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富豪汪建国手上,母婴行业实现了一次“南北合璧”。
2024年11月21日晚,母婴连锁巨头孩子王公告,拟以5.6亿元收购乐友国际剩余35%股权。交易完成后,乐友国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2月18日,孩子王公告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同期支付2.24亿收购款。
孩子王由汪建国创立于南京,门店集中在华东、中部和华南地区。
乐友国际总部位于北京,是北方母婴童连锁龙头之一,门店分布在北京、天津、陕西、河北等地。
并入乐友国际,“使公司全国市场布局更加合理,增强了整体的市场覆盖范围,巩固了公司在母婴零售行业的领先地位。”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2025年2月5日,春节假期刚过,孩子王再发公告,表示正在为此次收购乐友国际申请并购贷。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申请并购贷往往被视为利好,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资本开支,另一方面,这笔并购了又得到了银行的信用背书。
但在孩子王身上,“利好”并未映射到股价上。
2月5日,孩子王开盘12.86元/股,收盘12.81元/股;2月6日,孩子王开盘12.79元/股,收盘12.82元/股,微涨0.08%。
2024年7月2日晚,孩子王发布公告称,截至2024年7月1日,股东CoralRoot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积减持公司股份2,889,310股,占孩子王目前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总股本比0.2613%。
意味着这项开始于6月25日的减持计已实施完毕,减持均价为4.01元,套现约为1159万元。减持过程用时不到10天。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CoralRoot主要从事投资及咨询业务,是孩子王的发起人之一,隶属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
实际上,CoralRoot减持孩子王股份,早在2023年11月就开始了。
另外,德广有限公司和高瓴投资也都在2023年各自减持了上亿元的孩子王股份。
公告显示,乐友国际现有的100%股东乐友香港亦为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和/或关联方控制的主体,其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Charles Kaye。
所以此次孩子王收购乐友国际,同样构成了关联交易。
2023年6月,孩子王公告称,公司拟收购乐友国际65%股权,转让价格为10.4亿元。以孩子王提供的评估价计算,溢价率高达227.93%。
孩子王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样容易招致非议的关联交易了。2024年5月31日,孩子王公告显示,公司拟购买星仁力持有的五星广场T1、T2办公楼部分楼层房地产,建筑面积共计约2.88万平方米,交易价格为4.9亿元。
而星仁力恰是汪建国实际控制的企业。
收购资产不奇怪,但令不少投资者费解的是,赶在商业地产走势不明,空置率较高的节骨眼上买楼,账是怎么算的。
原始股东离场、关联交易、高溢价率,每一点都牵动了投资者敏感的神经,使得市场对这笔交易充满了疑虑和担忧。
自2024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大家都倾向于把并购视作利好。但孩子王的并购,并没能点燃投资者的情绪。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孩子王并购乐友国际,“只有整合,没有预期”。
从行业角度,母婴用品无疑是一个萎缩的市场,出生人口连年下降,锁死了行业的增长空间。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孩子王和乐友国际难言“志同道合”。孩子王采用大店模式,多位于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平均单店面积约2300平米,最大单店面积超过7000平米。商品之外,还提供儿童游乐场和母婴服务等。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相比之下,乐友国际的门店小得多,平均单店面积约200-300平米,门店采用直营和加盟模式。
加上二者所在的区域市场不同,形成合力的条件几乎没有。
此次并购,还有一点招致诟病,就是汪建国对孩子王进行了大换血,原班人马全部出局。
与之相对,2018年,华平投资收购乐友国际时选择了保留创始团队。
或许这也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区别,金融资本只在乎收益,所以保留原班人马更“经济”,而产业资本需要的是业务协同和管理上的高效,所以换血也不意外。
不过,问题是,孩子王收购乐友国际后,业绩立刻变脸。
2023年,孩子王和乐友国际,签订了对赌协议,乐友国际在2023年、2024年、2025年分别实现的合并报表的税后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8106.38万元、1亿元、1.18亿元。
数据显示,乐友国际被并购前的2022年净利润为9822.77万元,而并购完成后的2023年报中净利润仅为8296.35万元。
另据2024年中报,乐友有直营门店441家,上半年店均收入141.53万元。假设净利润率为5%的话,那么想要完成2024年税后净利润1亿元的对赌目标,可谓难度不小。
收购之后,业绩不及预期,跟管理层换血有没有关系呢?很难说。
除了并购乐友国际,2024年,孩子王为了提振业绩没少折腾。
过去,为了保证品质和口碑,孩子王只做直营店,如今,汪建国决心开放大店加盟业务,向下沉市场拓展,推出加盟精选店。
汪老板计划,到2024年底,加盟精选店达到10家,乐友加盟店达到200家,3年内要覆盖1000个县城,基本实现“一县一店”。
除了传统的线下零售,孩子王也寄望于进一步发掘线上机会。
2024年上半年,其母婴商品的线上销售收入达18.22亿元,占比46.04%。
10月,汪建国又与“快手一哥”辛巴合作,共同成立公司“杭州链启未来”,其中孩子王认缴出资330万元,占注册资本33%。
合资公司将开展“新家庭电商直播零售业务”,同时探索线下新零售业务。
一系列动作催化下,孩子王2024年业绩有了明显提振。
根据其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元-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21%-100.73%。
并表示,2024年净利润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2023年收购乐友国际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三扩”战略持续发力、全力实施降本增效等因素的影响。
当孩子王将16亿筹码押注在"生娃经济"的牌桌上时,汪建国或许早已明白——这场赌局真正的对手不是同行,而是时代。
母婴行业的冰河期里,资本运作与战略转型交织成一张巨网:并购的账面上跳动着短期利润的狂欢,商誉减值与人口曲线却在暗处悄然倒计时。
孩子王这场中国母婴零售界最大的并购案,会迎来怎样的终局?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在南京富豪汪建国手上,母婴行业实现了一次“南北合璧”。
2024年11月21日晚,母婴连锁巨头孩子王公告,拟以5.6亿元收购乐友国际剩余35%股权。交易完成后,乐友国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2月18日,孩子王公告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同期支付2.24亿收购款。
孩子王由汪建国创立于南京,门店集中在华东、中部和华南地区。
乐友国际总部位于北京,是北方母婴童连锁龙头之一,门店分布在北京、天津、陕西、河北等地。
并入乐友国际,“使公司全国市场布局更加合理,增强了整体的市场覆盖范围,巩固了公司在母婴零售行业的领先地位。”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2025年2月5日,春节假期刚过,孩子王再发公告,表示正在为此次收购乐友国际申请并购贷。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申请并购贷往往被视为利好,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资本开支,另一方面,这笔并购了又得到了银行的信用背书。
但在孩子王身上,“利好”并未映射到股价上。
2月5日,孩子王开盘12.86元/股,收盘12.81元/股;2月6日,孩子王开盘12.79元/股,收盘12.82元/股,微涨0.08%。
2024年7月2日晚,孩子王发布公告称,截至2024年7月1日,股东CoralRoot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积减持公司股份2,889,310股,占孩子王目前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总股本比0.2613%。
意味着这项开始于6月25日的减持计已实施完毕,减持均价为4.01元,套现约为1159万元。减持过程用时不到10天。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CoralRoot主要从事投资及咨询业务,是孩子王的发起人之一,隶属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
实际上,CoralRoot减持孩子王股份,早在2023年11月就开始了。
另外,德广有限公司和高瓴投资也都在2023年各自减持了上亿元的孩子王股份。
公告显示,乐友国际现有的100%股东乐友香港亦为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和/或关联方控制的主体,其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Charles Kaye。
所以此次孩子王收购乐友国际,同样构成了关联交易。
2023年6月,孩子王公告称,公司拟收购乐友国际65%股权,转让价格为10.4亿元。以孩子王提供的评估价计算,溢价率高达227.93%。
孩子王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样容易招致非议的关联交易了。2024年5月31日,孩子王公告显示,公司拟购买星仁力持有的五星广场T1、T2办公楼部分楼层房地产,建筑面积共计约2.88万平方米,交易价格为4.9亿元。
而星仁力恰是汪建国实际控制的企业。
收购资产不奇怪,但令不少投资者费解的是,赶在商业地产走势不明,空置率较高的节骨眼上买楼,账是怎么算的。
原始股东离场、关联交易、高溢价率,每一点都牵动了投资者敏感的神经,使得市场对这笔交易充满了疑虑和担忧。
自2024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大家都倾向于把并购视作利好。但孩子王的并购,并没能点燃投资者的情绪。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孩子王并购乐友国际,“只有整合,没有预期”。
从行业角度,母婴用品无疑是一个萎缩的市场,出生人口连年下降,锁死了行业的增长空间。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孩子王和乐友国际难言“志同道合”。孩子王采用大店模式,多位于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平均单店面积约2300平米,最大单店面积超过7000平米。商品之外,还提供儿童游乐场和母婴服务等。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相比之下,乐友国际的门店小得多,平均单店面积约200-300平米,门店采用直营和加盟模式。
加上二者所在的区域市场不同,形成合力的条件几乎没有。
此次并购,还有一点招致诟病,就是汪建国对孩子王进行了大换血,原班人马全部出局。
与之相对,2018年,华平投资收购乐友国际时选择了保留创始团队。
或许这也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区别,金融资本只在乎收益,所以保留原班人马更“经济”,而产业资本需要的是业务协同和管理上的高效,所以换血也不意外。
不过,问题是,孩子王收购乐友国际后,业绩立刻变脸。
2023年,孩子王和乐友国际,签订了对赌协议,乐友国际在2023年、2024年、2025年分别实现的合并报表的税后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8106.38万元、1亿元、1.18亿元。
数据显示,乐友国际被并购前的2022年净利润为9822.77万元,而并购完成后的2023年报中净利润仅为8296.35万元。
另据2024年中报,乐友有直营门店441家,上半年店均收入141.53万元。假设净利润率为5%的话,那么想要完成2024年税后净利润1亿元的对赌目标,可谓难度不小。
收购之后,业绩不及预期,跟管理层换血有没有关系呢?很难说。
除了并购乐友国际,2024年,孩子王为了提振业绩没少折腾。
过去,为了保证品质和口碑,孩子王只做直营店,如今,汪建国决心开放大店加盟业务,向下沉市场拓展,推出加盟精选店。
汪老板计划,到2024年底,加盟精选店达到10家,乐友加盟店达到200家,3年内要覆盖1000个县城,基本实现“一县一店”。
除了传统的线下零售,孩子王也寄望于进一步发掘线上机会。
2024年上半年,其母婴商品的线上销售收入达18.22亿元,占比46.04%。
10月,汪建国又与“快手一哥”辛巴合作,共同成立公司“杭州链启未来”,其中孩子王认缴出资330万元,占注册资本33%。
合资公司将开展“新家庭电商直播零售业务”,同时探索线下新零售业务。
一系列动作催化下,孩子王2024年业绩有了明显提振。
根据其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元-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21%-100.73%。
并表示,2024年净利润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2023年收购乐友国际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三扩”战略持续发力、全力实施降本增效等因素的影响。
当孩子王将16亿筹码押注在"生娃经济"的牌桌上时,汪建国或许早已明白——这场赌局真正的对手不是同行,而是时代。
母婴行业的冰河期里,资本运作与战略转型交织成一张巨网:并购的账面上跳动着短期利润的狂欢,商誉减值与人口曲线却在暗处悄然倒计时。
孩子王这场中国母婴零售界最大的并购案,会迎来怎样的终局?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