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6日电 今年春节假期,入境游和出境游实现“双丰收”。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5日公布,今年春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43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6.3%。其中,外国人95.8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22.9%。
市场人士认为,春节假期跨境游“量质齐升”开了一个好头,得益于签证便利化、免签“朋友圈”扩容、过境免签新政施行等政策支持,加之旅游需求释放,2025年跨境游市场有望进一步恢复,中外旅游交流将更加频繁。
入境游客流攀升
“受中国扩大免签、全球通胀环境下境内商品及服务消费凸显性价比和丰富度、全球旅游需求释放、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延长等因素催化,我国入境游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说。
入境游正不断升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人同比增长1.5倍,创造了新纪录,春节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春节期间十大入境游客源国不仅包含“新马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还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
随着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丰富的非遗资源成为吸引更多外国人打卡中国的重要因素。携程海外平台上,福州、西安等非遗年味目的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50%,“灯会”“庙会”“戏剧”等非遗相关项目门票销量同比去年增长近7.5倍。
入境游带来了可观的消费增量。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24.54%、90.49%。支付宝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天,入境游客的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5倍,其中来自中国免签“朋友圈”的外国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涨幅更大——来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以及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的外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近2倍。
易峘认为,2025年,入境游的人次和收入增长有望进一步加快,对中国境内消费的拉动效应也有望进一步增强。
出境游受到青睐
“2025年春节期间,在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的全世界‘最孤独的秋千’附近,站满中国人;挪威机场的中国同胞‘含量’很高。”同程旅行发布的春节出行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出境游的目的地更加多样化。
短途和长途出境游均有所增长。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国香港、日本、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泰国位列内地居民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榜单前五。此外,长途出境游热度不减。支付宝数据显示,用支付宝前往欧洲的游客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0%。除英、法、意等传统热门旅游地,瑞士、奥地利、土耳其等新兴目的地日益受欢迎。
新一代出境游客已不再满足于日本、韩国等热门旅游地,一些海外小众目的地也开启了“春运模式”。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冰岛雷克雅未克、埃及沙姆沙伊赫、挪威奥斯陆、比利时布鲁塞尔等相对小众的旅行目的地机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均超过5倍。
从客源来看,上海居民是名副其实的“全球过年通”。去哪儿平台上,上海居民购买的春节期间出境机票量总数位列中国所有城市之首,同比去年增长57%。此外,重庆、宁波、苏州居民出境过年热情高,春节购买出境机票量增长五成以上。
此外,中小城市居民日渐成为出境游增长的生力军。去哪儿数据显示,中国三线以下城市居民出境预订热度增长超一倍,河北张家口、山东滨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广东阳江等地居民春节期间预订的出境游机票量同比都增长了2倍以上。
德邦证券分析师易丁依分析,出境游方面,游客的旅游半径进一步拉长。今年春节,“量”依旧是拉动跨境游增长的重要动力,“价”的缺口仍将存在,但有望收敛。
跨境游增长潜力大
“中外游客在春节实现‘双向奔赴’。未来,出入境旅游将持续复苏,相关产业链也将加快修复。”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周慧婕说。
对于中国入境游市场的优势,易峘分析,一方面,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加速、商贸活动加强等因素带动中东、拉美、南欧等国家入境游航班恢复。另一方面,中国境内消费品和旅游景点品类极为丰富,入境游客“各有所爱”,韩国、日本等地入境游客源的恢复或部分受旅游性价比提升拉动。
免签政策接续落地、春节假期延长,也均有利于出境游市场发展。申万宏源证券发布的研报提到,接续公布的免签政策为游客选择出境目的地提供新方向,中国游客对长途旅行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认为,春节更长的法定假期有利于“削峰填谷”,有效平抑客流峰值,提升旅客的出行出游体验。错峰出游、目的地更为分散,可能成为春节出行的常态。
春节假期结束后,出境旅游市场仍有望保持一定热度。2月2日,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表示,随着假期结束,旅游资源采购价格显著回落,线路价格与春节期间相比,普遍下调10%至30%,此时正是全年性价比较高的出游时机,春节后至4月份,出境游产品的预订量正持续攀升。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2月6日电 今年春节假期,入境游和出境游实现“双丰收”。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5日公布,今年春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43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6.3%。其中,外国人95.8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22.9%。
市场人士认为,春节假期跨境游“量质齐升”开了一个好头,得益于签证便利化、免签“朋友圈”扩容、过境免签新政施行等政策支持,加之旅游需求释放,2025年跨境游市场有望进一步恢复,中外旅游交流将更加频繁。
入境游客流攀升
“受中国扩大免签、全球通胀环境下境内商品及服务消费凸显性价比和丰富度、全球旅游需求释放、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延长等因素催化,我国入境游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说。
入境游正不断升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人同比增长1.5倍,创造了新纪录,春节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春节期间十大入境游客源国不仅包含“新马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还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
随着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丰富的非遗资源成为吸引更多外国人打卡中国的重要因素。携程海外平台上,福州、西安等非遗年味目的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50%,“灯会”“庙会”“戏剧”等非遗相关项目门票销量同比去年增长近7.5倍。
入境游带来了可观的消费增量。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24.54%、90.49%。支付宝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天,入境游客的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5倍,其中来自中国免签“朋友圈”的外国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涨幅更大——来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以及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的外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近2倍。
易峘认为,2025年,入境游的人次和收入增长有望进一步加快,对中国境内消费的拉动效应也有望进一步增强。
出境游受到青睐
“2025年春节期间,在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的全世界‘最孤独的秋千’附近,站满中国人;挪威机场的中国同胞‘含量’很高。”同程旅行发布的春节出行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出境游的目的地更加多样化。
短途和长途出境游均有所增长。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国香港、日本、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泰国位列内地居民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榜单前五。此外,长途出境游热度不减。支付宝数据显示,用支付宝前往欧洲的游客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0%。除英、法、意等传统热门旅游地,瑞士、奥地利、土耳其等新兴目的地日益受欢迎。
新一代出境游客已不再满足于日本、韩国等热门旅游地,一些海外小众目的地也开启了“春运模式”。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冰岛雷克雅未克、埃及沙姆沙伊赫、挪威奥斯陆、比利时布鲁塞尔等相对小众的旅行目的地机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均超过5倍。
从客源来看,上海居民是名副其实的“全球过年通”。去哪儿平台上,上海居民购买的春节期间出境机票量总数位列中国所有城市之首,同比去年增长57%。此外,重庆、宁波、苏州居民出境过年热情高,春节购买出境机票量增长五成以上。
此外,中小城市居民日渐成为出境游增长的生力军。去哪儿数据显示,中国三线以下城市居民出境预订热度增长超一倍,河北张家口、山东滨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广东阳江等地居民春节期间预订的出境游机票量同比都增长了2倍以上。
德邦证券分析师易丁依分析,出境游方面,游客的旅游半径进一步拉长。今年春节,“量”依旧是拉动跨境游增长的重要动力,“价”的缺口仍将存在,但有望收敛。
跨境游增长潜力大
“中外游客在春节实现‘双向奔赴’。未来,出入境旅游将持续复苏,相关产业链也将加快修复。”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周慧婕说。
对于中国入境游市场的优势,易峘分析,一方面,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加速、商贸活动加强等因素带动中东、拉美、南欧等国家入境游航班恢复。另一方面,中国境内消费品和旅游景点品类极为丰富,入境游客“各有所爱”,韩国、日本等地入境游客源的恢复或部分受旅游性价比提升拉动。
免签政策接续落地、春节假期延长,也均有利于出境游市场发展。申万宏源证券发布的研报提到,接续公布的免签政策为游客选择出境目的地提供新方向,中国游客对长途旅行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认为,春节更长的法定假期有利于“削峰填谷”,有效平抑客流峰值,提升旅客的出行出游体验。错峰出游、目的地更为分散,可能成为春节出行的常态。
春节假期结束后,出境旅游市场仍有望保持一定热度。2月2日,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表示,随着假期结束,旅游资源采购价格显著回落,线路价格与春节期间相比,普遍下调10%至30%,此时正是全年性价比较高的出游时机,春节后至4月份,出境游产品的预订量正持续攀升。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