩物联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5.87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77.75%;净利润分别为648.1万元、8734.0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1247.63%。

2024年1-9月,乐摩物联的营业收入为6.15亿元,营收同比增加39.08%;净利润为9311.0万元,同比增加0.41%。

乐摩物联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可能无法以商业上可接受的条款为公司的POS找到合适的场地,甚至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地;若未能有效维护、推广及提升公司的品牌,公司的业务及竞争优势可能会受损;若无法有效管理公司的业务以及在新消费场景中的扩张及增长,公司的业务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客流量及消费水平,因此会受到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公司的LMB Links及按摩设备的可靠性及正常运行对公司智能按摩服务的有效运营至关重要等。

百利天恒于1月21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1日,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天恒”)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百利天恒是一家综合性制药集团,具备早期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能力。经营两项主要业务:创新生物药业务以及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

2014年,公司在美国西雅图创建了SystImmune、并开始研发BL-B01D1,为全球首创且迄今唯一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ADC;十年后,公司与BMS就BL-B01D1达成了总额84亿美元、首付8亿美元、迄今为止全球ADC领域单个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公司在美国的十年努力,构建起了: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成功研发包括BL-B01D1在内的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八个ADC创新候选药物管线,并已开展了约50项临床研究,其中包括八项后线III期临床及12项一线II期临床,及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平台,成功研发包括GNC-077在内的已进入临床阶段的4个GNC创新多特异性抗体药物管线,并已开展13项临床研究。

自1996年以来,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仿制药和中成药领域形成了专业积淀。公司的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的产品组合覆盖麻醉、肠外营养、抗感染、儿科等治疗领域。于往绩记录期,公司的收入来自于销售超过100种规格的29种获批药品,其中包括25种仿制药产品及四种中成药产品。截至2025年1月15日,公司所有的创新候选药物仍处于临床及临床前开发阶段。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百利天恒将用于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候选生物药物的研发活动;建立全球供应链,主要为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候选生物药物的新生产设施的建设或收购提供资金;拨付在中国内地以外业务的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2023年,百利天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7.02亿元、5.60亿元,2022年、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1.71%、-20.15%;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2.82亿元、-7.80亿元。

2024年1-9月,百利天恒的营业收入为56.61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403.25%;净利润为40.65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百利天恒通过许可费收入产生收入,此占根据BMS协议首付款的部分。根据BMS协议,于2024年3月,百利天恒从BMS收到不可退还及不可抵扣的首付款8亿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56.80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百利天恒就向BMS授出许可的履约确认收入7.51亿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53.32亿元)。

百利天恒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除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外,公司于往绩记录期录得亏损净额。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BMS协议下的许可费收入产生的收入贡献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有关过往表现未必能反映公司的未来表现;公司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录得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出净额,且公司可能需要获得额外融资为公司的营运提供资金。倘公司无法按公司可接受的条款获得足够融资,或根本无法获得融资,公司可能无法完成候选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倘公司或BMS未能在公司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公司的产品开发或商业化目标,公司可能无法获得里程碑或特许权使用费或赚取利润以支持公司的未来开发规划等。

百利天恒曾于2024年7月1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目前已失效。

宝济药业于1月21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1日,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济药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宝济药业借助合成生物技术开发及提供难以生产的重组生物药物,以满足广大的临床需求。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大品种生物药物的研发,致力于通过替代源自动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产品,或以其他方式升级现有治疗手段,从而提升治疗标准。以独有的底盘细胞改造技术为基础,结合先进的药物设计及生物制造能力建立专有技术平台。

公司的技术平台使公司能够在四个战略性治疗领域的候选药物开发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这四个领域在2033年的合计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人民币500亿元:大容量皮下给药,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生殖药物,及以重组生物制药取代传统生化制品的变革性产品。公司已打造出涵盖上述四个治疗领域具有差异化特色的研发管线,由五项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药物(包括公司的三项核心产品KJ017、KJ103及SJ02)及七项临床前产品组成。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宝济药业将用于核心产品(包括KJ017、KJ103及SJ02)的研发及商业化;推进其他现有管线产品及筹备相关登记备案;持续优化专有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以及研究和开发新候选药物;提升及扩大生产制造能力;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及2024年1-9月,宝济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3.0万元及444.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63亿元。

宝济药业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及快速的技术变革;临床开发是一个漫长且昂贵的过程,结果不确定,且临床前研究的结果及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未必能预测未来的试验结果;公司已为多种候选药物提交NDA,如果无法取得所需监管批准或在这方面遭遇延误,公司将无法将候选药物商业化,而公司创造营收的能力也将受到重大损害;公司并无药物商业化的经验;公司已与合作伙伴订立许可及合作协议,且日后可能形成或寻求额外的合作或战略联盟或订立额外许可安排。公司可能无法实现该等联盟或许可安排的任何或所有利益,公司与合作伙伴之间可能出现纠纷;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录得净亏损,预计在可见未来仍会持续产生净亏损,而且可能无法产生足够营收来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等。

中慧生物于1月23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3日,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慧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中慧生物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疫苗公司,致力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密切追踪传染病的全球发病及疫苗研发的趋势来确定公司的产品管线,并专注于高端疫苗,以在中国取代传统疫苗和进口疫苗,并将公司的竞争优势扩展至国际市场。目前公司有两种核心产品,即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公司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是传统病毒裂解疫苗的重大技术升级,提供了高抗原纯度及低不良反应风险的产品。其于2023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三岁及以上人群,商品名慧尔康欣,是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中国获批的首款且唯一一款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公司亦已提交关于在6至35月龄的儿童中使用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NDA,已于2024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公司在研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是使用人二倍体细胞开发,世卫组织推荐人二倍体细胞是生产病毒疫苗最安全的细胞培养基质之一。其在已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公司预计于2025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中慧生物将用于核心产品的开发及国内外注册、其他在研疫苗的开发和注册、改进工艺及商业化能力、创新技术平台的开发、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及2024年1-9月,中慧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16.8万元、2.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1.68亿元。

中慧生物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新疫苗产品的开发较复杂,具有不确定性且耗时耗资;公司可能无法根据适用的监管要求获得在研疫苗的监管审批;即使公司的产品获得监管审批,公司仍须履行持续或额外的监管义务并持续接受监管审查,这可能导致重大额外开支;公司的在研疫苗管线有限;如果公司在公开招标程序中未中标或公司未能获得后续产品订单,公司的业务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全部收入、利润及现金流均来自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其收入降低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销售存在季节性,这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波动等。

胜软科技于1月23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3日,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软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广发证券(香港)为其独家保荐人。

胜软科技是一家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为目标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加速产业数智化转型。为大中型能源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及公共管理机构提供覆盖信息化建设到数智化建设全链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创性地发布油气行业首个垂类大模型识油大模型并在多个行业场景落地应用,也参与了昆仑大模型的建设。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收益计,胜软科技是中国智慧油气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的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在中国独立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三。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胜软科技将用于加强现有解决方案的特性与功能,并推出新的特性及解决方案;推进研发工作并提升技术能力;扩大销售网络及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全球市场覆盖范围及探索海外扩展机会;选择性地寻求油气田战略投资与收购机遇,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并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胜软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5.02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28.43%;净利润分别为3760.7万元、5366.4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42.70%。

2024年1-9月,胜软科技的营业收入为1.63亿元,营收同比增加3.64%;净利润为-1131.6万元,同比减亏11.34%。

胜软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经营所在的行业瞬息万变,公司可能无法紧跟技术创新的步伐,并持续提升公司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期望与需求。公司所处的市场规模及数智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不如公司预期般迅速增长。公司产生及提高收益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维持现有客户,吸引新客户或增加其购买的能力。公司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向有限数目的客户销售,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亦集中于少数客户,这使公司面临与客户集中度相关的风险等。

盘兴数智于1月24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4日,浙江盘兴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兴数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浤博资本为其独家保荐人。

盘兴数智是一家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的供应商,专注于提供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及SaaS服务。公司的技术解决方案兼备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前沿的人工智能实力,加之公司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公司借此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客户(主要包括个人、私营企业及政府机构)的成长赋能。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盘兴数智将用于开发及扩大线上营销解决方案及SaaS服务渠道;更新及/或购买硬件系统;完善“微享汇”平台;实现战略投资及收购,以提升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丰富产品矩阵,完善现有SaaS产品及服务功能;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盘兴数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1亿元、8.12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65.47%;净利润分别为666.8万元、2516.0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277.32%。

2024年1-9月,盘兴数智的营业收入为6.73亿元,营收同比增加54.04%;净利润为2200.7万元,同比增加159.79%。

盘兴数智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须遵守复杂且不断变化的法律及法规,其中许多法律及法规相对较新,可能会发生变动,并可能导致申索、公司的业务实践发生变动、罚款、营运成本增加或用户增长或参与度下降,或以其他方式损害公司的业务;公司面临与第三方支付有关的各种风险;于往绩记录期间各年度╱期间,公司依赖五家最大供应商获取线上流量及SaaS产品及服务等。

信华信于1月24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4日,信华信技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华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大和资本市场为其联席保荐人。

信华信是一家面向国际市场的数智软件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了全栈的数智技术能力、全流程的软件工程能力,结合“在岸-近岸-离岸”三位一体的交付模式,在产业、金融、公共事业等各领域累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数智技术服务,以及行业领先、专业高品质的数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照2023年承接软件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收入计,信华信是中国第一大承接日本软件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的企业。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日本信息服务行业排名前三十的公司中,超过半数是信华信的长期客户,而信华信与前五大客户集团的合作均已超过15年。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信华信将用于研发,以在未来五年加强技术实力及推动服务及解决方案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提升未来四年在日本及新兴市场的服务及解决方案交付能力;投资未来四年的销售、营销及品牌推广;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需求。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信华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32亿元、19.25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17.99%;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2.70亿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48.59%。

2024年1-9月,信华信的营业收入为13.10亿元,营收同比减少5.33%;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减少27.36%。

信华信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增长受软件和IT服务行业发展的影响重大;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取决于日本客户,受到日本监管格局、商业环境以及经济、政治及社会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变化的影响;货币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和财务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按项目交付模式提供服务及解决方案,这使公司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及收入相关的潜在波动;公司的项目完工周期可能延期,产生额外项目成本和费用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的客户可能会修改或终止软件开发主协议,导致公司确认的合同价值发生不利变化;如果公司的软件和解决方案存在严重错误、缺陷、安全漏洞或漏洞,或者公司的软件和解决方案出现任何重大故障,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等。

宏信超市于1月24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4日,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超市”)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绰耀资本为其独家保荐人。

宏信超市为一家总部设于扬州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以“宏信龙”品牌经营零售业务及批发业务。截至2025年1月15日,在江苏省经营52间超市及107间便利店,其中49间超市及106间便利店位于扬州市,三间超市及一间便利店位于泰州市。除超市及便利店外,亦于扬州经营两个商城,即江都商城及宏信龙购物中心。

根据行业报告,按销售额计,宏信超市于2023年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为9.1%;按销售额计,于2023年在江苏中部地区的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2.3%;按2023年的销售额计,于江苏省超市营运商中排名第20位左右,市场份额约为0.4%。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宏信超市将用于开设新零售店铺、建立新配送中心、建立新的中央厨房、增强ERP系统及基础设施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2023年,宏信超市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32亿元、13.29亿元、14.02亿元,2022年、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7.23%、5.52%;净利润分别为3508.0万元、5106.5万元、5160.2万元,2022年、2023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5.57%、1.05%。

2024年1-9月,宏信超市的营业收入为10.06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82%;净利润为2407.8万元,同比减少21.13%。

宏信超市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倘未能找到及获得理想的地点,公司的业务或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成功取决于公司有效应对客户喜好及需求转变的能力;公司可能无法成功与网店竞争;公司依赖于公司零售店铺及商城的业绩,其或会受到公司无法控制的因素的不利影响;公司未必能成功执行业务计划及公司的增长前景或会受到限制;倘未能就扩充计划取得充足资金,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增长前景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扩展计划涉及收购土地、建造新中央厨房及新配送中心,可能需要大量资本支出,并导致折旧增加,这可能对公司的财务业绩及状况造成不利影响等。

宏信超市曾于2024年6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目前已失效。

乐舒适于1月27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7日,乐舒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舒适”)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乐舒适是一家专注于非洲、拉美、中亚等地快速发展新兴市场的国际化卫生用品公司,主要从事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卫生巾和湿巾等婴儿及女性卫生用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3年销量计算,乐舒适在非洲的婴儿纸尿裤市场和卫生巾市场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0.0%和14.0%;在加纳、肯尼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喀麦隆及坦桑尼亚的婴儿纸尿裤市场均排名第一,以及在塞内加尔、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的卫生巾市场均排名第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进行的调查,主要由于公司产品的优良质量和可及性,乐舒适的品牌Softcare、Maya及Cuttie是受访者最喜爱的婴儿纸尿裤及婴儿拉拉裤品牌,品牌认知度高达89.0%,同时复购率最高,达到95.7%,而公司的品牌Softcare、Veesper及Clincleer是受访者喜爱的卫生巾品牌,品牌认知度高达95.4%,同时复购率最高,达到92.0%。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乐舒适将用于扩大整体产能及升级生产线;在非洲、拉丁美洲及中亚营销及推广活动;战略收购卫生用品行业的业务;升级CRM系统,并逐步在多个国家的业务中实施;聘用管理顾问公司对新市场及新产品进行分析,并就策略执行及企业管理提供建议;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乐舒适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4.11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28.59%;净利润分别为1839.0万元、6468.0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251.71%。

2024年1-9月,乐舒适的营业收入为3.34亿元,营收同比增加7.24%;净利润为7228.2万元,同比增加54.09%。

乐舒适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公司的业务涵盖多个国家,公司未必能够有效管理整体业务;公司的业务取决于市场对公司品牌的认可,倘公司的声誉或公司的一个或多个品牌受到任何损害,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若无法在新市场及现有市场以及渠道中有效地与当地及全球竞争者竞争,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营运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的业务及未来成长前景仰赖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消费者需求倘有转变,或出现对消费者需求造成不利影响的任何意外情况,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销售及经销网络扩展至新市场的计划未必成功,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及地缘政治条件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财务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等。

旺山旺水于1月27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7日,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山旺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旺山旺水是一家综合一体化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小分子药物。使命是以创新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致力于满足重点治疗领域(即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中患者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

在过去的12年里,旺山旺水不仅构建起覆盖研究-临床开发-制造-商业化全产业价值链的端到端能力,还开发了由九款创新资产(包括三款核心产品VV116、LV232及TPN171)组成的卓越创新管线,其中每款产品均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

VV116为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其已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获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商品名分别为民得维®及MINDVY®,且目前在中国处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II/III期临床开发。LV232是一款潜在的同类首创双靶点5-羟色胺转运体(5-HTT)╱5-羟色胺3(5-HT3)受体调节剂,目前正准备进行治疗抑郁症的II期临床试验。TPN171是一款潜在同类最佳、高效及高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已于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并预计就相同适应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申请(NDA)批准。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旺山旺水将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其他候选产品的研发、建设青岛工厂、强化销售及营销能力、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及2024年1-9月,旺山旺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999.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42.7万元、-1.56亿元。

旺山旺水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开发、改进或采用新技术及方法,而公司未必能够取得成功;公司面临激烈竞争;公司在药品商业化方面经验有限;公司未必能实现有关合作、联盟或许可安排的任何或全部裨益,且公司与目前或未来的合作伙伴之间也可能会发生纠纷;公司在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医药产品方面经验有限;公司可能会继续产生高额的研发开支,以及与持续运营有关的其他开支,且未来可能无法产生足够收入以实现及维持盈利能力等。

正力新能于1月27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7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正力新能是一家中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以市场需求和技术驱动开发多元电池产品组合。主要专注于用于电动汽车(EV)的电池产品的销售。公司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LISA)下的大规模应用。

于往绩记录期间,正力新能主要专注于销售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产品。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且集中,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十大制造商占总装机量的96.9%。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资料,按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的装机容量计,正力新能于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中占有1.7%的市场份额。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正力新能将用于产能扩张及建设智能制造设施及柔性生产线、各项研发活动、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拨资,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2023年,正力新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2022年、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19.45%、26.48%;净利润分别为-4.02亿元、-17.20亿元、-5.90亿元。

2024年1-8月,正力新能的营业收入为28.58亿元,营收同比增加33.58%;净利润为-1.00亿元。

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经营历史有限,对业务前景仍难以作出评估,且可能无法成功拓展业务或管理增长;公司过往录得亏损净额,且尚未实现盈利,公司可能无法按照预期实现盈利,进而可能影响公司的业务可持续性;公司的研发工作可能无法取得预期利益,可能无法跟上快速的技术变革及不断发展的行业标准;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未能有效竞争或推出公司的新产品(包括氢和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的业务面临各种新能源相关产业供需动态的风险,因此受到市场对使用公司的电池产品的终端产品的需求所影响;公司可能无法按计划增加产能,即使公司的扩产项目按计划进行,公司亦可能无法及时或根本无法按预期增加产量;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定价能力,倘被迫降低产品售价,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等。

正力新能曾于2024年7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目前已失效。

国星宇航于1月27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7日,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宇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国星宇航是一家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致力于研制商业卫星,保证稳定的运营管理,并根据客户广泛场景应用需求提供星基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商业卫星星座建设,构建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面向全球范围稳定持续提供广泛覆盖、低成本、低门槛的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自公司成立以来,国星宇航率先专注于探索AI技术与卫星技术的交叉领域。公司已在开发AI卫星及星基解决方案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卫星行业的创新发展。截至2025年1月18日,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6颗传统遥感卫星及1颗AI应用卫星;公司亦自主开发了6颗AI有效载荷、4颗AI应用卫星及4颗AI智算卫星。此外,截至2025年1月18日,公司已成功完成13项太空任务。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国星宇航将用于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建设用于卫星研制的深圳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提升研发能力;选择性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以增强产品,使公司的星基解决方案多样化及扩大客户群,作为长期增长战略其中一部分;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国星宇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5.08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186.07%;净利润分别为-9090.7万元、-1.39亿元。

2024年1-9月,国星宇航的营业收入为2.37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24.02%;净利润为-2.14亿元。

国星宇航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卫星行业发展迅速,因此很难预测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若卫星及星基解决方案市场未如预期持续发展,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发射时间表的任何变动或公司的发射服务提供商无法成功将卫星发射到太空,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卫星产业受广泛的法规和政府政策约束,未能取得并维持必要的卫星运营许可证及批准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于往绩记录期,公司依赖少量的客户。若公司无法扩大客户群,或若公司的客户减少购买或延迟检查或验收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于往绩记录期,公司依赖少量供应商;公司的卫星未能按预期运行可能影响公司提供星基解决方案的能力等。

轻松健康集团于1月28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1月28日,轻松健康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轻松健康集团是一家科技型一站式平台,专注于提供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一套易用、精准且可负担的健康解决方案,利用公司为促进中国健康服务和相关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构建的全方位的生态系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保障和支持。

公司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以服务寻求全面健康解决方案的用户,包括早筛、健康检查和咨询、医疗预约服务以及保健品销售。公司亦赋能行业参与者策划优质的科普内容,并促进健康方面的公共举措,最终赋能行业价值链上的关键参与者,包括医疗机构、从业者及研究人员。为了资助用户的健康支出,并满足其保障需求,公司亦通过公司的互联网保险平台“轻松保险”,为用户提供方便地获取各种健康保险产品的机会。截至2024年9月30日,“轻松保险”已提供来自36家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的合共252款保险产品。

根据沙利文报告的资料,按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计,轻松健康集团于中国独立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市场排名第八位,按2023年的移动设备活跃用户数量计,公司于中国所有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供应商中排名第二位。具体而言,根据同一资料来源,按收入计,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在中国独立数字健康服务市场排名第四。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轻松健康集团将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用户参与度及加强与业务合作伙伴的合作;医学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提升在AI及大数据领域的技术能力,以便更广泛应用于产品及服务;拓展至更多地区及海外市场;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3年,轻松健康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4.90亿元,2023年营收增幅为24.48%;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47亿元,2023年净利润增幅为-1.73%。

2024年1-9月,轻松健康集团的营业收入为6.43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07.66%;经调整净利润为7657.5万元,同比减少42.33%。

轻松健康集团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有赖于公司品牌的实力,损害公司品牌的事件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损害;倘未能保留及扩大用户基础或转化用户购买,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损害;倘未能与业务合作伙伴维持稳定关系,公司的业务或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引进及使用AI可能带来业务、合规及声誉方面的挑战;公司可能会对公司或第三方的平台上显示、检索或连结至公司平台的资料承担责任,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倘无法维持科普资料的相关性及可信度,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影响等等。

推荐阅读:
创维黄宏生打造“养生车”年销量仅万台,开沃汽车谋上市就此偃旗息鼓?
天域半导体赴港IPO:碳化硅竞争加剧、毛利率转负,招商证券旗下两机构递表前清仓
极智嘉赴港IPO:大股东IPO前半价出让股份,AMR设备单价持续走低
乐欣户外赴港IPO争做“钓鱼第一股”,二代操盘业绩连降、紧急分红给关联大客户
天有为上会在即:实控人5倍赔偿求诉讼和解,毛利率逆势上升
出行365母公司盛威时代赴港IPO:9成GTV来自高德,网约车毛利转负
胜科纳米即将上会:实控人举债增持曾计划减持还债,核心内容被问询后更改
江南新材即将上会:经营现金流常年净流出,募投项目业务策略可持续性遭问询
四次上市未果、原装进口的中国品牌,起底“纽曼斯”和“纽曼思”之争
超高端月子中心圣贝拉赴港IPO,资本催熟背后几分“真材实料”?

现已入驻平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