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开始反击,小鹏汽车要玩命搞AI

大佬说

11小时前

现在可以说,从2024年到现在,何小鹏带领小鹏汽车实现了一场“绝地反击”。

机会来了,何小鹏要努力惊艳所有人。

出品 | 大佬说   作者 | 青云

开工大吉,何小鹏开工信谈DeepSeek

新年假期结束了,各行各业迎来了开工的日子。

复工正当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内部开工信也如约而至,为全体员工加油打气,点明了未来小鹏汽车的发展方向。

2月5日,据36氪独家消息,在小鹏汽车内部开工信中,何小鹏针对未来竞争策略、组织使命、AI变革、战略落地、人才储备等都指出了新方向与要求。

图源:36氪

除夕前后,DeepSeek凭借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迅速走红,在AI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何小鹏由此切入,再次强调了组织使命。

何小鹏表示,相信大家都被DS大语言模型刷屏了,它给全球科技圈带来了震撼,不仅率先实现了媲美OpenAI大模型的产品体验,更将成本压缩到极低。显然,AI正在给所有行业都带来巨大的机遇

上一个十年,小鹏汽车率先拥抱人工智能,对汽车+AI的应用持续领跑行业。下一个十年,我相信AI会驱动汽车产生巨大变革,也会驱动全球范围内硬件软件产生巨变。

乘势而上,未来十年我们要把小鹏打造成“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实现产品(技术)、商业、组织与全球化的全方位领先。

他表示,“以大模型为主的AI,将加速推向高阶自动驾驶;2024年中国高阶智驾的渗透率已经突破了10%,当前全球自动驾驶正在迎来新的拐点;今年下半年小鹏将率先实现L3级别全场景自动驾驶,相信L3级别自动驾驶会驱动AI汽车进入‘iPhone4时代’。”

对于2025年,何小鹏表示,我们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和年度改款,包括首次推出的超级电动版本的新车型,几乎每个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这些新产品在各自细分市场都是强劲的“大杀器”。

何小鹏还强调了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今年我们将大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扩招超过6000名员工,也诚挚地邀请曾经因各种原因离开小鹏的优秀老同学重新加入我们,为迎接AI汽车的全新时代,一起并肩战斗。

不难看出,何小鹏已经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AI领域。

小鹏汽车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

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聊聊小鹏汽车的发展情况。

2025年第一个月车企的销量数据已经出来了,小鹏汽车拿下了开门红,登上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

小鹏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04万辆,同比增长268%,连续第3个月交付量超过了3万辆。其中,小鹏MONAM03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了1.5万辆,小鹏P7+上市两个月累计交付达到2万辆。

图源:小鹏汽车微博

2025年,小鹏汽车拿下开门红,可谓意气风发。现在可以说,从2024年到现在,何小鹏带领小鹏汽车实现了一场“绝地反击”。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2024年是充满变革和压力的一年。回顾2024年新势力的“期中考”,小鹏汽车的表现显然并不让人满意,没有新车上市、销量持续下滑。

2024年6月,小鹏销量几近腰斩,仅售出10668辆,排在了哪吒之后。那时的小鹏销量增长乏力,持续承压,一度被认为陷入生死存亡的边缘。

不过,到了2024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发力,凭借MONA M03与P7+两款车型成功扭转颓势。

小鹏MONA M03是小鹏旗下的全新车型,定位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小鹏”,2024年8月27日上市,580超长续航Max版15.58万元,620超长续航版12.98万元,515长续航版11.98万元,市场表现相当强劲。

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小鹏P7+,是小鹏汽车全球首款AI汽车,起售价18.68万元。

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何小鹏表示,小鹏P7+自诞生之初便肩负两大使命:让更多普通人感受到豪华行政级的空间与舒适,让更多燃油车用户体验到高阶智能纯电的乐趣。

两大车型热卖,小鹏汽车也凭借实力实现了逆袭。

乘势而上,小鹏汽车市值也重新回到千亿港元。2025年2月5日港股收盘,小鹏汽车最新市值1232亿港元。

小鹏汽车股价 图源:百度股市通

至于财报数据,目前,小鹏汽车仍处亏损状态,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44.6亿元,但亏损面已较2023年同期大幅缩窄。对于何时实现由亏转盈,小鹏汽车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有望实现盈利。

新的一年,小鹏汽车也一直在暗戳戳发力,届时能否赚到钱,让我们拭目以待。

车企集体押注AI

2025年的战斗打响了,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从2024年到现在,高合汽车破产重组、哪吒汽车深陷危机、极越汽车“暴雷”……车企“淘汰赛”还在继续。

“价格战”是2024年国内车市的关键词之一。

据乘联分会统计,2024年1-12月降价规模227款,其中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8万元,降价幅度达到9.2%;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3万元,降价幅度达到6.8%;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6万元,降价幅度达到8.3%。

到了2025年,“价格战”似乎没有停下的意思。从1月开始,比亚迪、特斯拉、长安、理想等车企相继通过官降、现金优惠、补贴等方式加入到了“价格战”,好不热闹。

新春开工第一天,特斯拉也放出优惠大招。2月5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推出Model 3史上最大力度的优惠组合拳: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

图源:特斯拉微博

车市“价格战”再度燃起。为了从淘汰赛、“价格战”中突围,各大车企就要打好自己手中的牌。通过观察发现,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AI似乎成为了各大车企共同瞄准的未来战略高地。

先来讲讲特斯拉。其实在马斯克看来,特斯拉不是汽车制造商,而是一家以AI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巨头。最近几个季度,马斯克也一直向市场给出信号,不要只关注当前卖车的核心业务,而要更多地关注未来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

据悉,2024 年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训练计算能力提高了400%以上。在自动驾驶部分,截至2025年1月,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0亿英里(约48.28亿公里) 。

展望2025年,特斯拉也信心满满,“随着汽车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出,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恢复增长。”我们都知道,2024年对于特斯拉来说,可谓困难重重,面临新势力车企崛起的压力。眼下看来,特斯拉是把宝押在了AI身上。

再来看看国内,吉利、长城、蔚小理等企业都在加速拥抱AI。

在2025年CES上,吉利汽车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 AI”技术体系,并展示了基于“智能汽车全域AI”开发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Flyme Auto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最新的AI技术成果。

智能化下半场,吉利汽车向市场传递了已经做好准备的信号。

另一边,长城汽车同样不甘示弱。长城汽车CTO吴会肖表示:“长城汽车全面拥抱‘AI文明’时代,正在成为一家全球化的AI科技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长城汽车每年投入超百亿研发经费,预计到2025年累积投入超1000亿元。”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同样也是AI的忠实拥趸。

2024年年末,在2024理想AI Talk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宣布理想汽车将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AI公司”,强调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认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理想汽车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认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成功离不开对AI的研发与运营能力的重视。

上文提到,何小鹏说未来10年要成为一家AI汽车公司。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几乎成了车企们必然的战略选择

总的来说,在这场由AI引领的汽车行业变革中,谁能够率先掌握核心技术、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电商卖家精英群,限时免费开放
仅限淘系、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平台卖家入群

铁粉推荐

辛巴徒弟又出神人,刚开播就干了1个亿

董宇辉又摊上事了,麻烦一个接着一个

马云拿25亿砸向春晚


张一鸣王兴,抖音与美团,龙争虎斗

雷军封神,在抖音涨粉几千万,直接吊打董宇辉

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65716396
点右下角在看,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现在可以说,从2024年到现在,何小鹏带领小鹏汽车实现了一场“绝地反击”。

机会来了,何小鹏要努力惊艳所有人。

出品 | 大佬说   作者 | 青云

开工大吉,何小鹏开工信谈DeepSeek

新年假期结束了,各行各业迎来了开工的日子。

复工正当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内部开工信也如约而至,为全体员工加油打气,点明了未来小鹏汽车的发展方向。

2月5日,据36氪独家消息,在小鹏汽车内部开工信中,何小鹏针对未来竞争策略、组织使命、AI变革、战略落地、人才储备等都指出了新方向与要求。

图源:36氪

除夕前后,DeepSeek凭借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迅速走红,在AI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何小鹏由此切入,再次强调了组织使命。

何小鹏表示,相信大家都被DS大语言模型刷屏了,它给全球科技圈带来了震撼,不仅率先实现了媲美OpenAI大模型的产品体验,更将成本压缩到极低。显然,AI正在给所有行业都带来巨大的机遇

上一个十年,小鹏汽车率先拥抱人工智能,对汽车+AI的应用持续领跑行业。下一个十年,我相信AI会驱动汽车产生巨大变革,也会驱动全球范围内硬件软件产生巨变。

乘势而上,未来十年我们要把小鹏打造成“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实现产品(技术)、商业、组织与全球化的全方位领先。

他表示,“以大模型为主的AI,将加速推向高阶自动驾驶;2024年中国高阶智驾的渗透率已经突破了10%,当前全球自动驾驶正在迎来新的拐点;今年下半年小鹏将率先实现L3级别全场景自动驾驶,相信L3级别自动驾驶会驱动AI汽车进入‘iPhone4时代’。”

对于2025年,何小鹏表示,我们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和年度改款,包括首次推出的超级电动版本的新车型,几乎每个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这些新产品在各自细分市场都是强劲的“大杀器”。

何小鹏还强调了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今年我们将大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扩招超过6000名员工,也诚挚地邀请曾经因各种原因离开小鹏的优秀老同学重新加入我们,为迎接AI汽车的全新时代,一起并肩战斗。

不难看出,何小鹏已经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AI领域。

小鹏汽车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

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聊聊小鹏汽车的发展情况。

2025年第一个月车企的销量数据已经出来了,小鹏汽车拿下了开门红,登上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

小鹏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04万辆,同比增长268%,连续第3个月交付量超过了3万辆。其中,小鹏MONAM03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了1.5万辆,小鹏P7+上市两个月累计交付达到2万辆。

图源:小鹏汽车微博

2025年,小鹏汽车拿下开门红,可谓意气风发。现在可以说,从2024年到现在,何小鹏带领小鹏汽车实现了一场“绝地反击”。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2024年是充满变革和压力的一年。回顾2024年新势力的“期中考”,小鹏汽车的表现显然并不让人满意,没有新车上市、销量持续下滑。

2024年6月,小鹏销量几近腰斩,仅售出10668辆,排在了哪吒之后。那时的小鹏销量增长乏力,持续承压,一度被认为陷入生死存亡的边缘。

不过,到了2024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发力,凭借MONA M03与P7+两款车型成功扭转颓势。

小鹏MONA M03是小鹏旗下的全新车型,定位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小鹏”,2024年8月27日上市,580超长续航Max版15.58万元,620超长续航版12.98万元,515长续航版11.98万元,市场表现相当强劲。

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小鹏P7+,是小鹏汽车全球首款AI汽车,起售价18.68万元。

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何小鹏表示,小鹏P7+自诞生之初便肩负两大使命:让更多普通人感受到豪华行政级的空间与舒适,让更多燃油车用户体验到高阶智能纯电的乐趣。

两大车型热卖,小鹏汽车也凭借实力实现了逆袭。

乘势而上,小鹏汽车市值也重新回到千亿港元。2025年2月5日港股收盘,小鹏汽车最新市值1232亿港元。

小鹏汽车股价 图源:百度股市通

至于财报数据,目前,小鹏汽车仍处亏损状态,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44.6亿元,但亏损面已较2023年同期大幅缩窄。对于何时实现由亏转盈,小鹏汽车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有望实现盈利。

新的一年,小鹏汽车也一直在暗戳戳发力,届时能否赚到钱,让我们拭目以待。

车企集体押注AI

2025年的战斗打响了,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从2024年到现在,高合汽车破产重组、哪吒汽车深陷危机、极越汽车“暴雷”……车企“淘汰赛”还在继续。

“价格战”是2024年国内车市的关键词之一。

据乘联分会统计,2024年1-12月降价规模227款,其中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8万元,降价幅度达到9.2%;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3万元,降价幅度达到6.8%;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6万元,降价幅度达到8.3%。

到了2025年,“价格战”似乎没有停下的意思。从1月开始,比亚迪、特斯拉、长安、理想等车企相继通过官降、现金优惠、补贴等方式加入到了“价格战”,好不热闹。

新春开工第一天,特斯拉也放出优惠大招。2月5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推出Model 3史上最大力度的优惠组合拳: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

图源:特斯拉微博

车市“价格战”再度燃起。为了从淘汰赛、“价格战”中突围,各大车企就要打好自己手中的牌。通过观察发现,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AI似乎成为了各大车企共同瞄准的未来战略高地。

先来讲讲特斯拉。其实在马斯克看来,特斯拉不是汽车制造商,而是一家以AI和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巨头。最近几个季度,马斯克也一直向市场给出信号,不要只关注当前卖车的核心业务,而要更多地关注未来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

据悉,2024 年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训练计算能力提高了400%以上。在自动驾驶部分,截至2025年1月,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0亿英里(约48.28亿公里) 。

展望2025年,特斯拉也信心满满,“随着汽车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出,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恢复增长。”我们都知道,2024年对于特斯拉来说,可谓困难重重,面临新势力车企崛起的压力。眼下看来,特斯拉是把宝押在了AI身上。

再来看看国内,吉利、长城、蔚小理等企业都在加速拥抱AI。

在2025年CES上,吉利汽车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 AI”技术体系,并展示了基于“智能汽车全域AI”开发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Flyme Auto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最新的AI技术成果。

智能化下半场,吉利汽车向市场传递了已经做好准备的信号。

另一边,长城汽车同样不甘示弱。长城汽车CTO吴会肖表示:“长城汽车全面拥抱‘AI文明’时代,正在成为一家全球化的AI科技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长城汽车每年投入超百亿研发经费,预计到2025年累积投入超1000亿元。”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同样也是AI的忠实拥趸。

2024年年末,在2024理想AI Talk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宣布理想汽车将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AI公司”,强调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认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理想汽车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认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成功离不开对AI的研发与运营能力的重视。

上文提到,何小鹏说未来10年要成为一家AI汽车公司。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几乎成了车企们必然的战略选择

总的来说,在这场由AI引领的汽车行业变革中,谁能够率先掌握核心技术、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电商卖家精英群,限时免费开放
仅限淘系、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平台卖家入群

铁粉推荐

辛巴徒弟又出神人,刚开播就干了1个亿

董宇辉又摊上事了,麻烦一个接着一个

马云拿25亿砸向春晚


张一鸣王兴,抖音与美团,龙争虎斗

雷军封神,在抖音涨粉几千万,直接吊打董宇辉

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65716396
点右下角在看,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