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信,这才是普通人的收入现状!

财金新天地

17小时前

再看一组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低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542元(月收入约为795元),而高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8809元(月收入约为8234元)。...1、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财金新天地→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米宅,作者乔妹(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1

过年了,也该清点一下自己的钱袋子了。

来看最新数据:

2024年,人民币存款又增加了17.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

大家还在疯狂存钱啊!

另一组数据:

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居民存款总额为151.25万亿元。

什么概念?

‌‌如果按14亿人口来平均,每个人的存款就达到了10.8万元。

人均存款已经突破10万元了!

如果按一个三口之家计算,平均每个家庭存款超过30万元。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把钱放在银行,每年都缩水确实不是最佳方案。

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本金安全是第一,追求收益只能排第二。

那收入呢?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31省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高于平均水平。

看,上海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5万元,平均到每个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000。

浙江GDP全国第四,居民收入排第三。

江苏GDP全国第二,居民收入排第四。

广东GDP全国第一,居民收入排第六。

山东GDP全国第三,居民收入排第八。

果然,经济大省居民收入也高。

这么看,大家好像还挺有钱的!

2

但,真实体感如何呢?

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跟前两年相比,整体增速在下降。

消费发动机一线城市,反而拖了全国后腿。

消费能力最强的北京和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下跌。

再看太古公司在北上广的高端商业,营业额几乎都明显下降。

1月到7月,内地奢侈品销售额大跌10%。

就连女生最爱的化妆品都舍不得买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150万亿的存款还带不动消费?

只讲存款不讲负债就是耍流氓。

央妈发布的报告显示,我们的宏观杠杆率从2023年末的296.5%上升到2024年三季度末的298.1%。

宏观杠杆率主要是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政府部门,二是企业部门,三是居民部门。

关键是,企业部门杠杆率最高,居民部门次之。

企业和个人的负债高,加上过去几年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认知发生了很大发化,企业减少投资、居民减少消费。

而且我们的家庭资产里,房子往往占了大头,房价往下走,自然影响到我们的财富。

现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市场上的钱不流动,交易不活跃,在空转,大家都去存钱,那基本社会上的经济活动就是停滞的。

不知道这几个月你有没有感受到,各地铺天盖地的大补贴。

2025开年新一轮的国补已经下来了。

比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售价不超过6000,可享不超过500的补贴;
再比如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12类家电产品,可享不超过2000的补贴;
……

力度更大,范围更广!

除了消费补贴,最近各地又开始恢复项目投资了。

尤其是新基建和产业项目的申报。

不管是基建全面铺开,还是各地补贴大幅增加,都是为了让整个内循环体系活跃起来。

3

不过“人均”这个词很有意思,大家只需当个参考。

再看一组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

年收入为34707元,月收入约为2892元。

低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542元(月收入约为795元),而高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8809元(月收入约为8234元)。

同时,税务局也披露了一组数据:

在申报个税收入的2.2亿中国人(有大量人不申报),超过7成的人,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有超过70%的人月收入不到5000元。

这些数据已经足够清楚了,我就不展开说了。

要想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必须得想办法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或者帮他们节约开支!

最近的“就业优先指导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明确提出: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不,央行也放了大招,通过再贷款工具批了1000亿元。

主要就是投向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

为啥这么做?

毕竟稳住了民营企业,也就稳住了80%人的工作。

最近涨工资的新闻也多起来了。

国家人社部数据显示,湖南、吉林、云南等地都上调了最低基本工资标准,涨幅都很明显。

比如,湖南省最低一档从1550元,上调到1700元,涨幅达到9.7%。

吉林省最高一档从1880元,上调到2120元,涨幅高达12.8%。

另外,多个省份和城市发布的最新企业工资指导线,也都有明显提高。

前段时间中央财办副主任明确提出:

1、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2、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完善福利,都是大家一直期待的!

还有生育补贴,目前也在讨论中,预计今年上半年会落地。

现在不但要增加收入,还要让未来的保障能持续!

再说债务,从某种程度上它不会消失,只能稀释和转移。

上面增加债务,把一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居民的债务给背起来!

我们也看到了近期的一些政策和信号。

比如,财政和央行的发力,地方债的置换等等。

说明上面已经在高度关注这些问题了。

4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正处在增速放缓的阶段。

一方面是人口红利在变化。

统计局最新数据,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

另一方面是城镇化率在变化。

截至2024年末,全国城镇化率为67%。

通常当城镇化率超过60%,城市化的增长速度就会放慢。

只要放缓大方向没变,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就不会改变。

考虑到一季度是2025年发力的关键阶段,降准的呼声很高。

什么是降准?

比如你在银行存1万,理论上银行多了1万可以拿去放贷赚高息,但又担心你取现,不可能全部放出去,所以就从1万里拿出一部分到指定账户。

拿出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统一由央行规定。

而降准就是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一降,拿出到指定账户的更少,这样银行可以使用的资金就更多。

可别小看这一点下调,它会在市场上释放出近千亿的长期资金。

所以,降准能带来更多的流动资金。

除了降准,降息也会一轮接着一轮。

总之今年的重点,就是继续把钱“赶”出来!

请再多一些耐心,相信冬天不会很长!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财金新天地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财金新天地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财金新天地》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再看一组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低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542元(月收入约为795元),而高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8809元(月收入约为8234元)。...1、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财金新天地→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米宅,作者乔妹(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1

过年了,也该清点一下自己的钱袋子了。

来看最新数据:

2024年,人民币存款又增加了17.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

大家还在疯狂存钱啊!

另一组数据:

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居民存款总额为151.25万亿元。

什么概念?

‌‌如果按14亿人口来平均,每个人的存款就达到了10.8万元。

人均存款已经突破10万元了!

如果按一个三口之家计算,平均每个家庭存款超过30万元。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把钱放在银行,每年都缩水确实不是最佳方案。

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本金安全是第一,追求收益只能排第二。

那收入呢?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31省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高于平均水平。

看,上海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5万元,平均到每个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000。

浙江GDP全国第四,居民收入排第三。

江苏GDP全国第二,居民收入排第四。

广东GDP全国第一,居民收入排第六。

山东GDP全国第三,居民收入排第八。

果然,经济大省居民收入也高。

这么看,大家好像还挺有钱的!

2

但,真实体感如何呢?

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跟前两年相比,整体增速在下降。

消费发动机一线城市,反而拖了全国后腿。

消费能力最强的北京和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下跌。

再看太古公司在北上广的高端商业,营业额几乎都明显下降。

1月到7月,内地奢侈品销售额大跌10%。

就连女生最爱的化妆品都舍不得买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150万亿的存款还带不动消费?

只讲存款不讲负债就是耍流氓。

央妈发布的报告显示,我们的宏观杠杆率从2023年末的296.5%上升到2024年三季度末的298.1%。

宏观杠杆率主要是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政府部门,二是企业部门,三是居民部门。

关键是,企业部门杠杆率最高,居民部门次之。

企业和个人的负债高,加上过去几年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认知发生了很大发化,企业减少投资、居民减少消费。

而且我们的家庭资产里,房子往往占了大头,房价往下走,自然影响到我们的财富。

现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市场上的钱不流动,交易不活跃,在空转,大家都去存钱,那基本社会上的经济活动就是停滞的。

不知道这几个月你有没有感受到,各地铺天盖地的大补贴。

2025开年新一轮的国补已经下来了。

比如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售价不超过6000,可享不超过500的补贴;
再比如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12类家电产品,可享不超过2000的补贴;
……

力度更大,范围更广!

除了消费补贴,最近各地又开始恢复项目投资了。

尤其是新基建和产业项目的申报。

不管是基建全面铺开,还是各地补贴大幅增加,都是为了让整个内循环体系活跃起来。

3

不过“人均”这个词很有意思,大家只需当个参考。

再看一组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

年收入为34707元,月收入约为2892元。

低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542元(月收入约为795元),而高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8809元(月收入约为8234元)。

同时,税务局也披露了一组数据:

在申报个税收入的2.2亿中国人(有大量人不申报),超过7成的人,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有超过70%的人月收入不到5000元。

这些数据已经足够清楚了,我就不展开说了。

要想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必须得想办法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或者帮他们节约开支!

最近的“就业优先指导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明确提出: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不,央行也放了大招,通过再贷款工具批了1000亿元。

主要就是投向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

为啥这么做?

毕竟稳住了民营企业,也就稳住了80%人的工作。

最近涨工资的新闻也多起来了。

国家人社部数据显示,湖南、吉林、云南等地都上调了最低基本工资标准,涨幅都很明显。

比如,湖南省最低一档从1550元,上调到1700元,涨幅达到9.7%。

吉林省最高一档从1880元,上调到2120元,涨幅高达12.8%。

另外,多个省份和城市发布的最新企业工资指导线,也都有明显提高。

前段时间中央财办副主任明确提出:

1、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2、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完善福利,都是大家一直期待的!

还有生育补贴,目前也在讨论中,预计今年上半年会落地。

现在不但要增加收入,还要让未来的保障能持续!

再说债务,从某种程度上它不会消失,只能稀释和转移。

上面增加债务,把一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居民的债务给背起来!

我们也看到了近期的一些政策和信号。

比如,财政和央行的发力,地方债的置换等等。

说明上面已经在高度关注这些问题了。

4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正处在增速放缓的阶段。

一方面是人口红利在变化。

统计局最新数据,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

另一方面是城镇化率在变化。

截至2024年末,全国城镇化率为67%。

通常当城镇化率超过60%,城市化的增长速度就会放慢。

只要放缓大方向没变,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就不会改变。

考虑到一季度是2025年发力的关键阶段,降准的呼声很高。

什么是降准?

比如你在银行存1万,理论上银行多了1万可以拿去放贷赚高息,但又担心你取现,不可能全部放出去,所以就从1万里拿出一部分到指定账户。

拿出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统一由央行规定。

而降准就是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一降,拿出到指定账户的更少,这样银行可以使用的资金就更多。

可别小看这一点下调,它会在市场上释放出近千亿的长期资金。

所以,降准能带来更多的流动资金。

除了降准,降息也会一轮接着一轮。

总之今年的重点,就是继续把钱“赶”出来!

请再多一些耐心,相信冬天不会很长!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财金新天地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财金新天地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财金新天地》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