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了,长盈精密,这次真爆了!

大A透视镜

16小时前

高研发投入提升了技术附加值,多元客户结构增强了议价能力,共同推动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18.7%,高于立讯精密的11.7%和歌尔股份的11.4%。

国内消费电子结构件龙头,长盈精密(300115.SZ),正迎来“戴维斯双击”!

估值方面:2024年9月末以来,长盈精密股价一路猛涨,目前已实现翻倍,完全扭转了此前长达四年的股价颓势。

业绩方面: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7亿到8.2亿,同比增长716%到856%;扣非净利润4.6亿到5.8亿,同比增长2368%到3000%。

惊人的业绩增速让长盈精密成为消费电子板块的“成长之王”,也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利润新高。

长盈精密,究竟做对了什么?

简单讲:抓住行业机遇,放大自身优势。

我们先看行业方面:

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车市场持续景气。

长盈精密的核心产品精密结构件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2022年和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但2024年在AI技术驱动和换机周期的推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扭转了颓势。

2024年上半年,长盈精密“消费类电子超精密零件及模组”业务实现营收37.05亿元,同比增长40.29%,贡献了近50%的业绩。

此外,长盈精密的精密结构件亦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占电池总成本的16%。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位居全球第一。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车业务作为长盈精密的“第二增长曲线”日益重要。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车业务实现收入21.44亿元,同比大增54.89%。
到这里,不禁产生一个疑问:与长盈精密业务结构相似的同行很多,为何偏偏长盈精密的净利润能飙升7、8倍?

因为公司自身优势明显,得以在市场上行阶段放大收益。

1、客户结构优势。

消费电子行业最怕大客户“砍单”,此前歌尔股份就因苹果砍单而遭受重创。

长盈精密凭借客户多元化战略有效规避了这一风险。公司虽与苹果、华为等头部品牌合作,但并非深度绑定,其客户还包括三星、OPPO、vivo、宁德时代等。

多元化的客户结构使长盈精密对单一客户的依赖度较低,2019-2023年其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仅约30%,优于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

同时,客户多元化还增强了公司的议价能力,保障了毛利率。

2、产品技术优势。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率先实现钛合金中框结构件量产,并在交货速度和良率上获客户高度认可。

对于传统铝合金产品,钛合金虽加工难度大、良率低(仅30%-40%)、加工时间长(是铝合金的3-4倍),但其强度高、重量轻、热稳定性好,优势明显。

为应对高技术要求,长盈精密持续保持8%左右的研发费用率,远高于立讯精密等同行,保障了差异化产品的研发能力。

高研发投入提升了技术附加值,多元客户结构增强了议价能力,共同推动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18.7%,高于立讯精密的11.7%和歌尔股份的11.4%。

长盈精密未来还有一大成长看点:

人形机器人。

公司主要布局人形机器人的精密零组件,如关节齿轮、轴承、关节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并已进入特斯拉和Figure AI这两大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

近期,特斯拉和Figure AI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均释放重大利好:1月30日,特斯拉召开业绩说明会,宣布计划2025年生产1万台人形机器人,2026年每月产能达到1万台,2027年每月产能达到10万台;2月5日,Figure AI表示在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将在未来30天内展示“前所未有的技术”。

长盈精密在机器人领域也做好了充分准备。

2024年,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长盈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四肢关节、手部关节等产品的研发和销售。2025年1月的CES展会上,长盈精密展出了旋转执行器、关节扭矩传感器、传动丝杠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零组件。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长盈精密有望分享大客户的成长红利。

最后,事实上,即便经过一波上涨,长盈精密当前估值依然不高。至2025年2月6日,长盈精密市盈率43.8倍,依然显著低于其上市以来平均市盈率65.45倍。

高研发投入提升了技术附加值,多元客户结构增强了议价能力,共同推动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18.7%,高于立讯精密的11.7%和歌尔股份的11.4%。

国内消费电子结构件龙头,长盈精密(300115.SZ),正迎来“戴维斯双击”!

估值方面:2024年9月末以来,长盈精密股价一路猛涨,目前已实现翻倍,完全扭转了此前长达四年的股价颓势。

业绩方面: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7亿到8.2亿,同比增长716%到856%;扣非净利润4.6亿到5.8亿,同比增长2368%到3000%。

惊人的业绩增速让长盈精密成为消费电子板块的“成长之王”,也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利润新高。

长盈精密,究竟做对了什么?

简单讲:抓住行业机遇,放大自身优势。

我们先看行业方面:

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车市场持续景气。

长盈精密的核心产品精密结构件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2022年和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但2024年在AI技术驱动和换机周期的推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扭转了颓势。

2024年上半年,长盈精密“消费类电子超精密零件及模组”业务实现营收37.05亿元,同比增长40.29%,贡献了近50%的业绩。

此外,长盈精密的精密结构件亦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占电池总成本的16%。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位居全球第一。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车业务作为长盈精密的“第二增长曲线”日益重要。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车业务实现收入21.44亿元,同比大增54.89%。
到这里,不禁产生一个疑问:与长盈精密业务结构相似的同行很多,为何偏偏长盈精密的净利润能飙升7、8倍?

因为公司自身优势明显,得以在市场上行阶段放大收益。

1、客户结构优势。

消费电子行业最怕大客户“砍单”,此前歌尔股份就因苹果砍单而遭受重创。

长盈精密凭借客户多元化战略有效规避了这一风险。公司虽与苹果、华为等头部品牌合作,但并非深度绑定,其客户还包括三星、OPPO、vivo、宁德时代等。

多元化的客户结构使长盈精密对单一客户的依赖度较低,2019-2023年其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仅约30%,优于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

同时,客户多元化还增强了公司的议价能力,保障了毛利率。

2、产品技术优势。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率先实现钛合金中框结构件量产,并在交货速度和良率上获客户高度认可。

对于传统铝合金产品,钛合金虽加工难度大、良率低(仅30%-40%)、加工时间长(是铝合金的3-4倍),但其强度高、重量轻、热稳定性好,优势明显。

为应对高技术要求,长盈精密持续保持8%左右的研发费用率,远高于立讯精密等同行,保障了差异化产品的研发能力。

高研发投入提升了技术附加值,多元客户结构增强了议价能力,共同推动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18.7%,高于立讯精密的11.7%和歌尔股份的11.4%。

长盈精密未来还有一大成长看点:

人形机器人。

公司主要布局人形机器人的精密零组件,如关节齿轮、轴承、关节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并已进入特斯拉和Figure AI这两大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

近期,特斯拉和Figure AI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均释放重大利好:1月30日,特斯拉召开业绩说明会,宣布计划2025年生产1万台人形机器人,2026年每月产能达到1万台,2027年每月产能达到10万台;2月5日,Figure AI表示在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将在未来30天内展示“前所未有的技术”。

长盈精密在机器人领域也做好了充分准备。

2024年,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长盈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四肢关节、手部关节等产品的研发和销售。2025年1月的CES展会上,长盈精密展出了旋转执行器、关节扭矩传感器、传动丝杠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零组件。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长盈精密有望分享大客户的成长红利。

最后,事实上,即便经过一波上涨,长盈精密当前估值依然不高。至2025年2月6日,长盈精密市盈率43.8倍,依然显著低于其上市以来平均市盈率65.45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