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大杀四方,阻断了谷歌的烧钱大梦?

财经下午茶

2周前

但前提条件是,将来能赚回来,而在云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担忧短期利润率会受到挤压,投资者对回报周期也产生了疑虑,担心“烧钱”能否有预期的回报。...更何况,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烧钱多少的问题,而是有人直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直接上强度了。

梦终有一醒!

美股周二(2月4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在的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9%,最终下跌超7%,此前该公司公布的第四季度(指财季,下同)业绩低于资本预期,而宣布增加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则使得市场对其资本开支的增长速度感到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其跌势。

谷歌最新成绩单,喜忧参半

具体说来,谷歌第四季度营收为96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但不及市场预期965.6亿美元;净利润为26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比起预期的264.4亿美元还是略高了那么一丢丢。

可惜比起业绩,资本市场永远看重的是未来:虽然营收利润双增长,但在市场更为关注的云业务方面,谷歌第四季度营收只有11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但依然低于市场预期的121.9亿美元。

不过好消息总是能找出来的:谷歌母公司的每股收益2.15美元,比分析师预期的2.13美元高出2美分。此外,YouTube广告收入达到了104.7亿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02.3亿美元;而流量获取成本(TAC)则为148.9亿美元: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50.1亿美元。

归结起来,谷歌第四季度的总收入同比增长近12%,而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3%。与一年前相比,该公司的收入增长以及搜索业务、YouTube广告业务和服务部门的增速都有所放缓。

谷歌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0.6%,而一年前为11%。搜索收入增长12.5%,而去年第四季度为12.7%。YouTube广告收入增长了13.8%,而一年前为15.5%,公司服务业务的增长为10.2%,而一年前为12.4%。

该公司还宣布,计划在2025年全年投资7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以继续扩展其人工智能战略。这远高于华尔街预期的588.4亿美元。

根据FactSet的数据,谷歌表示,预计未来第一季度的资本支出将在160亿美元至180亿美元之间,这也高于预期的143亿美元。而谷歌本季度的资本支出则为140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132.6亿美元。

谷歌的“大干快上”,只是硅谷各大科技公司你追我赶的一个缩影: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下,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使用下一代AI基础设施构建其数据中心,最典型的设施英伟达的GPU。

上个月Meta(原Facebook)表示,作为其人工智能推广计划的一部分,计划今年投资600 亿至650亿美元;微软则已承诺在本财年进行800亿美元的AI相关资本支出。这样看来,谷歌的投入还不算是最多的!

这么多的投资,都用在了哪里?谷歌首席财务官Anat Ashkenazi在发布会后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该数字主要反映了公司对其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对服务器的投资,其次是数据中心,“以支持我们在谷歌服务、谷歌云和DeepMind方面的业务增长”。

财报还表示,谷歌一直在从云业务中获利,因为它试图跟上市场领导者亚马逊的WebServices和微软的Azure。

当被问及如果计算容量增加,该公司的云部门的收入是否会更高时,Ashkenazi表示,该公司在第四季度对AI产品的需求强劲,并且“年底的需求超过了我们的可用容量;我们处于供需紧张的形势下,非常努力地让更多的产能上线。”该公司将在今年增加更多产能。

硬件的储备固然是基础,人才的储备明显更加重要:对此Ashkenazi表示,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和云等关键投资领域”的员工人数将增加。

半路杀出程咬金

如果一切顺利,最多说明硅谷大厂在“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方面谁也不肯相让——反正最不缺的就是钱,不花白不花!但前提条件是,将来能赚回来,而在云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担忧短期利润率会受到挤压,投资者对回报周期也产生了疑虑,担心“烧钱”能否有预期的回报!

更何况,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烧钱多少的问题,而是有人直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直接上强度了!

就在整个春节假期前后,中国DeepSeek开源模型有多火,早有无数大小评测一探究竟,而它的兴起引发的不仅是技术界的热议,更是金融市场担忧,即,硅谷大厂是否需要在人工智能扩建方面投入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才能达到DeepSeek花小钱所展现出的惊艳效果。

上周早些时候,这些担忧震撼了金融市场,引发了抛售,导致包括英伟达在内,美国多家科技巨头创下历史上最严重的单日市值损失。

以英伟达的股票为例:1月27日单日收盘下跌16.86%,创美股历史上最大单日个股蒸发规模,市值一夜蒸发5888.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万亿元)。光是蒸发的市值,就足足相当于3个AMD或近18个寒武纪公司市值。

面对着DeepSeek“秦王扫六合”般的风卷残云,许多科技巨头CEO都呼吁人们关注这家中国初创公司及其对美国企业的影响。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DeepSeek正在展示“真正的创新”,而 Palantir 首席执行官 Alex Karp上周则表示,竞争性的模型意味着,美国需要“全国努力”来更快地开发这项技术。就连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在专栏文章中表示,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转折点”,证明中国可以利用更少的资源与大科技公司竞争。

不由得这些巨头不害怕:要知道,据DeepSeek自己公开的数据,DeepSeek-V3的投入研发费用为558万美元,训练成本不到GPT-4o的1/20——这甚至不足以支付硅谷大厂一位高管的年薪,难怪有人将其称为AI的“拼多多”!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558万美元的数字可能被低估了:据中信建投研报,上述成本仅包括 DeepSeek-V3 的正式训练成本,不包括与架构、算法或数据的前期研究及消融实验相关的成本。

多点开花,何时结果?

Deepseek的火爆,影响的是整个人工智能界,而谷歌还有一些看似暂时不会被Deepseek影响,同时反映着公司未来的业务,只是这些业务目前的变现能力尚有待验证!

据财报,谷歌的Other Bets部门(包括该公司的生命科学部门Verily和自动驾驶部门Waymo)第四季度的收入为4亿美元。这不但远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6.164亿美元,更比去年同期的6.57亿美元下降了39%以上。

为了给投资者更好“打气”,谷歌在第四季度发布了一系列与Waymo相关的公告,表明了对其更快地将其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商业化的能力的信心。

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目前在洛杉矶、旧金山和凤凰城运营,覆盖500多平方英里的公共道路。去年12月,该公司表示,计划于2025年在得州奥斯汀推出其商业服务,并通过Uber应用程序在奥斯汀和亚特兰大运营。该公司还宣布将开始在东京测试Waymo,这是其首次扩张到美国以外的区域。

戴了“帽子”的Waymo

图片来源:官网

事实证明,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比2010年代末许多人想象的更具挑战性,当时通用汽车、Waymo、Lyft、优步等许多其他公司怀着将技术商业化并将“人类从驾驶中解放出来”的雄心壮志进入市场。

但是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上路行驶,但成本远高于最初的预期,而且回报期长于预期。更不用说,一些公司报告了路测中的实际问题,并面临围绕法规和责任的不确定性。

沧海桑田,现如今通用汽车已经放弃了对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Cruise的支持,等于说此前的投入全部付诸东流,而剩下的几家公司虽然仍在路上,但距离完全的自动驾驶还差得远,而Waymo,已经算是其中步伐迈得比较大的了!

除了业务上的瓶颈,近年来,谷歌在多国接连遭遇“监管风暴”,也令市场担忧其业务前景。

2月4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依法对该公司立案调查。

虽然公告并未透露调查的更多细节,但据媒体报道,此次谷歌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可能与安卓业务的市场支配地位有关。而且这种垄断地位属于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4年一季度,安卓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68%紧随其后的是华为鸿蒙HarmonyOS,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17%,而苹果iOS系统则位列第三,为16%。安卓的地位相当于其它系统的两倍!

对谷歌“亮剑”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此前美国司法部表示,谷歌通过控制Chrome浏览器和安卓操作系统等手段,非法维持其在通用搜索服务和搜索文本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而谷歌因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还被指控违反欧盟、韩国、俄罗斯、印度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

尾声

谷歌的股票大跌,究竟意味一家巨头的发展真正遇到了瓶颈,还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点小小曲折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但前提条件是,将来能赚回来,而在云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担忧短期利润率会受到挤压,投资者对回报周期也产生了疑虑,担心“烧钱”能否有预期的回报。...更何况,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烧钱多少的问题,而是有人直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直接上强度了。

梦终有一醒!

美股周二(2月4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在的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9%,最终下跌超7%,此前该公司公布的第四季度(指财季,下同)业绩低于资本预期,而宣布增加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则使得市场对其资本开支的增长速度感到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其跌势。

谷歌最新成绩单,喜忧参半

具体说来,谷歌第四季度营收为96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但不及市场预期965.6亿美元;净利润为26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比起预期的264.4亿美元还是略高了那么一丢丢。

可惜比起业绩,资本市场永远看重的是未来:虽然营收利润双增长,但在市场更为关注的云业务方面,谷歌第四季度营收只有11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但依然低于市场预期的121.9亿美元。

不过好消息总是能找出来的:谷歌母公司的每股收益2.15美元,比分析师预期的2.13美元高出2美分。此外,YouTube广告收入达到了104.7亿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02.3亿美元;而流量获取成本(TAC)则为148.9亿美元: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50.1亿美元。

归结起来,谷歌第四季度的总收入同比增长近12%,而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3%。与一年前相比,该公司的收入增长以及搜索业务、YouTube广告业务和服务部门的增速都有所放缓。

谷歌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0.6%,而一年前为11%。搜索收入增长12.5%,而去年第四季度为12.7%。YouTube广告收入增长了13.8%,而一年前为15.5%,公司服务业务的增长为10.2%,而一年前为12.4%。

该公司还宣布,计划在2025年全年投资7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以继续扩展其人工智能战略。这远高于华尔街预期的588.4亿美元。

根据FactSet的数据,谷歌表示,预计未来第一季度的资本支出将在160亿美元至180亿美元之间,这也高于预期的143亿美元。而谷歌本季度的资本支出则为140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132.6亿美元。

谷歌的“大干快上”,只是硅谷各大科技公司你追我赶的一个缩影: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下,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使用下一代AI基础设施构建其数据中心,最典型的设施英伟达的GPU。

上个月Meta(原Facebook)表示,作为其人工智能推广计划的一部分,计划今年投资600 亿至650亿美元;微软则已承诺在本财年进行800亿美元的AI相关资本支出。这样看来,谷歌的投入还不算是最多的!

这么多的投资,都用在了哪里?谷歌首席财务官Anat Ashkenazi在发布会后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该数字主要反映了公司对其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对服务器的投资,其次是数据中心,“以支持我们在谷歌服务、谷歌云和DeepMind方面的业务增长”。

财报还表示,谷歌一直在从云业务中获利,因为它试图跟上市场领导者亚马逊的WebServices和微软的Azure。

当被问及如果计算容量增加,该公司的云部门的收入是否会更高时,Ashkenazi表示,该公司在第四季度对AI产品的需求强劲,并且“年底的需求超过了我们的可用容量;我们处于供需紧张的形势下,非常努力地让更多的产能上线。”该公司将在今年增加更多产能。

硬件的储备固然是基础,人才的储备明显更加重要:对此Ashkenazi表示,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和云等关键投资领域”的员工人数将增加。

半路杀出程咬金

如果一切顺利,最多说明硅谷大厂在“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方面谁也不肯相让——反正最不缺的就是钱,不花白不花!但前提条件是,将来能赚回来,而在云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担忧短期利润率会受到挤压,投资者对回报周期也产生了疑虑,担心“烧钱”能否有预期的回报!

更何况,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烧钱多少的问题,而是有人直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直接上强度了!

就在整个春节假期前后,中国DeepSeek开源模型有多火,早有无数大小评测一探究竟,而它的兴起引发的不仅是技术界的热议,更是金融市场担忧,即,硅谷大厂是否需要在人工智能扩建方面投入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才能达到DeepSeek花小钱所展现出的惊艳效果。

上周早些时候,这些担忧震撼了金融市场,引发了抛售,导致包括英伟达在内,美国多家科技巨头创下历史上最严重的单日市值损失。

以英伟达的股票为例:1月27日单日收盘下跌16.86%,创美股历史上最大单日个股蒸发规模,市值一夜蒸发5888.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万亿元)。光是蒸发的市值,就足足相当于3个AMD或近18个寒武纪公司市值。

面对着DeepSeek“秦王扫六合”般的风卷残云,许多科技巨头CEO都呼吁人们关注这家中国初创公司及其对美国企业的影响。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DeepSeek正在展示“真正的创新”,而 Palantir 首席执行官 Alex Karp上周则表示,竞争性的模型意味着,美国需要“全国努力”来更快地开发这项技术。就连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在专栏文章中表示,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转折点”,证明中国可以利用更少的资源与大科技公司竞争。

不由得这些巨头不害怕:要知道,据DeepSeek自己公开的数据,DeepSeek-V3的投入研发费用为558万美元,训练成本不到GPT-4o的1/20——这甚至不足以支付硅谷大厂一位高管的年薪,难怪有人将其称为AI的“拼多多”!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558万美元的数字可能被低估了:据中信建投研报,上述成本仅包括 DeepSeek-V3 的正式训练成本,不包括与架构、算法或数据的前期研究及消融实验相关的成本。

多点开花,何时结果?

Deepseek的火爆,影响的是整个人工智能界,而谷歌还有一些看似暂时不会被Deepseek影响,同时反映着公司未来的业务,只是这些业务目前的变现能力尚有待验证!

据财报,谷歌的Other Bets部门(包括该公司的生命科学部门Verily和自动驾驶部门Waymo)第四季度的收入为4亿美元。这不但远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6.164亿美元,更比去年同期的6.57亿美元下降了39%以上。

为了给投资者更好“打气”,谷歌在第四季度发布了一系列与Waymo相关的公告,表明了对其更快地将其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商业化的能力的信心。

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目前在洛杉矶、旧金山和凤凰城运营,覆盖500多平方英里的公共道路。去年12月,该公司表示,计划于2025年在得州奥斯汀推出其商业服务,并通过Uber应用程序在奥斯汀和亚特兰大运营。该公司还宣布将开始在东京测试Waymo,这是其首次扩张到美国以外的区域。

戴了“帽子”的Waymo

图片来源:官网

事实证明,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比2010年代末许多人想象的更具挑战性,当时通用汽车、Waymo、Lyft、优步等许多其他公司怀着将技术商业化并将“人类从驾驶中解放出来”的雄心壮志进入市场。

但是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上路行驶,但成本远高于最初的预期,而且回报期长于预期。更不用说,一些公司报告了路测中的实际问题,并面临围绕法规和责任的不确定性。

沧海桑田,现如今通用汽车已经放弃了对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Cruise的支持,等于说此前的投入全部付诸东流,而剩下的几家公司虽然仍在路上,但距离完全的自动驾驶还差得远,而Waymo,已经算是其中步伐迈得比较大的了!

除了业务上的瓶颈,近年来,谷歌在多国接连遭遇“监管风暴”,也令市场担忧其业务前景。

2月4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依法对该公司立案调查。

虽然公告并未透露调查的更多细节,但据媒体报道,此次谷歌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可能与安卓业务的市场支配地位有关。而且这种垄断地位属于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4年一季度,安卓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68%紧随其后的是华为鸿蒙HarmonyOS,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17%,而苹果iOS系统则位列第三,为16%。安卓的地位相当于其它系统的两倍!

对谷歌“亮剑”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此前美国司法部表示,谷歌通过控制Chrome浏览器和安卓操作系统等手段,非法维持其在通用搜索服务和搜索文本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而谷歌因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还被指控违反欧盟、韩国、俄罗斯、印度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

尾声

谷歌的股票大跌,究竟意味一家巨头的发展真正遇到了瓶颈,还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点小小曲折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