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有些人还是在老家买了房

虎嗅APP

8小时前

首先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老家在过去两年彻底完成了房价挤泡沫的过程。...五年前的她手上有一笔钱,在老家和北京之间,咬着牙选择了后者。...从此之后,她也没再关心过老家的房价,但最近一年,她在我们的微信群里频频提起自己想在老家买房的话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乔不丝,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春节前,我们推送过这么一篇文章:《第一批回老家的人,已经后悔县城有房了》,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

老家县城楼市的残酷与无奈,又在过年期间被反复提及。

确实,前几年的春节,我听到关于老家楼市最多的话是劝告:“人均都亏了二三十万了”“我这几年不会再关心房价了”。

如果说到此为止,就没必要再写今天这篇文章。

但今年过年期间,我又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今年是真的考虑买了”“现在怎么买都不会亏啊”。

回家意外接触到了几个真实的买房故事,趁着假期和大家分享。

有人正愁着如何把手上的多套县城房产置换成现金,也有人春节在老家紧急想买房。

对,就是此时此刻,这个人们完全不看好老家楼市的当下,依然有人买房置业,甚至有人想方设法抄底老家的房子。

我想到一句话,叫做:汝之砒霜,彼之蜜糖。有人着急离场,有人紧急进入。

在越来越低的老家房价面前,少有人能抵抗住价格诱惑。

他们持币入场,逆周期买房。

不得不说,从结果来看,的确吃到了这波行情下滑的红利。

老家楼市有着所谓的“硬币的另一面”,所以,到底是谁还会在这个春节,回老家买房?

首先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老家在过去两年彻底完成了房价挤泡沫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在此时真考虑在老家置业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五年房价上涨的周期,才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在城市房价的底部就是现在。

我回到老家,见到的第一个朋友是发小阿南。

说实话,她几乎是我判定身边最不太可能在老家买房的一位。

因为阿南已经买房落户于北京,并不是那种把老家当作退路的漂泊游子。

五年前的她手上有一笔钱,在老家和北京之间,咬着牙选择了后者。

从此之后,她也没再关心过老家的房价,但最近一年,她在我们的微信群里频频提起自己想在老家买房的话题。

甚至在春节前提前回老家看房了。

她说,父母现在住在县城的职工单位房里,阿南想要改善两老晚年的生活环境,给他们买一套次新二手。

其次,阿南表姐在2018年结婚那年买入老家一套商品房,位于这个城市核心的新区,单价约为12000元/平,已经是当时新区最具性价比的刚需小区。

那个时候,新区不到1.5w/平的房子,出来都靠抢。

阿南看着房价上涨的速度快于自己的收入涨幅,也拿出手里所有积蓄买了北京的房子,后面几年开始慢慢淡忘在老家置业这件事。

但是,今年不一样。

表姐半年前告诉她,自己对面的邻居着急变现,打算把自己家的房子卖掉,单价只要8千/平。

这个数字彻底把阿南早已断绝了的在老家买房的念头又再一次唤醒。

因为她知道,一套房子单价从1.2w/平到8k/平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你此时此刻买房,就比五年前省下了40多万元的房款,如果加上5年的利息,就意味着此时此刻,如果选择在老家买房,立省五六十万。

要知道,在这个二线城市,大多数人在老家需要花近十年的时间,才能赚到五六十万。

这个数字对比,不得不让阿南为之震动。

阿南在回家之前,心里一直在算这笔账。她感觉,一个仿佛为她量身定做的入场买房时机出现了。

当年放下的老家置业的需求又被再次唤起。

不仅如此,阿南在春节这几天又时不时查阅二手房网站,发现这个小区的挂牌价已经出现了7字头。

以不到百万的总价,就可以买到当初总价150万元的同小区户型。

这笔账她在心里算了近一个月,打算春节过后,就拿着准备好的首付去和房东谈价了。

从一线城市回来的阿南,如今迎来了二线城市房价挤泡沫结束的时期,自然而然考虑成为第一批抄底老家房子的人。

以当年远郊位置的房价,买到这个城市核心区位的房产;以近六折的房价,买到了房东本人住都没住过的次新房。

阿南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老家彻底没有泡沫的房产。

这次入场,阿南还是很坚定的,因为她说:“反正现在怎么买都不会亏”。

过年回家第二站,我拜访了一位同行,也是我的前老板,老吴。

老吴经营着南宁最大的房产公众号,最高峰时期,团队有20多人,业绩在行业内处于垄断地位。

但是今年,我在朋友圈看到,他在半年前开始转型,从经营一个房产头部公众号,投入法拍房赛道。

在他每日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远比阿南入手的那套二手房更为夸张的房价。

我怎么也想象不到,一个省会城市的楼市房价会在法拍房这个领域倒退十年。

看到房价是3000~5000元/平的时候,我瞬间恍惚了。

让我怎么也想不到的老家房价

而更让我觉得我有必要今年回家面访老吴的,还有身边人不断传来的信号。

一位在老家银行工作的亲戚,今年总是和我抱怨的也是大量房贷断供:“又有几组客户还不上房贷了,最近开始和银行对接他们的房子”。

一位来自某大型央企开发商的同学在群里说:“我们公司的几个业主幸福里的房子还不上了,法拍两轮都没成交,最后1.2万/平卖了。”

我心里一惊,xx幸福里是南宁人尽皆知的顶豪,这两年,即便市场下行,二手成交价也维持在2万~3万/平左右,但如今竟然1.2w/平就拍卖出去了。

一边是银行的朋友告诉我,这座城市法拍的房源越来越多了。

一边是房企的朋友告诉我,即便是顶豪,竟然能以半价左右被拍卖。

背后是这座城市房产购买力的急剧下滑。

当然有各种收入下滑的原因,又有人们对远期的不乐观:“这一行完全和楼市和经济周期反着来,环境越差,市场越大”。

于是,老吴选择在去年中旬all in法拍房。

做了半年之后,他也才发现,原来这座城市并不是如大家所说的,楼市完全失去了刚需。

“其实,有买房想法的人并没有减少,刚需还在,比如周边县市的人依然想在省会买套房,但是以现在的收入水平,普通新房二手房,他们买不起,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那天,我在老吴的新办公室里呆了一个下午。

老吴的新办公室变大了

办公室的面积大了一倍,里面展示着业绩军令状,节假日频繁有客户上门,从各种细节都感受到了法拍市场的火热。

聊到最后,我也摸清了到底是谁在老家捡漏法拍房。

我没想到,原来如今二线城市的法拍房体量暴增到这个程度了。

老吴说,南宁法拍房在全国可以排到前三,是除了长沙、重庆之外,最活跃的城市。

据他透露的数字,如今这里的法拍房在七个公开平台的挂牌房源达到近万套,远比之前的两三千套高了好几倍。

挂牌一万套,成交两千套,成交率约20%。

后面几年,将迎来前两年交付的巨量房源,老吴预计,法拍体量还会急剧膨胀。

在挂牌房源暴增的时候,这座城市的购买力正在以夸张的速度下沉着。

购房者还存在,但基于现在的经济环境,他们不敢高杠杆买房了,更偏向对比房价,等到能够抄底、捡漏的机会。

于是,法拍房领域涌现出三种坚定的购买人群。

第一,在小城市消失的投资客,开始盯上了法拍房。目前的法拍房价,足以让新一批投资客心动,只要顺利拍下,房租完全能够覆盖月供,租售比很高。

第二,抄底学区房的机会,老吴自己最近也在看市区法拍房带学区的机会。如果出现合适的价格就会出手,在老家,好学区是更稀缺的资源。

第三,想要捡漏买房的周边县市刚需。用老吴的话说,刚需没有在这座城市消失,他们只是在等待更低的价格出现。

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是老家楼市数据的下滑或暴跌。数字背后确实是一种群体的消失,需求的下滑。

而另一面,就是今天我在老吴办公室看到的,其他市场在老家的稳定崛起:“这是一个我觉得以后会越做越大的蛋糕”。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我身边老家县城的亲戚。

姑父姑妈是在县城里做了一辈子生意的老人。他们经营着县城一个烘焙店,将自建房的一楼改造成了商铺。

每年在自己家里,一边做着蛋糕月饼的生意,一边住在商铺的二楼,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三十多年。

两个老人的生活也是大多数县城老一辈父母的缩影:

他们辛苦工作一辈子,经营着小本生意,积攒的绝大部分积蓄几乎全都花在孩子的彩礼、嫁妆、买房钱。

而当孩子们纷纷成家立业,在城里稳定下来,姑父姑母老一辈肩上的责任感也慢慢放下。

此时此刻,他们开始考虑为自己生活。

姑父姑母买下的县城商品房

这套房不需要太豪华,甚至要离自己的老房子不远,方便做生意。目的只是从那个奋斗了一辈子自建房离开,住到县城的商品房小区。

“住了一辈子的自建房,我们也想给自己换个平层套房。”是的,县城楼市也有自己的改善需求。

父辈母辈开始正视自己的居住需求提升。

身体大不如前的他们,不愿意再每天上楼下楼爬楼梯。看着儿女住进城里的套房,自己也想让老年生活过得更好。

此时此刻,如果老家县城里还存在唯一的置业需求可挖掘,那大概就是我姑父姑母那样,本地土著的住房改善需求。

“这次不是为儿女,而是要为自己买房了。”

所以,谁会在春节考虑老家买房,答案或许已经呼之欲出。

是那些清楚看到了老家楼市回归理性的人,是那些想六折捡漏买房定居的刚需客户,也是那些为自己在老家改善生活的父母。

不可否认的是,下沉城市楼市的残酷,在这几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不管是地产相关行业的重创也好,房价下跌也好,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人的无奈和痛苦。

但是在楼市里,如今展示的现实的另一面就是:有多少人对老家房产祛魅,就有多少人在摩拳擦掌想捡漏。

当房子不再是这里的投资品,当这里的房价确实没有了泡沫,它就成为了人们眼里,非常具有价值的居住商品。

今年春节在老家,我依然看到了正在涌入的买房者。

我们看到的是楼市的残酷,他们看到的是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乔不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首先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老家在过去两年彻底完成了房价挤泡沫的过程。...五年前的她手上有一笔钱,在老家和北京之间,咬着牙选择了后者。...从此之后,她也没再关心过老家的房价,但最近一年,她在我们的微信群里频频提起自己想在老家买房的话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乔不丝,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春节前,我们推送过这么一篇文章:《第一批回老家的人,已经后悔县城有房了》,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

老家县城楼市的残酷与无奈,又在过年期间被反复提及。

确实,前几年的春节,我听到关于老家楼市最多的话是劝告:“人均都亏了二三十万了”“我这几年不会再关心房价了”。

如果说到此为止,就没必要再写今天这篇文章。

但今年过年期间,我又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今年是真的考虑买了”“现在怎么买都不会亏啊”。

回家意外接触到了几个真实的买房故事,趁着假期和大家分享。

有人正愁着如何把手上的多套县城房产置换成现金,也有人春节在老家紧急想买房。

对,就是此时此刻,这个人们完全不看好老家楼市的当下,依然有人买房置业,甚至有人想方设法抄底老家的房子。

我想到一句话,叫做:汝之砒霜,彼之蜜糖。有人着急离场,有人紧急进入。

在越来越低的老家房价面前,少有人能抵抗住价格诱惑。

他们持币入场,逆周期买房。

不得不说,从结果来看,的确吃到了这波行情下滑的红利。

老家楼市有着所谓的“硬币的另一面”,所以,到底是谁还会在这个春节,回老家买房?

首先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老家在过去两年彻底完成了房价挤泡沫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在此时真考虑在老家置业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五年房价上涨的周期,才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在城市房价的底部就是现在。

我回到老家,见到的第一个朋友是发小阿南。

说实话,她几乎是我判定身边最不太可能在老家买房的一位。

因为阿南已经买房落户于北京,并不是那种把老家当作退路的漂泊游子。

五年前的她手上有一笔钱,在老家和北京之间,咬着牙选择了后者。

从此之后,她也没再关心过老家的房价,但最近一年,她在我们的微信群里频频提起自己想在老家买房的话题。

甚至在春节前提前回老家看房了。

她说,父母现在住在县城的职工单位房里,阿南想要改善两老晚年的生活环境,给他们买一套次新二手。

其次,阿南表姐在2018年结婚那年买入老家一套商品房,位于这个城市核心的新区,单价约为12000元/平,已经是当时新区最具性价比的刚需小区。

那个时候,新区不到1.5w/平的房子,出来都靠抢。

阿南看着房价上涨的速度快于自己的收入涨幅,也拿出手里所有积蓄买了北京的房子,后面几年开始慢慢淡忘在老家置业这件事。

但是,今年不一样。

表姐半年前告诉她,自己对面的邻居着急变现,打算把自己家的房子卖掉,单价只要8千/平。

这个数字彻底把阿南早已断绝了的在老家买房的念头又再一次唤醒。

因为她知道,一套房子单价从1.2w/平到8k/平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你此时此刻买房,就比五年前省下了40多万元的房款,如果加上5年的利息,就意味着此时此刻,如果选择在老家买房,立省五六十万。

要知道,在这个二线城市,大多数人在老家需要花近十年的时间,才能赚到五六十万。

这个数字对比,不得不让阿南为之震动。

阿南在回家之前,心里一直在算这笔账。她感觉,一个仿佛为她量身定做的入场买房时机出现了。

当年放下的老家置业的需求又被再次唤起。

不仅如此,阿南在春节这几天又时不时查阅二手房网站,发现这个小区的挂牌价已经出现了7字头。

以不到百万的总价,就可以买到当初总价150万元的同小区户型。

这笔账她在心里算了近一个月,打算春节过后,就拿着准备好的首付去和房东谈价了。

从一线城市回来的阿南,如今迎来了二线城市房价挤泡沫结束的时期,自然而然考虑成为第一批抄底老家房子的人。

以当年远郊位置的房价,买到这个城市核心区位的房产;以近六折的房价,买到了房东本人住都没住过的次新房。

阿南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老家彻底没有泡沫的房产。

这次入场,阿南还是很坚定的,因为她说:“反正现在怎么买都不会亏”。

过年回家第二站,我拜访了一位同行,也是我的前老板,老吴。

老吴经营着南宁最大的房产公众号,最高峰时期,团队有20多人,业绩在行业内处于垄断地位。

但是今年,我在朋友圈看到,他在半年前开始转型,从经营一个房产头部公众号,投入法拍房赛道。

在他每日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远比阿南入手的那套二手房更为夸张的房价。

我怎么也想象不到,一个省会城市的楼市房价会在法拍房这个领域倒退十年。

看到房价是3000~5000元/平的时候,我瞬间恍惚了。

让我怎么也想不到的老家房价

而更让我觉得我有必要今年回家面访老吴的,还有身边人不断传来的信号。

一位在老家银行工作的亲戚,今年总是和我抱怨的也是大量房贷断供:“又有几组客户还不上房贷了,最近开始和银行对接他们的房子”。

一位来自某大型央企开发商的同学在群里说:“我们公司的几个业主幸福里的房子还不上了,法拍两轮都没成交,最后1.2万/平卖了。”

我心里一惊,xx幸福里是南宁人尽皆知的顶豪,这两年,即便市场下行,二手成交价也维持在2万~3万/平左右,但如今竟然1.2w/平就拍卖出去了。

一边是银行的朋友告诉我,这座城市法拍的房源越来越多了。

一边是房企的朋友告诉我,即便是顶豪,竟然能以半价左右被拍卖。

背后是这座城市房产购买力的急剧下滑。

当然有各种收入下滑的原因,又有人们对远期的不乐观:“这一行完全和楼市和经济周期反着来,环境越差,市场越大”。

于是,老吴选择在去年中旬all in法拍房。

做了半年之后,他也才发现,原来这座城市并不是如大家所说的,楼市完全失去了刚需。

“其实,有买房想法的人并没有减少,刚需还在,比如周边县市的人依然想在省会买套房,但是以现在的收入水平,普通新房二手房,他们买不起,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那天,我在老吴的新办公室里呆了一个下午。

老吴的新办公室变大了

办公室的面积大了一倍,里面展示着业绩军令状,节假日频繁有客户上门,从各种细节都感受到了法拍市场的火热。

聊到最后,我也摸清了到底是谁在老家捡漏法拍房。

我没想到,原来如今二线城市的法拍房体量暴增到这个程度了。

老吴说,南宁法拍房在全国可以排到前三,是除了长沙、重庆之外,最活跃的城市。

据他透露的数字,如今这里的法拍房在七个公开平台的挂牌房源达到近万套,远比之前的两三千套高了好几倍。

挂牌一万套,成交两千套,成交率约20%。

后面几年,将迎来前两年交付的巨量房源,老吴预计,法拍体量还会急剧膨胀。

在挂牌房源暴增的时候,这座城市的购买力正在以夸张的速度下沉着。

购房者还存在,但基于现在的经济环境,他们不敢高杠杆买房了,更偏向对比房价,等到能够抄底、捡漏的机会。

于是,法拍房领域涌现出三种坚定的购买人群。

第一,在小城市消失的投资客,开始盯上了法拍房。目前的法拍房价,足以让新一批投资客心动,只要顺利拍下,房租完全能够覆盖月供,租售比很高。

第二,抄底学区房的机会,老吴自己最近也在看市区法拍房带学区的机会。如果出现合适的价格就会出手,在老家,好学区是更稀缺的资源。

第三,想要捡漏买房的周边县市刚需。用老吴的话说,刚需没有在这座城市消失,他们只是在等待更低的价格出现。

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是老家楼市数据的下滑或暴跌。数字背后确实是一种群体的消失,需求的下滑。

而另一面,就是今天我在老吴办公室看到的,其他市场在老家的稳定崛起:“这是一个我觉得以后会越做越大的蛋糕”。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我身边老家县城的亲戚。

姑父姑妈是在县城里做了一辈子生意的老人。他们经营着县城一个烘焙店,将自建房的一楼改造成了商铺。

每年在自己家里,一边做着蛋糕月饼的生意,一边住在商铺的二楼,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三十多年。

两个老人的生活也是大多数县城老一辈父母的缩影:

他们辛苦工作一辈子,经营着小本生意,积攒的绝大部分积蓄几乎全都花在孩子的彩礼、嫁妆、买房钱。

而当孩子们纷纷成家立业,在城里稳定下来,姑父姑母老一辈肩上的责任感也慢慢放下。

此时此刻,他们开始考虑为自己生活。

姑父姑母买下的县城商品房

这套房不需要太豪华,甚至要离自己的老房子不远,方便做生意。目的只是从那个奋斗了一辈子自建房离开,住到县城的商品房小区。

“住了一辈子的自建房,我们也想给自己换个平层套房。”是的,县城楼市也有自己的改善需求。

父辈母辈开始正视自己的居住需求提升。

身体大不如前的他们,不愿意再每天上楼下楼爬楼梯。看着儿女住进城里的套房,自己也想让老年生活过得更好。

此时此刻,如果老家县城里还存在唯一的置业需求可挖掘,那大概就是我姑父姑母那样,本地土著的住房改善需求。

“这次不是为儿女,而是要为自己买房了。”

所以,谁会在春节考虑老家买房,答案或许已经呼之欲出。

是那些清楚看到了老家楼市回归理性的人,是那些想六折捡漏买房定居的刚需客户,也是那些为自己在老家改善生活的父母。

不可否认的是,下沉城市楼市的残酷,在这几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不管是地产相关行业的重创也好,房价下跌也好,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人的无奈和痛苦。

但是在楼市里,如今展示的现实的另一面就是:有多少人对老家房产祛魅,就有多少人在摩拳擦掌想捡漏。

当房子不再是这里的投资品,当这里的房价确实没有了泡沫,它就成为了人们眼里,非常具有价值的居住商品。

今年春节在老家,我依然看到了正在涌入的买房者。

我们看到的是楼市的残酷,他们看到的是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乔不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