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最大误解还在,蛇年这关要过!

中金在线

23小时前

这也是多数人在牛市中不赚钱的根本,不管看过去5年、10年、20年还是30年,持股不动在A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A股赚钱关键在「及时出局」。

本篇来聊聊牛市中的最大的误解。

过去小半年的时间,围绕着牛市这个话题,一直是起起落落,今天就和大家好好捋一下。

一,不一样的牛市

一谈到牛市,大家会想起什么?躺着数钱?这是梦想不是现实,而更加尴尬的是,在牛市中,明明大盘指数涨了,但下跌的股票数量却多于上涨的?比如2021年1月,沪深300指数涨幅2.7%,创业板指数涨幅5.48%,上证指数涨幅0.29%。但A股个股下跌股票数为3222只,超过七成。

其实这就是最近10年A股呈现出的一个明显特征,结构化行情!这也是多数人在牛市中不赚钱的根本,不管看过去5年、10年、20年还是30年,持股不动在A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A股赚钱关键在「及时出局」。

我晓得有人会叫板,觉得现在国家在倡导长期资金入市,A股的生态会改变,但是这并不容易,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指出过,1978年美国推出401K计划,推动养老金入市,而直到1982年,美股才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震荡走势,所以未来不是那么容易来的。

但是你以为「高抛低吸」就是王道吗?

二,「高抛低吸」也不是王道

为什么说「高抛低吸」也不是王道,因为很少有人可以预测到真正的高点低点,可能有人对此不认同,觉得市场中有很多对A股神预测的「股神」。

其实预测上证指数并非特别难的事情,因为上证指数的波动率很低!

第一,指数中有大量的金融、石油石化、公用事业之类的股票。

第二,这些股票股价波动很低,拉低了指数的波动率;

第三,这些股票大笔分红,而分红收益并不记录进指数中;

第四,上证指数是市值加权,所以这些大家伙对指数的影响很大。权重接近50%。

但为啥市场上很少有人预测科创50呢?因为它的波动率太大了,涨跌幅限制是20cm,一天就能按20%的幅度波动,谁敢预测啊!

上证指数的20日波动率中枢在15%左右,近12月波动率(也就是年波动率)在10%-20%之间。所以,简单来说,上证指数围绕着3000点打转,总体在2500点到3500点之间,但这种预测毫无意义!

再换个角度来看,对于个股来说,所谓高点低点,其实是个伪命题,一方面,高点低点是相对的,不同的参照点,结论完全不一样;另一方面,高点低点又是典型的「上帝视角」,都是回头看的产物,当时你根本无法得出结论,说到底,预测高低就是预测未来,而实际不管未来如何,都是由现在决定的。真正对大家有参考意义的就是看当时正在发生什么。

三,决定股价的秘密

我说的正在发生什么,可不是说走势。比如下面两只股票:

看走势,都在回调后出现了长阳反弹,那么究竟哪一个股票表现会更好呢,很多人就开始预测大法,总而言之,就是给股票画一个区间,但实际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因为决定股价的就是市场中的机构大资金,是他们的行动决定了一切。

有的人觉得机构行为看不到,的确,机构行为和散户行为的确不一样,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办法看清,实际早就有这类的大数据统计工具,简单说,只要把每笔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然后积累起来再加以分类,比对就可以得出机构大资金的交易行为,看下图:

和之前的走势图相比,这幅图多了橙色的柱体,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分析系统独家提供的「机构库存」数据。「机构库存」数据反映的是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可以看出,两只股票震荡过程中,左侧的,机构资金十分活跃,右侧的,则很快消失了,出现不一样的结局也就不意外了。而只要看清楚机构的意愿,选择一点都不难做出。

所以左侧的股票,反弹过程中,机构资金积极参与,所以是「真涨」,相比之下,右侧的股票,反弹过程中,并没有机构资金积极参与,所以是「假涨」。我们来看看结果,又会如何?

大家看结果是不是和我们预期的一样,未来如何变化,实际是现在决定的,其实再进一步看,就是机构大资金决定的。未来这种情况会非常多的,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看清楚机构的选择,这点不用怀疑机构对散户的天然优势。

所以,牛市最大的误解,就是小看了机构的力量。高估了自己。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这也是多数人在牛市中不赚钱的根本,不管看过去5年、10年、20年还是30年,持股不动在A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A股赚钱关键在「及时出局」。

本篇来聊聊牛市中的最大的误解。

过去小半年的时间,围绕着牛市这个话题,一直是起起落落,今天就和大家好好捋一下。

一,不一样的牛市

一谈到牛市,大家会想起什么?躺着数钱?这是梦想不是现实,而更加尴尬的是,在牛市中,明明大盘指数涨了,但下跌的股票数量却多于上涨的?比如2021年1月,沪深300指数涨幅2.7%,创业板指数涨幅5.48%,上证指数涨幅0.29%。但A股个股下跌股票数为3222只,超过七成。

其实这就是最近10年A股呈现出的一个明显特征,结构化行情!这也是多数人在牛市中不赚钱的根本,不管看过去5年、10年、20年还是30年,持股不动在A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A股赚钱关键在「及时出局」。

我晓得有人会叫板,觉得现在国家在倡导长期资金入市,A股的生态会改变,但是这并不容易,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指出过,1978年美国推出401K计划,推动养老金入市,而直到1982年,美股才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震荡走势,所以未来不是那么容易来的。

但是你以为「高抛低吸」就是王道吗?

二,「高抛低吸」也不是王道

为什么说「高抛低吸」也不是王道,因为很少有人可以预测到真正的高点低点,可能有人对此不认同,觉得市场中有很多对A股神预测的「股神」。

其实预测上证指数并非特别难的事情,因为上证指数的波动率很低!

第一,指数中有大量的金融、石油石化、公用事业之类的股票。

第二,这些股票股价波动很低,拉低了指数的波动率;

第三,这些股票大笔分红,而分红收益并不记录进指数中;

第四,上证指数是市值加权,所以这些大家伙对指数的影响很大。权重接近50%。

但为啥市场上很少有人预测科创50呢?因为它的波动率太大了,涨跌幅限制是20cm,一天就能按20%的幅度波动,谁敢预测啊!

上证指数的20日波动率中枢在15%左右,近12月波动率(也就是年波动率)在10%-20%之间。所以,简单来说,上证指数围绕着3000点打转,总体在2500点到3500点之间,但这种预测毫无意义!

再换个角度来看,对于个股来说,所谓高点低点,其实是个伪命题,一方面,高点低点是相对的,不同的参照点,结论完全不一样;另一方面,高点低点又是典型的「上帝视角」,都是回头看的产物,当时你根本无法得出结论,说到底,预测高低就是预测未来,而实际不管未来如何,都是由现在决定的。真正对大家有参考意义的就是看当时正在发生什么。

三,决定股价的秘密

我说的正在发生什么,可不是说走势。比如下面两只股票:

看走势,都在回调后出现了长阳反弹,那么究竟哪一个股票表现会更好呢,很多人就开始预测大法,总而言之,就是给股票画一个区间,但实际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因为决定股价的就是市场中的机构大资金,是他们的行动决定了一切。

有的人觉得机构行为看不到,的确,机构行为和散户行为的确不一样,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办法看清,实际早就有这类的大数据统计工具,简单说,只要把每笔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然后积累起来再加以分类,比对就可以得出机构大资金的交易行为,看下图:

和之前的走势图相比,这幅图多了橙色的柱体,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分析系统独家提供的「机构库存」数据。「机构库存」数据反映的是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可以看出,两只股票震荡过程中,左侧的,机构资金十分活跃,右侧的,则很快消失了,出现不一样的结局也就不意外了。而只要看清楚机构的意愿,选择一点都不难做出。

所以左侧的股票,反弹过程中,机构资金积极参与,所以是「真涨」,相比之下,右侧的股票,反弹过程中,并没有机构资金积极参与,所以是「假涨」。我们来看看结果,又会如何?

大家看结果是不是和我们预期的一样,未来如何变化,实际是现在决定的,其实再进一步看,就是机构大资金决定的。未来这种情况会非常多的,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看清楚机构的选择,这点不用怀疑机构对散户的天然优势。

所以,牛市最大的误解,就是小看了机构的力量。高估了自己。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