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释放市场新信号

新华财经

5小时前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6日12时20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57.8亿元,超越57.75亿元的《长津湖》,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一。据AI预测,其总票房或将达到95.37亿元。

新华财经上海2月6日电(李一帆)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被《哪吒之魔童闹海》彻底点燃。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6日12时20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57.8亿元,超越57.75亿元的《长津湖》,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一。据AI预测,其总票房或将达到95.37亿元。

这一现象级表现,不仅是影片自身的成功,更映射出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市场扩容。

回顾中国电影市场近十几年的发展,每一次重要的市场扩容都伴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诞生,推动着整个电影行业格局的重塑。《哪吒之魔童闹海》以惊人之势席卷票房市场,是一次观众热情与市场潜力的集中爆发,或将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久违的新一轮市场扩容。

5d74e94658f147a3ad3bac890c2eba7f.jpeg

黄金时代,国产与进口片交替引领扩容浪潮

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四次里程碑式的扩容。

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横空出世,成为国产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在此之前,国产电影的观影人次相对有限,票房最高的《非诚勿扰》也刚刚超过3亿元,而进口片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份额。《泰囧》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将国产片观影人次直接翻倍、提升至近4000万,票房突破12亿元,实现了国产片市场规模的一次跨越式增长,让国产类型片看到了商业成功的可能性。

此后,国产电影类型逐渐丰富,观众对于国产片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国产片破5亿元不再是难以企及的目标,甚至开始成为常态,类型片创作热情高涨,喜剧、爱情、悬疑等多种类型纷纷涌现并逐渐成熟,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2014年起,进口片则凭借《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与《速度与激情7》,以远超当年《阿凡达》的票房完成了新一轮扩容。这两部影片凭借震撼的视听特效和全球流行的IP影响力,将进口片的观众规模从2700万提升到4000多万直至6000多万,票房也均在20亿元上下,使得进口片在国内票房破10亿元变得越发常见。这些好莱坞大片带来的不仅是票房的增长,还促使国内影院加快硬件设施升级,巨幕、3D等放映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观影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产电影在制作技术层面的追赶。

2015年至2019年,国产电影迎来全面崛起的黄金时代。《捉妖记2》与《美人鱼》引领国产片突破20亿元票房门槛,尤其《美人鱼》以超过33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首部突破30亿元大关的华语电影,开创了国产电影单片30亿元票房的新时代。2018年的《捉妖记2》则在上映首日票房就直冲5.43亿元,惊艳四方。这两部影片将国产电影的观众人次再度扩容,让国产电影在商业票房领域站稳脚跟。

而《战狼2》更是创造了行业神话,以1.6亿观影人次斩获近57亿元票房,标志着国产电影工业化大片时代的来临。其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在制作上的进步,更激发了观众对于国产主旋律商业大片的热情,也间接“催生”了四年后票房超57亿元、连续4年霸榜影史冠军的《长津湖》。

同一时期,《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国产动画电影的佼佼者,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天花板,而此前国产动画电影从未突破10亿元票房。直到《哪吒之魔童闹海》诞生前,该片始终是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尽管这是市场沉寂四年后才迎来的拐点,但《哪吒》的爆红让动画电影行业看到了希望,成功开拓了动画电影的观众市场,证明了国产动画电影也具备打造现象级爆款的能力。和全球动画电影市场一样,成人向或者合家欢动画电影开始改变国内彼时以低幼向动画电影为主导的市场。

同期的《流浪地球》虽未直接扩大观众规模,但它在电影工业体系上的升级,从特效制作到叙事架构,为国产科幻电影乃至整个电影行业树立了新标杆,让国产电影在制作水准上迈向新台阶。

《哪吒2》破局,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繁荣发展期后,中国电影市场在2023至2024年遭遇了挑战。2023年的电影市场在经历了库存释放后,迎来了片源短缺的危机。2024年上映影片数量相比2023年有所减少,并远未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这直接导致市场缺乏足够的内容供给。随着观众对于影片质量和新颖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影片质量也成为了制约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观众走进影院的频次大幅下降,票房成绩也大不如前。

就在市场低迷之际,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出现成为关键转折点。这部“五年磨一剑”的作品,特效镜头数量超越前作,个别特效例如“穿心咒”的单一场景更是历经一年时间才制作完成,凭借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不仅唤回了流失的观众,还吸引了大量潜在观众走进影院,实现了自2019年后首次实质性的票房扩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哪吒之魔童闹海》虽然实现了票房扩容,但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近两年电影票价逐渐走高,反观在观影人次方面,《哪吒2》截至目前尚未超过《战狼2》《长津湖》《哪吒1》等影片。倘若最终总票房能够达到AI预测的95亿元,观影人次接近2亿,或许才是迎来真正的市场扩容。

不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扩容的票房上,更在于它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新的扩容动力。它表明在市场看似饱和的状态下,优质内容依然具备强大的吸引力,能够重新激活市场活力。随着这部影片的出现,中国电影市场再度迎来了真正的扩容机遇。并且,这一轮扩容将依赖于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影片共同发力,以保持市场的吸引力。

回顾过去,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容历程充满挑战与机遇。从《泰囧》到《哪吒之魔童闹海》,每一部里程碑式的影片都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向市场证明了只要能够坚持创新、提升质量、满足观众需求,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电影市场实现更加繁荣和发展。

b438517f64554678a508591df59622e5.jpeg

不唯票房,多元化类型片护航长远发展

从过往几次市场扩容的经验来看,市场扩容并非完全依赖现象级爆款影片。当一部具有突破性的影片完成观众基础拓展后,只要后续能保持不同类型合格作品的稳定供给,就能维持市场规模。以《泰囧》和《战狼2》为例,它们开拓新观众群体后,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影片陆续上映,巩固住了新增的观众规模。

而对于其目前创下的票房市场,电影行业依然需要通过多元化类型片进行承接。一方面,要避免续集扎堆、创新乏力的问题,不能过度依赖热门IP的续作,而应鼓励更多原创、新颖题材的开发。另一方面,要注重不同类型影片的均衡发展,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观影需求,无论是喜剧、爱情、文艺还是科幻、悬疑等类型,都应给予创作空间,形成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单片票房纪录不是唯一追求。建立类型多元、产能稳定的内容供给体系,完善档期资源配置机制,才是在新扩容周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影行业需要在保住现有观众基本盘的同时,持续培育新兴类型观众,挖掘新的市场潜力,让中国电影市场在扩容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例如,加强对小众题材电影的扶持,通过电影节、影展等平台进行推广,让更多观众了解和接受不同类型的电影;在制作技术上,要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对电影科技的投入,提升国产电影的视听效果和制作质量;宣发方面也要更多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拓展电影的宣传和发行渠道,提高电影的曝光度和传播范围。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成功,是中国电影市场扩容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以此为契机,中国电影行业通过在内容、技术、人才等方面全面发力,实现电影市场的持续扩容和高质量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电影作品,在全球电影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6日12时20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57.8亿元,超越57.75亿元的《长津湖》,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一。据AI预测,其总票房或将达到95.37亿元。

新华财经上海2月6日电(李一帆)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被《哪吒之魔童闹海》彻底点燃。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6日12时20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57.8亿元,超越57.75亿元的《长津湖》,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一。据AI预测,其总票房或将达到95.37亿元。

这一现象级表现,不仅是影片自身的成功,更映射出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市场扩容。

回顾中国电影市场近十几年的发展,每一次重要的市场扩容都伴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诞生,推动着整个电影行业格局的重塑。《哪吒之魔童闹海》以惊人之势席卷票房市场,是一次观众热情与市场潜力的集中爆发,或将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久违的新一轮市场扩容。

5d74e94658f147a3ad3bac890c2eba7f.jpeg

黄金时代,国产与进口片交替引领扩容浪潮

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四次里程碑式的扩容。

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横空出世,成为国产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在此之前,国产电影的观影人次相对有限,票房最高的《非诚勿扰》也刚刚超过3亿元,而进口片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份额。《泰囧》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将国产片观影人次直接翻倍、提升至近4000万,票房突破12亿元,实现了国产片市场规模的一次跨越式增长,让国产类型片看到了商业成功的可能性。

此后,国产电影类型逐渐丰富,观众对于国产片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国产片破5亿元不再是难以企及的目标,甚至开始成为常态,类型片创作热情高涨,喜剧、爱情、悬疑等多种类型纷纷涌现并逐渐成熟,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2014年起,进口片则凭借《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与《速度与激情7》,以远超当年《阿凡达》的票房完成了新一轮扩容。这两部影片凭借震撼的视听特效和全球流行的IP影响力,将进口片的观众规模从2700万提升到4000多万直至6000多万,票房也均在20亿元上下,使得进口片在国内票房破10亿元变得越发常见。这些好莱坞大片带来的不仅是票房的增长,还促使国内影院加快硬件设施升级,巨幕、3D等放映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观影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产电影在制作技术层面的追赶。

2015年至2019年,国产电影迎来全面崛起的黄金时代。《捉妖记2》与《美人鱼》引领国产片突破20亿元票房门槛,尤其《美人鱼》以超过33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首部突破30亿元大关的华语电影,开创了国产电影单片30亿元票房的新时代。2018年的《捉妖记2》则在上映首日票房就直冲5.43亿元,惊艳四方。这两部影片将国产电影的观众人次再度扩容,让国产电影在商业票房领域站稳脚跟。

而《战狼2》更是创造了行业神话,以1.6亿观影人次斩获近57亿元票房,标志着国产电影工业化大片时代的来临。其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在制作上的进步,更激发了观众对于国产主旋律商业大片的热情,也间接“催生”了四年后票房超57亿元、连续4年霸榜影史冠军的《长津湖》。

同一时期,《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国产动画电影的佼佼者,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天花板,而此前国产动画电影从未突破10亿元票房。直到《哪吒之魔童闹海》诞生前,该片始终是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尽管这是市场沉寂四年后才迎来的拐点,但《哪吒》的爆红让动画电影行业看到了希望,成功开拓了动画电影的观众市场,证明了国产动画电影也具备打造现象级爆款的能力。和全球动画电影市场一样,成人向或者合家欢动画电影开始改变国内彼时以低幼向动画电影为主导的市场。

同期的《流浪地球》虽未直接扩大观众规模,但它在电影工业体系上的升级,从特效制作到叙事架构,为国产科幻电影乃至整个电影行业树立了新标杆,让国产电影在制作水准上迈向新台阶。

《哪吒2》破局,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繁荣发展期后,中国电影市场在2023至2024年遭遇了挑战。2023年的电影市场在经历了库存释放后,迎来了片源短缺的危机。2024年上映影片数量相比2023年有所减少,并远未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这直接导致市场缺乏足够的内容供给。随着观众对于影片质量和新颖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影片质量也成为了制约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观众走进影院的频次大幅下降,票房成绩也大不如前。

就在市场低迷之际,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出现成为关键转折点。这部“五年磨一剑”的作品,特效镜头数量超越前作,个别特效例如“穿心咒”的单一场景更是历经一年时间才制作完成,凭借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不仅唤回了流失的观众,还吸引了大量潜在观众走进影院,实现了自2019年后首次实质性的票房扩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哪吒之魔童闹海》虽然实现了票房扩容,但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近两年电影票价逐渐走高,反观在观影人次方面,《哪吒2》截至目前尚未超过《战狼2》《长津湖》《哪吒1》等影片。倘若最终总票房能够达到AI预测的95亿元,观影人次接近2亿,或许才是迎来真正的市场扩容。

不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扩容的票房上,更在于它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新的扩容动力。它表明在市场看似饱和的状态下,优质内容依然具备强大的吸引力,能够重新激活市场活力。随着这部影片的出现,中国电影市场再度迎来了真正的扩容机遇。并且,这一轮扩容将依赖于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影片共同发力,以保持市场的吸引力。

回顾过去,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容历程充满挑战与机遇。从《泰囧》到《哪吒之魔童闹海》,每一部里程碑式的影片都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向市场证明了只要能够坚持创新、提升质量、满足观众需求,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电影市场实现更加繁荣和发展。

b438517f64554678a508591df59622e5.jpeg

不唯票房,多元化类型片护航长远发展

从过往几次市场扩容的经验来看,市场扩容并非完全依赖现象级爆款影片。当一部具有突破性的影片完成观众基础拓展后,只要后续能保持不同类型合格作品的稳定供给,就能维持市场规模。以《泰囧》和《战狼2》为例,它们开拓新观众群体后,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影片陆续上映,巩固住了新增的观众规模。

而对于其目前创下的票房市场,电影行业依然需要通过多元化类型片进行承接。一方面,要避免续集扎堆、创新乏力的问题,不能过度依赖热门IP的续作,而应鼓励更多原创、新颖题材的开发。另一方面,要注重不同类型影片的均衡发展,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观影需求,无论是喜剧、爱情、文艺还是科幻、悬疑等类型,都应给予创作空间,形成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单片票房纪录不是唯一追求。建立类型多元、产能稳定的内容供给体系,完善档期资源配置机制,才是在新扩容周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影行业需要在保住现有观众基本盘的同时,持续培育新兴类型观众,挖掘新的市场潜力,让中国电影市场在扩容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例如,加强对小众题材电影的扶持,通过电影节、影展等平台进行推广,让更多观众了解和接受不同类型的电影;在制作技术上,要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对电影科技的投入,提升国产电影的视听效果和制作质量;宣发方面也要更多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拓展电影的宣传和发行渠道,提高电影的曝光度和传播范围。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成功,是中国电影市场扩容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以此为契机,中国电影行业通过在内容、技术、人才等方面全面发力,实现电影市场的持续扩容和高质量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电影作品,在全球电影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