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销量暴涨两三倍 只卖“高冷果汁”的上海小店 翻身成了行业龙头

东方财富网

20小时前

科尔尼《2024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面对不断创新的小众品牌,国内消费者的心态较为开放,有积极的消费和尝试意愿,待到品牌逐渐成熟之时,将完成从“尝试驱动”到“信任驱动”的转化,这种消费趋势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成熟消费群体中更为明显。

春节期间,国内HPP(冷鲜压榨)果汁龙头企业维果清的普陀工厂依然忙碌不停工。“春节是果汁的消费高峰期,我们已经全力生产了。”维果清总经理牛丽预计,今年春节销售额将环比增长2—3倍。

记者在工厂采访时,一大车的苹果和甘蓝正在卸货,经过人工挑选合格后,立即放入恒温冷库中保存。根据产线的排期,这些原料经过冷压榨后,短时间完成复配再经过HPP技术杀菌后完成罐装,全程不经过任何冷冻或高温环节。

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HPP果汁步入高速发展期。专家认为,以HPP果汁为代表的小众商品不断走红,正是国内消费细分市场和产业融合升级的例证。

“高冷果汁”供不应求

维果清副总经理叶小兰告诉记者,常见的果汁加工技术有果味饮料、果汁饮料、FC(浓缩还原)、NFC(非浓缩还原)和HPP(冷鲜压榨),目前多数果汁品牌都开始涉足NFC果汁,但是HPP果汁仍属于小众商品。

据介绍,HPP高压杀菌技术(high pressure processing),是果汁市场一种新兴加工方式,把冷压的果汁直接装瓶密封,置于600兆帕的压力下,将果汁中的细菌杀死,延长保质期且不破坏果汁中的营养成分。这种处理方式,既能最大程度保留水果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还能延长果汁保质期。“经过第三方检测,我们的果蔬汁保留了叶绿素,因而呈现出自然的绿色,还有柠檬经过HPP处理能保留95%以上维生素C,这是以前的高温灭菌技术做不到的。”牛丽表示,由于流程中的高压和低温环节,HPP果汁也被称为“高冷果汁”。

果汁加工技术之间的区别。

“HPP果汁产品配料表干净,受到当下有减脂、健身需求人群的欢迎。”盒马研发采购人员表示,目前HPP果汁分为时令水果系列和果蔬汁系列,其中时令水果汁依据水果上市的季节推陈出新,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可以佐餐也可以用来做特调。

今年以来,HPP果汁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红心苹果汁凭借着红色的外观以及“真有苹果味”的特点走红,一度供不应求。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部分盒马门店内,HPP果汁不少品类处于售罄补货的状态。

春节期间,盒马HPP系列销售同比增长86%,其中最受欢迎的单品分别是红心苹果汁、有机富士苹果汁以及羽衣甘蓝复合果蔬汁,新品HPP冷萃白芽奇兰乌龙茶、冷萃金骏眉红茶春节期间销售增长显著。

需求指数级增长

作为我国首批采用HPP技术的品牌,维果清早在2012年布局冷压榨果蔬汁品类,填补了国内空白市场。

“维果清最初想做健康代餐,主打轻断食,并非是果汁赛道,第一家门店开在上海,就是看中上海的强劲消费力。”牛丽表示,维果清门店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由于当时的冷链不成熟,物流成本较高,同时轻断食所需的营养密度和加工成本也更高,一瓶300毫升的HPP果汁要卖到50元,运费也高达7元,因此只面向会员销售,没有进入大众消费视野。

2016年开始,HPP果汁开始进入高端消费市场,维果清开始为酒店业提供定制化鲜榨果汁,进一步做大HPP果汁的体量。“过去五年以来,我们不断努力在优化成本。”牛丽表示,最初规模较小,只能从批发商采购少量高端水果进行生产,而HPP设备开机的能耗和折旧却是固定的,只有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成本才能摊薄,企业才有生存的空间。

为此,维果清在2020年开始涉足零售业,陆续为盒马和开市客等精品超市供货,销售量逐年攀升,价格也日益亲民。“刚与盒马合作时,一款300毫升的石榴汁售价25.8元,比最初的50元单价直接砍了一半,如今我们能做到14.9元,差不多又砍了一半。”叶小兰表示,维果清加快进入实体商超的同时,也在布局线上自营店,目前拥有羽衣甘蓝西芹等30多种HPP果蔬汁产品。

为应对指数级增长的市场需求,维果清近年来接连“搬家”。此前,维果清的工厂在嘉定,使用的是国产HPP设备的首台试验机,每天的产能仅8吨,2022年普陀工厂全面投产,每日产能也提升到50吨,没想到短短两年内,产能就接近饱和。调研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全球HPP果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5%,亚太地区将有8.81%的复合年增长率。因此,维果清正在建设新工厂,占地面积将扩大至4万平方米,日均产能预计将达200吨。

“长尾商品”也有大市场

从品牌成立之初“小店面”,到如今成长为行业“小龙头”,维果清一直扎根在上海发展。牛丽认为,上海肥沃的消费市场,是HPP果汁能够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

科尔尼《2024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面对不断创新的小众品牌,国内消费者的心态较为开放,有积极的消费和尝试意愿,待到品牌逐渐成熟之时,将完成从“尝试驱动”到“信任驱动”的转化,这种消费趋势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成熟消费群体中更为明显。这一群体代表着一批心态开放、资金充裕的消费者,他们既拥有尝试的心态,也拥有尝试的财力,与新锐品牌“小而美”的精致审美相契合。

“我们正处于消费不断细分的时代,以往大众消费品面对的消费者定位相对是粗放的,如男女性别之分、老中青年龄之分,但如今的定位颗粒度和分类维度在逐渐细化、多元。近几年,市面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众商品,这是供给侧方面的主动创新,挖掘到小众但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这才有了更多市场露出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劳帼龄以果汁市场为例,作为春节年货市场不可或缺的饮料,消费者对果汁的需求也从好甜、好喝再到健康的迭代,愿意为果汁背后的特定功能和科技属性买单。

传统零售市场存在“二八定律”现象,即少量大众畅销商品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小品牌和新商品往往沦为“滞销品”。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细分,“长尾效应”正在改变零售市场——在国内大力提倡消费的背景下,即便是小众商品,只要品类足够细分,需求足够多元,消费总额也会是一个大数目。劳帼龄也有类似观点:“考虑到中国庞大的14亿人口基数,即使只占其中不到1%的比例,也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HPP果汁等小众商品的走红,不仅反映了国内市场庞大需求的释放,更意味着市场供给侧的革新。

近年来,维果清与盒马等平台方的合作越来越紧密,除了联手推出了有机苹果汁、特小凤西瓜汁等爆款商品外,还在上游基地展开合作。盒马还向维果清开放流星蜜瓜的源头采购供应链,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达成合作。

“盒马水果采购向维果清推荐了山东的流星蜜瓜作为HPP果汁原料,然后通过盒马成熟的供应链采买,进一步压低的果汁价格。”盒马方面表示,首批流星蜜瓜汁上市后,消费者反映甜度过高,因此盒马将挂果时间从40天调整到37天,果汁的糖度也随之下降了1.3度,同时仍保有流星蜜瓜独特的清香风味。

“当潜在的消费需求被看见后,产业链上游也会推动更精细化的分工做好产品创新。”劳帼龄表示,在以往“生产者将产品交给平台渠道再出售给消费者”的链条中,消费处于商品流通的末端,如今消费反向指导商品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消费数据、偏好都沉淀为大数据,通过平台方反馈给生产者优化商品设计,成了刺激消费的正向循环。“生产商、平台方、消费者,三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也结成了扩大内需的共同体。”劳帼龄说。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春节销量暴涨两三倍,只卖“高冷果汁”的上海小店,翻身成了行业龙头)

(责任编辑:73)

科尔尼《2024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面对不断创新的小众品牌,国内消费者的心态较为开放,有积极的消费和尝试意愿,待到品牌逐渐成熟之时,将完成从“尝试驱动”到“信任驱动”的转化,这种消费趋势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成熟消费群体中更为明显。

春节期间,国内HPP(冷鲜压榨)果汁龙头企业维果清的普陀工厂依然忙碌不停工。“春节是果汁的消费高峰期,我们已经全力生产了。”维果清总经理牛丽预计,今年春节销售额将环比增长2—3倍。

记者在工厂采访时,一大车的苹果和甘蓝正在卸货,经过人工挑选合格后,立即放入恒温冷库中保存。根据产线的排期,这些原料经过冷压榨后,短时间完成复配再经过HPP技术杀菌后完成罐装,全程不经过任何冷冻或高温环节。

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HPP果汁步入高速发展期。专家认为,以HPP果汁为代表的小众商品不断走红,正是国内消费细分市场和产业融合升级的例证。

“高冷果汁”供不应求

维果清副总经理叶小兰告诉记者,常见的果汁加工技术有果味饮料、果汁饮料、FC(浓缩还原)、NFC(非浓缩还原)和HPP(冷鲜压榨),目前多数果汁品牌都开始涉足NFC果汁,但是HPP果汁仍属于小众商品。

据介绍,HPP高压杀菌技术(high pressure processing),是果汁市场一种新兴加工方式,把冷压的果汁直接装瓶密封,置于600兆帕的压力下,将果汁中的细菌杀死,延长保质期且不破坏果汁中的营养成分。这种处理方式,既能最大程度保留水果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还能延长果汁保质期。“经过第三方检测,我们的果蔬汁保留了叶绿素,因而呈现出自然的绿色,还有柠檬经过HPP处理能保留95%以上维生素C,这是以前的高温灭菌技术做不到的。”牛丽表示,由于流程中的高压和低温环节,HPP果汁也被称为“高冷果汁”。

果汁加工技术之间的区别。

“HPP果汁产品配料表干净,受到当下有减脂、健身需求人群的欢迎。”盒马研发采购人员表示,目前HPP果汁分为时令水果系列和果蔬汁系列,其中时令水果汁依据水果上市的季节推陈出新,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可以佐餐也可以用来做特调。

今年以来,HPP果汁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红心苹果汁凭借着红色的外观以及“真有苹果味”的特点走红,一度供不应求。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部分盒马门店内,HPP果汁不少品类处于售罄补货的状态。

春节期间,盒马HPP系列销售同比增长86%,其中最受欢迎的单品分别是红心苹果汁、有机富士苹果汁以及羽衣甘蓝复合果蔬汁,新品HPP冷萃白芽奇兰乌龙茶、冷萃金骏眉红茶春节期间销售增长显著。

需求指数级增长

作为我国首批采用HPP技术的品牌,维果清早在2012年布局冷压榨果蔬汁品类,填补了国内空白市场。

“维果清最初想做健康代餐,主打轻断食,并非是果汁赛道,第一家门店开在上海,就是看中上海的强劲消费力。”牛丽表示,维果清门店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由于当时的冷链不成熟,物流成本较高,同时轻断食所需的营养密度和加工成本也更高,一瓶300毫升的HPP果汁要卖到50元,运费也高达7元,因此只面向会员销售,没有进入大众消费视野。

2016年开始,HPP果汁开始进入高端消费市场,维果清开始为酒店业提供定制化鲜榨果汁,进一步做大HPP果汁的体量。“过去五年以来,我们不断努力在优化成本。”牛丽表示,最初规模较小,只能从批发商采购少量高端水果进行生产,而HPP设备开机的能耗和折旧却是固定的,只有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成本才能摊薄,企业才有生存的空间。

为此,维果清在2020年开始涉足零售业,陆续为盒马和开市客等精品超市供货,销售量逐年攀升,价格也日益亲民。“刚与盒马合作时,一款300毫升的石榴汁售价25.8元,比最初的50元单价直接砍了一半,如今我们能做到14.9元,差不多又砍了一半。”叶小兰表示,维果清加快进入实体商超的同时,也在布局线上自营店,目前拥有羽衣甘蓝西芹等30多种HPP果蔬汁产品。

为应对指数级增长的市场需求,维果清近年来接连“搬家”。此前,维果清的工厂在嘉定,使用的是国产HPP设备的首台试验机,每天的产能仅8吨,2022年普陀工厂全面投产,每日产能也提升到50吨,没想到短短两年内,产能就接近饱和。调研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全球HPP果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5%,亚太地区将有8.81%的复合年增长率。因此,维果清正在建设新工厂,占地面积将扩大至4万平方米,日均产能预计将达200吨。

“长尾商品”也有大市场

从品牌成立之初“小店面”,到如今成长为行业“小龙头”,维果清一直扎根在上海发展。牛丽认为,上海肥沃的消费市场,是HPP果汁能够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

科尔尼《2024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面对不断创新的小众品牌,国内消费者的心态较为开放,有积极的消费和尝试意愿,待到品牌逐渐成熟之时,将完成从“尝试驱动”到“信任驱动”的转化,这种消费趋势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成熟消费群体中更为明显。这一群体代表着一批心态开放、资金充裕的消费者,他们既拥有尝试的心态,也拥有尝试的财力,与新锐品牌“小而美”的精致审美相契合。

“我们正处于消费不断细分的时代,以往大众消费品面对的消费者定位相对是粗放的,如男女性别之分、老中青年龄之分,但如今的定位颗粒度和分类维度在逐渐细化、多元。近几年,市面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众商品,这是供给侧方面的主动创新,挖掘到小众但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这才有了更多市场露出的机会。”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劳帼龄以果汁市场为例,作为春节年货市场不可或缺的饮料,消费者对果汁的需求也从好甜、好喝再到健康的迭代,愿意为果汁背后的特定功能和科技属性买单。

传统零售市场存在“二八定律”现象,即少量大众畅销商品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小品牌和新商品往往沦为“滞销品”。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细分,“长尾效应”正在改变零售市场——在国内大力提倡消费的背景下,即便是小众商品,只要品类足够细分,需求足够多元,消费总额也会是一个大数目。劳帼龄也有类似观点:“考虑到中国庞大的14亿人口基数,即使只占其中不到1%的比例,也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HPP果汁等小众商品的走红,不仅反映了国内市场庞大需求的释放,更意味着市场供给侧的革新。

近年来,维果清与盒马等平台方的合作越来越紧密,除了联手推出了有机苹果汁、特小凤西瓜汁等爆款商品外,还在上游基地展开合作。盒马还向维果清开放流星蜜瓜的源头采购供应链,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达成合作。

“盒马水果采购向维果清推荐了山东的流星蜜瓜作为HPP果汁原料,然后通过盒马成熟的供应链采买,进一步压低的果汁价格。”盒马方面表示,首批流星蜜瓜汁上市后,消费者反映甜度过高,因此盒马将挂果时间从40天调整到37天,果汁的糖度也随之下降了1.3度,同时仍保有流星蜜瓜独特的清香风味。

“当潜在的消费需求被看见后,产业链上游也会推动更精细化的分工做好产品创新。”劳帼龄表示,在以往“生产者将产品交给平台渠道再出售给消费者”的链条中,消费处于商品流通的末端,如今消费反向指导商品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消费数据、偏好都沉淀为大数据,通过平台方反馈给生产者优化商品设计,成了刺激消费的正向循环。“生产商、平台方、消费者,三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也结成了扩大内需的共同体。”劳帼龄说。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春节销量暴涨两三倍,只卖“高冷果汁”的上海小店,翻身成了行业龙头)

(责任编辑:73)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