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上周末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决定冲击了市场对通胀的预期。交易员们目前预计,2025年大部分时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增长率将接近3%。
尽管对墨西哥的关税被推迟一个月,整体趋势并未改变——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正准备迎接新一轮的物价上涨。这一情形发生在距离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通胀飙升至2022年6月的9.1%仅三年后,使得市场的担忧情绪加剧。
根据彭博社数据,周一美国一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跃升至2.84%。同时,衍生品市场交易员预计,美国1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达到 2.9%,并在2025年下半年维持在这一水平附近。而在去年9月,CPI曾一度降至2.4%,如今的预期反弹表明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加剧。
美国通胀长期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意味着价格压力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这可能会引发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讨论。
据嘉信理财研究中心的固定收益团队分析,如果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保持不变,包括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以及对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那么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突破3%。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价格冲击的敏感度较高,一旦市场遭遇重大抛售,可能会推动资金流向美国国债。同时,美元走势可能进一步走强,反映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需求上升。
虽然市场对特朗普的强硬贸易立场仍存疑虑,美国股市的反应显示部分投资者仍寄希望于关税政策只是谈判策略。周一,道琼斯指数下跌0.28%,标普500指数下跌0.7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20%。此外,美元指数在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与特朗普达成暂缓征税协议 后出现波动,而美国国债收益率涨跌互现。
华尔街普遍认为,特朗普的举措主要是谈判策略,关税可能会短期内取消,这将使美联储继续降息成为可能。纽约对冲基金WinShore Capital Partners的通胀交易员Gang Hu表示,目前市场仍相信关税不会长期存在,多次政策冲击可能会改变社会的通胀预期。
Hu进一步分析,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可能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政策,而是更深层次的全球贸易格局调整。他指出,如果特朗普的目标是推动各国“自产自销”,减少对外贸易依赖,那么关税政策将长期持续,并带来新一轮通胀。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无法继续降息,因为其当前的基准利率目标区间仍处于4.25% - 4.5%。相比2017年特朗普首次施行关税政策时对通胀影响不大,如今的情况可能截然不同,因为市场对通胀的恐惧依然存在。
Hu表示,当前美国工资-物价螺旋上升(wage-inflation spiral) 的风险仍未完全消除,即便关税仅针对部分商品,也可能引发价格传导效应,最终导致服务业通胀飙升。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上周末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决定冲击了市场对通胀的预期。交易员们目前预计,2025年大部分时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增长率将接近3%。
尽管对墨西哥的关税被推迟一个月,整体趋势并未改变——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正准备迎接新一轮的物价上涨。这一情形发生在距离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通胀飙升至2022年6月的9.1%仅三年后,使得市场的担忧情绪加剧。
根据彭博社数据,周一美国一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跃升至2.84%。同时,衍生品市场交易员预计,美国1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达到 2.9%,并在2025年下半年维持在这一水平附近。而在去年9月,CPI曾一度降至2.4%,如今的预期反弹表明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加剧。
美国通胀长期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意味着价格压力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这可能会引发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讨论。
据嘉信理财研究中心的固定收益团队分析,如果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保持不变,包括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以及对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那么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突破3%。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价格冲击的敏感度较高,一旦市场遭遇重大抛售,可能会推动资金流向美国国债。同时,美元走势可能进一步走强,反映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需求上升。
虽然市场对特朗普的强硬贸易立场仍存疑虑,美国股市的反应显示部分投资者仍寄希望于关税政策只是谈判策略。周一,道琼斯指数下跌0.28%,标普500指数下跌0.7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20%。此外,美元指数在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与特朗普达成暂缓征税协议 后出现波动,而美国国债收益率涨跌互现。
华尔街普遍认为,特朗普的举措主要是谈判策略,关税可能会短期内取消,这将使美联储继续降息成为可能。纽约对冲基金WinShore Capital Partners的通胀交易员Gang Hu表示,目前市场仍相信关税不会长期存在,多次政策冲击可能会改变社会的通胀预期。
Hu进一步分析,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可能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政策,而是更深层次的全球贸易格局调整。他指出,如果特朗普的目标是推动各国“自产自销”,减少对外贸易依赖,那么关税政策将长期持续,并带来新一轮通胀。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无法继续降息,因为其当前的基准利率目标区间仍处于4.25% - 4.5%。相比2017年特朗普首次施行关税政策时对通胀影响不大,如今的情况可能截然不同,因为市场对通胀的恐惧依然存在。
Hu表示,当前美国工资-物价螺旋上升(wage-inflation spiral) 的风险仍未完全消除,即便关税仅针对部分商品,也可能引发价格传导效应,最终导致服务业通胀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