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5日电(记者陈露) 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2025年,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背景下,内需全面提振有望成为经济亮点。财政接续消费补贴,扩大支持范围,社零增速有望明显改善。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2025年高能级城市房价有望企稳。多方共同助力内需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2025年资产配置展望。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2025年,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有望稳步回升,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股市、债市行情可期。
股市方面,在政策推动和基本面改善背景下,A股行情值得期待,关注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和科技成长等板块。债券市场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债券市场短期可能表现为震荡走势;从中长期来看,收益率下行趋势大概率将延续。
经济有望稳步回升
2025年,尽管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国内宏观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料稳步回升,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成为共识,内需提振或成为经济发展亮点。
“2025年,中国要保持5%左右的GDP增速,重心将转向内需拉动。”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拉动内需主要在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在消费方面,以旧换新、开放对外免签等政策是有效的。在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制造业、基建、科技创新等方向。
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2025年,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背景下,内需全面提振有望成为经济亮点。财政接续消费补贴,扩大支持范围,社零增速有望明显改善。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2025年高能级城市房价有望企稳。多方共同助力内需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预计,2025年将有更大力度政策出台。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将以“超常规逆周期政策”提振经济。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各项政策协同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稳信用方面,政府部门将充分发挥对全社会信用的主体支撑作用;在降利率方面,货币政策将以降低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全社会实际利率水平作为推进方向。
记者注意到,近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定下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不少地方将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或5%以上。各地明确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扩内需成为高频词,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也被频频提及。
A股主线方向明确
在权益市场方面,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基本面改善推动下,2025年A股行情值得期待。
施罗德交银理财对2025年A股市场前景保持乐观。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9·24”政策组合发布后A股市场迎来转折,市场活跃度及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进入2025年,基本面稳步改善可能性大,下半年有望迎来企业盈利的向上拐点。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市场信心有望持续回升,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科技成长等主线方向明确,机会大于风险。
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首席多资产投资官刘睿认为,2025年权益市场的机会应该比固收市场多一些。他倾向于在愿意承担的风险范围内,多配置一些股票资产。
平安理财认为,当前政策环境积极,资金面保持充裕。尽管基本面改善存在不确定性,但对股市的支撑或压制力大致平衡。在具体板块上,成长、消费板块表现或优于金融、周期板块。
近日,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表示,《实施方案》有助于推动以险资等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入市,真正成为权益市场的耐心资本。招银理财预计,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等将加大对A股投资力度,央国企以及红利板块将受益。
在港股方面,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全球地缘政治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对风险偏好的影响仍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国内政策对冲力度预期加码,以及阶段性筹码出清后的再配置需求推动下,港股市场存在阶段性与结构性机会。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复苏、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低估值等因素均对港股市场提供支撑。
债市短期或偏震荡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债券市场短期或偏震荡;从中长期看,收益率下行趋势料延续。
“预计短期债市将延续调整态势,关注下一步在外部扰动下,国内降准降息政策的落地节奏。”光大理财首席宏观分析师周鑫强表示,预计春节假期后在居民取现等资金季节性需求回落作用下,资金面将转向宽松。
法巴农银理财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似乎已成为市场共识。然而,精准支持工具的替代效应可能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节奏与市场预期之间产生一些微妙的“预期差”,叠加汇率制约等因素,债券市场短期可能表现为震荡走势。从中长期来看,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大概率将延续,具体幅度或取决于货币政策的宽松情况以及其他提振政策效果显现的程度。
在具体品种上,平安理财认为,利率债方面,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和基本面缓慢修复影响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料在1.5%-2.1%区间运行,利率中枢可能较2024年继续下行;信用债方面,或延续化债行情的资产荒逻辑,信用、期限利差有望维持低位。
也有部分银行理财公司看好中资海外债。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与国内低利率环境相比,中资海外债的平均票息处于较高水平,为寻求较高收益率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随着化债政策的推进,中资海外债信用利差有望收窄。叠加当前仍处美联储降息周期,美债收益率阶段性超调后有望重新下行,可能为投资中资海外债带来机会。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2月5日电(记者陈露) 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2025年,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背景下,内需全面提振有望成为经济亮点。财政接续消费补贴,扩大支持范围,社零增速有望明显改善。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2025年高能级城市房价有望企稳。多方共同助力内需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2025年资产配置展望。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2025年,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有望稳步回升,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股市、债市行情可期。
股市方面,在政策推动和基本面改善背景下,A股行情值得期待,关注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和科技成长等板块。债券市场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债券市场短期可能表现为震荡走势;从中长期来看,收益率下行趋势大概率将延续。
经济有望稳步回升
2025年,尽管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国内宏观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经济在政策支持下料稳步回升,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成为共识,内需提振或成为经济发展亮点。
“2025年,中国要保持5%左右的GDP增速,重心将转向内需拉动。”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拉动内需主要在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在消费方面,以旧换新、开放对外免签等政策是有效的。在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制造业、基建、科技创新等方向。
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2025年,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背景下,内需全面提振有望成为经济亮点。财政接续消费补贴,扩大支持范围,社零增速有望明显改善。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2025年高能级城市房价有望企稳。多方共同助力内需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预计,2025年将有更大力度政策出台。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将以“超常规逆周期政策”提振经济。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各项政策协同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稳信用方面,政府部门将充分发挥对全社会信用的主体支撑作用;在降利率方面,货币政策将以降低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全社会实际利率水平作为推进方向。
记者注意到,近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定下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不少地方将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或5%以上。各地明确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扩内需成为高频词,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也被频频提及。
A股主线方向明确
在权益市场方面,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基本面改善推动下,2025年A股行情值得期待。
施罗德交银理财对2025年A股市场前景保持乐观。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9·24”政策组合发布后A股市场迎来转折,市场活跃度及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进入2025年,基本面稳步改善可能性大,下半年有望迎来企业盈利的向上拐点。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市场信心有望持续回升,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科技成长等主线方向明确,机会大于风险。
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首席多资产投资官刘睿认为,2025年权益市场的机会应该比固收市场多一些。他倾向于在愿意承担的风险范围内,多配置一些股票资产。
平安理财认为,当前政策环境积极,资金面保持充裕。尽管基本面改善存在不确定性,但对股市的支撑或压制力大致平衡。在具体板块上,成长、消费板块表现或优于金融、周期板块。
近日,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表示,《实施方案》有助于推动以险资等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入市,真正成为权益市场的耐心资本。招银理财预计,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等将加大对A股投资力度,央国企以及红利板块将受益。
在港股方面,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全球地缘政治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对风险偏好的影响仍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国内政策对冲力度预期加码,以及阶段性筹码出清后的再配置需求推动下,港股市场存在阶段性与结构性机会。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复苏、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低估值等因素均对港股市场提供支撑。
债市短期或偏震荡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债券市场短期或偏震荡;从中长期看,收益率下行趋势料延续。
“预计短期债市将延续调整态势,关注下一步在外部扰动下,国内降准降息政策的落地节奏。”光大理财首席宏观分析师周鑫强表示,预计春节假期后在居民取现等资金季节性需求回落作用下,资金面将转向宽松。
法巴农银理财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似乎已成为市场共识。然而,精准支持工具的替代效应可能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节奏与市场预期之间产生一些微妙的“预期差”,叠加汇率制约等因素,债券市场短期可能表现为震荡走势。从中长期来看,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大概率将延续,具体幅度或取决于货币政策的宽松情况以及其他提振政策效果显现的程度。
在具体品种上,平安理财认为,利率债方面,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和基本面缓慢修复影响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料在1.5%-2.1%区间运行,利率中枢可能较2024年继续下行;信用债方面,或延续化债行情的资产荒逻辑,信用、期限利差有望维持低位。
也有部分银行理财公司看好中资海外债。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与国内低利率环境相比,中资海外债的平均票息处于较高水平,为寻求较高收益率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随着化债政策的推进,中资海外债信用利差有望收窄。叠加当前仍处美联储降息周期,美债收益率阶段性超调后有望重新下行,可能为投资中资海外债带来机会。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