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农信改革如何进行?各地计划最新出炉

券商中国

14小时前

甘肃、山西、福建、云南、广东、河南、黑龙江、浙江、青海等省份官宣,将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高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

截至目前,多个省份披露了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重点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23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披露农信改革计划。2024年各地农信改革有何进展、2025年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省级农商银行组建会怎么做?一文速览。

2024年成果累累

2023年以来,我国农信社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从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24年农信改革同样硕果累累,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海南农商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等多家因农信改革而筹划的省级商业银行陆续获批筹建、开业。

具体来看,2024年1月,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营业,该行在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基础上改制组建,四川也由此成为西部首个、全国第4个创立农商联合银行的省份。

2024年2月,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揭牌开业,该行是全国第五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首家获批筹建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也是广西首家“双万亿”规模的金融机构。

2024年5月,海南农商银行迎来挂牌,区别于前述两家银行,该行采用全省统一法人模式的省级农商银行模式,承继海南省联社及全省19家市县行社原有业务、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根据海南农商行完成的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该行注册资本高达220.2亿元,刷新国内农商行纪录。

除此之外,多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时提到,在去年加强了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抗风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甘肃:穷尽手段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其中,监管口径高风险机构退出10家,融资平台压降94户、下降35.9%。

湖南:统筹推进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隐性债务化解和平台公司退出任务超额完成,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有序压降。

福建:金融领域突出治已病防未病,持续提升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不良贷款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连续5年无高风险金融机构。省农信联社履职评价排名全国第一。

宁夏:2024年,全面加大风险化解力度,实现隐债规模、债务率、融资平台、金融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高风险地区数量“六个下降”,重点企业风险基本出清,金融风险处置做法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肯定为“宁夏经验”。

内蒙古:稳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高风险机构压降80%。

数家新银行“呼之欲出”

备受关注的则是各省新一年的农信改革计划,从多份《政府工作报告》来看,至少5家新银行有望在新年落成。

江苏提到,江苏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此前,2024年9月,江苏省联社召开社员大会,审议通过了《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方案》等相关提案,决定在江苏省联社基础上,组建江苏农村农商联合银行,成立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筹建工作小组。

贵州提到,2025年,将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地,组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深化央地监管协同,健全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机制。

新疆提到,2025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筹建新疆农商银行,开发适应南疆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让金融的源头活水更好滋润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健全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江西提到,2025年,将推动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此外,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防新增高风险银行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除了上述银行外,2024年底,上市公司蒙草生态环境(集团)发布公告称,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预计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设立登记,又一单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也将在今年诞生。

湖南则表示,将稳妥推进农信社改革,打造现代农村金融企业。

同时,甘肃、山西、福建、云南、广东、河南、黑龙江、浙江、青海等省份官宣,将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高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

福建表示,将严防金融风险,加强地方法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推进村镇银行优化调整,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辽宁表示,将巩固金融化险改革成果。提升清收挽损和资产处置质效,推动存量风险早日出清。坚持“好银行”标准,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引导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做优主业。

河北表示,将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有效化解地方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湖北表示,聚焦重点领域和多重变量,探索建立多层次风险防控机制,稳妥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守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底线,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内蒙古表示,将稳妥处置金融风险,推动地方高风险金融机构“退高摘帽”,坚决防止“爆雷”。

安徽表示,将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实现高风险金融机构动态清零。

吉林表示,2025年将彻底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责编:战术恒

校对:姚远

百万用户都在看

DeepSeek,突发!

刚刚!特朗普,“动手”了!

吴清发声!资本市场六大重点任务明确

事关半导体!刚刚,商务部重磅发声!

AI ,突传重磅!达利欧最新警告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甘肃、山西、福建、云南、广东、河南、黑龙江、浙江、青海等省份官宣,将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高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

截至目前,多个省份披露了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重点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23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披露农信改革计划。2024年各地农信改革有何进展、2025年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省级农商银行组建会怎么做?一文速览。

2024年成果累累

2023年以来,我国农信社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从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24年农信改革同样硕果累累,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海南农商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等多家因农信改革而筹划的省级商业银行陆续获批筹建、开业。

具体来看,2024年1月,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营业,该行在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基础上改制组建,四川也由此成为西部首个、全国第4个创立农商联合银行的省份。

2024年2月,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揭牌开业,该行是全国第五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首家获批筹建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也是广西首家“双万亿”规模的金融机构。

2024年5月,海南农商银行迎来挂牌,区别于前述两家银行,该行采用全省统一法人模式的省级农商银行模式,承继海南省联社及全省19家市县行社原有业务、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根据海南农商行完成的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该行注册资本高达220.2亿元,刷新国内农商行纪录。

除此之外,多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时提到,在去年加强了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抗风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甘肃:穷尽手段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其中,监管口径高风险机构退出10家,融资平台压降94户、下降35.9%。

湖南:统筹推进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隐性债务化解和平台公司退出任务超额完成,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有序压降。

福建:金融领域突出治已病防未病,持续提升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不良贷款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连续5年无高风险金融机构。省农信联社履职评价排名全国第一。

宁夏:2024年,全面加大风险化解力度,实现隐债规模、债务率、融资平台、金融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高风险地区数量“六个下降”,重点企业风险基本出清,金融风险处置做法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肯定为“宁夏经验”。

内蒙古:稳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高风险机构压降80%。

数家新银行“呼之欲出”

备受关注的则是各省新一年的农信改革计划,从多份《政府工作报告》来看,至少5家新银行有望在新年落成。

江苏提到,江苏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此前,2024年9月,江苏省联社召开社员大会,审议通过了《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方案》等相关提案,决定在江苏省联社基础上,组建江苏农村农商联合银行,成立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筹建工作小组。

贵州提到,2025年,将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地,组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深化央地监管协同,健全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机制。

新疆提到,2025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筹建新疆农商银行,开发适应南疆经济结构和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让金融的源头活水更好滋润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健全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江西提到,2025年,将推动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此外,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防新增高风险银行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除了上述银行外,2024年底,上市公司蒙草生态环境(集团)发布公告称,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预计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设立登记,又一单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也将在今年诞生。

湖南则表示,将稳妥推进农信社改革,打造现代农村金融企业。

同时,甘肃、山西、福建、云南、广东、河南、黑龙江、浙江、青海等省份官宣,将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高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

福建表示,将严防金融风险,加强地方法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推进村镇银行优化调整,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辽宁表示,将巩固金融化险改革成果。提升清收挽损和资产处置质效,推动存量风险早日出清。坚持“好银行”标准,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引导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做优主业。

河北表示,将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有效化解地方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湖北表示,聚焦重点领域和多重变量,探索建立多层次风险防控机制,稳妥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守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底线,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内蒙古表示,将稳妥处置金融风险,推动地方高风险金融机构“退高摘帽”,坚决防止“爆雷”。

安徽表示,将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实现高风险金融机构动态清零。

吉林表示,2025年将彻底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责编:战术恒

校对:姚远

百万用户都在看

DeepSeek,突发!

刚刚!特朗普,“动手”了!

吴清发声!资本市场六大重点任务明确

事关半导体!刚刚,商务部重磅发声!

AI ,突传重磅!达利欧最新警告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