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飞
2024年的广州,无疑是头部城市中最水逆的城市,经济、楼市双双低迷。2024年一季度,广州GDP增速3.6%,位居十强城市倒数第一。2024上半年,广州GDP增速2.5%,增速在十强城市中倒数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增速2%,增量只有380.11亿元,增量增速在十强阵容中均倒数第一。
2024全年,仍没有摆脱。GDP增速2.1%,增量308.94亿元,在十强城市中,仍是倒数第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从上图还可以看到:
第一,与广州截然不同的是,深圳GDP增速5.8%,增速位居十强城市第一位。
第二,随着广州的低迷,重庆GDP规模在2024年年底顺势超越了广州,再次夺回中国经济第四城宝座。
第三,宁波在多年追逐之后,终于在2024年如愿超越了天津,而且宁波距离南京也越来越近了。
在之前本号分析文章中,我强调过,除了产业的差距之外,南京与宁波不同的增长趋势背后,其实也是全国外需与内需增长的差别。
这两年,我们的出口恢复不错,但内需却持续走弱。宁波是外向型经济,南京则是内向型经济。
从这两角度来看,宁波冲击GDP十强的概率越来越大。
除了经济上的困局外,去年广州楼市的表现,也不够亮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广州新房与二手房价格,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在下降。
而且,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同比跌幅均在全国前十。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上半年,广州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就已经下降了0.8%。前三季度下降2.2%。从趋势可以看到,广州的工业颓势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在加重。这一工业增速,在十强城市中,同样位居倒数第一,且是唯一一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的城市。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其中上海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广州工业增加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产业下滑之故。第一部分已经说到,从工业总产值角度来看,广州的汽车工业占其工业总产值25.3%,是广州的当家产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州市统计局
2024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4%。前三季度,下降速度进一步扩大:重点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仍处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去年全年,仍处于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回看过去几年,广州的汽车产量已经连续四年增长,2023年产量317.92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州市统计局
然而,进入2024年,产量和销量同时下滑,且丢掉了汽车第一城宝座。目前,广州市尚未公布全年汽车产量数据,广汽集团也尚未公布全年财报,所以仍引用前三季度的数据。生产方面,广州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前9个月数据显示,汽车产量下滑了20.8%,其中9月份下降了30.9%。
销售方面,广汽前三季度总共卖了133.5万辆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5.59%。
从财报可以看到,不仅本田、丰田这类合资车不行了,就连广汽埃安的销量也出现了大跳水。广汽埃安9月份广汽埃安销量为40360辆,同比下滑21.78%,去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2.67万辆,同比下滑35.4%。可供对比的是重庆。广州、重庆都是以汽车工业作为顶梁柱的城市,也因为汽车工业的走势不同,带动了增速不同。从主要支柱产业看,汽车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7%;摩托车产业和能源工业生产情况相对稳定,增加值分别增长9.1%和5.7%。在汽车工业带动下,去年全年重庆的GDP增速都领跑直辖市,并再次反超广州,坐上了经济第四城宝座。
这再一次佐证了我之前强调的,汽车工业足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城运。
当年一汽落户长春,让长春在东北到处都是直辖市的年代里,也获得了直辖市的头衔。后来由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东北所有的直辖市都撤了。二汽诞生于中苏关系破裂开启三线建设时代,落户在大山深处的湖北十堰。十堰当时还只是一个近百户居民的小镇,如今七普时期拥有320.9万人口。因为二汽的到来,十堰与其原本所属的郧阳地区换了身份,1973年十堰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郧阳地区则降级为十堰的郧阳区。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十堰由于交通不便,二汽决定迁出,先是迁到了襄樊(现在的襄阳)成就了襄阳的湖北第二城的身份。1992年二汽改名东风汽车,2003年迁到武汉,成就了武汉的汽车工业,且是武汉如今的当家工业。随着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新兴汽车工业,依旧在改变着城市命运。深圳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西安也因为新能源汽车一度风光,如今合肥、重庆、郑州也走上了前台。第一,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经济问题,而所有经济问题的本质都是产业问题。产业是城市的灵魂,是经济与人口的基石,没有产业,经济发展无从发力,无法提供就业,也就无法吸引人口。
城市的兴盛,必然是产业的兴盛。城市的衰弱,必然也是产业衰弱引发的。至于人口的流向、经济排名等其他,都是产业作用的果。深圳与广州,都是产业强城,都是工业强城,但深圳是强者中的强者。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深圳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467.96亿元(2024年数据尚未公布)。
同期的广州,没有公布2023年的数据,2022年广州全部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928.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一,2023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18.61。广州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45.89亿元,只有深圳的不到一半。
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广州也只是深圳的一半。去年深圳的规模以上营收4.85万亿元,广州为2.46万亿元。按照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来看,深圳与广州拥有总产值超过千亿的产业,数量接近,深圳7个、广州6个。但是,深圳仅一个信息产业,就足以吊打全国所有城市。2022年,深圳市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25575.79亿元,位居第一,也位居全国第一。仅这一个产业的总产值,就超过了广州市全部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全国拥有千亿产业(说的是单个产业,不是产业集群)的城市,只有深圳、苏州和东莞,且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深圳是2.56万亿,苏州是1.2万亿,东莞是1.1万亿。广州的当家产业是汽车产业,2022年汽车制造业总产值6470.48亿元。2022年这一产业是深圳的三倍多。然而,这一产业对深圳的优势,在这两年的发展下,优势在大幅缩小,这是去年深圳与广州经济走势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除了经济、金融、科创、产业超越广州外,深圳的高等教育实力也在逼近广州。
作为1979年才立市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医疗水平这些需要岁月沉淀的东西,一直都是深圳的短板。
但这些年,深圳利用雄厚的财力在拼命补短板,从去年的高考投档线来看,深圳虽然没有985/211高校,但其坐拥的高校,录取分数线已经是广东省第一了。去年获批最近揭牌成立并开启首次招生的深圳理工大学,一出道便是王者。
之前普遍的预测录取分数线是560,结果最低录取线高达622分,最高录取分664分,与中山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相上下。

这意味着,考取深圳理工大学的难度和中山大学相当。才成立,录取分数线就比肩985高校,背后既有这所院校包分配工作的直接优势,更有深圳这座城市的竞争力外溢。
从网传的广东高校录取分数线高低来看,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位于深圳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其次是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广州的中山大学与深圳的深圳理工大学并列第三。

这样的深圳,广州恐怕再也无力追赶了,两座城市的排名,基本没有了悬念。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读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备注来意,否则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